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2 00:35:21

Ⅰ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原文欣賞

本文屬於報告文學,這種體裁的文章兼有新聞和文學的兩種特點。新聞要求真實性,文學則要求藝術加工,講究形象性、抒情性。
本文被選入人教版初中課本,初二年級第12課;滬教版初中課本,初二年級第12課
分段
(1-3)羅布泊的神秘
(4-8)過去羅布泊之景
(9-25)羅布泊消失的原因
(26-27)其他地方面臨的問題
(28)結尾,發出拯救的呼聲
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個羅布泊。自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它才逐漸為人所知。
1980年,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彭加木在那裡進行科學考察失蹤;16年後,探險家余純順又在那裡遇難,更給羅布泊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羅布泊.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羅布泊,天空中不見一隻鳥,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越。
可是,從前的羅布泊不是沙漠。在遙遠的過去,那裡卻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
羅布泊,「泊」字左邊是三點水啊!
翻開有關西域的歷史書籍,你會驚異於羅布泊的熱鬧繁華。
《漢書·西域傳》記載了西域36國在歐亞大陸的廣闊腹地畫出的綿延不絕的綠色長廊,夏季走入這里與置身江南無異。昔日塔里木盆地豐富的水系滋潤著萬頃綠地。當年張騫肩負偉大歷史使命西出陽關,當他踏上這片想像中荒涼蕭瑟的大地時,卻被它的美麗驚呆了。映入張騫眼中的是遍地的綠色和金黃的麥浪,從此,張騫率眾人開出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另據史書記載,在4世紀時,羅布泊水面超過20萬平方公里。到了20世紀還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斯文·赫定在20世紀30年代進羅布泊時還乘小舟。他坐著船饒有興趣地在水面上轉了幾圈,他站在船頭四下遠眺,感嘆這里的美景。回國後,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亞洲腹地探險8年》一書中寫道:羅布泊使我驚訝,羅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鏡子一樣,在和煦的陽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遠處幾只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著……
被斯文·赫定贊譽過的這片水域於20世紀70年代完全消失,羅布泊從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羅布泊的消亡與塔里木河有著直接關系。
塔里木河全長1321公里,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內陸河。據《西域水道記》記載,20世紀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遊河水豐盈,碧波盪漾,岸邊胡楊叢生,林木茁壯。1925年至1927年,國民黨政府一聲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匯入羅布泊,導致塔里木河下游乾旱缺水,3個村莊的310戶村民逃離家園,耕地廢棄,沙化擴展。解放後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築輪台大壩,又將塔里木河河道改了過求。塔里木河下游生態環境得以好轉,胡楊枝重吐綠葉,原來廢棄的耕地長出了青草,這里變成牧場。
問題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擴大後的耕地要用水,開采礦藏需要水,水從哪裡來?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築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於將塔里木河抽幹了,使塔里木河的長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劇萎縮到現在(2002年)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乾涸,以致沿岸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乾涸後,周邊生態環境馬上發生變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
羅布泊消失了。
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橋上。
放眼望去,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似一道綠色的長城。
胡楊,維吾爾語稱做「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樹」。胡楊林是牲畜天然的庇護所和棲息地,馬、鹿、野駱駝、鵝喉羚、鷺鷥等百餘種野生動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還伴著甘草、駱駝刺等多種沙生植物,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特殊的生態體系,營造了一個個綠洲,養育著南疆七百五十餘萬各民族兒女。
如此重要的胡楊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乾涸而大面積死亡。1958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楊林780萬畝,(2002年)現在已減少到420萬畝。伴隨著胡楊林的銳減,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面積從66%上升到84%。「沙進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變成現實,至羅布莊一帶的庫魯克庫姆與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合攏,瘋狂地吞噬著夾縫中的綠色長城,從中穿過的218國道已有197處被沙漠掩埋。
我們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後,綠色長城突然從眼中消失。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與兩邊的沙地成了一個顏色。由於缺水,長達數百公里的綠色長城在乾渴中崩塌。號稱千年不死的胡楊林啊,在忍受了20餘年的乾渴後終於變成了乾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後不願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再向前,我們到了羅布泊的邊緣。同來的同志告訴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若想進入羅布泊,至少要有兩輛汽車,必須備足食品和水。我們只得鑽出汽車,將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羅布泊。
站在羅布泊邊緣,會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膚筋骨。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裡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
羅布泊還能重現往日的生機嗎?我問自己。
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3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楊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這瞬間從我們的眼中消失了。
這出悲劇的製造者又是人!
悲劇並沒有止住。同樣的悲劇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世界著名的內陸湖——青海湖,50年間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陸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數千年風沙未能掩埋的甘肅敦煌月牙泉,近年來卻因當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積從50年代的1.1652萬平方米縮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乾涸之勢……這一切也都是人為的!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

