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肖邦革命教學

肖邦革命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20 18:57:21

㈠ 肖邦練習曲《革命》

肖邦的練習曲,絕大多數都是要花大量的時間,才可以駕馭的況且革命練習曲,在肖邦的27首練習曲中,並不算簡單至於練習方法以及感情色彩,我這里剛好有一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十二條 c小調(Op.10 No.12 )
火熱的快板(Allegroconfuoco)
這首著名的練習曲被人們稱為「革命練習曲」,它創作於1831年,當肖邦聽到祖國首都華沙陷落,波蘭革命失敗的消息後,悲憤與焦慮的情緒無時無刻困擾著他的心靈。在音樂中,我們彷彿看到作曲家心中的怒火在急風暴雨般的音流中燃燒,也聽到了肖邦痛苦的吶喊和哭泣……
技巧方面:這條練習曲看起來左手的技巧很難很復雜,但實際上右手和弦的奏法也很不容易,兩只手在技巧上的難度可以說是旗鼓相當的,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分手練習。下面我們先說說左手部分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1.貼鍵練習左手先用慢速度練習,手指低觸鍵貼鍵彈,這個練習是為了加強指尖的感覺。練習時,雖然速度慢,但觸鍵動作很快,是「慢速度快動作」的要求,指尖要有「抓」鍵感覺。因為在快速跑動時,要想發出非常集中而清晰的聲音,指尖的靈敏度是很重要的,它快速出擊,在一瞬間就抓牢琴鍵,然後進行到下一個音符。
2.臂力配合這首作品的力度起伏較大,只有手指與手臂相結合,才能彈出飽滿而有激情的聲音。在練習時,我們要特別注意讓大臂力量推向指尖,指尖要「吃」住勁兒,讓臂力源源不斷地傳入琴中,一定不要讓胳臂卡住或僵硬。尤其是一些拐彎兒較多的地方,例如第29小節至36小節,這里不僅需要大臂的協調,手腕的小動作或小感覺也很重要,一定要把力量弄順暢,無論怎麼拐彎都不會別扭。

右手的和弦在單獨練習要注意: a.觸鍵和弦要慢下鍵,下鍵前手掌要准備好,手指不能鬆鬆垮垮的,手掌心需要一種「握力」,下鍵後能將聲音握住。同時,下鍵後臂力要繼續向指尖傳送,不要立刻鬆掉,讓和弦的聲音聽起來是有後勁兒向下一個和弦傳遞的。另外,和弦彈完後手臂用類似拖起來的感覺(而不是很輕松地直上直下),先拖起手臂,再拖起手指(手指好像依依不捨的離鍵),這樣的觸鍵感覺都是為了能使和弦的發聲更加連貫歌唱。b.組織動作右手的旋律全是用和弦演奏的,許多人彈奏起來十分費力,彈完後手臂又酸又累。其實,在彈奏時並不需要每個和弦都平均用力,下鍵的動作也不是統統向下的,我們需要組織動作,有些和弦向下推,有些和弦向上提。 音樂方面:在很多人的演奏中,我們經常聽到彈得又重又響,這是因為大家一看到如此多的和弦就拚命用力,如果曲子被彈得吵吵鬧鬧,那作品本身的音樂內涵就變得太淺薄了。因此我們需要注意: 1.力度這首作品的整體力度是以f(強)力度為主,情緒最激烈時是ff力度(如第41至49小節,65小節,81至84小節)。我們要注意,盡管要積極而熱情地去演奏音樂,可是更需要理性地控制音量。這里有一個聽覺現象需要提出,就是當一個作品的音量整體較強時,作品中那些偶爾出現的弱奏樂句就會顯得非常寶貴而且非常有音樂效果;再換句話說,如果一首樂曲的整體情緒是熱烈歡快的,那作品中某些安靜柔和的樂句反而需要特別重視,它往往會使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因此,在彈奏這條練習曲時,我們需要重視作曲家寫有p記號(弱記號)的地方,例如第一個段落兩次主題的出現作曲家就有不同的安排,第一次(第10小節)是強力度(f),第二次(第20小節)是弱起(p)。其實第二次用弱奏的效果是很重要的,它更能表達出作品所需要的壓抑而悲憤的情緒,當然,一定注意不能彈得又虛又弱,應該是「輕而濃」的感覺,觸鍵要深。另外,即便是一個長樂句內部,作曲家也是有明確的力度要求,如第10小節至18小節是一個大樂句,當中第一小句和第二小句的力度就有強烈的對比(樂譜上的記號是第一句f,第二句p),如果說第一句(第10小節)是音樂在放聲吶喊,緊接其後的第二句(第11小節)則是壓抑而沉悶的回答,這些細節需要我們在演奏中加以關注。
2.氣息 這首作品氣勢宏大,速度快,力度強,音樂奔流不息。我們在彈奏時,最好盡量用大樂句、長氣息的感覺來組織句子,比如第10至18小節應該是一個大樂句,中間氣息不要斷,當休止符抬起胳膊時,內心不要松勁兒,將句子拉住。氣息如果太短,就會使分句太小、太碎以至於動作過多等,這樣會增加雙手的技術負擔,特別是右手的八度會感覺很累。反之,如果內心的樂句組織得很好,不但心理上較為鬆弛,技術上也會相應放鬆的。

