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年級上冊課外閱讀《窗外有條魚》教案怎麼寫閱讀題怎麼出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版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權,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
⑴這句話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三個方面寫出窗外十分安靜。
⑵小學生們在教室里上課,窗外有好多山裡的朋友,它們是鳥兒、蝴蝶和猴子,它們在 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
⑶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的小學生們,他們可能是傣族、景頗、族、阿昌族、納西族或白族的小朋友,大家都是一家人。 ⑷摘錄這句話里表示動作的詞( 學習、讀 、 搖、 叫、停、跑、 聽 )
㈡ 三年級閱讀指導課教案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教學目標:
1、掌握閱讀長篇小說的基本方法。
2、學會從閱讀中總結出一些讀書心得。
3、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4、對學生進行一些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小說的人物分析是重點。
2、從閱讀中導出讀書心得是難點。
教法設計:
1、設疑激趣法。
2、討論點撥法。
3、誦讀法:挑選精彩文段加以誦讀,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的思想及作者的創作手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剛剛結束的北京殘奧會上,我們領略到了殘疾人體育健兒兒自強不息、奮能拼搏的風采。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有這樣一位身殘志堅,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作家。他是誰呢?想必大家一定能猜得出來,他就是前蘇聯業余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二、外圍了解
1、作者簡介
由學生發言介紹,教師匯集補充,主要讓學生了解作家以下信息: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蘇聯業余作家。出生於烏克蘭小鎮舍佩托夫卡,並在那裡度過了一個沒陽光的少年時代,後參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癱瘓、雙目失眠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戰斗經歷素材,以頑強的意志,歷時三年創作完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後又開始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的創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與世長辭,年僅三十二歲。
●讀書心得:作家的經歷與書中主人公保爾的經歷相仿,因此,本書是一部自自傳性小說。對我們寫作文的啟示是,寫作素材來源於生活。
2、標題解析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乍看本文標題,似乎告訴我們本文在講如何練鋼,讀完後方知本文乃是在講如何煉人。這個比喻形象生動,因此作家十分鍾愛,不忍更換。
●讀書心得:給作文安一個明眸善睞的眼睛十分重要。
三、整體感知
教師導學:長篇小說人物眾多,情節復雜,讀完之後對它們進行一番梳理十分必要。
1、人物分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要人物表中共列有25人的姓名,請說說下列這些人物的身份職業:瓦莉亞、朱赫來、阿爾焦姆、佩物留拉、杜巴瓦
下面進一步了解人物的形象特徵:
①主人公保爾
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保爾的形象特徵,並稍作解說。
如:保爾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面都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在敵人嚴刑拷打面前,他堅強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病魔斗爭中,他多次讓死神望而卻步。
●讀書心得:人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難。
②冬妮亞
由學生發言討論她的形象特徵,教師歸納總結:
冬妮亞,保爾的第一個女友,出身資產階級家庭,是一個追求平凡生活的女性,與保爾因追求不同而最終分手,是保爾形象的很好的烘托。
●讀書心得:紅花須有綠葉陪襯。
2、情節梳理
教師導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整部小說分成上下兩部,每部又分成九個章節,全書共有十八個章節。小說緊緊圍繞「保爾的成長」這個中心事件,按照時間的變化和地點的轉移來展開情節。請同學們完成以下填空。
中心事件:
時間變化:
地點轉移:
教師提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我們描繪了十八世紀初俄國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其間有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直寫到列寧逝世。地點的轉移要抓住時間跨度較長的幾個主要地點,如舍佩托夫卡、博雅爾卡、莫斯科。
四、精彩賞析
教師導學:長篇小說情節紛繁復雜,我們不可能把它們一一記住,但一些精彩的片段我們一定要牢記在心,反復咀嚼,才能有所收獲。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兩個精彩片段。
1、保爾•柯察金的人生格言(見小說157頁)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突然結束他的生命」
全班齊讀,並思考:保爾是在什麼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從這番話可以看出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保爾是在祭掃女戰友瓦莉亞墓地時說這番話的,從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堅定理想目標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
2、築路(見小說138頁)
「在離車站不遠的地方……但是城裡只能供給這么多東西」
快速默讀,並思考:這幾段話從哪些方面反映環境的惡劣?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從吃住兩個方面所遇到的嚴重問題,這些環境描寫出烘託人物的堅強意志,從而含蓄地回答了題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五、課堂總結
這節我們主要解決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怎樣閱讀長篇小說;一是如何寫作讀後感。閱讀長篇小說要先從標題入手,在粗讀的基礎上對人物和情節進行梳理,最後還要熟記一些精彩片段。讀後感可以從閱讀的每一個環節產生,既可以是思想啟迪方面的,也可以是寫作手法方面的,總之,是閱讀的一點心得體會。
㈢ 快捷語文快樂閱讀與寫作三年級教案
小時抄候我最討厭讀書了,所以一看到書就頭疼。而今,我已成了四年級的學生,往日的想法已盪然無存。我懂得了:讀書,不僅是一條求知的道路,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一項高尚的心智鍛煉。記得有一次,老師布置我們寫一篇作文,可我竟想不出一個好詞佳句,百般無奈,我只能臨時報佛腳,在書上翻呀找呀,好不容易找了幾個詞拼湊在作文裡面。從此,我感到要寫好作文,就要多看書、多積累。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每天大聲朗讀兩篇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這樣不僅使我了解到文章的內容和知識,又讓我認識了很多以前不認識的字,真是一舉兩得。就這樣我的寫作水平大大提高。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長大了,不再是個幼稚無知的小孩。因此,對書的選擇也有所不同。我酷愛童話小說和中外名著,那一本本書都那樣生動活潑,語句優美,使我從書中獲得不少知識,懂得了不少大道理。現在,讀書已經成為我的一種愛好,它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快樂,但最主要的是它豐富了我的大腦,增長了我的知識!朋友們,愛書吧!書是智慧的源泉,書是知識的寶庫,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