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現代教學理念

現代教學理念

發布時間:2020-12-20 23:29:59

Ⅰ 現代家庭的教育理念

1、孩子的自信、自愛、自尊決定一生的成就;

2、孩子長大後,一輩子都會尋找自己認為缺失的「心理營養」,包括:安全感、認可、愛......等等;

3、每個孩子都是帶著自己的生命密碼來到這個世界的,幸福從接納開始,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真實、自然的樣子;生命密碼來到這個世界的,幸福從接納開始,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真實、自然的樣子;

4、孩子所有對錯、好壞,都是他的一場體驗,人生就是一場體驗;

5、膽小的父母培養不出膽大的孩子,不自信的父母培養不出自信的孩子;

6、關注孩子的事情,是為了控制,關注孩子的心情才是為了愛;

7、所有的孩子都是在「追求快樂,逃避痛苦!「;

8、孩子的注意力方向產生相應的成果;

9、苦成匠,樂成師:孩子學習壓力大、作業多,父母需要多一些理解,要從痛苦的學習變為快樂的學習;

10、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七歲前原生家庭關系影響著我們現在的家庭關系;

11、孩子一生下來,便愛、信任及聽從父母;

12、孩子再壞的行業,都不是針對父母的;

13、家長對孩子的愛,給再多的物質金錢也替代不了;

14、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很正常,只是他沒有在家長在乎的事情上表現出來;

15、孩子在不斷努力做好,即使是他搞得非常糟糕的時候也一樣;

16、孩子任何好的或壞的行為,都不等於整個人;

17、親子關系的改善,必先來自家長的一些改變;

18、不接受自己父母的人,也難以建立好的親子關系;

19、孩子的學習來自家長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家長的指令;

20、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包括孩子。

Ⅱ 中國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中國現代教育的十大理念:
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發展的理念、素質教育的理念、創造性理念、主體性理念、個性化理念、開放性理念、多樣化理念、生態和諧理念、系統性理念。

教育理念的基本特點:
(1)教育理念是教育主體對教育及其現象進行思維的概念或觀念的形成物,是理性認識的成果;
(2)教育理念包含了教育主體關於「教育應然」的價值取向或傾向,屬「好教育」的觀念;
(3)教育理念不是教育現實,但源於對教育現實的思考, 是教育主體對教育現實的自覺反映;
(4)教育理念是個其外延比較寬泛並能反映教育思維一類活動諸概念共性的普遍概念或上位概念;
(5)教育理念之於教育實踐,具有引導定向的意義。
拓展資料:
現代教育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宗旨,因此它更關注人的發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現在宏觀上,它是面向全體公民的國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體的全面發展,以大力提高和發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民族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為根本目標;
表現在微觀上,它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與完善,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己任。這就要求人們在教育觀念上實現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由專業性教育向通識性教育的轉變,在教育方法上採取德、智、體、美、勞等幾育並舉、整體育人的教育方略。

現代教育是一種主體性教育,它充分肯定並尊重人的主體價值,高揚人的主體性,充分調動並發揮教育主體的能動性,使外在的、客體實施的教育轉換成受教育者主體自身的能動活動。主體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教」始終圍繞「學」來開展,以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的內在潛力與學習動力,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性客體變成積極的、主動的主體和中心,使教育過程真正成為學生自主自覺的活動和自我建構過程。
為此,它要求教育過程要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倡導自主教育、快樂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等新穎活潑的主體性教育模式,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和發展。

Ⅲ 教育理念的現代教育的十大理念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學習化社會的到來,終身教育成為現實。教育成為內伴隨人的一生容的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因而,教育不再僅僅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也不僅是個人成長的事情,而且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大事,是整個國民素質普遍提高的事情,是關乎精神文明建設及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大業,它是一項由諸多要素組成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許多行業和部門,所以需要全社會普遍參與、共同努力才能搞好。所以,與傳統教育不同,轉型時期我國正在形成的是一種社會大教育體系,它需要在系統工程的理念指導下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一體化運作,以培養人們的學習能力,提升人們的生存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實現社會系統內部各環節、各部門的協調運作、整體聯動為基礎,把健全教育社會化網路作為構成教育環境的中心工作來抓,促進大教育系統工程的良性運行與有序發展,以滿足學習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迫切要求。

Ⅳ 現代家庭教育的十大理念是什麼

2005年,為推進家來庭教育現代化的進自程,需要用現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引領家庭教育工作,幫助廣大家長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改變不良的家庭育人環境。為此,整理並及時以下十大理念。——顧曉鳴

1、 學會向孩子學習

2、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

3、 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

4、 沒有優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5、 現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6、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長

7、 問題孩子的產生主要源於問題家長

8、 關注家長生命成長,改善家長自身素質

9、 學會平等交流是兩代人共同成長基石

10、親子教育要向親職教育轉變

Ⅳ 現代教學評價倡導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為本的理念
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把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提升和發展人的精神貫注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
二、 全面發展的理念
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與完善,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己任。
三、 素質教育的理念
強調知識、能力與素質在人才整體結構中的相互作用、辯證統一與和諧發展。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和強化素質為基本教育目標,旨在全面開發學生的諸種素質潛能。
四、創造性理念
加強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並促進二者的結合與融合,培養創新、創業型復合性人才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目標。
五、主體性理念
它要求教育過程要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倡導自主教育、快樂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發展。
六、 個性化理念
現代教育強調尊重個性,鼓勵個性發展,主張針對不同的個性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評估標准為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創造條件。
七、開放性理念
傳統的封閉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方位開放式的新型教育。
八、多樣化理念
它要求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管理體制的教育機構與部門進行柔性設計與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學實踐的彈性教學與彈性管理模式。
九、生態和諧理念
倡導「和諧教育」,追求整體有機的「生態性」教育環境建構。
十、系統性理念
形成的是一種社會大教育體系,促進教育良性運行與有序發展,以滿足學習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迫切要求。