Ⅱ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作業答案

從雪域高原到塞上江南,從大漠戈壁到茫茫草原,西部以其神奇壯麗令人神往。

然而,由於長期以來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共同作用,西部日漸突出的生態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沙塵暴、石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縮……對此人們不再陌生。

西部地區是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也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安全的關鍵地區。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近年來,西部各地更加重視改善生態環境,努力探索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的道路。

退,還後代水草豐美

甘肅民勤縣曾流行一句民諺:「民勤有天下,天下無民勤。」說的是各地都有民勤人,而民勤卻沒有外地人,皆因民勤生存環境過於惡劣,其荒漠化面積已佔土地面積的94.5%。

生存條件差,促使人們向自然過度索取;而過度的索取,更加劇了生態惡化。這樣的惡性循環,曾是西部一些地方面臨的現實。

要改變類似的現狀,必須高度重視生態治理,奠定區域良性發展的基礎。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正是西部大開發戰略賦予的重要任務。2002年以來,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2000多億元支持西部地區改善生態,先後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退耕還林,封山綠化」,「誰退耕、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西部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了生態建設的新舉措。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的天然林中,斧鋸之聲遠去,伐木變成護林。

近年來,新疆已完成退牧還草9020萬畝,佔全區天然草原面積近1/7;青海投入7.8億元保護三江源生態環境,完成退牧還草禁牧7663萬畝。從2004年起,西藏計劃用6年左右時間,投資64億元,規劃禁牧休牧1.12億畝。截至目前,西部地區累計退牧還草2.9億畝,完成造林面積6億多畝。

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西部地區生態呈現良性發展趨勢。統計表明,新疆的林草覆蓋率比10年前增加1倍多,降雨量比1990年的平均值增加了10%。四川省控制水土流失面積6萬多平方公里,現有森林資源涵養水源能力相當於三峽工程防洪庫容量的3倍。陝西省實施退耕還林以來,年均輸入黃河的泥沙量減少1.3億噸。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自2000年禁牧休牧以來,植被覆蓋率達到了70%,再現草綠牛羊肥秀麗風光。

變,生態效益成經濟效益

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西部地區改善生態的重點。然而,保植被還是保「吃飯」,一度困擾西部不少地方。近年來,這一難題逐步破解。破解之道,就是轉變發展思路,著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轉變傳統生產方式,發展飼草基地,推廣舍飼圈養。

貴州省把石漠化治理與區域脫貧相結合,蓄水、保土、造林和種草多頭並進,發展生態農業和混農林業,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黔西南石漠化嚴重的山區,種植了30萬畝金銀花,去年4萬余畝進入產花期,總產值1440萬元。

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四川林區的林竹培育業發揮支撐作用,林竹加工業逐步發展壯大,以生態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異軍突起。

甘肅省玉門市年均降水量僅5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500多毫米。這里其他作物難以生存,卻是世界最好的苜蓿種植地帶。目前,玉門市已建成萬畝飼草鄉鎮5個,發展標准化飼草基地3萬畝,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飼草生產基地之一。

內蒙古在造林種草工程治理區內全面推行禁牧。目前,內蒙古101個旗縣生態項目區全面禁牧、休牧和輪牧的草原面積已達7.5億畝。禁牧後,全區牲畜總量卻由2000年的7500萬頭(只)增至目前的1.1億頭(只)。

調,綠色之路謀發展

既要開發資源發展經濟致富一方,又要保護生態環境謀求持續發展。近年來,西部各地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嚴格項目審批環評,控制污染排放,合理利用資源,改善能源結構,努力追求綠色GDP。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提出「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的構想,支持環保部門行使「第一審批權」和「一票否決權」,清理整頓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煤炭、小冶煉、小水泥等企業,逐步淘汰落後生產能力。2006年,該市空氣良好及以上天數達95%。

