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司一般納稅人,主營VR硬體和內容開發。合同內容是幫助客戶開發VR教學課程,16%還是6%依據
這應該屬於服務業,應該按照6%的稅率計稅
② 什麼是教育目的觀
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稱為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反映出社會對於受教育者的要求,是內教育工作者制定教育內容容,選擇教育方法的向導,也是教育工作者檢查和平價教育質量的依據,從而把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人民群眾對於教育工作者的期待和要求,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希望培養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的要求。
(2)教學內客擴展閱讀:
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里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種概括性的、總體的要求,制約著各個教育階段、各科教學發展趨勢和總方向,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統貫全局的作用。
教學目的發揮積極作用的前提條件是教學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學目的要在教學計劃中恰當定位,與教學客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協調一致,指導教學主體行動並轉化為教學結果,從而實現自身的合理性。
③ 教案中教學內容怎麼寫
教學目的。
所謂教學目的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教師只有明確了教學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學」有目標可循。教學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確、具體、簡練。一般應選定1~3個教學目的。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便於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
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於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的引入
教學內容的引入就是課堂導語。課堂導語是門藝術,它是教與學的紐帶,是讓學生走進教材、掌握教材的橋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確定的教學目的、內容,針對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巧妙地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因為備課的其他環節都是為它服務的。寫教案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分步驟分層次地寫清楚,必要時還應在每一部分內容後註明所需的時間。這樣,可以使所講授的內容按預計時間穩步進行,不至於出現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局面。
訓練內容
練習是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紐帶,是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方式,更是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好方法,因此無論所講授的知識內容是何性質,都應在課堂上安排練習時間,而不應滿堂灌。
小結和作業
一個好的教案應有始有終。小結既是課堂教學的結束語,又是強化教學重點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總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作業則是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所布置的課後習題,以便於學生復習、理解、消化授課內容,為學好下一節課的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④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有那些
我是呆哥說,感謝關注點贊評論打賞!
陳凱歌除了拍過《無極》之外,根據豆瓣分數排名,還有以下電影:
1、《霸王別姬》
豆瓣評分:9.6
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講述了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⑤ 教學內容就是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不同的。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課程標准、教材和課程等等。
新課程改革,基於生成性教學思維理念,人們對於教學內容有了新的認識。「教學內容,系指教學過程中同師生發生交互作用、服務於教學目的達成的動態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學校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習慣和行為等的總和,也叫課程。
教學目標是關於教學將使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5)教學內客擴展閱讀:
教學目標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以下幾項:
1.定向功能
教學目標具有定向功能,使教學具有明確的方向性。一切教學都必須從定向開始。因此毫無疑問,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結構要素。
2.激勵功能
心理學已經證明,動機是人的活動的推動者,它體現著所需要的客觀事物對人的活動的激勵作用,把人的活動引向一定的滿足他所需要的具體目標。
3.反饋功能
教學目標是一種給定信息,教學結果則是一種輸出信息,但教學過程不是一個線性的因果鏈條,因此一次性地通過教學手段一般不能直接得到與目標完全一致的結果。
4.強化功能
學習是艱巨的勞動,並非每堂課都充滿趣味和歡樂。在許多時候,學習是不能吸引人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這就要求學生有頑強的毅力,需要有作為注意力表現出來的有目的的意志。
⑥ 某學校教學樓建造案例中建設法律關系中的主體、客體和內容分別是什麼
某學校教學樓電造案例中的建設法律關系中的主體客觀以及內容分別指代了三種含義意思。
⑦ 道路客貨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虛擬場景考試系統教學光碟。裡面是什麼內容。
不是光碟是類似游戲的,拿個U盤,學校組織聯系的時候去電腦上考回家,網上沒有的,大概700到800M
⑧ 教學內容
第一篇 緒 論
第一章 晶體光學與岩石學概論
1.本章重點
主要為晶體光學與岩石學的基本概念及其學習目的。
2.本章內容
(1)晶體光學的概念。
(2)岩石及其成因分類。
(3)岩石學及學習的目的。
(4)地球的圈層構造。
3.思考題
(1)什麼是晶體光學與岩石學?
