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小班弟子規教案全部

小班弟子規教案全部

發布時間:2020-12-22 15:39:46

A. 幼兒園小班學弟子規的教案怎麼寫

經典原文: 親愛我,孝何難? 親憎我,孝方賢。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弟子規》中"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的含義。 2. 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弟子規》中的兩句經典原文。 3. 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動准備: 1.動畫故事《...卧冰求鯉》。 2.白板教具:愛、孝。句卡: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理解"親愛我,孝何難"的意思。 1. 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裡有誰?他們愛我們嗎?他們是怎樣愛我們的? 2. 提問: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怎樣愛他們呢? 3. 小結: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孝順他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 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愛我,孝何難"。 (1)你想用什麼方式來讀這句話?(點頭讀) (2)還想怎麼讀?(搖頭,加節奏) (二)觀看動畫,初步理解"親憎我,孝方賢"的意思。 1. 觀看第一部分:動畫片里有誰?媽媽的態度怎麼樣? 2. 觀看第二部分:接下來後發生什麼?媽媽怎麼了? 3. 觀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麼捉到魚的?媽媽說了什麼? 4. 小結:為了媽媽王祥克服了這么多的困難捉到了魚。他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規》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這種了不起的孝順行為。出示"親憎我,孝方賢",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親人們討厭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很孝順他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B. 小班國學弟子規對尊長,勿見能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必須的禮貌,通過這一節的學習可以了解到怎樣稱呼尊長?以及見到尊長怎樣打招呼?

教學方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設計場景讓小朋友參與!

教學內容: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復習內容:上堂課老師留的家庭做業,你的家庭都有哪些家規?請小朋友分別來講述!讓大家共同來學習。

正課內容:

1句— 小輩的稱呼長者,不要直呼名字。比如:你喊媽媽!不必在媽媽前再加上他的姓名。「某某媽媽!」稱呼老師或者其他人時,為了區分不同,可以在前邊加上姓。比如:「某老師」「某師傅」!「某叔叔」等。更不要當著人家的面,就直接呼長輩的名字。這些都是非常不禮貌的。古代人為了尊重孔子,不敢直呼孔子的名字——孔丘,只是尊稱他為孔子。連他的名字都不敢直寫,把丘字少寫一筆來代表他的名。以表示對聖人的尊敬。所以我們小朋友要懂得這些禮貌。在尊長面前不要表示出狂妄自大。你的年齡小,閱歷短,經驗又少,盡管你有能力,也不能在長者面前顯示自己的能力。何況我們的能力有限,別人會覺得你無知可笑!你要虛心聽取長者的教誨!如果一件事長者需要你去做,你只能說去試試看不知是否能做得好?表示我們小輩的謙虛。

2句——趨:快走的意思!過去的人見到長者,都會馬上鞠躬作揖。長者會還一個點頭禮,或者會跟你打一下招呼!你要等長者從你身邊過去後,你才能走自己的路!現在有很多學生看見老師就好象沒看見一樣,一點禮貌都不懂!長大看見單位的領導也是如此,別說打招呼,就是面都不想見。見了人躲著走!可見,他沒學過禮貌課,不懂得尊敬人。

3句——騎下馬、乘下車,過去古代的人,一般的交通工具就是騎馬,或者是坐馬車。那麼見到長者,趕快從馬上下來,或者從車上下來,給長者行過禮,要等到長者過去,你再走。其實這只是表明一種禮貌,不是非要等一百步了,你再走。

總 結:有的小朋友說:「我們現在也不騎馬了,都坐公共汽車,怎麼跟長者打招呼呢?」我們要把古代的禮貌和今天的生活結合起來,如遇到經常見面的鄰居(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等,可以打一聲招呼:「早上好!」好久不見的親戚朋友,見了面就要行鞠躬禮!見了老師要行隊禮!什麼情況下可以不行禮?人家在談話、上廁所、洗臉、在車上以及不方便的地方可不拘禮節!尤其是馬路上、十字路口。都不能去分散人家的精力。人家在高處,你在下邊,不要打招呼!一面危險。

家裡來了客人,送人怎麼送?不要人家一出門,你就砰!把門關上了!

要等到客人走到看不見了你才可以關門!不常來的客人對你家的環境不太熟悉,你要送到車站站點,等人家上了車,你再離去!遠路的客人,更要送到汽車或者火車站,車開了才可以離去!以表示尊重之心!

