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我的家門口中班教案

我的家門口中班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0 18:32:26

❶ 中班我愛我家主題教案我家有幾口人

一、主題名稱:我愛我家二、主題背景:
(一)主題產生:
家是幼兒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兒最為重要、最為親近的生活環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兒最親密的人,也是給幼兒最多體驗的人。孩子們在家裡享受著父母的愛,是全家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滿足。但如果孩子們只是一味地沉浸在愛的海洋里,久而久之因麻木不仁而忘卻了對家人乃至社會的責任,終將成為令全家人失望、被社會拋棄的人。培養幼兒的愛心就應該從其身邊最親近的家人開始,逐步擴展到共同生活中的其他人。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既能在充滿愛意的氛圍中成長,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關愛他人(首先是父母)只有這樣,健全人格的形成才能有可能。讓愛伴隨幼兒成長,他們定將因愛而感動,為愛而行動!
(二)主題價值:
主題《我愛我家》,意圖讓幼兒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每一個家庭成員;並在采訪、觀察中收集身邊的相關信息,了解自己的家。我們試圖沿著感受、抒發、回報的脈絡將幼兒與家人之間本來就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使這種情感成為幼兒豐富的情感世界中永不褪去的組成部分。
三、主題預設目標:
能關注周圍環境中的事物,初步了解並體驗人與人、人與整個環境和諧相處的快樂感覺;能在成人幫助下逐步形成與他人共處的良好態度;學習並嘗試與人交往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四、主題實施時間:
2007年9月1日--2007年9月30日五、可利用的資源:
1、請幼兒收集兒時的照片的全家福2、邀請家長懷孕的阿姨到班裡作客3、請個別媽媽到班中來介紹懷孕生產的情況六、主題內容安排:
游戲活動:小電話 開鎖生活活動: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稱謂歌 家裡需要關心的人學習活動:全家福 我家有幾口人 逗得全家哈哈笑 我家住哪裡布置新家 帽子床 我家的廚房 采訪爸爸爸爸的大手 寶寶的小床 爸爸本領大 父與子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 我出生了 畫媽媽我的爺爺奶奶 畫畫爺爺奶奶 方臉和圓臉做甜糕 給爺爺奶奶敲敲腿、捶捶背運動活動:烏龜搬新家 吸塵器

❷ 遠方的家中班教案

准備:
1、背景圖
2、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每人一個
內3、天空、樹林、草地容、河水、幼兒園
過程:
(一) 引入主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
2、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3、對了你們說對了,
4、現在就讓我們這些好朋友起一做個游戲吧。
5、你們玩完樂也累了,
6、現在聽音樂找到自己的家。教兒歌
7、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現在我們幫助他們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嗎?
9、教師提問?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茂密的樹林是誰的家?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紅紅的花朵是誰的家?美麗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10、幼兒看圖分組說
11、幼兒看圖連貫的集體說
(二) 讓幼兒充分想像,創編兒歌
1、你們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請你們在動腦筋想一想,藍藍的天空還是誰的家茂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綠綠的草地還是誰的家?清清的河水還是誰的家?紅紅的花朵還是誰的家?美麗的幼兒園還是誰的家?
2、明天我們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說給小朋友聽,我們一起再來做個游戲吧。