雲南省玉溪市全面治理珠江源頭第一大湖撫仙湖流域環境,對排污企業限期治理達標,使撫仙湖水質由Ⅱ類恢復為Ⅰ類,水體能見度由3.41米增至5.51米。

為保護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重慶市已建成33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和17座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65%。2003年以來,「全國環境保護模範城區」——重慶市北碚區先後關停41家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業,並以高新技術改造污染企業100家。

改變傳統能源結構,推廣應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是西部改善生態的另一亮點。新疆風能裝機總容量目前已達15.8萬千瓦,其中,達坂城風力發電廠年發電量達9500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准煤3萬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萬噸。

在地熱資源總量居全國首位的西藏,目前已經建成羊八井、那曲和郎久三個地熱發電廠,最大的羊八井電廠每年發電1億千瓦時以上。

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既保護了生態環境,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也帶動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Ⅲ 羅布泊 消逝的仙湖 課後題答案

1. 查找羅布泊有的有關資料。
你上網找一下吧羅布泊,曾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它位於新疆塔克拉瑪於沙漠的東部,西起塔里木河下游,東至河西走廊,南鄰阿爾金山,北到庫魯克山。羅布泊的自然條件極其惡劣,不僅沒有人煙,就連生物也難以生存。羅布泊也是個神奇的湖泊,我國古代史書上記載著,它曾是一個神話般的文明古國樓蘭的所在地,國外也有種種關於樓蘭王國奇妙的傳說。多少年來,人們對這個地區一直了解很少,一些中外學者雖然對羅布泊有很大興趣,但真正敢闖入該地區探險考察者,卻寥寥無幾。羅布泊古稱蒲昌湖,又名鹽澤。在歷史上,它曾接納從塔里木盆地流來的眾河之水:西部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和車爾臣河;東部主要有甘肅的疏勒河。所以,蒙古語稱它為「羅布諾爾」,意思是「匯入多水之湖」。今日的羅布泊,湖底已乾涸,殘留的湖水也很淺,沼澤連片,人若誤陷其中,不能自拔。沿岸裸露的湖底,布滿鹽層,有的地方堅硬的鹽峭聳立,如石林一般。鹽峭都是正多邊形的結晶體,高達80厘米,直徑50厘米,上部周圍翹起,中間凹下,好似荷葉,地面沙鹼土下面,埋藏著鹽的大塊結晶體,以及豐富的鉀鹽、石膏、鎂等礦物。羅布泊在歷史上曾是「絲綢之路」的必經地帶。那時,來往商旅、遊客穿過這個險惡地區,經常因飢渴而死,被人們稱為「死亡之地」。世世代代,不知羅布泊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直至近代,中外探險者們還把這里視為畏途。
2. 今日的羅布泊是什麼樣子?過去的羅布泊是什麼樣子?
明確表明羅布泊過去的樣子:(1)羅布泊,原來是非常美麗的湖泊,如今消逝了,變成了荒漠。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它的周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
(2)昔日羅布泊曾是一個水鄉,那裡水面平如月鏡,在如此幽美的環境中,花草搖曳,是各種鳥兒棲息的天堂。牧民們在這片肥美的土地上養活了成群的的牛羊。瞧!牧林邊牧民在歡歌,就連那羊牛彷彿也在唱歌……
明確表明羅布泊現在的樣子:(1)現在的羅布泊一邊死寂,胡揚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懼……
(2)今日的羅布泊到處是沙海漫漫,到處是凝固的生命,樹木在遭受了人為的破壞之後,除了眺望遠方,它們別無選擇,生長在羅布泊的生物們只能從心底發出靜默的抗議!曾經充滿生命力的綠洲就這樣變成了令人恐怖的荒漠,大家都曾想過令羅布泊的消逝的一些原因何在
3. 羅布泊為什麼會消亡?
問題主要出在近30年時間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各種需求也跟著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礦需要水,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築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於把塔里木河抽幹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乾涸以後,周邊生態環境馬上惡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
4. 你知道這樣的悲劇還有那些?
據青海省漁牧管理站副站長拉爾旗布介紹,目前,青海湖迫切需要解決的生態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漁業資源急劇減少,青海湖盛產裸鯉,又稱湟魚,素有一年長一兩之稱。原先魚資源蘊藏量約5萬多噸,然而從80年代開始,過度捕撈和偷捕使湟魚資源銳減,據推算目前青海湖約有7500噸湟魚,可這個數字仍在縮小。為此,青海省從今年開始實施零捕撈的計劃,希望可以挽救這些曾在災害嚴重年代救過青海人的「寶貝」。