㈡ 肖邦的《革命》難度相當於什麼

LS的三位讓我說你們什麼好呢,即使是考完業餘10級的人通過莫什科夫斯基等練習曲還版有肖邦最簡單的幾權首練習曲的過度才能彈這個曲子,這曲子對於那些很難的曲子來說可能簡單些,但也挺難得。主要難點是左手跑動,而且右手的大和弦沒有很好的力量和手腕技能也是彈不好的,更別說裡面的音樂和感情了。哎。

㈢ 肖邦革命練習曲的指法

你可以去我的空間看一下

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㈣ 肖邦革命練習曲的曲式和聲分析、特點。演奏方法(怎麼處理)演奏風格分析樂句。復制的別來了

這首曲子我彈過復。老師也給我做過制詳細的解說希望能夠幫助到你。革命的難點是左手345的獨立性 要求清晰 曲子以左手作為背景、右手的為主要的旋律。開頭的下行不能按照譜子上面的4個音為一重拍。要8個音為一個重拍。雙手走同樣八度的時候是很多人都彈不好。會很模糊。必須不用踏板彈清楚。 彈不清楚就是4指不夠獨立。翻頁以後的重復主題下行後的右手有樂感就不要拿著左手對右手的拍子走。只是把左手當作 背景。

㈤ 肖邦的《革命練習曲》應該怎麼彈

這首曲子難點在於雙手的配合 力度是否均勻
著重於左手

㈥ 肖邦的《革命練習曲》講的是什麼

有一次,肖邦聽完他的學生古特曼奏完這首練習曲,無限感慨地嘆道:「啊,我的祖國!」人們才知道作者在曲中抒發的是鄉戀之情。從此,這首練習曲被冠以標題「離別」這是一首心靈的悲歌,是肖邦練習曲中少見的。純朴的和聲音型,就象遠方傳來故鄉的風笛聲;主題音調親切而溫存,但又充滿惆悵與優郁。在中間段落,樂曲有一陣戲劇性的高潮,不久,依然回復到雋永的悲歌音調之中。最後,在一個嘆息般的下行的旋律音調不斷模進中,出現了富有特徵的降六音,進一步加深了樂曲哀婉惆悵的情緒。作者本人十分喜愛這首作品,他曾說自己再也寫不了比這更美的旋律了。
鋼琴練習曲到了肖邦的時代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然而,使技術性較強的練習曲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還應當說是從肖邦開始的。肖邦鋼琴練習曲的獨創性也正在於藝術性和技術性的高度結合。肖邦一生共創作了二十七首練習曲,1831年創作的《c小調練習曲》(《革命練習曲》)是其中流傳得最廣的一首。它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鋼琴演奏家,從而使它成為鋼琴歌曲音樂會上最常見的表演曲目之一。這首練習曲,表現了肖邦在華沙革命失敗後內心感受。因此,被後人命名為「革命」練習曲。1830年11月,正當肖邦離開祖國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爆發了震動波蘭的華沙革命。肖邦心情非常激動,他恨不得馬上啟程回國。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為什麼我不能和你們在一起,為什麼我不能當一名鼓手!!!」1831年9月,堅持了十個月的華沙革命,終於被沙俄軍隊血腥鎮壓了。當時,肖邦正在赴西歐的途中,他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在日記中寫到:「啊!上帝,你還在么?你存在,卻不給他們以報應!莫斯科的罪行你認為還不夠么?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一個莫斯科鬼子!……我在這里赤手空拳,絲毫不能出力,只是唉聲嘆氣,在鋼琴上吐露我的痛苦。」肖邦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樂中,寫出了這首著名的練習曲。 這是一首單一形象的音樂作品。全曲自始至終貫穿在憤怒激越和悲痛欲絕的情緒之中。整個音樂形象是通過左手奔騰的音流和右手剛毅的曲調相結合而體現出來的。主題後半部分具有明顯的宣敘調特點,彷彿傾訴著內心的苦痛。樂曲中段,附點節奏級進上行的吶喊式的音調,在急驟起伏的伴奏聲中一再重現,使樂曲情緒越來越激昂。尾聲出現了蘊含悲痛的曲調,寄託了沉深的憂郁和哀思。