送電梯的客人,要等到電梯的門關合後,方可轉身!還要有禮貌用語「歡迎你們下次再來!」或者「慢走!恕不遠送!」以及「再見!」等。做為客人也要回敬主人:「請留步!」不必再送!」小朋友在生活實踐中要慢慢學習!

課堂練習:今天學習握手的禮節:(正確的方法)

見了客人,先把手伸出來,成45度角。(一般習慣用右手握)同時腰也要稍彎一點,不能太挺直,會讓人覺得傲慢!

握住對方的手時,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松。用力太猛,會握疼對方,也不禮貌!手抓的不緊,會讓人覺得你敷衍了事,不熱情!眼睛要看著對方,同時說話。比如:「你好!」「歡迎你!」等等。時間不能太久。不要抓住人家的手就不放。有的人搖起來就沒完。這些都是不規范的。

尤其是男士握女士手的時候,更不能抓住不放!會讓人感覺到不禮貌!

握手時需注意幾個問題:

1、男女握手的時候,一定要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以伸手。

2、長幼之間,一定要長者先伸手,晚輩才可以去握長者的手。

3、賓、主之間,要主人先伸手,客人才可以去握手。

4、上、下級之間,上級先伸手,下級才可以握手。

介紹人也有規矩:

1、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要先介紹新朋友給老朋友。

2、如果其中有女的,要先介紹男士,後介紹女士。

3、長幼之間,要先介紹幼者,後介紹長者。

4、賓主之間要先介紹客人,後介紹主人。

5、上、下級之間,先介紹下級,後介紹上級。

互 動:請一些願意參與的小朋友一起來實踐握手的禮節。

作 業:熟讀本章節的課文。

C. 幼兒園小班弟子規或飲食…幼者後教案

內容與要求: 1.細致觀察畫面,理解動物穿背心的感受以及背心變化的原因。 2.願意用動作、表情以及故事中的語言積極的參與講述活動。 活動准備: 教學ppt

D. 弟子規教案怎樣寫

《弟子規》總序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 2、弟子規的大概內容是什麼?
教學重點、難點:
1、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 2、弟子規的內容是什麼? 3、有餘力,則學文
教學內容:
學習《弟子規》的總序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講解題目: 1、《弟子規》——先介紹原文的出處。原名:訓蒙文。故名思義;教訓啟蒙幼童的文章。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內容採用《論語》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等文字編寫而成,後改叫《弟子規》。是啟蒙學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應有的禮儀與規范。特別講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師念一句,學生重復一句。 3、老師念上句,學生念下句。 4、小組合作學習,比賽讀 二、講解內容:
弟子規—— 是(古代)小朋友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古人雲:學有學業、退有居業。弟子規就是教育小朋友學習以外應該做到的事情。
聖人訓—— 聖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們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稱為聖人。 訓:可以做為准則的話。指聖人對我們的教誨。
首孝悌—— 首:首要、頭,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順父母。舉例;父母生養我們、辛苦勞作,供給我們衣食住行。我們首先要孝敬他們。 悌:代表順從兄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也就等於孝順了父母。
次謹信—— 次:次要、二,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謹和信。謹:謹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號,做人也要按著准則去做。不能任意隨便去做事。做事還要講誠信。不能欺騙別人,講信用。從小培養良好的品德,長大就不會染上不良的言行習慣。
泛愛眾—— 泛:廣泛。不是指單純的情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更要愛世間一切眾生、花草樹木,小動物、小昆蟲等。做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而親仁—— 仁:指同情友愛,仁慈之心。我們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具有仁愛之心的人。
有餘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
小結:以上四條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沒有文化知識,但忠、孝、禮、義、信必須要做到。1、教師講一個故事:一個六歲的小孩,他不但學會了彈鋼琴,而且會說英語。每當家裡來了客人,大人都叫他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節目後,大家都在贊揚他。他驕傲地說了一句語驚四鄰的話:「姥姥你是個大笨蛋,什麼都不會!」客人愕然。
2、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家長不能一味的培養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學習技能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讓他表演,而是為了讓他有一計之長,將來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嗎?,懂得怎麼去做事情嗎?
4、一個連自己的家長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會虛心向別人學習嗎? 三、總結
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准則。弟子規的內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好了自己的品德後,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秀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對《弟子規》的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自己原來哪些方面做的不夠。 四、家庭作業:
請家長幫助熟念《弟子規》總序

