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志剛:如何寫好中秋節日作文教學設計
寫中秋節作文注意事項
注重「體驗」。
寫好中秋節的基礎是你要參與過這個節日,在這個節日的活動或者氣氛中有所體驗。只有體驗過了節日,才知道這個節日我們主要做些什麼事兒,開不開心,是個什麼心情,有沒有感悟。這些寫作中要用到的素材必須經過自己親身的體驗才可以有東西寫。經過自己親身的體驗才可以有東西寫。
著重「選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同學們要過大大小小上百個節日,總有熟悉的、注重的,也有陌生的,淡化的。所以選擇有意義的,熟悉的環節進行指寫作,是我們每位同學必須要遵守的一條寫作原則。選定自己熟悉節日生活,即使不能創造佳作,至少也會寫出像樣的文章。
材料越熟悉,寫起文章來就得心應手。另外,選擇材料時要注意選典型。如過寫中秋節就應以中秋節的特色為主。
注意「細節」
節日文化的作文,一不小心就會千篇一律。因此,要從眾多的活動中,發現細節,描寫細節。我們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自己的性格,每個節日自然也都有不同的特徵,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去觀察節日,然後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在我們選擇細節的時候要從細微處著手、從大處著眼、小中見大,讓小的細節反映節日文化中人的思想狀況、社會風貌。
寫出「感情」。
每個節日的文化中都蘊含著一種感情。有的是親友團聚的開心,有的是對未來的期望,有的是追思逝去的親人,有的是對親人的思念。當然還有對國家,或者某一個群體的人的祝福。這些裡面都蘊含著不同的感情。寫文章時,應當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也可以表達你對節日的喜愛。
寫中秋節作文的形式
總---分---總。
首先,交代中秋節的來歷,或者直接抒發喜愛之情,以便和文章結尾相互照應。
例:
(開篇點題式)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辰許多人都要吃月餅、賞月、家人團圓,因為那天的玉輪最圓。關於中秋的玉輪還有許多美妙的故事,帶著這些憧憬,今年中秋節,我也賞月了。
(承上啟下式)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遊子之心看圓月。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陷入了沉思……「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首尾呼應式)
中秋節許多人由於工作忙無法與家人團圓。當他們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時,可能會想起李白的「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思鄉、思親,對月亮總有說不完的話,那是因為月亮里同樣塞滿了對親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樣的圓。月餅也象徵著團圓。每當人們吃月餅時,不僅只是在品嘗月餅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對親人的思念。同時更享受到親人給的愛是那樣的溫暖。
其次,寫出寫出場面或情景。過節最講究的是氛圍和節日的感覺,以及你體會到的感情。要想表達出這種節日的氛圍,就要通過節日的場面和情景。當然,這一段中所寫到的場面,可以是你查閱資料所了解的場面情景,也可以是大部分人會參與的活動。也可以是你親身出去體驗到的節日的氛圍。再次,要寫自己是怎麼做的或者自己的體會。
這一段中,其實是針對節日中,你的行動來展開的。比如你有沒有去哪裡遊玩,有沒有參與什麼慶祝的晚會。那你參與這項活動都幹了些什麼,有沒有體會。這一段,可以寫成一件事,或者以記錄的方式羅列出幾件事。但要注意,應當突出一件事來寫,這樣才不會寫的像流水賬。
例:
外婆上街買了四個價格十分昂貴的大得出奇紅得可愛的石榴;媽媽在水果攤上挑了四隻紅艷艷豐滿新鮮的蘋果;爸爸帶回四隻好像金鍾一樣的水梨;我和弟弟也跟著從月餅盒裡取出四塊油亮、精緻的廣式月餅。「媽媽,為什麼樣樣都是四個?」我立即發現了規律,迫不及待地問媽媽。
「事事如意呀!」媽媽笑著說。我這才恍然大悟。
點題或者總結
在這一段中,你可以盡情的抒發你的感情和對節日的喜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要和節日的氣氛相配合。
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詩,足可以表達我的心聲——我們就像那天上的月亮,圓時皎潔明朗,缺時——更要綻放光彩!今晚,你就要走了,千里共嬋娟,我們不能見面,但我會在心裡為你祝福,為你喝彩——中秋快樂!為友誼,乾杯!再見,在這個中秋。
圓滿的月亮,團圓的家人,坐在院子里,享用著象徵幸福團圓的月餅,欣賞著宛若玉盤的圓月,沐浴著如銀的月光,交談著暖心的家常話,回盪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溫馨與幸福啊!
總結:
節日的作文其實很好寫,只要你了解這個節日的有關知識和背景,並且真正過過這個節日,寫出感情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