❸ 我愛我的家中班教案怎麼寫啊

活動設計背景
活動源於中班主題《我愛我家》。我們班孩子最近開展的「全家福」、「說說我的家」、「媽**愛好」等活動,使孩子們對家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但他們的經驗很零散,比較關注自己的,細小的事件,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在經驗的交流和積累中體驗到家的溫馨,家人共享的快樂,讓孩子在情感和認知上對家有初步的感受。
其次從孩子需要的角度看,突出回歸生活的特點,這也是二期課改中新教材所倡導和追求的。生活中,我們每天需要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也經常需要按特定的規則尋找某個場所,這個規則就是從大方向確定小方向。如果能幫幼兒提升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情景的話,對其思維方式比如他再遇到類似問題如何解決和今後的發展成長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活動目標
1、感受家的溫馨,體驗家人間相互關懷的快樂。
2、對家有初步的認識,
3、了解「找家」的順序並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家有初步的認識,感受家的溫馨。
難點:了解「找家」的順序並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准備
活動准備:音樂、照片、錄像、部分幼兒去過老師的家、包裝好的禮物、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 激發興趣
1、出示字「家」或背景音樂我的家,討論:什麼是家?
小結:家是有門有窗的房子,是我們住的地方。
2、家裡都有些什麼?這些東西都放在哪裡?家裡有誰?
二、 經驗交流
1、在你家裡,你覺得誰最能幹?
2、你家裡,發生過什麼高興的事?
3、你覺得你的家還有什麼不滿意或不夠好的地方?
(點評:從對家的整體感受到對細節的關注,讓孩子在自然的交流中初步回憶、感受家的舒適,溫馨,體驗親人在一起的快樂。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員,了解家庭,參與家庭生活能更好地激發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這是這本書里沒涉及的。把他們聯系起來進行能促使幼兒現有經驗與新的經驗的整合,引導他們自然的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人。)
4、(觀看照片回憶整個尋找的過程)誰記得我家是住在哪裡的?(出示地址)要去我家先要找到什麼?我們是從哪裡出發的?乘哪一輛呢?乘了幾站?我們要下車了,看看我們到了什麼地方?找到路後接著該找什麼?弄堂找到了,再找什麼?
5、(觀看錄像發現房間里的秘密)這是我家的什麼地方?
根據幼兒觀察的情況,和他們討論房間的一些設施和物品
6、觀察猜測不同的房間,引出禮物想想禮物盒裡裝的是什麼?
(點評:找家的過程中,既包含了對距離、數字等數概念的知識,也包含了乘車、做客等現實生活中的常識,還要和情感的體驗,親情的交流聯系在一起。這樣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獲得。)
三、 操作延伸
1、 幼兒分組拆禮物,想想為什麼要送這個?對收禮物者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結並引出大家的家。
2、 小結:(用兒歌幫幼兒小結)
(點評:新的經驗的拓展,能促使幼兒生成新的問題,引發更廣泛的思考。)

❹ 幼兒園中班《我家門口的小河》教案反思

主題的產生: 隨著江陰城市建設迅猛發展,我們城市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我們身邊的房子尤為明顯。在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散步,我們發現小朋友對房子有一定的話題與興趣。於是我們覺得應該讓幼兒從觀察自己身邊的房子入手,再組織幼兒參觀欣賞幼兒園的房子、幼兒園周圍的房子等,逐步滿足幼兒對房子的觀察興趣,讓他們逐漸了解了房子的用途和不同造型房子的建築美。最後把活動發散到了解有中國特色的房子、外國的房子、小動物的房子,以及原始的房子和未來的房子等。讓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拓展視野,充分感知房子存在的作用與意義,體驗到房子給人們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主題目標: 社會生活: 1、使幼兒知道各種房子的名稱,了解房子和人們的關系。 2、了解建築工人的工作,體會建築工人工作的辛苦。 3、通過參觀,了解房子的變化,感受家鄉的美麗,激發幼兒為家鄉而自豪的情感。 身體運動: 1、在體育游戲中體現小動物房子的特徵。 2、能動手製作自己喜歡的房子。 語言交流: 1、能向別人介紹自己家的房子。 2、嘗試在猜謎活動中了解各種房子的特點,並體驗與同伴猜謎的樂趣。 3、激發幼兒關注周圍生活,熱愛多元文化的情感。 科學探究: 1、能感知物體的輕與重。 2、能辨認物體的輪廓,手眼協調的按物數數。 藝術表現: 1、在欣賞的過程中了解不同名民居的外形特徵及特有的文化內涵。 2、感受不同風情的少數民族的民居建築,並能用多種方式表現民居的外形特徵和裝飾特點。 3、能欣賞江南名曲,感受旋律舒緩、柔美的特點。 4、通過欣賞民居郵票,讓幼兒了解各種民居的風格及色調,感受民居郵票的美。 家長參與: 1、請家長收集資料: (1)圖文資料:自己家房子是內外的照片,各種民居的照片、畫報、掛歷、明信片、郵票;旅遊景點的門票、照片、圖片;售房廣告、海報等。 (2)廢舊材料:各種大小型的紙箱、紙盒。 (3)影像資料:電視售房廣告短篇、錄像等。 2、家長利用接送孩子的路上,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各種各樣的房子。 3、請家長與幼兒一起關注少數民族的房子、江南水鄉的民居、雲南民居等各種有特色的房子,利用在家時間,做做、聊聊有關房子的手工、謎語、傳說。

