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班社會 慢慢變老 反思
為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我的准備如下:玩具電話機、積木、掛圖。對於托班幼兒來說,由於生活經驗相對較少,因此他們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在活動中讓幼兒把積木當成電話能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㈡ 小班健康慢慢變老教案
活動准備
收集幼兒小時候的衣服、物品。
幼兒不同時期的照片若干。
活動目標
知道長大後還要學習更多的本領。
感知長大的變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
在判斷、觀察、對比中知道自己的身體、學習、生活能力都在變化。
活動過程
一、試穿自己小時候的衣服,感受自己身體上的變化
1.自己動手試穿衣服。
師:這里有一些東西,請你們來試試、穿穿,看看你們發現了什麼?
2.討論:為什麼穿不上了?
師:這些是你們自己的衣服,為什麼你們會穿不上呢?
小結:這些你們小時候的東西,現在你們都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了。
二、判斷、觀察、對比中發現自己的變化
1.幼兒觀看照片,發現自己身體的變化
師:這里有些小朋友的照片,讓我們找一找這些照片里都有誰?他們有什麼變化?
(1)讓幼兒觀看小時候身體的照片,再比較現在自己的身高、體重,知道自己在漸漸長大。
(2)讓幼兒通關觀看小時候沒有牙齒頭上光禿禿的照片,再比較摸摸自己的頭發,感受自己的變化。
(3)師:看看我們身體上還有哪些變化呢?(同伴間相互討論)
2.觀看視頻,讓幼兒知道自己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1)師:我們的好朋友巧虎也有話想對我們說,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2)師:視頻上的小朋友會做什麼事了?
(3)師:那你們還會做哪些事情呢?
小結:我們小時候什麼事都要找爸爸、媽媽幫忙,現在,我們長大了,能自己穿衣服、疊被子、走路、和夥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三、繪畫活動《不同的自己》
1.激起興趣:
出示範例,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老師小時候和現在的樣子,我用畫畫的形式告訴了大家,你們能不能也畫出來呢?
2.請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用簡筆畫的形式,不塗色,能畫出明顯的不同之處。
3. 教師與幼兒一同欣賞《不同的自己》
師:讓我們來介紹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的,長大了又是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