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自然的文字公開課教案
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設計
一、由「文字」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1、同學們,提到文字,我們首先會想到書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文字卻與我們書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麼它是什麼樣的文字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前蘇聯自然科學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課件展示課題)
2、看到這個課題,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哪些問題呢?(大自然的文字是什麼樣的?怎樣去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從大自然的文字中我們能讀懂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從中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做簡單評價。
3、每讀完一個自然段,指正學生讀音中的錯誤,並對難以理解的字詞做簡單交流,疏通文本。
(1)注意下列字詞的讀音:即使、立即、聳立、預兆、鐵砧、花崗石
(2)指導生字寫法:熊、聳、兆
(3) 理解下列詞語:羅盤、星座、鐵砧雲、石灰石、花崗石(課件展示相關圖片)
三、品讀段落,感悟重點。
1、提問導向: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文字?怎樣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呢?
2、詳細講解第二自然段:
(1)自讀這一自然段,想一想:主要描寫了哪一種文字?認識這種文字有什麼作用?
(2)抓住重點句子「即使沒有羅盤,也照樣不會迷失方向」體會認識這種大自然文字的作用。
(3)交流概括:星星——辨別方向
3、以第二自然段為例,自主學習其餘幾種大自然的文字,完成表格。
大自然的文字 從中了解的信息
星星 辨別方向
雲
石灰石
花崗石
4.請學生從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某一段文字,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好,可以按照這種形式敘述:文字-情態-破譯的內容。
5、知識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你是怎樣知道的?(學生交流發言)
四、拓展延伸,回歸主題。
1、大自然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有趣,認識它的文字,我們會收獲意想不道的財富。怎樣才能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呢?讓我們一起來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淺談認識,歸納總結:觀察 尋找 請教
3、課堂小結,結束全文:同學們,大自然豐富多彩,大自然奧妙無窮,讓我們熱愛大自然,積極探索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人類才能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也只有這樣,我們人類才會有一個溫馨安寧的家園。最後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小詩。(課件展示戴巴棣的詩歌《大自然的語言》,在音樂伴奏下齊讀。)
五、板書設計:
星星——辨別方向
24 大自然的語言 雲 ——預兆天氣
石灰石——地質變化 (多去走走、學會觀察、不懂就問)
花崗石——地質遷移
2. 《大自然的語言》的教案
3. 大班大自然的語言主題有哪些教案
【教材簡介】
這首詩歌科學知識趣味性很強,可以借機培養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進而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
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景象有所了解,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我在課前利用了散步活動、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觀
察認識大自然有規律的變化,讓幼兒了解四季的變化特徵,動植物的變化,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
【目標預設】
1、欣賞詩歌,初步感知詩歌的語言和結構等藝術特點。
2、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仿編。
3、有欣賞、了解大自然的濃厚興趣,體驗人和大自然的親情。
【重點、難點】
1、從詩歌中了解大自然的語言。
2、懂得發現、看懂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理念】
讓幼兒初步了解人的語言是靠嘴巴和耳朵了解的,而大自然的語言又是靠什麼知道的呢?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孩子帶著疑問去探究大自然。活動的開展
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使孩子能主動積極、自願地參與和學習,獲得經驗,體現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教師以飽滿的情緒、優美的教學掛圖、形象的詩歌圖
譜,適時地指導貫穿於活動的始終,讓孩子在優美的意境中感受詩歌的美,體驗學習詩歌的快樂。
【設計思路】
語言活動"大自然的語言"針對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我把活動的重點落在讓幼兒如何理解、看懂大自然中的各種語言。因此我藉助談話、提問等形式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大自然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游戲"做相反動作"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個"做相反動作"游戲。
師:小朋友的反應真快,說明剛才老師的語言大家都能聽懂。老師說的話你們是靠耳朵才能聽懂的。不要以為只有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語言。大自然的語言你們能聽懂嗎?靠什麼發現呢?我們一起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吧!
(二)出示教學掛圖,感受大自然,了解詩歌。
1.師:看,我們這是在哪?(出示掛圖)這里有花,有草,有樹木,有白雲,有太陽,有荷花,有小河┉這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會說話嗎?我們一起來
聽詩歌《大自然的話》里說了些什麼? (幼兒聽配樂詩歌錄音)師:大自然會說話嗎?詩歌里說了些什麼?你們聽懂大自然的話了嗎?我們再來欣賞一遍!
2.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師:詩歌里說了大自然中誰在說話?他們怎麼說話的?(逐一出示白雲、螞蟻和樹樁…)為什麼說白雲飄得高高,明天準是晴天;為什麼說螞蟻往高處搬家,明天準是晴天?樹樁上的一道道圈圈說明什麼?怎麼知道的?這都是人類多年觀察出來的,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師:大自然的語言與人的語言有什麼不同? (人的話要用耳朵聽,而大自然的語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現象,它好象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人們新奇的知識。)3.引導幼兒有感情地地學習朗誦詩歌一遍。
師:大自然的語言真是五彩繽紛,妙不可言,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這首詩歌。
師:《大自然的話》這首詩歌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段?為什麼?好在哪裡?(出示是個以外的圖片)小結:詩歌中先說了看到的大自然各種各樣的現象
(白雲高飄、螞蟻往高處搬家、樹樁上有一道道圈圈)緊接著寫人們看到這種現象後想到了什麼?(晴天、雨傘、一圈就是一年)最後告訴我們這就是大自然的語
言。詩歌的結構這樣安排能讓我們小朋友一聽就能明白大自然的語言是什麼?人類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會給人類好的回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真是人類的
好朋友。我們再一起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歌,師:大自然中有無窮的奧秘,你們平時都注意觀察了嗎?有沒有發現感受到大自然的話?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老師這兒也搜集了一些大自然的話,你們能聽懂嗎?
4.幼兒進行仿編。
師:我用詩歌的形式把我發現的大自然的話告訴了你們,你們也來用詩歌的形式說說你發現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話,好嗎?
小結:真棒!你們一定都是愛學習肯動腦,細心觀察,勤於積累的小朋友才能聽動大自然的話,課後你們可以把你們觀察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話畫下來我們裝訂成一本大的詩歌集,好嗎?
(二)結束部分大自然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只要我們善待她,她就會給我們人類好的回報,但是現在我們人類有些人卻不能善待大自然,大量地砍伐
樹木、捕殺動物,亂扔垃圾、工廠排除廢氣、廢水污染環境,使大自然受到嚴重的破壞。大自然還會和我們人類做朋友嗎?她還會以好的回報給人類嗎?我們應該怎
樣做?課後你們可以去了解了解,再來告訴我,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