❺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家門前有條河》

教學目標
1. 能用均勻的、較穩定的速度數數,並按照節奏朗讀兒歌。
2. 在書上兒歌中加入標記的地方按要求演奏打擊樂器:三角鐵、響板、碰鍾、沙錘,並加入表演的動作。
3. 在小組合作的活動中選擇一個角色參加表演,並學會與他人愉快合作。
4. 能為熟悉的兒歌創編新的表演方式。
教學重、難點
1. 在《我家門前有條河》的活動中,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合作意識。
2. 能為熟悉的兒歌創編新的表演方式。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音樂實踐活動課的內容,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訓練內心節奏穩定感和准確演奏與表演的能力。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學習兒歌《我家門前有條河》
1. 學讀兒歌。
師:今天這節音樂課,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一首兒歌,你們想知道兒歌的名字嗎?
學生回答。
教師出示課題,師生共同讀課題。(《我家門前有條河》圖片)
師:老師的手就是小河的流水,我指到哪,你就讀到哪。
教師引導學生讀兒歌。
師:小朋友讀得真好,下面老師讀第一句,你們來讀第二句,好嗎?
學生回答。
師生接龍,共讀兒歌。
師:讀了兩遍兒歌後,你有沒有發現老師黑板上的卡片有什麼不同?
生:有的卡片是兩個字,有的卡片是一個字。
師: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學生回答。
師:聽老師來讀,你們就會發現其中的秘密。(師按節奏讀兒歌,使用電子琴中的固定節拍。)
師:你們發現秘密了嗎?
生1:兩個字的讀得快一點,一個字的讀得慢一點。
生2:速度是一樣的。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能像我這樣讀嗎?(使用電子琴中的固定節拍提示。)
我 家 門 前 有 條 河
2. 游戲《紅綠牌》。
師:我想和小朋友來玩個游戲,好不好?
學生回答。
師:你們會數數嗎?
生:用不同的方式數數。
師:你能用一樣的速度來數數嗎?(學生勻速數數1—20)
師:小朋友讀得真好,老師要出個難題考考你們。看到綠牌要大聲數,看到紅牌要在心中默數。(師出示紅綠牌,學生看紅、綠牌數數)
師:誰能來當小警察舉紅、綠牌?(學生舉紅、綠牌數數。)
3. 出示紅牌,代表休止符。
師:請小朋友看,我把紅燈放在了什麼地方?(將3個紅牌粘在兒歌中。)表示什麼?
學生回答。
師:誰知道這兩句兒歌怎麼讀?(學生朗讀。)
4. 師出示動作標識、打擊樂器標識。
師:看我把小白鵝放在了什麼地方?(將小白鵝粘在兒歌中。)小白鵝的頭上是幾分音符?
生:四分音符。
師:這4拍要來做小白鵝的動作,小朋友來模仿一下。(學生模仿動作。)
5. 加入樂器來練習。
師:仔細看,我又加上了什麼打擊樂器?(將打擊樂器標識粘在兒歌中)用我們的嘴和手來模仿打擊樂器,一起來讀兒歌。(學生按節奏讀兒歌)
師:請一組小朋友來數數,另兩組小朋友來讀兒歌好嗎?老師還有個要求,數數的一組同學在數完第50個數時,讀兒歌的同學們也正好讀完兒歌。請大家小聲一些,相互配合,好好合作。(學生分組配合,一組數數,一組讀兒歌。)
師:現在我們加上打擊樂器來說兒歌。(按節奏、配打擊樂器讀兒歌,及時糾正不足。)
師:請同學們在書中有標記的地方加上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這也是有休止的地方,我們不出聲音只用動作來表現。試一試,加入鵝的動作和劃水的動作。
6. 完整地再次以各種形式表演《我家門前有條河》。
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有輕聲數數的、有朗讀兒歌的、有按書中提示用打擊樂器敲擊的,有加入動作表演的。
7. 師:同學們,你們表演得很好,合作得也很好,大家各有分工,我們齊心合力地完成了《我家門前有條河》的音樂活動。
二、集體舞《小螞蟻》《小雨沙沙沙》(《小螞蟻》動畫、《小雨沙沙沙》動畫)
師:現在,我們休息一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個舞吧。(學生變換位置,跳集體舞。)
三、改編兒歌
師:除了今天學的《我家門前有條河》這首兒歌,你們還會說什麼兒歌?
學生回答。
師:小朋友會說這么多的兒歌,你們都是從哪學的?學生回答。
1. 小組練習。
師:請你模仿《我家門前有條河》的形式,將你熟悉的兒歌改編成一首新兒歌。可以加入休止符,也可以利用打擊樂器或表演動作。(學生分小組練習。)
2. 小組匯報。
3. 互評及點評。
師:三個小組都表演了,你最喜歡哪個組的表演?(學生互評。)我覺得三個小組的表演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一組的小朋友,加上了休止符和打擊樂器。今天學了兒歌《我家門前有條河》,河裡的小鵝很快樂,你快樂嗎?老師請同學們回家後,把我們學的兒歌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讓他們和你一起說兒歌、表演兒歌好嗎?
四、課堂小結
本節活動課同學們一起合作表演了《我家門前有條河》,並創編了新兒歌的活動,希望課後同學們多做練習。

