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森林水車教案
教學內容: 聆聽:《森林水車》;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
提問:
1、每天早上來上學,同學們彼此之間或同學們和老師都要打招呼問好,你通常會怎樣問好?請同學按照自己打招呼的方式示範一下。(同學之間、見了老師,見了長輩等)
2、回憶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歌曲曲名。
(二)出示電腦課件1:(歌譜)復習歌曲《早上好》,請同學們自己選擇是加入表演來唱還是走步唱。
(三)出示電腦課件2:(歌謠)
1、請同學們自由結合先來熟悉一下詞,隨意讀不限制;
2、同樣是自由結合來創編節奏讀歌謠,老師可以簡單的示範一下,再請同學們進行編創。出示打擊樂器,可以在讀歌謠時加入打擊樂器,也可以不加樂器,而是加動作都可以。
3、進行創編,老師指導;
4、分組展示創作成果,老師隨時指導。
5、鼓勵大家課下還可以為這首歌謠編上不同的節奏,讀一讀,敲一敲,演一演。
(四)聆聽:《森林水車》
1、出示電腦課件3:欣賞畫面,並向同學們簡介一下今天要欣賞的樂曲名、作者、國籍等,讓同學們對這首管弦樂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2、結合電腦畫面初聽全曲,讓學生注意聆聽音樂。
3、初聽後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介紹一下水車的外形、用途及作用,然後教師再向大家介紹一下這首管弦樂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對這首樂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4、復聽全曲:請同學們在聽後說一說音樂讓你想到了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心情是什麼樣的?
5、結合圖片向大家介紹一下歐洲古老的水車,讓大家更直觀的感受,更進一步體會音樂所表現的場景。
6、復聽全曲,讓學生用色彩或線條來表現自己所聽到的水車聲、鳥叫聲、流水聲、太陽升起的感覺,可以畫在課本上所出示的空格中。(不限制學生,讓他們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7、畫完後,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為什麼要這么畫?表現的是什麼?
8、最後再聽一遍音樂,請同學們跟隨音樂自由表演,自己怎樣感受的就怎樣表現。
(五)課堂小結:一起再來回憶一下今天欣賞的樂曲,曲名、作者、國籍、演奏形式等,鞏固記憶,加深印象。鼓勵大家在課下多聽類似這樣的好音樂、好歌曲。
❷ 湘教版七年級音樂上冊怎樣說課教案
說教材
《森林水車》是一首二二拍的歌曲,是一首帶標題的描繪性作品,是德國音樂家艾倫貝格的代表作品,是曲作者到森林裡去遊玩,看到森林裡的水車及優美的景色而即興寫成。作品採用迴旋曲式結構,全曲的結構是引子及程式部組成,音樂清新流暢,歡快活潑,充滿童趣,給人以躍躍起舞之感覺,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音樂作品。
二、 說學情
初一的學生正處在一個過渡的時期,學生的智力和感知能力不斷的提高,記憶方法和學習技巧也明顯增強。但由於個體的發展不平衡,部分學生自覺性差,但表現慾望強,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關注個體、多正面引導,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給他們一個被關注的機會。從而更充分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多的感受音樂所帶來的魅力。
三、 說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在反復聆聽、歌唱中學會唱這首歌曲以及關於本課的音樂基礎知識,使學生了解作者的音樂風格,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緒。
2、過程與方法:能夠運用甜美、圓潤的聲音、正確的方法***。
3、情感態度目標:充分感受到深森林的美景所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生對音樂、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是:
1、使學生欣賞大自然的美妙,感受音樂形象,並通過體態律動、詩歌童話故事創作、愉快的情緒反映等途徑表現出對《森林水車》這首音樂的理解。
2、能用自製的打擊樂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融合到音樂中並為之伴奏。
教學難點是:
發揮音樂特殊的音響方式,並通過創編、表演活動,感受音樂形象,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體驗感受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學准備:鋼琴、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等。
四 、說教法 學法
新課程標准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貫徹以審美能力為核心的指導思想,懂得***不是目的,要把培養情感和審美滲透到音樂之中。本節課我將採用繪畫、詩歌等途徑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陶冶情操。
五 、說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請同學們觀察我們的教室,指出一些東西的方位,如窗戶在哪裡等,並觀察東西的顏色、數量。
2、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還記不記得東西的方位,講一講。傾聽周圍環境發出的聲音,播放水流聲、小鳥的叫聲及新課《森林水車》音樂。
3、請同學們睜開眼睛,講一講聽到的各種聲音,並想像早晨的森林裡非常熱鬧的情景。這樣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方位感,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自然地融入到欣賞的音樂中,進入音樂情境,產生興趣。
4、 談話引入森林的早晨,請同學們用自製的打擊樂器模仿森林裡鳥兒的聲音、水聲、風聲等自由創編 。
5、教師小結,欣賞音樂。請同學們聽一聽音樂,看一看畫面,感受美的畫面和音樂。
6、介紹《森林水車》音樂的特點。
7、播放音樂,學生欣賞,用簡單的圖畫表現出音樂的形象。目的是1、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想像能力。2、通過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使學生產生視覺美、聽覺美,感知音樂形象,提高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
8 、學習歌曲,在學習歌曲之前我會准備兩條練聲曲,為更好的學習歌唱做准備。A 、先聽歌曲《森林水車》讓學生熟悉旋律,初步體會和感受音樂,激發學生。
B 、介紹作者:了解歌曲的作者、以及創造背景、主要作品。
C 、老師示範唱旋律,學生跟琴哼唱,師生互動,老師打拍子學生視唱。
D 、學***曲這個環節我採用聽歌、教唱、討論等方法,聯系2/2拍節奏。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
E 、男女生互動。
F 、老師點評,對學生予以肯定,同時指出不足指處。
G 、在一次聆聽歌曲。《讓學生用筆簡單的畫出旋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