E. 小班國學教案,出則悌

活動設計背景《弟子規》是清代學士根據張示孔子言行的《論語》,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形式所提煉的做人道理,適用於幼兒的啟蒙教育。古老的文化中蘊含著的是一脈相承的淵源文化和行為准則。大班幼兒的社會性行為更加廣泛,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逐漸加強,辨別能力有待加強,特別是自己處在特定的環境,小朋友該如何去處理,弟子規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行為參考,幫助幼兒愉快、大方,有禮貌的與人交往。作為簡練、深刻的古文,《弟子規》能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蘊,培養幼兒靈性。
活動目標
1、理解古文精煉的語句所折射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道理。
2、與生活情景結合,將關愛夥伴的詩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樂於積極參加國學誦讀活動和歌曲表演唱活動,幫助幼兒積累文學底蘊,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及靈性。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古文精煉的語句所折射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道理。
2、結合自己生活經驗,學會主動化解矛盾,友好的對待夥伴。
3、富有感情的誦讀內容,積極、大方的參與到誦讀、歌唱表演中。
1、
活動准備
活動課件、小紅花、字卡、教學圖片、手偶、古箏音樂、曲譜
活動過程
一、 誦讀導入,培養幼兒情緒:帶領幼兒模仿古人(雙手在胸前作捧書狀,邊念邊搖頭晃腦誦讀),復習誦讀,引出課題。
二、 復習誦讀古文,理解古文含義。
1、播放課件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含義:之前我們學習了《弟子規》里小朋友愛父母的內容,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弟子規》里有關於兄弟姐妹們友好互相關愛的故事。
2、再次播放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所傳達的意義:大朋是怎樣照顧小朋的,我們可以向大朋學習什麼?(關心友愛,不計較物品,說好聽的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兄道友,弟道恭--言語忍,憤自泯。」
3、逐句講解,梳理含義,著重講解個別補償用字的含義:「兄道友,弟道恭」是說大哥哥大姐姐要有好的對待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不要耍小脾氣,要尊敬哥哥姐姐。「兄弟睦,孝在中」是說大家有好和睦的相處,就是愛爸爸媽媽,愛長輩的海孩子。「財物輕,怨何生」就向大朋一樣,不計較吃的用的,樂意分享,互相關心,大家就不會埋怨別人了。「言語忍,憤自泯」就是說把不好聽的話都人在肚子里,多說好聽的話,那麼憤怒、生氣的情緒自然就消失了。
三、 復習誦讀,鞏固幼兒記憶。
1、請出手偶裁判,幼兒比賽誦讀:瞧,熊博士聽見小朋友們美妙的讀書聲,都跑過來欣賞了,歡迎歡迎!小朋友給熊博士表演一次怎麼樣?提醒幼兒富有感情的誦讀,感受古文所傳遞的道理。