❻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我的家有幾個人

中班音樂:我的家有幾口人 中班音樂:我的家有幾口人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熟悉歌曲的曲調和歌詞大意。 2、結合自己的一家,嘗試用演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家庭成員。 活動准備:幼兒已了解並能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活動過程: 一、節奏練習: 1、說一說,自己的家裡有些誰呢? 教師:你的 家有 幾個 人...? 幼兒:有爸爸 有媽媽 還有我這個 小寶寶(或介紹爺爺奶奶) 2、數一數,他的家有幾個人?(請其他幼兒根據他的回答來數數、猜猜他家有幾個人。) 二、欣賞: 1、教師清唱歌曲:聽一聽,老師的家裡有幾個人,都有誰? (掌握節奏××× ×× × ×× ××× ×× × |) 2、說說歌里還唱了什麼。 三、熟悉歌曲: 1、再次傾聽歌曲,熟悉歌詞。 2、請幼兒嘗試演唱歌曲。(主要唱三口之家)

❼ 綜合益智活動《我住哪層樓》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慣用簡短的語句說出自己居住的小區名稱。

2.要求幼兒學會安靜地傾聽別人的談話、了解別人的談話內容,培養有意識的傾聽能力。

3.鼓勵幼兒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准備:

1.多媒體:有關城市小區、街道、生態廣場、驛站廣場、昌碩公園、機關幼兒園等圖片。

2.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了解自己居住小區的名稱,小區的一些主要景色。

3.介紹小區的圖畫(幼兒照片或自己畫的圖)。

重難點:能用簡短的語句說出自己的感受。

活動過程:

一、創設談話情景,引出談話話題

1.出示安吉地圖:看!這是什麼?(一張地圖)

這是哪個地方的地圖?(安吉地圖)

我們住的地方叫「安吉」(指出地圖中的安吉)。

你住在安吉的哪個小區?(讓幼兒說出自己居住小區的名稱,最好能說出幾幢幾單元幾號。)

2.老師小結:我們居住的地方叫安吉,有許多的小區:匯豐花園,新嘉園,芬芳小區,桃園新村,寧馨花園,市民中心……我們住的地方很美,我愛我家!