Ⅵ 現代教學觀有哪些基本觀點

現代教學觀則認為學生是積極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正在成長著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在實施新課程中,學生是核心,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的老師需要主動地、自覺地拋棄傳統的師生觀,而建立一種積極的、有效的新型師生關系,具體說來,應該是以下幾個方面:
把學生當做學生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將學生看作是學習的機器,對於學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但從來不考慮學生的要求,是將學生看作機器,而不是看作為一個人。因而,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首先要將學生看作學生,看作為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培養自己的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學生要以學為主,這種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而不是教師的強行灌輸。只有「把學生當做學生」,教師才能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義不容辭地對學生施以「引導」、「指導」、「誘導」、「輔導」、「教導」乃至「訓導」才有可能「導」出新課程的成功。
把學生當作朋友
教師要敢於打破「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不再強調「學生必須服從教師」,而要堅持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把學生當做朋友,意味著要和學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觀、世界觀,要對學生平等和信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和學生交朋友,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之在平等的地位、民主的氛圍中自覺自願地、樂此不疲地參與教育過程以及教育活動,形成良性發展。
把學生當做老師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的更新已經是日新月異。教師,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擁有者」;學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識接受器」,其中有些學生某些方面的知識(包括計算機、現代科技等方面)已超過了部分教師,由於獲取知識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師所執教的本學科上,也有不少信息——學生已經掌握了,而教師卻還毫不知曉。這沒什麼關系,「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問題在於:我們教師是否應該虛懷若谷,不恥下問,心悅誠服地把學生當做老師,向他們學習自己所不知的東西,並以此舉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學習的主人?去聽聽他們的解釋,他們的討論。
把學生當做同學
新課程、新教材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全新的面貌,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學生固然需要教師的教學與引導,但教師也同樣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訓與指導(其實,一些教師平時所依據的《教學參考書》、《教案設計》等等,均如同一位「不說話的老師」)。這在某種意義上,便讓教師與學生具有了相同之處。因此,我們教師可把學生當做同學,主動地與學生密切合作,共同探究,給學生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對話環境,教師與學生在一起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彼此交流、互相溝通及坦誠的碰撞中,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學習上的好夥伴」。
把學生當作兒童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確指出:「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定成年年齡低於18歲」。從聯合國的定義來看,我們的學生都應該屬於兒童的范圍。作為兒童的學生應該有自己的童心,有作為兒童的特有的性格和愛好。作為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看作兒童,對於兒童的要求應該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
把學生當作教育的主體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育的過程、方法、手段都應緊緊圍繞這個主體進行。
首先,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能動性。能動性側重於主體能力,表現為主體活動的自覺選擇和創造。它包含多方面的涵義:一是主體對於主客體關系的自覺性。馬克思指出: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人的這種自覺意識是一種人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標志。正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產生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與我」的主客體關系;產生了人與自身的「主體我與客體我」的主客體關系;產生了人與他人之間的「自我與非我」的主客體關系(註:袁貴仁《馬克思的人學思想》, 104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6 年版。);二是主體的選擇性。馬克思認為人的活動是根據「物種的尺度」,即客體的規律和人的「內在的尺度」,即主體的需要、目的來實現選擇的。人類社會歷史是合乎規律的自然歷史過程,也就是人的能動選擇過程;三是主體的創造性。馬克思說:「勞動是積極的、創造性的活動」;列寧認為,人的意識不僅反映世界,而且創造世界。創造性是能動性的最高表現。所謂「人化自然」是主體所創造的客觀世界。
其次,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自主性。自主性側重於主體權利,表現為主體對活動諸因素的佔有和支配。真正的主體必然是具有主體性的主體,他既有能力又有權利支配和控制活動的諸因素。
最後,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自為性。自為性側重於主體目的,表現為主體活動的內在尺度和根據。人類活動具有目的性,這個目的是超越現實的觀念性的存在。這便是馬克思的思想:人的勞動是自為的,這是動物和人的根本區別。主客體對象性關系的確立是主體從「為我」的角度進行選擇的。

Ⅶ 現代教學倡導的新理念有哪些

有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發展的理念 、素質教育的理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版發展觀的核心。權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過去的發展觀認為,發展就是經濟的快速運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高速增長,它忽視甚至損害人民群眾的需要和利益。

這種發展觀「見物不見人」,其實質是一種「以物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為本所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發展觀。

全面發展即人的全面發展,指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充分發展,又指人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和諧的發展。與片面發展、畸形發展相對。人類很早就萌芽了對人的完美、和諧發展的追求,但直到19世紀,馬克思和恩格斯才在繼承和發展前人思想的基礎上,首先對這一問題作了科學的歷史分析。指出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一致性。

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在合理的社會制度下才能完全徹底地實現。認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為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

Ⅷ 現代中小學教師應具備哪些新的教育理念

《標准》從四個領域對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提出具體要求。
第一,專強調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和屬獨特性,要求教師注重自身專業發展。
第二,突出學生的生命教育。教師要「將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尊重個體差異」。這即意味著,教師要服務於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關心學生的生命狀態,同時也關注學生自身對生命的體驗和態度。
第三,明確要求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外在環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師與學生交往的微觀世界裡,教師對教育和對學生的理解與行動將會更為直接地決定學生是否能夠擁有一個快樂的學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師要注重修身養性。《標准》提出了指向教師個人修養和行為方面的諸多要求。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師作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質、行為是適當的,其次才將教師作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質和行為要求融入進來。在「師德」中把「個人修養和行為」專門作為一個「領域」提出來,更加凸顯「個人修養和行為」的重要性。

閱讀全文

與現代教學理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