(2)簡述地球的圈層構造征。
4.參考資料
(1)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陳芸菁.1987.晶體光學原理.北京:地質出版社.
(3)汪相.2003.晶體光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4)路鳳香,桑隆康.2002.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二篇 晶體光學與光性礦物學
第二章 晶體光學基礎
1.本章重點
主要為光在傳播中的雙折射現象,光率體以及一軸晶光率體與二軸晶光率體的光學主軸和各種切面特徵。
2.本章內容
(1)晶體光學的研究內容、學習方法及學習要求。
(2)自然光與平面偏振光,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折射定律。
(3)光在光性均質體和非均質體中的傳播特點,雙折射現象,光軸。
(4)光率體:
均質體光率體:各方向折射率值相等。
一軸晶光率體:常光(No)與非常光(Ne);正光性與負光性;垂直光軸、斜交光軸、平行光軸(主切面)三種切面的特徵。
二軸晶光率體:光學主軸(Ng、Nm、Np)、光軸(OA)、光軸面(AP)、光軸角(2V)、銳角等分線(Bxa)、鈍角等分線(Bxo);正光性與負光性;垂直(Bxa)、垂直光軸、斜交光軸、垂直Bxo、平行AP五種切面特徵。
3.思考題
(1)什麼是光率體?
(2)簡述一軸晶光率體垂直光軸、斜交光軸、平行光軸三種切面的特徵。
(3)簡述二軸晶光率體垂直Bxa、垂直光軸、斜交光軸和平行AP切面的特徵。
4.參考資料
(1)李德惠.1984.晶體光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陳芸菁.1987.晶體光學原理.北京:地質出版社.
(3)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三章 單偏光系統下的晶體光學性質
1.本章重點
主要為礦物結晶形態、解理、顏色、突起、糙面與貝克線。
2.本章內容
(1)單偏光鏡的裝置。
(2)礦物結晶形態、集合體形態與切片形態。
(3)礦物切片上的解理、可見臨界角、解理完善程度及解理夾角測定。
(4)礦物顏色、多色性、吸收性成因及公式。
(5)礦物切片的邊緣特徵、突起與糙面、貝克線、色散效應(折射率色散)、相對折光率高低的比較、突起等級的確定、閃突起。
3.思考題
(1)什麼是可見臨界角?簡述解理夾角的測定方法。
(2)什麼是貝克線?
(3)什麼是閃突起?
4.參考資料
(1)李德惠.1984.晶體光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70.薄片內透明礦物鑒定指南.北京:科學出版社.
(3)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四章 正交偏光系統下的晶體光學性質
1.本章重點
主要為消光、干涉色、補色法則、光率體橢圓半徑方向和軸名測定以及干涉色級序、消光類型和消光角的測定。
2.本章內容
(1)正交偏光鏡的裝置、特點、調節與校正。
(2)晶體薄片的消光現象及消光位。
(3)正交偏光鏡下光波的干涉原理,光程差及其決定光程差的因素,干涉色成因,干涉色級序及各級序特徵,干涉色色譜表,異常干涉色。
(4)補色法則及主要補色器(雲母試板、石膏試板、石英楔)。
(5)礦片上光率體橢圓半徑方向及軸名測定。
(6)測定礦物干涉色級序、雙折射率、消光類型、消光角、晶體延性符號,確定礦物光性方位。
(7)了解常見雙晶。
3.思考題
(1)什麼是消光現象?
(2)如何測定礦片上光率體橢圓半徑方向及軸名?
(3)如何測定礦物干涉色級序?
4.參考文獻
(1)李德惠.1984.晶體光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季壽元,王德滋.1961.晶體光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五章 錐光系統下的晶體光學性質
1.本章重點
一軸晶垂直光軸、二軸晶垂直Bxa切面干涉圖的特點與應用。
2.本章內容
(1)錐光鏡的裝置、調節與校正。
(2)一軸晶垂直光軸切面干涉圖的特點與應用。
(3)二軸晶垂直Bxa切面、垂直光軸切面干涉圖的特點與應用。
3.思考題
(1)簡述一軸晶垂直光軸切面干涉圖的特點與應用。(2)二軸晶垂直Bxa切面的干涉圖有什麼特點?
