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套教案,共165頁
第一單元、認識乘法
一、教材分析:
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比較容易的加、減法口算的基礎上,本單元教學乘法,重點是乘法的意義。全單元包括兩道例題、兩次「試一試」、一次「想想做做」和練習一。教材編排有以下特點:
1、強化對相同數連加的認識和計算,為初步認識乘法作比較充分的准備。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聯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備繼續學習乘法的條件。在已學過的加法中,學生比較熟悉的是兩個數相加和三個不相同的數連加,對幾個相同的數連加,由於接觸較少,顯得相對陌生。為此,教材在教學乘法前加強對幾個相同數連加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計算幾個相同的一位數連加的能力,為學習乘法掃除障礙,打下扎實的基礎。
2、讓學生充分體會乘法的意義。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教材沒有把乘法意義機械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既用加法也用乘法解答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實際問題,從中體會乘法的意義,感受乘法意義的兩個主要內涵:在幾個相同數相加時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是往往比加法算式簡便。
3、把理解乘法意義和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優化概念形成的過程。乘法意義屬於運算概念,小學生形成概念的一般過程是「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有關概念的感性認識→把感性認識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實踐中應用概念並進一步拓展概念」,可見概念的形成始終和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本單元教材改變了過去的數學教材先教學乘法意義再教學乘法應用題的內容結構,從蘊含乘法意義的例題起,就把形成概念和應用概念融為一體。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理把幾個相同的數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得乘式的積。
2、使學生初步學會從簡單的實際情景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並根據數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培養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並應用乘法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難點: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
第一課時、認識乘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內容。
教學目的:使學生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的含義,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讀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准備:學具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加法和減法,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演算法,這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認識乘法)
讀課題
二、 新授
1、教學例1。
(1)出示例1圖
(2)提問:圖中幾處有小白兔?每處有幾只?一共有幾個2隻?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樣算?
板書:2+2+2=6(只)
圖中幾處有小雞?每處有幾只?一共有幾個3隻?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雞,怎樣算?
板書:3+3+3+3=12(只)
(3)老師指著算式提問:
這兩個算式里加數分別都是幾?是幾個幾相加?的多少?
(4)小結: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個2隻一共是多少,可以用連加來算。求小雞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個3隻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個3連加來算。
2、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圖。
(2)例1,提問:橫著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幾根?有這樣的幾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樣算?求一共的根數,就是求幾個幾相加?
(3)例2,提問:橫著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幾根?有這樣的幾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樣算?求一共的根數,就是求幾個幾相加?
(4)學生填書,完成「試一試」,集中交流。
3、教學例2
(1)出示例2圖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電腦嗎? (板書:2+2+2+2=8)
2+2+2+2=8,表示幾個幾相加,得幾?
(3)老師說明:4個2相加得8,還可以用乘數計算,寫成2×4=8,像2×4=8這樣的算式,是乘法算式,這個符號(「指×」)叫乘號(板書:乘號),可以這樣寫(示範寫「×」)。
(4)4個2相加得8,不僅可以寫成2×4=8,還可以寫成4×2=8,誰會讀這個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樣,各部分都是有名稱的,誰先來說說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答老師板書:2 + 2 + 2 + 2 = 8
(加數)(加數)(加數)(加數)(和)
老師說明:在乘法算式中,等號前面的數叫乘數,等號後面的數叫積。
板書:4 × 2 = 8
(乘數)(乘數)(積)
同桌同學互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誰能說說2×4=8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5)老師小結:求一共有多少台電腦,就是4個2相加是多少,不僅可以用加法計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計算,可以寫成「2×4=8」或「4×2=8」,讀作:「2乘4」,4乘2「,等號前面的叫乘數,等號後面的叫積。
4、教學「試一試」
(1)出示例圖,自己先說說圖意。
(2)提問:圖中有幾組小雞?每組有幾只雞?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幾個幾相加?
(3)學生填書,並寫出一道加法和兩道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4)討論;求5個4的和是多少,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說一說,列算式。
說一說。
先說一說,在填寫,完成「試一試」。
列算式,說一說。
讀一讀。
說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同桌同學互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說一說。
回答問題再填寫。
三、 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
出示第1小題圖,提問:1盒有多少枝?有幾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幾個幾?
學生填空獨立完成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集體交流時著重提問這道題是求是幾個幾朵?
3、完成「想想做做」3
(1) 用圓片擺一擺,每堆擺2個,擺4堆,指名回答,擺了幾個幾?
學生獨立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兩道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2)用圓片擺一擺,每堆擺4個,擺2堆,指名回答:擺了幾個幾?