[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一九三一年七月,肖邦決定離開維也納返回波蘭。但是,當他途經斯圖加特的時候,突然得到起義失敗,華沙淪陷的慘痛消息。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錘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孤零零一個人走回旅館,悲痛、憤怒使他坐卧不安,他在屋裡踱來踱去。硝煙彌漫的祖國,火光沖天的華沙,倒到血泊中的起義者……這些景象縈(yíng)繞著肖邦,使他不得安寧。他痛苦地閉上了雙眼,他的心緊縮起來。
天黑了,肖邦點燃一支蠟燭放在桌前,攤開日記本,揮筆寫道:
「……莫斯科鬼子將成為世界的統治者嗎?他們踐踏著成千上萬的死屍填滿的墳墓,他們放火焚(fén)燒城市!啊!為什麼我連一個莫斯科鬼子都不能殺啊?……」
他突然放下筆,霍(huò)地站立起來,用盡全力捶擊鋼琴,大聲呼吼道:「不!波蘭不會亡!絕不會亡!」
他把這熾烈燃燒著的感情凝結在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憤之情傾瀉在鋼琴上,肖邦的鋼琴曲《C小調練習曲》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創作出來的。這首樂曲悲憤、激昂,曲調忽而上升,忽而急劇地下降,發出猛烈的咆哮,像一匹烈馬在感情的波濤里搏鬥、奔騰。這首樂曲充滿了剛毅、堅強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所以人們通常又把這首鋼琴曲稱作《革命練習曲》。在這首樂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憤和祖國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表現出波蘭民族在華沙起義失敗後頑強不屈的意志。這是肖邦的一部著名代表作,影響較大。
[編輯本段]練習價值
肖邦的練習曲雖然絕大多數作於 30年代,但已非常成熟,在他的全部創作中也屬於傑作。首先,它們具有高度的獨創性,把藝術性和技術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避免了19世紀初以來鋼琴練習曲常流於單純技術性的機械、平庸和枯燥。從技術的角度看,肖邦的練習曲是技術題材最為集中,訓練價值最為有效的,而且可以說它們開拓了近現代鋼琴的新天地;從音樂的角度看肖邦的練習曲已不再是單純的統習曲,而是真正的藝術珍品群很好的音樂會表演曲目。正是肖邦的練習曲為後世的「藝術性練習曲」、「音樂會練習曲」開辟了道路。
作品由十二首練習曲組成,每首具有明確的技術鍛煉目的。如第一首練右手的伸張和大把位的分解和弦;第二首練右手3、4、5指的獨立、靈活和翻越彈奏等等。在這同時,每首練習曲又具有鮮明、動人的音樂形象。加第三首中抒情如歌的旋律在下方三個聲部伴奏下奏出,非常優美動聽,並寄寓了深情——肖邦對祖國的熱愛。肖邦在晚年教學生彈奏名時,曾請不自禁的呼喊;「啊!!我的祖國!!」它的中段激情澎湃,充滿焦慮不安和掙扎、反抗的精神。又如第十二首在左手持續不斷的音流襯托下,右手奏出了號聲般的動機。
全曲激昂悲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華沙陷落、起義失敗後的心情,那催人奮起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所以它被稱作《革命練習曲》。

