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太極拳老架一路74式教程
我有來揚松源泉老師的太極拳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1NbmOmb2nY/
『貳』 74式陳式太極拳講解全套下載
陳式太極拳,有大架的,也有小架的。看你找哪個流派的了。區別很大。陳氏小架的,有劉想英的視頻,優酷上就有。
『叄』 優酷視頻 陳氏太極拳74式 34-35
不知你要哪個人教學的,哪個版本的。發一個張東武的給你。
『肆』 太極拳74式各招式方向怎樣確定
太極拳中的方來向描述視學習者條自件而不同。
在真人教學中,往往採用前後左右,左上,右上一類的描述。學習者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方向感配合教學口令則可;
而在拳譜,視頻的教學中,教學者往往採用東南西北來描述方向,因為這樣的描述不容易產生偏差——但同時,這樣的描述也使學習者的同步學習有了一定的難度。
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者可以自己規定方向——比如:前就是南,後就是北,那麼左就是東,右就是西;假如前面是北,那麼後面就是南,左面就是西,右面就是東。只要東南西北的配對沒有差錯,學習者則可以根據自己的規定聽從口令,進行同步練習。
最後就是看收勢時候的位置和方向跟起勢時候的位置和方向是否一致,來檢驗方向的正誤。
『伍』 如何學陳式太極拳74式
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對於沒有基礎的初學者來說,就是必須要有一位明師教授給你太極拳,使你少走很多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若是自學的話且不說能不能學會,至少會在動作上達不到正確、規范,使之誤入歧途;從另一方面講,太極拳的核心是講究意會的,若沒有老師指點,自己永遠是練不會的。
練拳之前的熱身運動(活動);之後練太極拳的基本功;然後練拳(拳架),動作正確、規范,在太極拳的十大要領(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分虛實、沉肩墜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指導下去練拳(拳架);保證每天4個小時以上時間,幾十遍的去練拳架。
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松軟;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腰——向下松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後挺;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胯——松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穩健扎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松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打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於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於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准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打太極拳則可使身心俱健,強外固內,有助於疏通經絡,消除心中的郁悶,實是外強筋骨,內調精氣神之有效手段。
『陸』 陳照森大師老架74路太極拳教學全集
這里有,http://video.sina.com.cn/v/b/43177505-1862541887.html
希望對你有所幫專助屬
『柒』 74式陳式太極拳分解動作口令詞
請在三天內下載,免費。
『捌』 張東武教陳氏太極拳如何
『玖』 陳式太極老架一路74式的口訣
拳譜口訣:
1 .太極起勢
2. 金剛搗碓
3 .懶扎衣
4.六封四閉
5 .單鞭
6.金剛搗碓
7.白鵝亮翅
8.斜行
9.摟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摟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剛搗碓
16.撇身捶
17.青龍出水
18.雙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鵝亮翅
22.斜形
23.閃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閉
26.單鞭
27.雲手
28.高探馬
29.右擦腳
30.左擦腳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擊地捶
34.踢二起
35.護心拳
36.旋風腳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
40.抱頭推山
41.六封四閉
42.單鞭
43.前招
44.後招
45.野馬分鬃
46.六封四閉
47.單鞭
48.玉女穿梭
49.懶扎衣
50.六封四閉
51.單鞭
52.雲手
53.擺腳跌岔
54.金雞獨立
55.倒卷肱
56.白鵝亮翅
57.斜形
58.閃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閉
61.單鞭
62.雲手
63.高探馬
64.十字腳
65.指襠捶
66.猿猴獻果
67.單鞭
68.雀地龍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轉身雙擺蓮
72.當頭炮
73.金剛搗碓
74.收勢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74式),陳長興所創。原72式,後人為演練方便,加起勢、收勢,共74式。此套路為功夫套路,以柔為主,柔中帶剛。
動作舒展大方, 連綿不絕,沉著穩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百骸皆隨。以腰為主宰,處處運用螺旋纏絲勁,以意引氣,以氣催形,呼吸自然,虛實分明,松肩沉肘,含胸塌腰,蓄發相變,快慢相間。
練習陳式太極老架一路74式的要領
1.腰要垂
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腰部一定要向下垂沉,同時還要保持腰部的挺直,千萬不要彎腰,那樣起不到鍛煉的效果。腰勁下沉,既可以穩定重心,又可以避免氣浮。練拳氣浮,是練習陳式太極拳最常見技術病症之一,多是由於腰勁沒有向下垂沉而引起的。
另一方面,在做動作的時候,腰部又要有啟領、帶動的作用。陳式太極拳要求「以腰為軸」,腰以上身體部位及手臂動作多是要因腰先動而隨著動的,所以腰一定要起到啟領的作用。
只有這樣,勁力才能由下肢傳遞到腰,再由腰上傳到脊、肩、臂,最後達於手指,以達到節節貫串的勁力技術要求。
2.跨要開
練習陳式太極拳,要求開胯圓襠。開胯是指胯部關節和肌肉的感覺,而不是把兩腿分開很大角度。圓襠是指大腿根部內側要圓。
開胯的同時又要圓襠,兩者要同時兼顧、合二為一。要想達到這個要求,一定要在想像中把兩條腿在襠、胯部位連成一體,形成一個拱形,即字母「n」的形狀。
這樣,在行拳的過程中,無論如何擰轉,只是在「n」的形狀上發生變化,即使身法轉換,也能保持外胯松而內襠圓,並使身體上、中、下三節渾然一體、周身一家。只有胯開襠圓,才能更加易於步法的進退和重心的變換。
3.膝要轉
練習陳式太極拳,要注意靈活轉膝以配合重心的轉移、身法的變化和步法的進退。腿是身體重量的主要承載,膝關節對於身體的起伏、輾轉起著關鍵的作用。
只有靈活轉膝,才能使勁力螺旋式上下傳遞。同時膝關節要有向上催送的勁,膝關節的旋轉、催送,能使纏絲勁節節貫串,更能使勁力發放得渾厚而順達。
『拾』 74式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第18式至20式教學
專門找個老師好好學,跟著碟是學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