(活動前幼兒已經在區域活動中了解了安吉地圖,為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尋找自己居住的地方提供了保障,幼兒因此能大膽地進行介紹。有多名幼兒在地圖上找到了自己住的小區。)

二、引導幼兒圍繞居住地進行談話

1.提問:你家周圍有哪些好玩、好看的地方?(提示:匯豐花園的旁邊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如生態廣場……)

2.請你介紹給大家。(生態廣場、驛站廣場、昌碩公園、機關幼兒園……)

3.你最喜歡到什麼地方玩,你用什麼方法把這些好玩的地方告訴大家呢? (拍照,畫下來。)

(幼兒回答時語言豐富、聲音響亮,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家很熟悉,又通過與父母的交流知道了許多居住地周圍的環境,所以與老師的互動、同伴的互動積極。)

三、討論:主題牆的布置

出示收集並已製作的居住小區圖片讓幼兒談論。

師:昨天我們小朋友已經回家畫了自己居住的地方,我們怎麼將你的家介紹給同伴?(布置「我居住的地方」。)

怎麼來布置「我愛家鄉」的主題牆呢?(提示:上一次的主題「我愛媽媽」,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如:愛心,心願卡,畫媽媽等表達了自己的感受o)

(通過集體討論、個別交流等方式讓幼兒大膽表述,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主題牆的創設中,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與環境、幼兒與老師產生積極的互動。)

四、延伸活動

回活動室,師幼共同布置主題牆。

❽ 幼兒園樂高教案《我的家》

活動目標
1、感受家的溫馨,體驗家人間相互關懷的快樂。
2、對家有初步的認識,
3、了解「找家」的順序並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家有初步的認識,感受家的溫馨。
難點:了解「找家」的順序並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准備
活動准備:音樂、照片、錄像、部分幼兒去過老師的家、包裝好的禮物、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 激發興趣
1、出示字「家」或背景音樂我的家,討論:什麼是家?
小結:家是有門有窗的房子,是我們住的地方。
2、家裡都有些什麼?這些東西都放在哪裡?家裡有誰?
二、 經驗交流
1、在你家裡,你覺得誰最能幹?
2、你家裡,發生過什麼高興的事?
3、你覺得你的家還有什麼不滿意或不夠好的地方?
(點評:從對家的整體感受到對細節的關注,讓孩子在自然的交流中初步回憶、感受家的舒適,溫馨,體驗親人在一起的快樂。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員,了解家庭,參與家庭生活能更好地激發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這是這本書里沒涉及的。把他們聯系起來進行能促使幼兒現有經驗與新的經驗的整合,引導他們自然的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人。)
4、(觀看照片回憶整個尋找的過程)誰記得我家是住在哪裡的?(出示地址)要去我家先要找到什麼?我們是從哪裡出發的?乘哪一輛呢?乘了幾站?我們要下車了,看看我們到了什麼地方?找到路後接著該找什麼?弄堂找到了,再找什麼?
5、(觀看錄像發現房間里的秘密)這是我家的什麼地方?
根據幼兒觀察的情況,和他們討論房間的一些設施和物品
6、觀察猜測不同的房間,引出禮物想想禮物盒裡裝的是什麼?
(點評:找家的過程中,既包含了對距離、數字等數概念的知識,也包含了乘車、做客等現實生活中的常識,還要和情感的體驗,親情的交流聯系在一起。這樣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獲得。)
三、 操作延伸
1、 幼兒分組拆禮物,想想為什麼要送這個?對收禮物者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結並引出大家的家。

閱讀全文

與我的家門口中班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