學生獨立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3)比較一下這兩種擺法有什麼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4
讀出乘法算式,再說出乘數和積各是什麼。同桌同學先互說,再指名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完成「想想做做」1—5。
四、 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麼?
說一說。
教後小記:
Ⅱ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016年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第一單元、 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
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米、厘米量,認識線段量、畫線段。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4、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慣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能力點:
1、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德育點:
1、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樹立自信心。
2、養成認真、一絲不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
教學難點:
1、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學慣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長度觀念,會初步的估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1~3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准備:
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媽媽需要買一截松緊帶,需要多長呢?老師量過了,和你們桌上的小棒一樣長,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物量一量。
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問:奇怪了,同樣長的松緊帶,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麼不一樣呢?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最好用什麼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認識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觀察,匯報。
A、數,按順序讀一讀。問:最左端是幾?尺子上的零表示什麼?叫零刻度。
B、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
一厘米有多長?(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現了什麼?(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是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長?
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
3、用厘米量。
舉起藍紙條,估計一下他大約是幾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書上。
量松緊帶的長。
三、拓展運用:
1、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對准0刻度線的。
(2)正確的。
(3)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怎麼辦?
3、小組合作量指定物體長度。
4、老師想量手腕一圈的長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嗎?(介紹各種尺子)
5、選擇尺子和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
課外搜集資料:你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在古代,沒有尺子時,人們用什麼進行測量?
(手腳)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長度。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4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准備:米尺、軟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提問學生自己的哪個手指的寬是1厘米。
2.讓學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實際長度。
3.用學生尺量數學教科書的長和寬,並回答量的結果。
4、一名用學生尺量黑板的長,一名學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長。發現了什麼?引出米尺。讓學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要量幾次,量完後,提問:「用哪種尺量黑板的長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場的長用哪種尺方便些?」
教師說明:「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用厘米作單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學慣用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板書課題:認識米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師拿出米尺告訴學生它的長度是1米並讓學生拿出准備好的米尺或1米長的小棍,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將兩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2、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讓學生拿出准備好的繩子,兩人一組量出1米、2米、3米的長度給大家看。
4、量出1米長的繩子,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這根繩子有多少厘米。教師提問:「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於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後,
教師板書:1米=100厘米。並讓學生齊讀兩遍。
三、拓展運用:
1、教師出示1盤捲尺,告訴學生這是1盤捲尺,用它可以量比較長的距離。量跳遠的距離。
2、找一找你身邊有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實踐活動:試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
量跳遠的距離。
(指導學生:要先確定兩個點,一個是跳的起點,另一個是跳完後腳後跟所在的點(終點)。量的時候,尺子要從起點拉到終點,尺子要放平拉直,這樣才能量出准確的長度。)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5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徵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能力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徵: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學難點:
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准備:直尺、各種直、彎的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一幅圖,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彎的,問:走哪條路比較近?
為什麼?師: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還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線段。學生拿出准備好的牙膏盒、葯盒、直和彎的吸管、鉛筆、繩子、直和彎的鐵絲等,看一看、摸一摸,你發現了什麼?
找出你認為直的東西。
從鉛筆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們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個點,另一端也看作一個點,把這兩個點叫做端點,書本的邊等都有兩個端點。
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並在線段的兩端點兩個點,告訴學生這就叫做線段。 問:我們身邊哪些東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為什麼?
判斷下面哪些是線段?
2、線段可以度量嗎?
試量課本第5頁的線段,互相交流量法。師總結:先將尺子的0刻度對准線段的左端點,再看線段的右端點對著尺上的刻度數是幾就是幾厘米。
3、畫線段。
用手勢表示3厘米大約有多長。是畫3厘米長的線段,並說出畫法。
總結:從尺的0刻度開始畫起,鉛筆尖沿著尺子的邊一直畫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標上兩個端點,並且在線段下面寫上3厘米。
討論:用斷尺怎樣畫出3厘米長的線段?
三、拓展運用:
1、下圖有四個點,每兩點之間畫線段。
2、下面是小明從家到學校路線圖,你認為走哪條路最近?
