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美術教學導入

美術教學導入

發布時間:2020-12-20 21:55:56

❶ 技術設置美術課堂教學導入情境的方法還有哪些

情境創設的原則
理清情境創設的根本目的,我們認為,教師在情境創設中應遵循以下幾大原則:
1.目的性原則
一個好的教學情境是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情境不是擺設,也不是為了趕時髦的點綴品。就相關內容的教學而言,特定情境的設置不應僅僅起到「敲門磚」的作用,情境的創設不僅僅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應當在後面的教學中發揮一定的導向作用。教師對為什麼要創設情境,創設情境應該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這些問題我們應做到心中有數。
2.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問題情境的創設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教師應根據當地的教學資源,將數學問題融於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之中,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比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創設的故事情境、游戲情境、競賽情境等都很好地體現了趣味性原則。
3.現實性原則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因此,情境的創設要注意結合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教師要將教材上的內容通過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以此拉近數學和生活的距離,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4.思考性原則
問題情境要有一定的數學內涵,要有足夠的數學信息,要有利於學生的思考。問題情境不要只是求一時熱鬧、好玩,只考慮到觀賞性,而失去應有的「數學味」,要能夠使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情境發現其中所蘊含的數學信息,進而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
5.時代性原則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我們周圍的生活環境不斷發生著變化。教師應該用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因為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因此在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要有現代氣息,要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與數學學習有關的素材及時引入課堂,以增強教學的時代性。比如,《秒的認識》一課,我們以往常常會看到教師以新年倒計時的生活情境導入新課,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捕捉到了新的信息,於是就出現了以神五、神六火箭升空倒計時的情境導入,讓我們的課堂教學也追隨了時代的腳步。

❷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導入怎樣引起幼兒興趣

一、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以往傳統美術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幼兒在活動中往往是被動地模仿,這種教學活動忽視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有的幼兒由於模仿得不像而不敢下筆,長此下去就會失去興趣。根據幼兒各自差異,准備難易程度不同的幾張范畫,允許幼兒在活動中選擇內容比較簡單的大膽下筆,鼓勵繪畫能力強的幼兒豐富畫面內容,讓所有參與活動的幼兒都能有成功體驗。同時,要及時肯定幼兒作品質量:對完成質量好的給予表揚;對有進步幼兒給予肯定,對其不足之處應提出改進意見,對那些有創意的作品應給予大力表揚,使幼兒的創新意識得到激發。
二、探索創意教學方式
幼兒繪畫能力不僅僅是先天的,靠後天培養和努力而成為畫家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教師應從生活點點滴滴中發覺幼兒智慧,教會他們繪畫能力和技巧,讓他們畫出美麗圖畫。選擇內容要豐富多彩,富有想像和創造餘地,給幼兒選擇一些有童趣、擬人化內容為題材,這樣能吸引幼兒興趣,激發幼兒創作慾望。同時,還要考慮其內容是否與幼兒技能水平和表現特點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開闊幼兒眼界,發展幼兒想像力和創造力。
三、創設寬松活動佳境
教學活動選材確定後,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輕松、愉快的心理環境,充滿感情色彩的審美環境來引起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慾,由形成情緒上的興奮轉變為繪畫興趣。例如,幼兒畫太陽之前組織幼兒去戶外,讓幼兒觀察、欣賞早晨、中午、下午的太陽,引導幼兒體會太陽在不同時間里是有變化的,因此畫太陽時不再是一個圓形加幾條光線;幼兒畫小蝌蚪之前,把小蝌蚪放在玻璃瓶里,利用幻燈片把小蝌蚪的不同姿態放映出來,指導幼兒仔細觀察小蝌蚪並作畫,為幼兒提供了良好的觀察環境,通過觀察、自由發揮想像,讓幼兒畫出姿態各異的小蝌蚪。
四、積極正確評價幼兒作品
每個幼兒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成果得到別人的認同,這種渴望得到贊賞的心理比成人更強烈。幼兒美術作品評價是幼兒提高認識的過程,是培養審美能力的過程,更是體驗創新樂趣的過程。

❸ 如何把音樂引入美術課堂教學

術與音樂抄都是藉助於情感對學生襲進行美育的工具,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而在美術教學導入部分中融入了音樂,就好比在美麗的視覺環境中又調入了令人回味的聽覺藝術,為教學的後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為我們的教學生活增添了無限的可能。

❹ 美術課幾種常用的導入方法

1、銜接導入法

這是一種較常用的導入方法,它主要是依據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找准新舊知識的聯結點,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過渡,自然引出新知識,也可以說是一種溫故而知新的導入方法。