㈦ 肖邦的革命練習曲什麼難度

有一次,肖邦聽完他的學生古特曼奏完這首練習曲,無限感慨地嘆道:「啊,我的祖國!」人們才知道作者在曲中抒發的是鄉戀之情。從此,這首練習曲被冠以標題「離別」這是一首心靈的悲歌,是肖邦練習曲中少見的。純朴的和聲音型,就象遠方傳來故鄉的風笛聲;主題音調親切而溫存,但又充滿惆悵與優郁。在中間段落,樂曲有一陣戲劇性的高潮,不久,依然回復到雋永的悲歌音調之中。最後,在一個嘆息般的下行的旋律音調不斷模進中,出現了富有特徵的降六音,進一步加深了樂曲哀婉惆悵的情緒。作者本人十分喜愛這首作品,他曾說自己再也寫不了比這更美的旋律了。
鋼琴練習曲到了肖邦的時代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然而,使技術性較強的練習曲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還應當說是從肖邦開始的。肖邦鋼琴練習曲的獨創性也正在於藝術性和技術性的高度結合。肖邦一生共創作了二十七首練習曲,1831年創作的《c小調練習曲》(《革命練習曲》)是其中流傳得最廣的一首。它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鋼琴演奏家,從而使它成為鋼琴歌曲音樂會上最常見的表演曲目之一。這首練習曲,表現了肖邦在華沙革命失敗後內心感受。因此,被後人命名為「革命」練習曲。1830年11月,正當肖邦離開祖國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爆發了震動波蘭的華沙革命。肖邦心情非常激動,他恨不得馬上啟程回國。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為什麼我不能和你們在一起,為什麼我不能當一名鼓手!!!」1831年9月,堅持了十個月的華沙革命,終於被沙俄軍隊血腥鎮壓了。當時,肖邦正在赴西歐的途中,他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在日記中寫到:「啊!上帝,你還在么?你存在,卻不給他們以報應!莫斯科的罪行你認為還不夠么?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一個莫斯科鬼子!……我在這里赤手空拳,絲毫不能出力,只是唉聲嘆氣,在鋼琴上吐露我的痛苦。」肖邦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樂中,寫出了這首著名的練習曲。 這是一首單一形象的音樂作品。全曲自始至終貫穿在憤怒激越和悲痛欲絕的情緒之中。整個音樂形象是通過左手奔騰的音流和右手剛毅的曲調相結合而體現出來的。主題後半部分具有明顯的宣敘調特點,彷彿傾訴著內心的苦痛。樂曲中段,附點節奏級進上行的吶喊式的音調,在急驟起伏的伴奏聲中一再重現,使樂曲情緒越來越激昂。尾聲出現了蘊含悲痛的曲調,寄託了沉深的憂郁和哀思。 [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一九三一年七月,肖邦決定離開維也納返回波蘭。但是,當他途經斯圖加特的時候,突然得到起義失敗,華沙淪陷的慘痛消息。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錘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孤零零一個人走回旅館,悲痛、憤怒使他坐卧不安,他在屋裡踱來踱去。硝煙彌漫的祖國,火光沖天的華沙,倒到血泊中的起義者……這些景象縈(yíng)繞著肖邦,使他不得安寧。他痛苦地閉上了雙眼,他的心緊縮起來。