3、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
教學後記: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6~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學會量整厘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厘米長的線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實際長度,鞏固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能力點: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量整厘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厘米長的線段。
教學難點:
估測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准備:實物、尺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這單元我們學了什麼?小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學生匯報整理的結果。
誰能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1米呢?我們身邊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什麼是線段?估測線段的長度。
三、拓展運用:
1、拿一張紙條,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組合作量鉛筆、本子、墨水瓶、成員的身高、課桌。
3、練習一第6題。先估測一下所量物體有幾個小方塊長,再用小方塊實際測量一下,然後將估測與實測的結果對比,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4、練習一的8題。先估計每條邊的長,再實際測量,交流測量的方法。
5、第9題,學生動手試一試,再計算,說明計算的方法。
6、第10題,先估計,再量一量。
開放題:
1、數線段。
2、小紅離學校有三條路可走,走哪條路最近?
教學後記:
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教學內容: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進位),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退位),問題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加減法估算。
教學目標:
知識點:
真心望採納!
Ⅲ 2013年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全冊教案
2013秋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全冊全套教案,共139頁
第一課時 統一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
課本P1、2,例1
教學目標:
1、 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 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准備:
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別針、鉛筆、橡皮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談話:老師想要知道這本數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想可以用什麼辦法?
學生發揮想像,各抒己見。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組織活動,體驗數學
(一)、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准量同一長度。
1、 明確活動的方法。
(1)、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要放平擺直。
(2)、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從四件物品中(圓形、正方形、曲別針、三角形)選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後四人小組交流匯報自己量的結果,並思考:為什麼都是量數學書的寬,而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2、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 全班交流匯報。
得出: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為標准測量,所以量的結果不同。
4、 讓學生選用同一物品進行測量的學生展示他們測量的結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准進行測量。
(二)、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准量不同的長度。
1、 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鉛筆、曲別針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鉛筆盒等物體的長度。
2、 交流展示學生測量的結果,啟發學生提出問題。
如:為什麼數學書的寬是5個曲別針的長,鉛筆盒是5塊橡皮的長,但它們並不一樣長?
為什麼桌子比鉛筆盒長,但桌子才4根鉛筆長而鉛筆盒卻有5塊橡皮長呢?
……
引導小學生體會到:因為選用不同的標准去量,它們的長度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
3、 讓學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計量單位去量不同長度的物品看結果如何,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設計意圖]:教學從兩個方面來組織幫助學生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標准去量數學書的寬,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標准量不同的長度。由此引起認知沖突,體驗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 做一做第1題,學生看圖直觀地判斷每種蔬菜大約有幾個方格那麼長。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學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幾種蔬菜的右端對准哪個方格,可以用尺子對准方格的豎線比一比。
2、 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用鉛筆去量桌子的長、高,量凳子的高。
明確量的方法與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標準的物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來量,而是讓學生用一個物品,一次接一次地進行測量,看所來年感長度有幾個這樣的物品長。
3、 做一做第3題,學生直觀看圖,先估計所測物品大約有幾個立方體長,再用上一題的方法在腦子里測量。
如果學生看圖測量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用立方體實物進行測量。用實物測量時都要提醒學生注意量的方法:實物的左端應與所量物體的左端對齊,這樣量出的結果才比較准確。
[設計意圖]: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際練習,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再次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數學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你想說什麼?
五、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學內容:
課本P3,例2,練習一1、2、3。
教學目標:
1、 認識尺子並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進行正確地測量物體。(限整厘米)
2、 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 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准備:
尺子、圖釘、紙條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 上一節課我們都知道要統一長度單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進行了測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來量物體的長度是很不方便的。為了准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
2、 介紹認識尺子。
為了便於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統一規定。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
[設計意圖]:介紹認識尺子提高學生的知識面,為下面的學習作準備。
二、操作活動,建立表象
(一)、認識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師生一起觀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顏色標出1厘米的長度,說明前面正方體的一邊正好是1厘米。
2、讓學生量圖釘的長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圖釘大約有多少長。」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得出一個圖釘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長。
3、 教師明確量的正確方法:圖釘的一端對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對著幾。
4、 請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學生活動,同桌交流。
5、 鞏固1厘米的表象。
請小朋友用手勢比劃1厘米的長度。
閉上眼睛想1厘米的長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圍,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約1厘米長的?讓學生去找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幫助學生形成1厘米的鮮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 我們已經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對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們就來量一量物體的長度。
請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師為你們准備的紙條。注意測量的方法要正確。
2、 學生測量紙條。教師巡視,加強個別指導。
3、 交流反饋。教師再次強調測量的正確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有助於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
三、鞏固深化,實踐應用。
1、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量一量你的鉛筆有多長。量好後同桌交流檢查。
2、4人小組合作,每人分別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給大家看。教師個別指導。
3、學生自己選擇身邊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鉛筆的長,數學本子的長,橡皮的長等。
[設計意圖]: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鞏固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課堂總結
五、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