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進行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1,分析教材,是聽說課,還是讀寫課等;教材難易度;
2,分析學情,就是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決定你上課的方式和難易程度;
3,建議閱讀北師大王薔老師主編的英語教學法書,裡面有分類詳細介紹。
Ⅱ 小學英語教學案例應該如何分析從哪幾方面入手
您好,先從音標入手,音標就是漢字拼音,怎麼學會漢字就怎麼學英語
Ⅲ 保定市注重英語學習教育情況分析
從高考錄取的情況看,英語口語測試主要對報外語專業的考生有用,報考外語專回業的學生口語測試成答績必須過A,否則不能報本科外語專業,這基本是大學外語專業錄取的一個必要條件。所以你要是想報外語專業的話必須參加口語測試且取得好成績。不想外語專業的話口語測試成績如何是所謂的。但要注意,這也是英語口語測試是江蘇高考的一個環節,既然設置這個環節,就是高考的一個條件,所以最好是參加。考不考是一回事,考得成績好不好是另一回事。如果你不考,如果高校錄取時,你的條件不全面,限制你錄取,你就只有干蹬眼的份了,呵呵。作為一個常年帶高三班主任的老師,勸告你:考!防止錄取時出現什麼差錯:考了,口語成績不好也不影響非外語專業的錄取,考好了,還可以擴大填報專業的范圍。而不考的話,萬一招生政策或院校說,你條件不夠,不能錄取,不是冤了嗎?希望能幫到你!
Ⅳ 怎麼調查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師資的現狀
建議做抽樣調查,通過問卷,分析現狀
一、抽樣方式
首先,已經明確你要調查總體為農村內小學英容語老師,因此這就需要定義一下是全國的、某個省的、還是某個市的、某個縣的等。不然你的總體不明確。
其次,你就需要指定抽樣方案,這個得在你確定總體以後才能確定。(現在不說)
二、問卷設計(設計師資的量表)
給你一個建議,以前也常聽說師資這個詞,但要做調查的話就得嚴謹一下。我網路了一下,關於師資的含義基本就是教師的綜合能力。
因此如何衡量這個能力,需要你從多個方面進行衡量,比如說:專業水平(這個指標也要從多個方面衡量)、教學能力、學歷、職稱等。因為我對這方面沒有專業背景,所以只能從我知道的方面來寫幾個綜合指標。
當然,問卷設計都是等級指標,這樣好處是量化,信息准確,但因為這都是自評的,你的問卷也是自己設計的,所以就沒有一個標准。當然要是國際上有公認的量表,你就可以直接拿來用就是了。
Ⅳ 英語課堂教學法之四:怎樣進行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對於教師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不過究竟什麼是學情分析?如何才能科學有效地進行學情分析?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 包括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處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開始羞澀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開始抵觸老師。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還有不同年齡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不同,老師一方面要心理結合學生興趣開展教學,又要適當引導,不能一味屈尊或者遷就學生的不良興趣。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 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經驗。可以通過單元測驗、摸底考察、問卷等較為正式的方式;也可採取抽查或提問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3、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分析。 分析不同班級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如何、學習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據此設計教學任務的深度、難度和廣度。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分析本班學生中學習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困難學生,並因材施教、採取變通靈活的教學策略。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班級整體學習風格:一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准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不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不同的學生個體也是如此,教師應結合教學經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合作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當然,切忌單純為了學情分析而去分析學生或者將學情分析孤立於教學設計之外,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 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其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是教學內容分配的(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內容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 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