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中班觀察昆蟲教案
一、主題的由來: 在上學期《花兒朵朵》主題活動開展以後,孩子們不僅認識了花兒的朋友,同時他們也發現了「各種小昆蟲為什麼會在花上爬來爬去,飛來飛去?」等問題,他們對昆蟲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昆蟲與花兒的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這學期我們將自然地生成主題活動「有趣的昆蟲」。讓幼兒繼續探索花兒與昆蟲的秘密,認識各種各樣昆蟲的名稱、特徵等等。 二、活動的開展: 第一階段:《我知道的昆蟲》 活動一:《我認識的昆蟲》 活動目的: 1. 認識常見的昆蟲,了解有關昆蟲的知識。 2. 嘗試對昆蟲進行分類活動。 3. 體驗捕捉昆蟲的樂趣。 4. 嘗試飼養昆蟲,增進關愛小生命的情感。 活動准備: 1. 收集昆蟲標本、圖片等資料,師生共同布置「昆蟲世界」展區。 2. 有關昆蟲的VCD片 活動指導: 1. 組織幼兒觀看有關昆蟲的VCD,了解有關昆蟲的知識。 2. 啟發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昆蟲,引發幼兒談論有關昆蟲的話題,比一比誰知道的昆蟲多。 3. 引導幼兒嘗試進行分類活動,按會飛的、會爬的、泥土中的昆蟲進行分類布置展區。 活動二:美術活動《畫昆蟲》 活動指導: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昆蟲。 2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話出喜歡的昆蟲。重點指導幼兒在塗色時,使用鮮艷的色彩。 4. 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自我評價。 活動的延伸:飼養昆蟲,引導幼兒記錄昆蟲的成長過程。 第二階段:《昆蟲的本領》。 活動一:《昆蟲的本領》 活動目的: 1. 了解昆蟲的本領,增強保護益蟲的意識。 2. 學習搜集信息、資料。 3. 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昆蟲的認識。 活動准備: 1.活動前鼓勵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多種途徑查閱網路畫冊、網上查找了解昆蟲的本領。 活動指導: 1. 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一談昆蟲有哪些本領? 2.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知道更多昆蟲的本領? 3. 鼓勵幼兒將自己了解到的昆蟲的不同本領用圖畫表現出來。 活動二:歌曲《小蝴蝶》 1. 律動《蝴蝶飛》入室,提醒幼兒雙手與雙腳配合協調。 2. 練聲《一隻小鈴鐺》 3. 出示蝴蝶頭飾,引入歌曲的內容。 4. 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指導幼兒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5. 請部分幼兒戴上頭飾邊唱歌表演。 第三階段:《我喜歡的昆蟲》 活動目的: 1、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喜歡的昆蟲。 2、有初步的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意識。 3、樂意參加消滅害蟲的行動。 活動過程: 1、 啟發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昆蟲,為什麼喜歡,重點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昆蟲的名稱、特性和作用。 2、 引導幼兒討論:哪些蟲子是害蟲?人們為什麼不喜歡它們?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益蟲和消滅害蟲? 3、 教師提供各種昆蟲的小卡片,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按益蟲、害蟲進行分類活動,比一比哪一組分得又快又對。 4、 師生共同討論商定消滅害蟲的方法,開展「消滅害蟲大行動」。如打掃班級衛生,保護活動定整潔,幫助廚房阿姨清理死角,沖洗水溝,打蒼蠅,捉蚊子等。 5、 幼兒聽音樂《小蜜蜂》學做勤勞的小蜜蜂,愉快地結束活動。 第四階段:《昆蟲的樂園》 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以及昆蟲與植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運用各種美工材料製作昆蟲、體驗創作的樂趣。 3、嘗試用不同方式表現對昆蟲的認知。 活動過程: 1、 提供筆、紗布、剪刀、膠水、枯樹葉、竹枝、布等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動手運用畫、折、剪、泥塑、小製作等多種方式製作各種昆蟲作品,如製作昆蟲頭飾、昆蟲玩具、昆蟲吊飾、昆蟲模型等作品,並進行展示。 2、 啟發幼兒通過各種形式了解昆蟲的家,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在活動室里為昆蟲建一個家,並把自製的昆蟲模型、玩具或昆蟲標本放入昆蟲的家。 3、 學習欣賞有關昆蟲的兒歌、故事、歌舞等文藝作品,讓幼兒進一步了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4、 舉辦「昆蟲樂園」展示會。組織幼兒討論;怎能樣把探究昆蟲的結果展示出來,與他人分享?激發幼兒舉辦「昆蟲樂園」展示會的願望。 5、 請家長和別班的老師、小朋友們來參觀,鼓勵幼兒主動向老師小朋友們介紹自己的昆蟲作品,大膽為他們表演節目。 