其二,青海湖水位下降。據青海省農業廳副廳長多傑才讓介紹,青海湖水的補給主要來源於河水和降水,但青海湖蒸發量極大,平均每年湖面蒸發量40.387立方米。同時,耕作灌溉等人為耗水,減少了入湖水量,加上青海湖流域草場超載放牧,草原退化等,破壞了青海湖水的保水條件。據稱,在今後的103年中,湖水還將下降6.8米,湖面要減縮505平方公里。
此外,草場植被嚴重退化和鳥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問題同樣危害著青海湖的美麗。
5. 造成環境省層破壞的深層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人們會製造悲劇,自討苦吃。
是由人的貪念、人的自私引起的,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才會做出危及子孫後代,危及大自然的蠢事。
目的:都來關注環境保護,因為保護環境保護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6. 課文為什麼震撼人心,振聾發聵?
從事實看,羅布泊從美麗的仙湖變成令人恐怖的沙漠,是令人震撼的。從寫法上看,運用對比、擬人、排比手法強化感情色彩。
排比:「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擬人:「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後不願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樹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擬人:「……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7. (1)假如你是一個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麼?
(2)假如你是湖邊一顆枯死的胡楊樹,你的靈魂會發出什麼樣的哀啼。
(要求:二選一,不少於400字)
(2)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孩子,這輩子你算是找對了地方,又好大好大的湖泊,還有好多好多的同伴陪你,有鳥兒陪你唱歌,有牛羊陪你呼吸,有湖水陪你跳舞,還有問最好的朋友——人類,是他們陪我們走過了一個個寂寞的日子。我們要以我們茂密的樹蔭來報答他們!」我姥姥的記住了母親的話,而母親沒過多久便離我而去,而我卻仍然幸福的活著……不知在什麼時候,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們,在這里挖溝建渠,我深知這里的情況,更深知他們這樣做的後果,我向他們吼叫,因為我是他們的朋友,我不希望看著自己的朋友做傻事,可是他們,並不理睬我,一座座的水庫見了起來,一座座的水泵睡了起來,我的河水朋友被武裝了起來,可是他不知道,它就像一隻螞蟥,不聲不響的吸著他的血,直到有一天,它乾枯了,朋友們也一一離開了我。我對我的孩子說:「孩子,你這輩子算是找錯了地方,沒有水,沒有同伴,你一定要記住誰是我們的仇人——人類,是他我們變成這樣,我們要讓談們銘記這段歷史」不久,我夜裡他而去了……
8. 反復朗讀課文,你最喜歡朗讀那一段?原因是什麼?給老師推薦一段朗讀,希望老師讀出什麼效果?
我最喜歡讀P85的第三段,因為這一段寫出了羅布泊的荒涼,運用比喻辭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羅布泊的荒涼,我希望老師讀的凄慘一些,悲涼一些。
消逝的原因有兩個:
①二十世紀20年代,國民政府曾將塔里木河改道,致使塔里木河下游乾旱,羅布泊注水量減少;②近30年來,塔里木河人口激增,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載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致使塔里木下遊河道乾涸,羅布泊斷水,生態環境徹底破壞。

啟示: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家是一個溫馨的字眼,是靈魂的棲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沒有了,那我們還能剩下什麼?請看看我們自己的雙手,是創造,還是毀滅?請看看我們自己的雙眼,是熱切的盼望,還是無助與茫然?我們有理由相信:天會變得更藍,樹會變得更綠,水會變得更清……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我做起,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我衷心地希望:青山常青,綠水常流,願美麗永存

Ⅳ 羅布泊 消逝的仙湖 的主要內容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報告文學,開頭形象地描繪了今日羅布泊的專荒漠景象,接著上溯歷屬史上的美麗景象。然後著重說明羅布泊消亡的緣故,又具體展現今日羅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後推而廣之,說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頹勢,篇末發出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籲。

本文屬報告文學,在內容上要求學生把握兩點:一是在對比羅布泊過去和現在的過程中總結羅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羅布泊消逝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建言獻策。在表現形式上要求把握三點:一是對比、擬人、排比三種表現手法;二是多種表現方式的運用;三是報告文學的基本特點。

