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我喜歡我自己中班教案

我喜歡我自己中班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1 08:51:31

『壹』 中班我喜歡的動物教案

1
教案一:我喜歡的動物
活動目標:
1、會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徵。
2、培養幼兒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畫一畫你們最喜歡的動物,你喜歡哪種動物呢?
教師出示青蛙圖片。「看這是誰?他是陸老師最喜歡的小動物,今天我就來畫一畫青蛙,請大家仔細看好。」
二、討論你喜歡什麼小動物。
師:那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動物?先請你們和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喜歡什麼小動物?
他長什麼樣子?有什麼特徵?他喜歡吃什麼,生活在什麼地方。
三、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首先我們先要想好自己要畫什麼小動物,然後在你的畫紙的中間進行作畫。畫的時候要注意盡量畫得大一點,讓整幅畫看上去飽滿,接著要畫出你畫的小動物的特徵,最後幫他塗上顏色。
四、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那想不想自己也來畫一張自己喜歡的動物?
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特別注重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
五、展示作品。
然後在實際操作中積極創建良好、平等的師幼話語權的關系,讓孩子們在教育教學中能大膽、大聲地說話。
2
教案二:《我喜歡的動物》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動物,感知動物的特徵。
2、感受人類與動物之間親密的關系,增進熱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准備:
動物圖片,新聞視頻,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交流
1、你看過《動物世界》嗎?
2、裡面的小動物可愛嗎?那你最喜歡什麼動物?
(幼兒回答簡單的小貓小狗)
3、增加難度:現在你不僅要說說你喜歡的動物,並且要介紹一下。
如:老師喜歡長頸鹿,它的個子高高的,能吃到樹頂的嫩葉。
幼兒回答時相應出示動物圖片,請其他幼兒一起觀看。
二、播放新聞視頻《小蛇救人》
1、視頻里都講了誰?講了什麼故事呀?(幼兒如果概括不出,教師簡單概括一下新聞內容)
2、你覺得這位叔叔怎麼樣?很好,他救了小蛇。
3、那這條小蛇呢?它也救了老奶奶。
小結:動物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了,互相幫助,真快樂呀!
三、討論:如何保護小動物
你知道應該怎樣保護小動物嗎?如果在街上看見受傷的小動物,你會怎麼做?
四、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看圖說說,有哪些小動物?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括弧里打勾。
12

『貳』 我喜歡的老師活動教案中班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老師的照片
你們看看照片上的人是誰呀?
你怎麼看出是(王)老師呀?誰能說一說王老師長的什麼樣子?
2.教師:請小朋友說說我長得什麼樣子呢?
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二、展開
1.老師想請小朋友幫老師一個忙好不好?你們能給老師畫張相嗎?
2.觀察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老師。
請幼兒描述老師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徵。
(頭發的長短,是圓臉還是長臉,眼睛是大是小)
3.教師邊講解邊演示繪畫的步驟。
4.布置作業,提出要求。
(1) 在繪畫前要注意仔細觀察老師的基本特徵,
觀察完先用黑色水彩筆畫出形象,再動手塗色。
(2)在繪畫時要保持畫面的干凈。
(3)用色要大膽,美觀。塗色要均勻。
5.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指導幼兒掌握畫畫的正確順序。
(2)指導幼兒注意觀察老師的明顯特徵。
三、結束
布置幼兒作品「我喜愛的老師」展,請幼兒互相參觀、介紹,並互評畫的像不像。
活動目標
體驗與老師間的美好感情,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初步培養幼兒臨摹做畫的能力,並學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引導幼兒初步學畫人的上半身,簡單畫出人的五官,並表現出老師的明顯特徵。

『叄』 中班教案我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社會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交流,知道幫助別人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2、能力目標:能嘗試用繪畫方式表現自己幫助別人的方法,並能用完整的語言大膽表述繪畫內容。
3、情感目標:在自主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交流,知道幫助別人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難點:能嘗試用繪畫方式表現自己幫助別人的方法,並能用完整的語言大膽表述繪畫內容。
活動准備
課件、與課件內容相對應的圖片,記錄紙、水彩筆、展示板、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以「我快樂」話題導入,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小朋友平時可以怎樣使自己快樂?(做游戲、和好朋友在一起、受到表揚、得到爸爸、媽媽的獎勵、收到禮物……)
——今天還有一些人,他們也有能使自己快樂的方式,你想知道是什麼方式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調度幼兒已有經驗,感知自己已有的快樂的方式,是受到別人幫助可以使自己快樂,並設疑激趣,自然的將幼兒導入到新的活動中,激發幼兒主動探究讓自己快樂的不同方式。)
通過第一個環節可以充分調度幼兒的已有經驗,以提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和動機,為建構新知識做鋪墊。
(二)通過觀察、交流,知道幫助別人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1、分段欣賞課件,初步體驗別人遇到困難時的心情。