F. 幼兒園小班弟子規教案置冠服

教學准備: 1、裝有紅、綠兩種顏料水的瓶子。 2、紅色、綠色玩具餅干。 3、紅色、綠色小毛驢。

G. 幼兒園國學小課本《弟子規》第一課教案怎麼寫

《弟子規》教案 【第一課】 一、禮儀訓練:教站姿、坐姿(15分鍾) 二、教讀《弟子規》「總敘」和「入則孝」部分(15分鍾)(休息5分鍾) 三、教「孝」(1個小時): 1、在黑板上寫「孝」的篆字解釋涵義(師生互動階段) 2、講母親懷孕和生產的過程,啟發孩子的孝心 我們在母親的子宮中最開始只是一個極微小...的細胞,然後細胞通過吸收母親的營養不斷分裂長大,開始的3個月,我們的母親往往會出現嘔吐、惡心、睏倦、失眠,甚至頭疼、發燒、咳嗽等現象,有的母親會吃什麼吐什麼,大多數的母親這個過程會很難受;接下來的3個月,母親身體的不良反映會小一點,但母親會因為懷孩子而去吃一些不喜歡吃的食物,我們同學們平時吃飯會說我不喜歡吃這個我不喜歡吃那個,可是我們的媽媽在懷我們的時候只要我們好什麼難吃的都會吃下去,想想媽媽的辛苦我們應不應該挑食?(不應該)我們挑食身體長不好對不對得起媽媽?(對不起);最後的幾個月是母親最難受的階段,我們的媽媽肚子上會時刻承受近20斤的壓力,走路看不見前面的路,睡覺抱著近20斤的「石頭」,腳會腫,而且腰酸背痛。當「十月懷胎」成熟一旦「瓜熟蒂落」就是母親過「鬼門關」的時候,母親生產的痛苦大過世界上任何痛苦,所以在醫院的產房裡面產床床頭的鐵欄桿經常會是彎曲變形了的,就是母親生產的時候痛苦拉拽所至。想到我們的母親如此辛苦地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我們怎麼還可以對她大吼大叫,怎麼可以再讓她痛苦傷心。 3、怎樣孝順父母? 孩子們會說:幫父母做事,給父母端水等。老師要告訴孩子們,孝順父母最重要的是要聽父母的話,不惹父母生氣。因為生氣會讓我們的父母長白頭發、生病、老得快。 韓伯俞的故事:古代有一個孝子叫韓伯俞,從小母親處罰他,他都欣然接受,沒有哭過。後來他長大了,有一次他犯了過失,母親處罰他,打他,結果他抱頭痛哭。母親很驚訝,她說,從小到大打你,你都沒哭,怎麼這一次哭了?他說,母親啊,十多年來你打我,我覺得很痛啊,我都忍下來。但是今天你打我,我感覺不到痛,可見母親您的身體一天一天衰弱了,我奉養您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所以,古代的孝子都有一種哀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樹枝不想搖動,可是風不停的吹,能不能停下來?(不能)當我們做子女想要孝養父母的時候,可能父母都不在了,這是怎樣的一種傷痛呀!所以,各位同學,要看得到父母的辛苦,所謂「絲絲白發兒女債,道道深紋歲月痕」!(可列舉自己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切身體會)所以,各位同學,行孝要趁早,人生知恩、感恩、還要趕快報恩吶!當機會不在,你想抱恩都不行了,那時,你的內心會有無限的遺憾跟感慨。 《弟子規》上告訴我們要做到孝順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叫,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講解課文意思) 四、靜定訓練(30分鍾) 使用ICI國際文教基金會《幫孩子找到心靈寧靜的角落》教材,和孩子們一起做 1、2兩段靜定練習(把線上運動安排到最後進行)。 布置作業: 1、每天和父母一起讀《弟子規》總敘、入則孝部分5遍; 2、在生活中盡量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叫,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不惹父母生氣,記住惹父母生氣的次數,下節科還課評獎。

H. 求弟子規-謹的所有教案

附劇本:

(預備音樂:古箏曲《高山流水》)

畫外音:泱泱華夏,山高水長,珠江西岸,有一青年學子,意氣風發、懷揣理想,跨越時代風塵,穿過時空隧道,直奔曲阜杏壇。(音樂停)

學生:對!沒錯,這是孔子傳經講道的地方,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

孔子: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學生:夫子先生,晚輩有禮了。

孔子:你是何人?來自何方?

學生:晚輩來自sanxin雙語學校,是一名學生,特來向夫子請教。(鞠躬)

孔子:免禮免禮,小朋友請坐。

學生:謝夫子。

孔子:你來自sanxin?

學生:(點頭)是!

孔子:sanxin學校,吾早前曾有耳聞,聽聞貴校為一代名校。今日小朋友不遠萬里,跨越時空來此,有何求教?

學生:夫子,您被譽為 先師,後人奉您為萬世師表,晚輩今日想向您求教——求學之道。

孔子:求學之道,先明何求。學知識與學做人,你認為該先學什麼?

學生:這個……這個……晚輩聆聽夫子教誨。

孔子: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學生:(搖頭)恕晚輩才疏學淺,不能理解。

孔子:小朋友,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門要尊重師長,為人要謙虛謹慎、講究誠信,胸懷要有博愛之心,對仁者特別親近。這些事情做好了,如果還有剩餘的時間和精力的話,再來學習知識。

學生:照夫子之意,學知識與學做人,學做人更重要了?

孔子:(點頭)無論滄海橫流,日月更替,社會最需要的人都是德才兼備的人,先有德而後有才,德高方能才高。先學會了做人,之後才能做好事。

學生:(點頭)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夫子一番教誨,晚輩受益匪淺,先有德而後有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孺子可教也!

學生:那敢問夫子,我該如何去學習做人呢?