Ⅳ 羅布泊 消逝的仙湖 閱讀的答案

一 蕭瑟:寂寞凄涼
乾涸:沒有水的
吞噬:吞吃,吞咽。整個吞下去。
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大
二 蕭 渾
三 略。。。懶得打了。。。文中好多呢。。什麼比喻擬人的。。
四 第四至八段描寫已消逝的美景,表現作者的惋惜之情,與後文的沙漠形成對比,表現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嚴重,呼籲人們保護自然環境。
五 文章開頭「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個羅布泊。」塔里木河的斷流導致塔里木下游沙化嚴重,致使羅布泊被塔克拉瑪干沙漠覆蓋。
六 胡楊林特點:美麗、千年不死。 具有防沙衛士、綠色長城、營造綠洲的作用,失去它,沙漠擴大,沙進人退。作者用意:作用如此重要且生命力如此頑強的胡楊林竟遭滅頂之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這既是胡楊的悲劇,又是人類自身的悲劇,是人類親手毀掉了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可見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到了何種程度,正因如此,才引發了作者深重的憂慮,從而突出了文章中心。
七 第二十二段中有大量的景物描寫,烘託了羅布泊邊緣荒涼的氣氛,襯托作者心中的悲涼和無能為力的無奈、悲傷。
八 舉例子。寫出青海湖的頹勢,呼籲人們保護環境,不要再讓青海湖消逝。
九 消逝的羅布泊為概括全文的說明內容,以羅布泊為說明對象。同時,消逝與仙湖形成對比,表達作者的惋惜之情。如此美麗的湖泊卻因人類的盲目用水所消亡,警醒世人,喚醒人類的保護意識。
十 ①廢棄是被動的,由於客觀原因而棄置不用。拋棄是主動的,由於主觀原因而荒廢、丟棄。在文中是因為塔里木河下游乾旱缺水所棄之不用,不能用拋棄。
②崩塌強調崩壞的過程,崩裂而倒塌。倒塌只是單純的塌陷。所以崩塌更為具體,用崩塌更好。

十一
1.樓蘭古城
2.塞特凱達斯瀑布
3.巴比倫空中花園

Ⅵ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 這種體裁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報告文學),這種體裁的文章兼有(新聞)和(文學)兩種特點.一個特點要求(真實),另一個特點要求(藝術加工),講究(形象性)、(抒情性).

Ⅶ 羅布泊 消逝的仙湖作者與簡介

吳剛,男,漢族,1953年6月生,山西靈石人,中共黨員。
1976年12月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後,到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工作。1985年7月,調任到衛生部中醫司,後到國家中醫管理局工作。1989年5月起,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幹部處副處長、處長。1994年9月,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人事勞動與政策法規司副司長,1998年2月任司長。2002年7月起,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黨組成員。2002年10月,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辦公室主任。2004年4月起,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分管醫政工作。

歷史證明,由於人類的盲目自大,破壞了生態平衡,屢屢招來毀滅人類自己的生態災難。破壞生態平衡的誘因歸結為三類:一、破壞環境:由於環境是生態系統的成分之一,它的改變會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由於破壞環境打破生態環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諸如:湖沼富營養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壞了臭氧層;阿斯旺水壩生態環境惡化;「六六六」、「DDT」施用後的惡果;地球的「濕室效應」等。二、破壞植被,以森林為主體的植被是陸地生態平衡的杠桿,地球上由於破壞植被導致的生態災難最多,如1934年發生在美國西部的黑風暴,毀掉耕地4500餘萬畝;1963年發生在前蘇聯農墾區的大風暴,毀田3億多畝;同樣因森林的破壞,使古老的巴比侖文明滅亡;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塔爾平原,因森林破壞淪為沙漠,沙漠面積達65萬平方公里;中國黃河流域生態條件的變壞,源於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當今長江將變成第二條黃河;東北林區生態條件變壞,主要原因是對西南林區和東北林區森林的不合理採伐和過度採伐。三、破壞食物鏈:破壞食物鏈打破生態平衡的例子如:因過量捕殺害蟲的天敵引發林木病蟲害;印度曾大量捕殺水獺使病魚增多,魚產量下降;牧業發達的澳大利亞,因牛糞覆蓋草地成災引發蜣螂解救的例子更為新鮮。當然在生物圈內往往是幾種誘因並存的。