4.參考資料
(1)李德惠.1984.晶體光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陳芸杏.1987.晶體光學原理.北京:地質出版社.
(3)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六章 透明礦物的鑒定
1.本章重點
掌握石英、斜長石、鉀長石的鑒定特徵。
2.本章內容
(1)初步掌握淡色礦物(如:石英、斜長石、鉀長石)的鑒定特徵;了解雲母的鑒定特徵;初步學會透明礦物的系統鑒定及使用鑒定圖表。
(2)基本掌握斜長石成分測定中最常用的垂直(010)晶帶最大對稱消光角法。
3.思考題
(1)簡述石英類、斜長石類和鉀長石類的光性鑒定特徵。
(2)如何用垂直(010)晶帶最大對稱消光角法測定斜長石成分?
4.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岩礦教研室.1979.光性礦物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三篇 沉積岩岩石學
第七章 沉積岩的基本特徵
1.本章重點
包括沉積岩和沉積學的基本概念、沉積物的主要來源、沉積物的搬運和沉積、沉積物的成岩作用
以及沉積岩的常見沉積構造。
2.本章內容
(1)沉積岩、沉積岩岩石學和沉積學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意義,沉積學的發展歷史、現狀及展望,沉積岩的分類。
(2)母岩的風化作用及主要造岩礦物和岩石在風化過程中的穩定性。
(3)機械搬運與沉積作用,化學搬運與沉積作用,生物搬運與沉積作用,沉積分異作用,沉積物重力流的搬運與沉積作用。
(4)成岩作用階段的劃分及特點,同生作用、成岩作用、後生作用及表生成岩作用。沉積後主要作用類型:壓實和壓溶作用,膠結作用,交代作用,重結晶作用和礦物的多形轉變,溶解作用。
(5)沉積岩構造的分類,流動成因的構造:層理構造和層面構造,同生變形構造,曝露成因構造,化學成因構造,生物成因構造,復合成因構造。
(6)沉積岩的顏色,原生色和次生色。影響岩石顏色的因素及研究沉積岩顏色的意義。
3.思考題
(1)簡述母岩風化作用的階段性特徵。
(2)成岩作用分為幾個階段?常見沉積岩的成岩作用類型有哪些?
4.參考文獻
(1)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曾允孚,夏文傑.1985.沉積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3)馮增昭.1993.沉積岩石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5)路鳳香,桑隆康.2002.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八章 陸源沉積岩
1.本章重點
主要介紹碎屑岩的物質成分和碎屑岩顆粒的結構、膠結類型和膠結物的結構、雜基的結構;礫岩的概念與岩石類型;砂岩的成分分類方案與石英砂岩、長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的岩石學特徵以及黏土礦物的主要類型。
2.本章內容
(1)陸源碎屑岩的概述。碎屑岩的物質成分:陸源碎屑、填隙物和孔隙,成分成熟度。碎屑岩顆粒的結構:粒度、圓度、球度、形狀、顆粒表面特徵。膠結類型和膠結物的結構、雜基結構、孔隙結構、結構成熟度、粒度分析。
(2)礫岩和角礫岩的概念和分類。礫岩的岩石類型:石英岩質礫岩、岩屑礫岩、紋層狀礫質泥岩、塊狀礫質泥岩。礫岩和角礫岩主要成因類型:濱岸礫岩、河成礫岩、冰磧礫岩、殘積角礫岩、岩溶角礫岩、成岩角礫岩和礫岩。
(3)砂岩的概念和分類,重要分類方案的評述,本課程採用的砂岩分類。砂岩的主要類型(石英砂岩、長石砂岩、岩屑砂岩)及其岩石學特點。
(4)粉砂岩的一般特徵、分類、主要岩石類型和成因。
(5)泥質岩的概念及黏土礦物的主要類型。泥質岩的結構、構造和顏色。泥質岩的分類及主要岩石類型。
3.思考題
(1)簡述砂岩常見的膠結類型。
(2)試述砂岩的成分分類方案及其意義。
(3)石英砂岩、長石砂岩、岩屑砂岩的主要岩石學特徵是什麼?