孔子:聽聞後世清朝康熙年間有秀才李毓秀作得《弟子規》一書,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學等時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小朋友,你可以去從《弟子規》開始學習做人。

學生:《弟子規》?夫子先生,晚輩在sanxin學校求學,早已能背誦弟子規了。你看,我這里還帶有一盤我們班上學習弟子規的一個光碟,晚輩放給您看看,請夫子多多指點。

孔子:有請。

學生:(放光碟。鏡頭注視到舞台另一角落,學生排好隊伍准備朗誦。)

(預備音樂:歡快音樂《神秘園》)

整體學生:背誦「謹」全文

(音樂停)

學生:夫子先生,您看我們已經會背《弟子規》了,那是不是我就已經學會做人了呢?

孔子:sanxin學校不愧為一代名校,自小學階段就重視道德之教育,力推《弟子規》,實是莘莘學子之福氣。但弟子規僅僅會背,還離做人卻是相隔甚遠。

學生:那?……那還要怎樣呢?

孔子:《弟子規》重在踐行。小朋友,以《弟子規》中的規范條例去做事做人,長久堅持方能漸入佳境。望你借sanxin之優良環境,聆聽老師之教誨,學好做人,學好知識,早日成為德才兼備的一代英才。

五、「親仁」朗誦(101、102、107、108)

附朗誦詞

預備音樂:《蟲兒飛》伴奏

0、 拍手歌

親仁: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音樂漸弱,《長城謠》伴奏音樂漸強)

男:長城說:我之所以雄偉,是因為我建在崇山峻嶺的之上;

女:紅花說:我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我有綠葉的襯托和肥沃土地的滋潤;

男:黃河說:我之所以浩盪,是以為我依託了險峻的峽谷和廣袤的平原;

女:牛頓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音樂停)

男《戰國策》有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女:西晉付玄曾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男:單田芳先生曾說: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

女:《弟子規》亦雲:能親仁,無限好,德日近,過日少。

宿舍一:

預備音樂:《蟲兒飛》伴奏

0、老師帶讀

親仁: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音樂停)

男:親近仁德的人,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有了一盞航燈。

女:親近仁德的人,就如同迷途的羔羊找到了回家的路。

男:親近仁德的人,能使我們的道德學問一天一天進步。

女:親近仁德的人,我們就有了最科學的教科書,有了最最值得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神秘園》伴奏音樂起)

師: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損矣。」

方陣一: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方陣二: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

合: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損矣。

男:以仁者為友,我們會如長城一般蜿蜒盤旋,氣勢雄偉;

女:以仁者為友,我們會如紅花一般嬌艷繽紛,美麗動人;

男:以仁者為友,我們會如黃河一般一瀉千里,浩浩盪盪;

女:以仁者為友,我們會如牛頓一般創意無限,高瞻遠矚。

男:我們將深深銘記——

合: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六、小品+「入則孝」朗誦(109、110)

附劇本

(舞台分為左右兩部分,一方為現實版,一方為古人版。左側一母親卧於病床,兒子正在瘋狂地玩電腦,)

母:咳……咳咳……唉!

子:好!打中了,呀!……啊!……來啊!我跟你拼了!……打死你……打死你……耶!好!過了過了!好啊!過關了,過關了!

母:兒子,幾點了?

子:……(繼續玩電腦)

母:兒子!兒子?

子:干什麼?沒看到我正忙著嗎?

母:我該吃葯了,你幫我倒杯水來,好嗎?

子:(極不情願地去倒水,眼睛還時不時地看看電腦,把水往母親面前一放,眼睛看著電腦,水灑出來一些。)

母:(臉色嚴峻,聲音嚴肅)兒子!

子:(轉過頭來)恩?

母:兒子,你怎麼這么不孝順呢?

子:我不孝順?不會吧!你看,你叫我倒水我就倒水了,還說我不孝順?真是的!

母:兒子呀!雖然你幫我倒了水,但你的心思仍然在電腦身上,像你這樣對待生病的母親,能算是孝順嗎?

子:那我該怎麼辦?

母: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母做講故事狀,無聲,子做聆聽狀,無聲,鏡頭轉到舞台右邊,古人版開始表演)

(預備音樂:古箏《漁舟唱晚》)

畫外音:東漢時有個人,叫黃香。在他九歲的時候,母親便病故了。雖然黃香只有九歲,但他已深深懂得孝的道理。

(音樂漸弱至無)

父親:(掃地)

黃香:父親,您在掃地啊?