『肆』 我愛我的家中班教案怎麼寫啊

活動設計背景
活動源於中班主題《我愛我家》。我們班孩子最近開展的「全家福」、「說說我的家」、「媽**愛好」等活動,使孩子們對家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但他們的經驗很零散,比較關注自己的,細小的事件,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在經驗的交流和積累中體驗到家的溫馨,家人共享的快樂,讓孩子在情感和認知上對家有初步的感受。
其次從孩子需要的角度看,突出回歸生活的特點,這也是二期課改中新教材所倡導和追求的。生活中,我們每天需要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也經常需要按特定的規則尋找某個場所,這個規則就是從大方向確定小方向。如果能幫幼兒提升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情景的話,對其思維方式比如他再遇到類似問題如何解決和今後的發展成長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活動目標
1、感受家的溫馨,體驗家人間相互關懷的快樂。
2、對家有初步的認識,
3、了解「找家」的順序並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家有初步的認識,感受家的溫馨。
難點:了解「找家」的順序並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准備
活動准備:音樂、照片、錄像、部分幼兒去過老師的家、包裝好的禮物、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 激發興趣
1、出示字「家」或背景音樂我的家,討論:什麼是家?
小結:家是有門有窗的房子,是我們住的地方。
2、家裡都有些什麼?這些東西都放在哪裡?家裡有誰?
二、 經驗交流
1、在你家裡,你覺得誰最能幹?
2、你家裡,發生過什麼高興的事?
3、你覺得你的家還有什麼不滿意或不夠好的地方?
(點評:從對家的整體感受到對細節的關注,讓孩子在自然的交流中初步回憶、感受家的舒適,溫馨,體驗親人在一起的快樂。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員,了解家庭,參與家庭生活能更好地激發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這是這本書里沒涉及的。把他們聯系起來進行能促使幼兒現有經驗與新的經驗的整合,引導他們自然的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人。)
4、(觀看照片回憶整個尋找的過程)誰記得我家是住在哪裡的?(出示地址)要去我家先要找到什麼?我們是從哪裡出發的?乘哪一輛呢?乘了幾站?我們要下車了,看看我們到了什麼地方?找到路後接著該找什麼?弄堂找到了,再找什麼?
5、(觀看錄像發現房間里的秘密)這是我家的什麼地方?
根據幼兒觀察的情況,和他們討論房間的一些設施和物品
6、觀察猜測不同的房間,引出禮物想想禮物盒裡裝的是什麼?
(點評:找家的過程中,既包含了對距離、數字等數概念的知識,也包含了乘車、做客等現實生活中的常識,還要和情感的體驗,親情的交流聯系在一起。這樣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獲得。)
三、 操作延伸
1、 幼兒分組拆禮物,想想為什麼要送這個?對收禮物者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結並引出大家的家。
2、 小結:(用兒歌幫幼兒小結)
(點評:新的經驗的拓展,能促使幼兒生成新的問題,引發更廣泛的思考。)

『伍』 急求!!關於幼兒園中班或者大班的主題教案:"我的愛好(我的嗜好),需要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愛好 【活動目標】 1、樂意圍繞「我就是喜歡我」這一話題參與談話,學慣用簡短的語句談論自己。 2、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對自己有信心。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你喜歡自己嗎?為什麼啊?有這么一隻青蛙,它先是對自己充滿了自信,然後在與小動物相處過程中又失...去了自信,最後在同伴的鼓勵下又找回了自信,現在我們就來聽一聽,看看青蛙是一個什麼樣的青蛙。 2、聽故事:「我就是喜歡我」。 提問:你喜歡小青蛙嗎,為什麼?小青蛙有什麼本領? 過渡語:小青蛙有自己的顏色,會游泳、會跳躍、還會捉蟲,所以它感到非常愉快,它喜歡自己是一隻青蛙。那你喜歡你自己嗎? 3、說說「我的愛好」 提問:你喜歡什麼?(我喜歡笑,我喜歡白色,......) 4、講講「我會做的事」 引導幼兒用「我就是喜歡我,因為我會......」句式講述。 提問: (1)我會為自己做什麼?(自己穿衣,自己洗臉、刷牙、自己吃飯......) 如:我就是喜歡我,因為我會自己整理玩具...... (2)我會為別人做什麼? 我會為爸爸、媽媽(我就是喜歡我自己,因為我會為爸爸、媽媽端飯、擺筷子) ...... 5、教師小結: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天都在不斷地進步,健康地成長。如果有人問你,你喜歡你自己嗎?你會怎麼說呢?(我喜歡我自己)(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陸』 《我會照顧自己》中班健康教案