4.參考文獻
(1)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曾允孚,夏文傑.1985.沉積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3)李文厚,柳益群,邵磊.1990.沉積岩實習.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4)路鳳香,桑隆康.2002.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九章 火山碎屑岩
1.本章重點
主要為火山碎屑岩的概念,火山碎屑物質,火山碎屑結構;火山碎屑岩的分類及常見火山碎屑岩的岩石類類型。
2.本章內容
(1)火山碎屑岩的概念。
(2)火山碎屑物質:岩屑、晶屑、玻屑。火山碎屑岩結構構造特徵及顏色。
(3)火山碎屑岩的分類與命名。火山碎屑岩的常見岩石類型:熔結火山碎屑岩類、火山碎屑岩類、沉火山碎屑岩類,火山碎屑岩的成因類型及其標志。
3.思考題
(1)什麼是凝灰岩與熔結凝灰岩?
(2)什麼是假流紋構造?
4.參考文獻
(1)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曾允孚,夏文傑.1985.沉積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十章 內源沉積岩
1.本章重點
主要為碳酸鹽岩的研究進展,碳酸鹽岩的結構,粒屑灰岩中常見粒屑顆粒的類型,石灰岩的分類,白雲岩的形成機理以及碳酸鹽岩的成岩作用。
2.本章內容
(1)碳酸鹽岩的概念及研究進展。
(2)碳酸鹽岩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
(3)碳酸鹽岩的結構:顆粒(內碎屑、生物碎屑、鮞粒、球粒及藻粒)、泥、膠結物、生物格架及晶粒。
(4)碳酸鹽岩的分類和命名:成分分類,石灰岩的結構(成因分類方案簡介),本課程採用的石灰岩分類和命名原則及白雲岩分類。
(5)白雲岩的生成機理:毛細管濃縮作用—准同生白雲化作用、迴流滲透白雲化作用等。碳酸鹽成岩作用:溶解作用和膠結作用、礦物轉化和重結晶作用、交代作用、壓固作用。
(6)硅質岩、鋁質岩、鐵質岩、錳質岩、磷質岩、蒸發岩的一般概念。
(7)硅質岩、鋁質岩、鐵質岩、錳質岩、磷質岩、蒸發岩的物質成分、結構構造,主要的岩石類型、成因及地質分布。
3.思考題
(1)什麼是粒屑結構?說明常見顆粒的類型及特徵。
(2)簡述石灰岩的結構及成因分類方案。
(3)說明白雲岩的形成機理。
4.參考文獻
(1)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馮增昭.1993.沉積岩石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3)李文厚,柳益群,邵磊.1990.沉積岩實習.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4)路鳳香,桑隆康.2002.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四篇 岩漿岩岩石學
1.本篇重點
主要為岩漿岩的概念,岩漿岩的成分,岩漿岩的結構及岩漿岩的分類。
2.本篇內容
(1)岩漿岩的概念。
(2)岩漿岩的成分。
(3)岩漿岩的結構及岩漿岩的分類。
3.思考題
(1)什麼是岩漿和岩漿岩?
(2)簡述岩漿岩的結構。
4.參考文獻
(1)路鳳香,桑隆康.2002.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第五篇 變質岩岩石學
1.本篇重點
主要為變質作用的概念,變質岩的結構構造及變質岩的分類。
2.本篇內容
(1)變質作用的概念與分類。
(2)變質岩的結構構造。
(3)變質岩的分類及常見變質岩的類型。
3.思考題
(1)什麼是變質作用?
(2)簡述變質作用的分類。
(3)簡述變質岩的結構構造
4.參考文獻
(1)路鳳香,桑隆康.2002.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2)劉林玉.2012.晶體光學與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