四、活動反饋: 1、通過主題活動《昆蟲》的開展,幼兒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蟲的美,認識了常見的昆蟲,知道了昆蟲的本領,了解了昆蟲的生長環境,體驗到了製作昆蟲標本的樂趣,他們具有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意識,在活動中不僅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而且增長了知識,各個領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2、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家長幫我們收集了大量昆蟲的資料、圖片。他們利用節假日帶幼兒捕捉昆蟲,探索昆蟲的秘密,促使我們主題活動得以順利的開展。 五、活動感想: 如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作為教育活動內容一直是老師的困惑,通過此次主題活動的生成過程讓我深深感到:教師一定要善於觀察幼兒,發現幼兒平常生活中的真實需要與興奮點,在追隨幼兒的興奮點,生成教育活動內容時,教師一定要對幼兒的問題、需要、給以及時 的應答與支持,這樣,才能為幼兒創造一個有利於幼兒主動探索,積極成長的環境,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② 昆蟲大賽中班主題活動教案
沒用的 買一個驅蟲器,就是那種叫蟑螂老鼠搬家的,對螞蟻、蜘蛛、跳蚤、蠶蛾,也有效,我家住一樓,原來有蟑螂,自從用上了電子驅蟲器,現在就沒有這些害蟲了,你不妨試一試
③ 拼搭昆蟲教案
活動准備:
1. 幼兒活動教材《數學》第29頁《拼出來的昆蟲》
2.自製的瓢蟲拼圖,幼兒專人手一張記錄紙。屬
活動目標:
1.在圖形拼拆中,感受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 點數各種圖形的數量,並能說出圖形的總數。
教學過程
一. 它是誰
1.從昆蟲王國里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它喜歡和我們捉迷藏,一點點地把身體露出來,你們猜猜它是誰?
2.教師先出示蝴蝶一半翅膀的圖形,再加上中間身體的部分,最後拼上另一半翅膀,引導幼兒感受局部到整體的變化過程。
④ 要出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 昆蟲的美食 誰有教案
0寞78
⑤ 幼兒中班昆蟲的運動方式教案
活動目標:
了解不同昆蟲的食物。
了解昆蟲的動作姿態。
在活專動中鍛煉大肌肉動作的協調屬性。
活動准備:
幾種常見昆蟲的食物圖卡數張,如花(蜜、粉)、小蟲或食物碎屑燈。
活動過程:
一一拿出昆蟲圖卡,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這些昆蟲的動作姿態是怎麼樣的呢?
--鼓勵幼兒模仿其動作。
--這些昆蟲平時吃的食物是什麼?(如蜜蜂和蝴蝶吃花蜜、螞蟻吃食物碎屑、蚱蜢吃小蟲等)若幼兒不知道,教師可以加以提示玩游戲"昆蟲運動會"--昆蟲王國將邀請小朋友參加昆蟲運動會。
--介紹游戲的玩法:教室(運動場)的兩端分別是起點和終點,在終點放置昆蟲食物圖卡。
--將幼兒分成數隊,如蜜蜂隊、蚱蜢隊、螞蟻隊,請幼兒戴上頭套。
--哨音開始,各隊第一位幼兒模仿所扮演的昆蟲動作,走到終點,並找到該昆蟲所吃的食物圖卡帶回起點,然後下一為幼兒戴上頭套出發。
--按照此方式活動直到所有幼兒都輪完,最先輪完的一組獲得優勝。若幼兒有興趣,該游戲可多次重復。
⑥ 美麗的昆蟲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版也可能包含有解決權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⑦ 小班科學教案《昆蟲長大後的樣子》
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顏色寶寶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另一種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顏色變化的快樂,活動開始以魔術的方式引入主題,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活動中,讓幼兒自己當小魔術師,從而體驗魔術師帶來的快樂,之後以愛護樹寶寶,引導幼兒做一個樂意幫助人的好孩子。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體驗到顏色配色帶來的樂趣。
2、通過對顏色配色的探索,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探索顏色變化的規律。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後發生的變化。
2、難點:通過對顏色配色的探索,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後發生的變化。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礦泉水瓶、礦泉水瓶瓶蓋、刷子、白紙、調色盤、顏料、杯子、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當一次魔術師,給大家變一個小魔術,請仔細觀察。看老師手中的這瓶水是什麼顏色的啊?(無色)
「小朋友看清楚了,魔術開始了。千萬不要眨眼啊!」
教師晃晃瓶子,變變變。
師:我們一起喊,一二三。一二三變成什麼顏色了?(黃色) 換蓋再晃一次變變變。
師:一二三。這次變成什麼顏色了?
(二)展開:
1、教師揭開謎底。
將黃色與藍色混在一起就會變成綠色。告訴幼兒變色的小秘密:老師手裡是一瓶清水,之前老師把蓋子擰下來塗上了黃色的顏料,所以晃一下瓶子水就變成了黃色的了。之後再換上塗了藍色顏料的瓶蓋,然後再搖晃瓶子,水就變成綠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