中國是一個生態災難多發的國家,中國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態災難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氣候變壞、洪水泛濫、庫壩被淤等。近年來,我國水域污染增多:網眼小了,魚蝦少了。科學家們預言:「生態危機將成為21世紀人類共同面臨的最大危機。」這就告訴人們,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人口壓力的加大,人類必須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人的身體機能失去平衡,就要得病甚至死亡;

一個地方的生態失去平衡,別的地方也會品嘗苦果;

整個生態失去平衡,人類整體的生存環境就會惡化……

人們已逐漸認識到,人類並不是地球的主宰,野生動物和人一樣,都是生物鏈中的一環,都有著生存的權利。對野生動物的殘忍,就是對生命的漠視,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人類自己。所以,關愛野生動物,弘揚人的善心,是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上體現出人類關懷自己的生存與發展,改善動物處境的同時,也完善了人類。

這不僅是一個觀念問題,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體現了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正因如此,在德國、英國、印度、菲律賓等國家,不要說捕殺野生動物,就是普通動物在情感上受到了虐待,都會受到法律的追究。
回答者:BT下片 - 高級經理 六級 12-29 21:10

1.作者為什麼強調羅布泊的「泊」字左邊是三點水?
泊者,湖也,湖泊湖泊,泊就是湖。「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說,羅布泊曾經是一個湖,而且是有很多水的,一個非常美麗的仙湖。作者以此強調,這個非常美麗的仙湖,如今卻消失了,成了沙漠。

2.為什麼說羅布泊「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如今的羅布泊: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我國科學家彭家木、探險家余純順先後在那裡失蹤、遇難;那裡是生命的禁區,那是一個神秘的、令人恐懼的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天空中不見一隻鳥,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越。

3.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數據,說說作者引用這些數據的目的?
作者引用這些數據,目的在於通過詳實的資料,讓我們了解了羅布泊的今昔,讓我們認識到人類的盲目、貪婪造成的後果。全文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振聾發聵,令人震撼。

4.作者寫胡楊林的用意
胡楊林特點:美麗、千年不死。
具有防沙衛士、綠色長城、營造綠洲的作用,失去它,沙漠擴大,沙進人退。
作者用意:
作用如此重要且生命力如此頑強的胡楊林竟遭滅頂之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這既是胡楊的悲劇,又是人類自身的悲劇,是人類親手毀掉了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可見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到了何種程度,正因如此,才引發了作者深重的憂慮,從而突出了文章中心。

羅布泊消逝導致生態環境遭受人為破壞,迅速惡化,沙漠在擴張。
同樣的悲劇還有:青海湖湖水下降,陸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縮小,有乾涸之勢。
造成了羅布泊的消逝深層原因是人為因素。具體體現是兩次改道和四個「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頭腦里根本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盲目就是目光狹小,只圖本地區利益,不顧整體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規律,不懂生態平衡,不懂上游將水抽幹了,下游的河道將會乾涸,周邊生態環境就會嚴重惡化,乃至沙化。
(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消逝的原因有兩個:
①二十世紀20年代,國民政府曾將塔里木河改道,致使塔里木河下游乾旱,羅布泊注水量減少;②近30年來,塔里木河人口激增,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載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致使塔里木下遊河道乾涸,羅布泊斷水,生態環境徹底破壞。

啟示: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家是一個溫馨的字眼,是靈魂的棲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沒有了,那我們還能剩下什麼?請看看我們自己的雙手,是創造,還是毀滅?請看看我們自己的雙眼,是熱切的盼望,還是無助與茫然?我們有理由相信:天會變得更藍,樹會變得更綠,水會變得更清……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我做起,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我衷心地希望:青山常青,綠水常流,願美麗永存。

