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水一樣多教案

水一樣多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1 03:05:38

❶ 體育運動安全防範的重要性

人們進來行體育運動自的目的是為了鍛煉意志,提高體能,增進健康。如果在體育運動中不能注意選擇安全的運動環境,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就可能導致運動損傷。因此,必須做好安全防範工作,這樣才能較好地實現體育運動的目標。
體育運動中的安全防範主要體現在運動前的准備、運動中的注意事項和運動後的行為調節等方面。
體育運動安全防範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運動前的准備:
1、思想動員
2、物質准備
3、熱身活動
二、運動中的注意事項
1、控制運動負荷
2、掌握正確倒地姿勢
3、加強保護幫助
4、注意運動間歇合理補充物質
三、運動後的行為調節
採用正確的休息方式,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和衛生保健。

❷ 中班數學一樣多嗎教案比較水果多少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5以內數量,鞏固對5以內數字的認識.

2、將相應的數量與數字相匹配。

3、體驗成功後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准備】

1、果園(樹上貼有有1—5的點子的不同水果)。

2、貼有1—5數字的立體汽車圖。

3、1—5的水果圖若干。

4、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摘水果。

聽音樂把幼兒帶到立體水果樹前。

1、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水果豐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樹上有些什麼水果?

(一看到果樹上有那麼多水果,小朋友高興極了,都七嘴巴舌地說開了,有的說:我最喜歡吃香蕉,有的說我最喜歡吃蘋果!)

幼兒A:我看到了石榴,我最喜歡吃了。

幼兒B:果樹上香蕉,我喜歡吃香蕉。

2、師:樹上這么多水果,我們把這些水果摘下來,好嗎?每位小朋友摘一個你喜歡吃的水果。

(聽說要摘水果,小朋友已經迫不及待了,很快就摘到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3、幼兒摘好水果,師提問:水果娃娃上面還藏著一個小秘密,你發現了嗎?你摘的是幾個圓點的水果?

幼兒A:我的蘋果上有圓點,四個圓點。

幼兒B:我的香蕉上也有,是三個圓點。

(評析:從生活中幼兒愛吃的水果入手,以摘水果的形式為切入點,很容易就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送水果。

嘀嘀嘀,開來了汽車。(出示立體汽車)

1、師:開來幾輛汽車?幫汽車排排隊。(聽見汽車的聲音,大家都高興地拍起手來,都想上來給汽車排隊。)

2、小朋友摘了這么多水果,我們用汽車把水果運回去吧!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幾個點子,應該乘幾號車呢?(幼兒討論)

幼兒A:我的是蘋果要坐第一輛,因為上面有一個圓點。

幼兒B:我香蕉上有三個圓點,我的香蕉要坐3號車。

3、送水果

師:請小朋友把水果送到點子和數字一樣多的汽車上。(老師巡查,輔導)

(評析:在送水果乘車的游戲中幫助幼兒積累有關量數匹配的經驗,採用這樣的方法,人人都能積極參與,個個都能動手,而且是在活動中進行,幼兒興趣極高,一點也不覺得枯燥。)

三、游戲:摘水果、送水果繼續進行一次。

師:呀!樹上還有那麼多的水果,我們把它們都摘下來運出去,好嗎?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個水果,也可以摘兩個水果(幼兒摘水果)

1、提問:你這次摘的是什麼水果?上面有幾個點子?

幼兒A:還摘了石榴,上面有五個圓點

幼兒B:我又摘了蘋果,上面有二個圓點。

2、請小朋友將水果送到相應的汽車上去,並說一句好聽的話:幾個點子的什麼水果我送你乘幾號車。(請小朋友檢查)

(評析:此環節通過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進行游戲。幼兒在第一次游戲中積累的經驗得到鞏固,而且都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