這種方法能使學生順理成章地學習新知識,使新舊知識連貫。這樣的導課讓學生在親切自然氣氛中理解了二方連續紋樣的概念,為接下來的學習打開了思路。

2、觀察導入法

視覺能營造身臨其境的環境,豐富學生感官,激發學生的想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人的智力活動的門戶是觀察。人的大腦所獲得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過視覺、聽覺得到的,沒有良好的觀察,智力是不會提高的,美術課更需要學生觀察。

如小學美術課本《精彩的足球賽》一課的導入可以這樣來設計:先讓學生看一段世界盃足球賽的錄像或有關的資料圖片。並認真觀察運動員的表情和動作,重新體驗一下賽場上的氣氛。這種導入,把同學們注意力一下就吸引到錄像中去,喚起他們對生活的回憶,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象形導入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上課時一定要找他們感興趣的、變化快的、形象鮮明的物體。學生對這些感興趣,觀察的積極性就高。比如讓低年級的學生畫人的臉型,就比較難。如果先讓學生畫各種形狀的水果,然後再讓學生觀察誰的臉像什麼水果,這樣學生會更感興趣。

(4)美術教學導入擴展閱讀:

以上所提到的幾種導入方法,可以單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來交替使用。這一切都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而定。同樣一堂課,各人著眼點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導入方法也就會不同。

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就是好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在美術教學實踐活動中勤於思考,多加鑽研美術課堂導入方法,多學習和借鑒其它學科的好的導入法,一定會發現更多更精彩的導入方法。

總之,美術課的導入方法是在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找准了切入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運用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法,再輔以教師的藝術美感,有了良好的開端一定會取得美術課堂教學的成功。