父親:放學回來了啊?好!好!先去吃飯吧,我特意為你煲了雞湯,你趕快去喝吧,讀了一天書,辛苦了。

黃香:(放下書包,過來搶父親的掃把)父親,我不辛苦,您在家裡忙碌了一天,才是真的辛苦了。來!讓我掃地吧,您去休息休息。

父親:(拿著掃把不放)父親不辛苦,只要你好好讀書,學會做人,學會本領,我再苦再累也願意。

黃香:請父親放心,我學習一直很認真,這次還考了100分。自從母親去世以後,您就忙裡忙外,太辛苦了,這掃地的活,還是讓我來吧!

父親:(幸福狀)難得你這么孝順,那這地就讓你掃吧。

黃香:謝謝父親。

預備音樂:《神秘園》

(音樂起!黃香掃地,父親走過去拿起兒子書包,拿出試卷,看著100分,不斷地點頭……)

(父親看完試卷,放好書包,去端飯出來。黃香已掃完地,進到卧室,拿出一把扇子,扇床。)

(音樂停)

父親:兒子,過來,快嘗嘗爸爸給你煲的雞湯。(見兒子不在,四處張望,仍不見,大叫)兒子!

黃香:(扇子左手換右手,右手換左手,一邊扇一邊答)父親,我在卧室里,有什麼事嗎?

父親:快來喝雞湯,涼了就不好吃了。

黃香:您先放那裡吧,我等您休息了,再喝。

父親:你在干什麼啊?(邊問邊向卧室走去,見兒子在扇床,大惑不解)床上又沒有人,你用扇子給床扇風干什麼啊?

預備音樂:二胡曲《二泉映月》

黃香:(音樂起)父親,您很快就要休息了,可是天氣這么熱,這床上熱烘烘的,您肯定睡不著,我先用扇子把床扇涼快了,您再來睡,就能很快睡著了。

父親:(滿眼含淚,靜默10秒,走過去,抱著兒子的頭。)孩子……你……你真是……真是個孝順……孝順的孩……孩子啊!

黃香:父親,您生我養我,不知道為我做了多少事情,熬了多少夜,現在我已經九歲了,是報答您的時候了。來,您現在就躺下吧,床已經涼快了。

父親:(抱著兒子,滿臉淚痕……)

畫外音:黃香不但學習優異,而且非常孝順父親。尤其是在父親生病的時候,他的關懷更是無微不至,他會整日整夜地服侍在父親的床前,噓寒問暖,只要父親一有召喚,他就馬上去做,還親自熬葯,給父親喂葯之前,他都會先嘗一嘗,看苦不苦?燙不燙。

(鏡頭切換至現實版)

預備音樂:《三生石》伴奏

子:媽媽,我錯了,我和黃香比起來,太不孝順了。

母:孩子,你能認識到這點,媽媽已經很高興了,(撫摩著兒子的頭)

子:媽,你吃葯吧,來,我喂您!

(音樂起,兒子給媽媽打開葯,一粒一粒地喂給媽媽,媽媽咽下葯的那一刻,淚水劃落。)

七、學生朗誦+教師唱《跪羊圖》+家長配畫外音朗誦(103、104、203、204學生;一(4)班、一(5)班家長)

附學生朗誦詞

學《弟子規》,做有根的人

男:宿舍的燈熄了,廣播中《弟子規》的朗誦響起,

在廣播聲中,我在夢里還在溫習著做人的道理。

女:上課鈴聲響了,教室里響起大家誦讀《弟子規》的聲音,

在誦讀聲中,我如孔子般踐行著「君子日三省吾身」

男:下課了、放學了、回家了……

無論何時何地,耳邊總有《弟子規》的聲音,

在不厭其煩地教導著我該怎樣做人。

合: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男:古聖先賢孝為宗,萬善之門孝為基。

女:百善孝為先,弟子規教會了我們做人,教會了我們孝順。

合: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女:感恩父母,他們把生命給了我,留下的是嬰兒哇哇的哭聲;

男:感恩父母,他們把青春給了我,留下的是日益變深的皺紋;

女:感恩父母,他們把船帆給了我,留下的是每日守侯的港灣。

合:父母恩德重如山 知恩報恩不忘本 做人飲水要思源才不愧對父母恩

(音樂聲起,唱《跪羊圖》,家長與教學區教師合唱,唱第二段時學生獻花,主持人隨機采訪獻花者,讓獻花者說感恩話。)

八、主持人致閉幕辭

【希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小班弟子規教案全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