幼兒園中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師:屈老師

設計意圖:
由於幼兒對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比較薄弱,有的幼兒更是不會動手,為此想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技能,通過節日的方式讓小朋友自發的感覺到媽媽的辛苦,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學著做,也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讓父母知道從小不能太溺愛孩子,應從小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依賴的危害。
2.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動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導: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活動准備:音樂磁帶,家庭照片,活動物品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首先播放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配上小朋友幸福家庭生活的照片)小朋友們,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三八婦女節,也是我們媽媽的節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朋友們,你們聽了這首歌有什麼感受?
是不是感覺很溫馨很幸福呢?
是呀,我們每個小朋友都生活在這樣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中。作為這家庭的一員,我們的爸爸媽媽為了大家能夠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爸爸媽媽每天起早貪黑,不知疲倦的辛勤勞動著,爸爸媽媽付出了很多,今天呢,我們小朋友們的媽媽也來了,來和我們小朋友一起過這個節日,現在我們就請小朋友們的媽媽來說一說我們一天之中到底要做什麼事情吧,有請小朋友的媽媽們。
小朋友們都聽了媽媽們說的了,聽完你們心裡有什麼感覺呢?你們沒有想到我們的媽媽為了照顧我們,一天之中要做這么多的事情吧?
那麼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里,你們有什麼最想對媽媽說的呢?
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我們的媽媽這么的辛苦那我們能為媽媽做些什麼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比如說:我們可以從自己出發,先學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二、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1.像穿衣服、穿鞋子……這些事情都是誰的事?
2.當我們面對這些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做?
3.那這些事情你們都會做嗎?
4.你們到底會不會做呢?現在,我就來問問小朋友們,你早上起床都做了哪些自己的事情?
5.你會穿衣服、穿鞋、疊被子嗎?我請小朋友們來演示一下,看看到底會不會,媽媽在一旁觀看,讓小朋友自己動手。
6.通過這個活動我發現有些小朋友會些簡單的,可是有些小朋友連手都不會動。
7.小結:對於自己的事情,我們要自己做,不再麻煩父母,不用他們操心,這才是愛爸爸媽媽的表現。
三、幫助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在家裡,除了這些自己的事情以外,還有哪些事情我們可以做呢?(小朋友交流,媽媽跟小朋友一起討論)
2.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每一個小朋友可以完成的,是家裡的事。對於這些事,我們要怎麼做?
3.這些事中,你以前做過什麼呢?
4.在剛才的交流中,我也發現,我們小朋友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做過,那你能說說沒做的原因是什麼嗎?
5.對於不會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辦?
6.好,現在就讓我們進行一次勞動技能交流會,咱們請會做這些事情的小朋友當一次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介紹具體做法。
7.小結:通過他們的介紹這些事情的具體做法,你會了嗎?希望同學們在家中能夠盡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
四、我還會做的事情
除了以上家務,在家裡,小朋友們還能做哪些事?
小結:小朋友們,我們在家裡不僅爸爸媽媽要照顧我們,現在我們也要學著來照顧爸媽關心自己的家人,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帶給爸爸媽媽的溫暖。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柒』 社會教案中班讓我自己來

活動目標:

來1.能愉快大膽地對花盤源進行添畫。

2.學會辨別紅、黃、藍、綠等幾種基本的色彩,並能說出名稱。

3.發現直線、曲線、折線的變化與組合。

活動重點:

學會辨別紅、黃、藍、綠等幾種基本的色彩,能大膽地對花盤進行添畫。

閱讀全文

與我喜歡我自己中班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