❺ 如何體現美術課導入方式的最優化

摘 要:在現今的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該進一步優化課堂導入方式,靈活運用一些美術課導入方法,切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教師在課堂上始終充當那個有效的引導者,學生的興趣在教師的引領下一點一滴地被吸引。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恰好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匯聚到一點,由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美術課 導入 方法 優化 在各種組織形式的美術集體備課中,老師們討論的內容主要是某一課內容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是什麼,重點內容如何烘托,難點內容如何突破;還有的老師關注採取哪種教學方式,什麼教學手段,多少教學技巧,如何設計教學語言、板書等細節。然而其中,一節美術課開始階段的課題引入尤其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實踐證明: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而富有啟發性的導入語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所以教師上課開始就應當注意通過導入語來激發學生的思維,以引起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熱烈探求。用簡潔的語言或輔助動作拉開一堂課的序幕,隨之進入課堂教學主體的過程。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一堂美術課導入的成與敗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能否在一開始上課便將學生課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轉移到課堂上,並使其處於積極狀態,是上好這堂課的首要問題。 那麼,?這個問題需要我們美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研究。要設計好一節課的導入,必須認真發掘教材的內涵,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並善於把兩者更好地結合起來,一個好的導入要盡量能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漸進。形式應該靈活多樣,而且具有藝術性。當然,不同的教師上課,課堂導入的方法會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師上課,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課堂導入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所以說,課堂導入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絕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在教學實踐中, 以下幾種課堂導入方式效果較佳。 一、圖片導入法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圖片及范作的展示是最常見,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導入方法。這種導入方式簡單易行,並且適合於各種學科。巧用圖片范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美術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圖代文,教師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圖片,創設情境,引起學生思維,從而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積極的學習動機,由此順利引出課題。例如人教版美術第九冊《古樸精美的華表》,教師 在課堂導入這一環節中適合採用圖片展示法。學生通過圖片直觀地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華表」,在被其雄偉壯麗的外觀吸引下跟著教師的介紹逐漸認識到華表的各部分結構及其偉大的歷史意義。 二、游戲引入法 新課程注重學生的學,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有意識地與學生做些游戲,可以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樂在其中,從而學得輕松。曾經聽一位老師上過這么一堂美術課《趣味文字》,在上課前,教師先把數張范做作反貼在教室黑板上給課堂營造了神秘的氛圍。鈴聲響起,教師提議讓學生進行擊鼓傳花的游戲,學生均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游戲中去,接著從游戲中產生一位幸運兒將黑板上的范作打開。這樣的導入方式徹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美術課堂中來,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到了知識。 三、故事導入法 新課程強調學生圍繞課題自主探究,因此教學中採用短小、精緻的歷史故事,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故事導入的魅力在於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又能自然導入新課,還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欣賞力。精緻的小故事可以只講個開頭,把學生的注意力和想像力都充分地調動起來,然後讓學生自己發揮想像力完善這個故事,用畫代替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不光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還增加了他們的對美術的興趣。原來美術還可以這樣用,這不僅僅是門課程,還是自己對外界的感知的生動表達。 四、多媒體導入法 高科技手段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具有較強的演示力和感染力,它能把平淡的文字表述演化為生動直觀的形象,把抽象的知識演化為動態的發展過程,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國內有一大批優秀的動畫片,把我們傳統的美術、國畫成功地引入了動畫,把美術課本上死的東西、枯燥的東西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其有了鮮明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五、舊知導入,溫故知新 古語說:「溫故而知新 」。由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於知識間的銜接。提問復習和新課內容密切相關的已經學過的知識,一個或幾個問題就可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過渡到新課也十分自然。在每堂課的開始,教師可以採用復習上一課的內容作為導入新課的方法。這種方法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便於將新舊知識邏輯地聯系起來,便於教師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出發,創設恰當情境,恰當引導,再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推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在舊的認知結構上去發現新知識,從而建立新知識,讓學生體驗知識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可以從學生的作業中尋找那些對的、錯的東西,恰當的引申出來,與新知識巧妙地聯系起來,讓學生知道新知識是如何從老知識上發展起來的,而那些錯的為什麼又是錯的,這樣循序漸進,學生也容易接受,而且還把以前學的和現在教的有機的結合起來,站在更高的一個層次看問題。 六、 聯系生活,導入新知 藝術來源於生活,是人們對生活中的事和物的一種表達。所以任何美術的元素都能在平常的生活中找到它的蛛絲馬跡的。結合生活來進行美術教學也是一種直觀的、容易接受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手段,把學生的課間活動用攝像機錄下來,在課堂上放給學生看,使學生置身於其中,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觀察提供了真實而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場景。這樣的導入方法,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記憶能力,又為上好創作課做好了素材的收集和准備工作。 七、 背景知識導入法 對於一些歷史題材的美術作品,可採用以介紹作者、討論作品背景為切入口;而對於一些普通題材的作品,則可採用介紹一些學生熟悉的事例為切入點,從而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環境中去。例如一隻茶杯放在桌子上,由於光線的明暗或著光線射入角度的不同,會產生一些明暗變化;一條幽長的小巷,隨著巷子的延長,兩邊的房屋越來越窄,而在平面的白紙上又是如何表達這些立體的變化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深入地思考,這樣比教師直接灌輸新知來得更佳。 八、 設懸念導入 巧設懸念,使學生產生思想波瀾,引誘揭開「謎」底的強烈願望。這種導入,可直入主題,又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其實以上有的方法中已經用到這個方法了。小學生往往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只要抓住這一點適當地在導入過程中適當巧妙地賣個關子,將學生的胃口吊足,就可以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九、 時事導入 現行教材貼近生活和現實,很容易找到教材和現實的結合點。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個個生動活潑,栩栩如生;還有象徵吉祥如意的中國結;這些傳統事物都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們民族的文化和藝術,如果有條件的話,讓學生製做一些簡單的藝術品,如剪紙等民間藝術品,贈送給他們的父母或長輩,一旦受到他們的鼓勵,就能更大地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了。同時也使家長配合到我們的美術教育中來,何樂而不為? 以上九種就是我們常用的「導入」方法,他們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可以視情況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配合著用,效果會更好。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導入語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教育機智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幼兒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幼兒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但光有方法就足夠了嗎?教師主要是通過說和寫來達到教學目的的,所以我們在具體實踐中還要注意細節或是技巧的把握,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來談談一些注意點: 首先我們要創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氛圍,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學生能和我平等、愉快的交流,師生積極互動。老師和學生要淡化教與學的關系,突出引導和領悟的關系,我們更像是無話不談的貼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者。 其次要製造一些矛盾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例如學生的父母是那麼的愛你們,那你們可不可以在一些重大節日做些貼心的小禮物送給父母呢?如果可以,那為什麼不做一個好一點的、漂亮一點的呢?這樣一來就會使學生發自內心的想學好美術,到時做個漂亮的禮物送給父母,父母高興了會表揚孩子,孩子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了。如此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而且把學校和家長緊密地聯系了起來。 最後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以上方法中的動畫啊、故事啊、圖片啊、對於我們教師來說只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所運用到的一些工具而已,包裝再美麗始終只是包裝罷了,不能主次不分,要始終明確當堂課的教學任務,做到讓學生開心地學,積極地學,發自內心地學。 總之,老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師生共同來體驗學習中的快樂。在教學中,學生由「有趣——樂趣——志趣」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在基礎教育新的課程體系的推行中,使我獲得了一個任何時候也無法相比,充分發揮的空間。教師對每個學生應充分了解,成為很好的朋友。在美術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想像力,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是應該多學習素質教育理論,鑽研課程改革的內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讓我們的課堂真正地動起來。