天黑了,肖邦點燃一支蠟燭放在桌前,攤開日記本,揮筆寫道:
「……莫斯科鬼子將成為世界的統治者嗎?他們踐踏著成千上萬的死屍填滿的墳墓,他們放火焚(fén)燒城市!啊!為什麼我連一個莫斯科鬼子都不能殺啊?……」
他突然放下筆,霍(huò)地站立起來,用盡全力捶擊鋼琴,大聲呼吼道:「不!波蘭不會亡!絕不會亡!」
他把這熾烈燃燒著的感情凝結在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憤之情傾瀉在鋼琴上,肖邦的鋼琴曲《C小調練習曲》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創作出來的。這首樂曲悲憤、激昂,曲調忽而上升,忽而急劇地下降,發出猛烈的咆哮,像一匹烈馬在感情的波濤里搏鬥、奔騰。這首樂曲充滿了剛毅、堅強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所以人們通常又把這首鋼琴曲稱作《革命練習曲》。在這首樂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憤和祖國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表現出波蘭民族在華沙起義失敗後頑強不屈的意志。這是肖邦的一部著名代表作,影響較大。 [編輯本段]練習價值
肖邦的練習曲雖然絕大多數作於 30年代,但已非常成熟,在他的全部創作中也屬於傑作。首先,它們具有高度的獨創性,把藝術性和技術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避免了19世紀初以來鋼琴練習曲常流於單純技術性的機械、平庸和枯燥。從技術的角度看,肖邦的練習曲是技術題材最為集中,訓練價值最為有效的,而且可以說它們開拓了近現代鋼琴的新天地;從音樂的角度看肖邦的練習曲已不再是單純的統習曲,而是真正的藝術珍品群很好的音樂會表演曲目。正是肖邦的練習曲為後世的「藝術性練習曲」、「音樂會練習曲」開辟了道路。
作品由十二首練習曲組成,每首具有明確的技術鍛煉目的。如第一首練右手的伸張和大把位的分解和弦;第二首練右手3、4、5指的獨立、靈活和翻越彈奏等等。在這同時,每首練習曲又具有鮮明、動人的音樂形象。加第三首中抒情如歌的旋律在下方三個聲部伴奏下奏出,非常優美動聽,並寄寓了深情——肖邦對祖國的熱愛。肖邦在晚年教學生彈奏名時,曾請不自禁的呼喊;「啊!!我的祖國!!」它的中段激情澎湃,充滿焦慮不安和掙扎、反抗的精神。又如第十二首在左手持續不斷的音流襯托下,右手奏出了號聲般的動機。
全曲激昂悲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華沙陷落、起義失敗後的心情,那催人奮起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所以它被稱作《革命練習曲》。

㈧ 肖邦革命練習曲,跪求左手練習方法

你好

建議你從兩方面進行練習
1、是用節拍器慢速1拍1音,注意抬指時盡量高抬指,版落下時藉助慣權性,彈響後用手指重量按住鍵放鬆之。(訓練手指緊張與放鬆的控制力,增強手指力量與耐力)
2、大約5-7次慢彈(慢要慢下來,平穩的慢下來),之後進行一次輕快的速彈(速彈就要拿出自己能迅速自如的速度,經過先前的練習手指有短暫這個能力),不要忘記要輕快。(訓練手指對速度的爆發能力)

注意以上均為針對你這種情況的解決練習,不適應樂曲處理,當你已經能夠自如的演奏時,應開始相應的樂器處理練習。

希望能幫助你

閱讀全文

與肖邦革命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