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水一樣多嗎

<
教學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謂背景,即是向讀者交待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和條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環節,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場景,是提供給讀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資料,如所在學校的情況、個人的工作背景、事件發生的起因等。
2.主題
每篇案例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即這個案例要說明的某個問題,是反映對某個新理念的認識、理解和實踐,還是說明教師角色如何轉變,教的方式、學的方式怎樣變化,或是介紹對新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和處理,等等。
3.細節
有了主題,就要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選擇最能反映主題的特定的內容,把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要特別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為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景,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學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執教者是怎麼想的?揭示這些,能讓讀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這個環節中,要講明問題是如何發生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可以和事實材料交織在一起。這是整個案例的主體,要詳盡地描述,展現問題解決的過程、步驟以及問題解決中出現的反復挫折,也可以涉及問題初步解決成效的描述。
4.結果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❹ 幼兒教育的教案怎麼寫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撰寫活動設計是備課的重要環節。教案寫得好,目標明確、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那麼在教案的實施過程即上課時就能得心應手、有條不紊、中心明確。反之,則條理不清、輕重不分,教者思緒不明,學者一頭霧水,就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可見,寫好活動設計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那麼,怎麼樣才能准備好一個好的教案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教材的選擇
我們選擇教材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一節課的內容深了、淺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當的,只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發幼兒興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先發制人,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目標的確定
目標的制定原則上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一個活動目標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確定:
1、認知
2、能力
3、情感
如兒歌《過橋》的目標是:
1、學習口齒清楚、聲音自然地朗讀詩歌。
2、嘗試簡單地仿編。
3、體驗活動的樂趣。
目標1 學習朗讀、學習兒歌是知識層面的,是知識的積累和鞏固;
目標2 嘗試簡單地仿編是能力層面的,是能力的提高和鍛煉;
目標3 體驗活動的樂趣是情感層面的,是情緒的體驗和表達。
當然,在確定目標時雖然基本是從以上三個方面來考慮,但也不是說每個活動設計都是這樣三條目標,有時候也可以結合起來,而且可以根據每個活動的側重點來安排目標的前後。如兒歌《太陽和月亮》的目標就是這樣的:
1、能積極地參與活動,體驗詩歌帶來的樂趣。
2、嘗試創編詩歌,激發幼兒的創造精神。
目標1中參與和體驗就包含了知識和情感兩方面的內容,參與活動就是在活動中學習兒歌,完成知識上的學習和積累;體驗樂趣就是情感方面的感受。目標2中的創編和激發就是能力方面的培養,使幼兒的創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創造精神也有了開拓。而且在兩個目標中顯然體驗是更為重要的,因此放在第一目標中。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活動中,有時候是知識目標最為重要的,有時候是情感目標最為重要的,而有時候是能力目標最為重要的,可以在目標的排序中體現出來。如果是三者並重的,那就可以按照知識、能力、情感來排列。
三、流程的設計
流程的安排正如做菜的順序,是先放主料還是先放佐料,放佐料時是先放姜蒜還是先放酒醋都是有講究的,放得好放得適時則色美味鮮,入口回味無窮;若放料放得不好則食慾全無,再好的營養再好的材料也是付之東流,失去應有的價值。
一堂課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引發幼兒的興趣,開場的第一環節很重要。引題能不能先聲奪人,對一堂課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第一炮一定要打響打好而且要打得准確,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力度的吸引過來。
一般在引題後就是重點內容的學習了,這里有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也就是說要教之有法,要讓幼兒學得開心,學有所得。而怎麼教、怎麼學就看你活動過程怎麼去設計。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還有老師的許多隱性因素滲透在設計中,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明白這個環節要安排在哪裡,要如何安排,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只有做到設計時的心中有數,才能做到上課時的運用自如。

❺ 籃球三步上籃教案

三步就是上籃籃球出手前最後的三步,第一步就是持球點前那一步,第二步是持球點後的第一步,第三步是第二步完了再跨一步上籃。這就是所謂的標準的三步上籃。

第一:正確的起跳

三步上籃是在跑動的過程中投籃,就是說在停止運球後,跨兩步起跳後上籃。在進攻的時候,運球接近籃筐,用離籃筐遠的手運球,這樣能夠防止防守方搶球。

停止運球後,雙手抓住球,開始准備兩步上籃,把球抵在胯部,保護好球,不讓防守方搶到。如果您從籃筐的右側進攻,先向前邁右腿。請向前邁一大步,這樣不會減慢您的進攻速度。

邁腿的時候,請做好起跳的准備,同時抬高右腿膝蓋,往胸口靠近,保證您起跳的高度。您的右腿要邁進限制區,這樣起跳的效果才會好。

(5)水一樣多教案擴展閱讀;

三步上籃的注意事項:

1、三步上籃,前兩步腳著地,第三步一定是跳起在半空了,如果多走一步視為走步違例。如下圖跑籃時,地下只能留下兩次腳印,第三步已經跳起投籃。

2、看著有人在你前方站著不動,你不要硬闖過去三步上籃,把對方撞倒會判你帶球撞人。

3、要把握好持球的時機,以免造成中樞腳前移,也就是走兩步後球出手落地就是走步球了。

❻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水一樣多嗎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回施的即時效果,答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❼ 教案《一樣多的水》活動評價怎麼寫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回時效果,包括學答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閱讀全文

與水一樣多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