❻ 如何在美術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關鍵是如何發現美。
孔子說過:「知學,不如好學。好學,不如樂學。」任何人只要對某件事有濃厚的興趣,他都可以積極創造性地完成它。那麼,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創設導入新課的環境。

作為一節課的初始階段,導入對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些有趣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如:游戲導入法、問題導入法、謎語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應緊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去設計。要使導入做到有針對性、趣味性、啟示性、藝術性的要求,而非盲目追求課改精神、追求新奇特。例如,在教授《彩蝶》一課時,我創設了「春天到了,山野里草綠了,花開了的情景,再以謎語的形式請學生猜出花草的好朋友蝴蝶來和它們一起玩,從而引出課題,這樣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讓全班同學一起摹仿蝴蝶是怎麼飛的。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為本課結尾部分的蝴蝶舞會打好基礎。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特點,採用圖片、實物、幻燈、投影、動作、表情等手段,創設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在愉快融洽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如在上<<早餐>>一課時,首先,我播放兒歌「小廚師」的視頻,用來激發學生的想當小廚師、做早餐的願望。然後我出示自己親手用彩泥製作的各種早餐讓學生欣賞,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接著,我提出建議,讓每個學生這節課都充當一名小廚師,親手製作出各種早餐。在授課時,我利用各種早餐的圖片來啟發學生的創作思維,並親自現場進行示範製作方法。最後,我把學生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擺放了一個號牌,分別取名為1至6號早餐店,採用爭奪金牌早餐店的形式進行作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並且提高了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同時我精心設計製作了小廚師帽作為獎品,課上每個學生都積極為本組爭得金牌早餐店和獎品而認真的用彩泥製作早餐,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樹立了自信心。

三、充分利用現有設備,直觀教學。

表象以感知為基礎,沒有感知,表象就不可能形成。因此,對事物的充分感知是表象形成的前提條件。在美術教學中充分地利用現有設備,直觀教學是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真正領會美的內涵的最好方法。比如:掛圖、教師示範、多媒體電教手段等,通過聲音、圖像、音樂為學生多角度多方面的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生興趣,而學生也在這種藝術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例如,在《彩蝶》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對稱」的概念表象,在新授過程中我利用課件讓學生欣賞了各種各樣的蝴蝶,使學生以直觀的方式感受了蝴蝶的形狀美、色彩美、花紋美。這樣做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拓寬了學生的思路。然後組織各小組學生觀察蝴蝶標本,進行討論:蝴蝶哪些地方是對稱的?討論之後請學生看著屏幕上的蝴蝶圖片回答問題:蝴蝶的觸角、花紋、翅膀的形狀、大小等是對稱的。
這樣既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鼓勵了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同時也使學生認識了對稱形
。之後,讓學生舉出在我們的自然界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稱形的物體的例子,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了對稱。

四、採用啟發式教學,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就是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思維處於活潑狀態,進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獨立性、判斷性和創造性。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彩蝶》教學中,彩蝶的製作這一環節,我主要採用了啟發式教學法,以請孩子們幫忙的形式展開教學。首先我對孩子們說:「我們欣賞了那麼多美麗的蝴蝶,蝴蝶非常漂亮,老師想親手剪貼一隻漂亮的蝴蝶,你們能不能幫幫我呢?」
在洪亮自信的回答聲中,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當中。

在教授彩蝶的製作時,我主要採用的提出中心問題,然後一步步啟發學生圍繞中心問題進行思考、逐步梳理出製作方法和步驟。針對性問題的設計、巧妙的引導,牢牢抓住學生的有意注意,可以使學生更主動地開動腦筋進行問題的思考與解答,將「對稱」的理性認識形象化,既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總之,對於美術課來說,興趣有助於學生形成學習的內動力。但興趣並不是自然形成的,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興趣的形成,要靠教師的正確引導和熱情培養。

http://kg.fte.gov.cn/show.aspx?id=8078&cid=58

❼ 美術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

總結如下:

一、導入「新穎」

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也是考生面對考官試講的開頭部分,根據「首因效應」,好的導入對於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起著重要作用。

而一個好的印象就需要從「新穎」做起,而「新穎」則需要通過情境的創設來呈現。也就是聯想一下生活,講一個故事,唱一首歌,猜一個謎語,看一幅畫等等。當然不管是生活、故事還是歌曲謎語都需要緊密的聯系課題。