Ⅷ 吳崗<<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個羅布泊。自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它才逐漸為人所知。
1980年,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彭家木在那裡進行科學考察失蹤;16年後,探險家余純順又在那裡遇難,更給羅布泊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羅布泊.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羅布泊,天空中不見一隻鳥,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越。
可是,從前的羅布泊不是沙漠。在遙遠的過去,那裡卻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
羅布泊,「泊」字左邊是三點水啊!
翻開有關西域的歷史書籍,你會驚異於羅布泊的熱鬧繁華。
《漢書·西域傳》記載了西域36國在歐亞人陸的廣闊腹地畫出的綿延不絕的綠色長廊,夏季走人這里與置身江南無異。昔日塔里木盆地豐富的水系滋潤著萬頃綠地。當年張騫肩負偉大歷史使命西出陽關,當他踏上這片想像中荒涼蕭瑟的大地時,卻被它的美麗驚呆了。映人張騫眼中的是遍地的綠色和金黃的麥浪,從此,張騫率眾人開出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另據史書記載,在4世紀時,羅布泊水面超過20萬平方公里。到了20世紀還有l OOO多平方公里水域。斯文·赫定在20世紀30年代進羅布泊時還乘小舟。他坐著船饒有興趣地在水面上轉了兒圈,他站在船頭四下遠眺,感嘆這里的美景。回國後,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亞洲腹地探險8年》一書中寫道:羅布泊使我驚訝,羅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鏡子一樣,在和煦的陽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遠處幾只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著……
被斯文·赫定贊譽過的這片水域於20世紀70年代完全消失,羅布泊從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羅布泊的消亡與塔里木河有著直接關系。
塔里木河全長1321公里,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內陸河。據《西域水道記》記載,20世紀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遊河水豐盈,碧波盪漾,岸邊胡楊叢生,林木茁壯。1925年至1927年,國民黨政府一聲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匯入羅布泊,導致塔里木河下游乾旱缺水,3個村莊的310戶村民逃離家園,耕地廢棄,沙化擴展。解放後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築輪台大壩,又將塔里木河河道改了過求。塔里木河下游生態環境得以好轉,胡楊枝重吐綠葉,原來廢棄的耕地長出了青草,這里變成牧場。
問題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擴大後的耕地要用水,開采礦藏需要水,水從哪裡來?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築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萬多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旨日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於將塔罩木河抽幹了,使塔里木河的長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劇萎縮到現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乾涸,以致沿岸5萬多市耕地受到威脅。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乾涸後,周邊生態環境馬上發牛變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
羅布泊消失了。
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橋上。
放眼望去,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似一道綠色的長城。
胡楊,維吾爾語稱做「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 樹」。胡楊林是牲畜天然的庇護所和棲息地,馬、鹿、野駱駝、鵝喉羚、鷺鷥等百餘種野生動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還伴著甘草、駱駝刺等多種沙生植物,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特殊的牛態體系,營造了一個個綠洲,養育著南疆750餘萬各民族兒女。
如此重要的胡楊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乾涸而夫面積死亡。1958年,塔甲木河流域有胡楊林780萬畝,現在已減少到420萬畝。伴隨著胡楊林的銳減,塔里小河流域土地 沙漠化面積從66%上下到84%。「沙進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變成現實,至羅布莊一帶的庫魯克庫姆與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合攏,瘋狂地吞噬著夾縫中的綠色長城,從中穿過的218國道已有197處被沙漠掩埋。
我們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後,綠色長城突然從眼中消失。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與兩邊的沙地成了一個顏色。由於缺水,長達數百公里的綠色長城在乾渴中崩塌。
號稱千年不死的胡楊林啊,在忍受了20餘年的乾渴後終於變成了乾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後不願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再向前,我們到了羅布泊的邊緣。同來的同志告訴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若想進入羅布泊,至少要有兩輛汽車,必須備足食品和水。我們只得鑽出汽車,將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羅布泊。
站在羅布泊邊緣,會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這里已脫盡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膚筋骨。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裡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
羅布泊還能重現往日的生機嗎?我問自己。
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3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楊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這瞬間從我們的眼中消失。
這出悲劇的製造者又是人!
悲劇並沒有止住。同樣的悲劇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世界著名的內陸湖——青海湖,50年問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l米,陸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數千年風沙未能掩埋的甘肅敦煌月牙泉,近年來卻因當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積從50年代的1.1652萬半方米縮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十涸之勢……這一切也都是人為的!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

Ⅸ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閱讀理解

羅布泊抄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羅布泊周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

現在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楊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怖。

變化的原因,一是20世紀20年代塔里木河曾經人為改道,導致下游乾旱缺水;二是盲目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致使下遊河道乾涸、羅布泊斷水,生態環境徹底破壞。

閱讀全文

與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