二、內容「豐富」

一堂好課的基礎是對內容的把握,而對於美術學科來說內容要「豐富」就需要依託於作品的欣賞,通過作品分析鏈接知識點,從而一步步的突出一節課的重 點,解決難點。並且在講授過程中要做到由淺入深,邏輯分明,銜接自然。最重要的是還需營造一個活潑的便於學生學習的氛圍,這就要求考生選取恰當的互動方式 來展開教學。

三、示範「到位」

示範環節是突出美術學科特點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同時也是展示自身美術功底的一個好機會,要想抓住這個得分的機會我們就要做到示範「到位」。所謂的「到位」是指程序清晰,方法明確,要點突出,配以講解。當然程度較好的考生還可以嘗試自製教具。

四、展示「多樣」

美術學科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故在課程的設置上創作類的課型所佔比重較大,那學生創作完成之後就需要進行作品的展示,而展示的多樣化又是突 出亮點的一個重要方式。當然新課改提出弱化甄別選拔,所以展示的方式可以以學生自願分享、小組推選、設置情境(展銷會、美術展覽、設計大賽)的方式展開。

五、綜合「評價」

評價與展示兩個環節是緊密聯系的,所以選擇什麼樣的展示方式也就決定了評價的方式。如:展示選擇設計大賽,而在評價時則可以進行評委與設計獎的 設定,活躍課堂氣氛。當然評價的綜合一方面指需要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另一方面則指需從作品的色彩、構圖、設計構思、線條等多方面進行分析。

此外,評價還貫穿於整個課堂中,這就要求各位考生注意評價語的新穎性與具體性。如:這位同學的想像力非常豐富,你的閱歷很豐富等。

六、板書「多彩」

板書在考試中是有具體的評分標準的,而且也是最能給考官直觀感受的一部分。所以,板書如何脫穎而出就成了各位考生重點研究的部分,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做到「多彩」。而「多彩」具體體現在:條理清晰突出重點;板書繪畫展示技能;課題形象化,設計個性化。

最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❽ 美術課堂教學導入的意義是什麼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始動力

❾ 美術活動中國龍,導入怎麼導入

一 教學目標 設計
1、 知識與技能:
a、 能表現龍的形態特徵,並畫出較細致的花紋。
2、 過程與方法
a、 在探索中學習中國龍在中國文化的廣泛應用。
b、 在小組合作中用線條表現龍的動態與花紋。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a、 樂意與同學合作完成。
b、 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發生興趣。

二 教學重點
1、通過欣賞中國龍的文化藝術,讓學生感受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1、 能運用線條畫出較細致的花紋。

三 教學難點
能表現具體的龍的形態特徵。

四 作業 要求
1、 基本要求:
小組合作繪畫圖案
2、 較高要求:
小組合作有細致紋樣的龍圖案
3、 個性探索:
小組合作繪畫有整體美的龍圖案

五 教學活動設計
一、導入 新課
1、「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到北京北海公園參觀游覽」
欣賞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全景環視照片。
2、揭示課題----中國龍
* 「中國的古代建築和古代文化都用龍作裝飾,為什麼中國人民這么重視龍?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吧!」
* 學習」中國龍」英語單詞——chinese dragon
二、新授
1、「同學們經過課前對龍的資料搜集,你知道龍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嗎?」
(龍是我們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象徵,所以中國人也稱為龍的傳人、龍的子孫。)
2、想一想,龍本來不存在,勞動人民是怎樣創造出它的樣子來的?
(把許多動物身上的特點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龍身上有哪些動物的特點?
討論後得出結論:(結合圖片進行對比)
龍的角是鹿的角;
龍的嘴巴是鱷魚的嘴巴;
龍的身體是蛇的身體;
龍的爪子是老鷹的爪子;
龍的鱗片是魚的鱗片。
4、小組討論:你聽過有關龍的故事嗎?你了解龍的文化嗎?
5、龍文化的廣泛運用。
欣賞:a、郵票、雕塑、器皿、玉器等;
b、 龍舟(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中國傳統的民間活動)
四、學生作業
1、「原來龍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有著豐富的內涵,這是多麼奇特的想像啊!」
2、 聽音樂《龍的傳人》,激起學生的民族熱情。
3、 「讓我們發揚龍的傳人的團結精神,小組合作一起描繪我們中華民族的巨龍吧!」
五、教師輔導
1、鼓勵學生大膽描繪
2、創造出來的龍的形態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課內小結
學生評價。(結合學生自己講述的創造意圖進行評析,以表揚、鼓勵為主。)
1、 我認為哪一組最團結;
2、 我認為哪一組畫得最棒。

閱讀全文

與美術教學導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