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幼教案例

幼教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20 12:50:19

1. 學前教育案例分析一則

最近在外面上奧數班的時候,跟別的家長聊天出現了下類情況:
1.一般的孩子在外面報1-2個奧數,周六或周日上兩個這是少的,有的報3-4個,一個星期呀,除了學校的功課以後,還要上這么多奧數。我困惑?不報行嗎?不報考不上好的學校呀?家長一致都這么說。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不報別人都學到時候就跟不上,孩子就會對學習沒有興趣。這好像聽著也有道理。為什麼讓孩子學習?這是我感到困惑的事情?到底該如何是好啊?專家回復:從長遠來看,究竟什麼是對孩子最重要的?一定是綜合素質和能力高於學識和技術,相當於情商和智商的關系。奧數也好、英語也好、作文也好,恐怕更多還是屬於學識/技術/智商的范疇,除非教課的老師是一個重視全面培養和訓練的好老師。
但現在的考試制度似乎又限制了家長們的選擇,逼迫家長們必須一致選擇上述的這些課程。必須完全這樣嗎?我們覺得,至少在小學階段,應該還不至於。
我們都知道,3-10歲是孩子的性格、思維和行事方式、價值觀等重要方面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段,家長應該多側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這樣才能為孩子以後的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不在於孩子在3歲的時候能夠認多少個字,在8歲的時候能夠過公共英語三級,而在於我們幫助孩子掌握做事、思維的科學方式,教會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這樣,他才能在需要獨立思考的年齡,即便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能夠通過運用正確的分析、思考、總結、創造等方法,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而這些能力,是在3-10歲這個階段奠定的。
舉個例子,英語。幫助孩子掌握記憶英語單詞的方法,比陪著他背50個英語單詞要有用得多,因為掌握了方法意味著他可以獨立記憶英語單詞,也就是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我們都知道自主學習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
因此,我們的看法仍然是:在這個階段,對於孩子的心靈能力、思維能力、情商能力的開發,遠重於學科的補充學習。能力相當於一把鑰匙,有了這把鑰匙,知識的寶庫隨時為我們敞開。具有良好心靈能力、思維能力和情商能力的孩子,一定會有很好的學習方法,具有後發制人的好潛力。

2. 幼兒園大班教學案例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639 大班數學:能乾的小兔[幼兒園大班教案] 大班數學:能乾的小兔教學目標: 1、學習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 2、逐步形成簡單的推理能力和判斷力; 3、讓幼兒充分享受解決問題的快樂,充分感受數學的魅力教學准備:課件,作業袋(孔雀圖〈圖一〉、項鏈圖〈圖二〉、各色圓片及數字羽毛)活動過程:1、「拍手游戲」(單數一下、雙數兩下)師報數,學生拍手2、師述: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受到小猴的邀請去它家作客,瞧,小兔出發了(出... 2008-11-12 08:45:40 大班數學活動:風鈴[幼兒園大班教案] 一、活動目標:1.能較熟練的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2.根據標記正確選擇材料,並將材料進行有規律的排序。3.能清楚地講述自己操作的過程和結果,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1.教具:標記牌一份,掛風鈴使用的衣架6個,視頻轉視儀。2.學具:每組一籃材料(木珠、吸管、雪花片、發夾、積木等若干),每人一張標記牌,一個盒子。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2008-11-12 08:44:49 大班數學活動:數花生[幼兒園大班教案] 大班數學活動:數花生 一、目標: 1、通過操作及游戲活動學習1——50的按群計數,會兩個兩個地數。 2、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力,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二、准備:大插板一塊,操作卡人手一份,花生人手一盒(50顆),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三、過程:1、運花生,引導幼兒聽音樂數數。師:今天小熊打電話來說它的花生豐收了,我們一起開著汽車去幫小熊運花生吧。運的時... 2008-11-12 08:44:13 大班數學活動:學習6的組成[幼兒園大班教案] 大班數學活動:學習6的組成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操作活動,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2、通過各種智力活動學習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 (二)活動准備:1、教具:1-5的分合式,獎品若干,知識爺爺頭飾一個2、學具每樣6份:a、看圖填分合式操作卡18、筆b、紅、黃片片若干、紀錄紙、筆c、點子房、記錄紙、筆d、印有小花的紙、筆e、鈕扣每人6顆、盒子兩只、... 2008-11-12 08:43:19 大班數學活動 《和時間賽跑》[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復習認識看整點,知道時鍾的基本用途。 2、游戲的形式切入體驗時間的長短,懂的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不拖拉。 3、培養幼兒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為入小學做准備。活動准備:1、時鍾一個、秒錶一隻。2、一定數量的雪花片,寫字紙,記錄紙、筆。活動過程: 一、認識時鍾,調動幼兒關於時間的經驗。 (1)出示時鍾。提問: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 2008-11-12 08:42:35 大班數學活動:單數與雙數[幼兒園大班教案] 設計意圖:區分10以內數的單雙數是大班初期幼兒的基本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是採用集體教學的方法,將「兩個兩個數,正好數完的那個數是雙數」,「兩個兩個數,剩下一個的那個數是單數」等抽象詞句讓幼兒記背區分,雖然幼兒反復記背後,說得十分流利,但一遇到實際區分某數是單數還是雙數時卻十分困難,不是胡亂猜測就是茫然不知所措。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 2008-11-12 08:41:39 大班數學活動 好玩撲克牌[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數學操作活動帶來的快樂,激發興趣。 2、在製作撲克、玩撲克中,認識10以內單雙數,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 3、在合作操作中,幼兒協作完成任務的能力得到發展。活動准備:1、撲克牌2、「單數」、「雙數」的字卡。3、示範用做好的大牌1—10。 4、幼兒人手一份制牌紙,固體膠,小貼花。 5、製作的「打靶盤」一圈有1—10的數字。 6、1—10的數字卡片。活動... 2008-11-12 08:40:49 大班數學活動:《換位置》[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這四個方位,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 2、初步了解方位標志圖、能根據標志圖找到相應的方位。 3、聽指令做出正確反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有序細致的觀察能力。活動准備:1、課件;2、方位標志圖四張:3、拼字圖四張 4、泡沫軟墊拼成四塊「房子」。三、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出課題,激發探索慾望:1、小朋友... 2008-11-12 08:39:40 大班數學活動:左和右[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1.在活動中感知左、右,在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的同時,了解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2.通過游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並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活動准備:聰明表、智慧星、文具用品若干,自製的地圖、磁帶《健康歌》、錄音機等。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左右1.(放錄音《健康歌》)師:這首歌好聽嗎?喜歡這首歌的小朋友請舉手... 2008-11-12 08:38:37 大班數學:時鍾[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在復習整點半點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鍾,了解時針、分針、秒針的關系。 2、感知時間與生活的關系,嘗試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形成初步的時間觀念。活動准備:1、教師操作材料:實物鍾一個;多媒體課件。2、幼兒操作材料:自製玩具鍾和錄表人手一份。活動過程:1、引起興趣。 (1)師:今天來了一位好朋友,(出示鍾)你們認識它嗎? (2)提問:鍾面上有什麼?(時針、分針... 2008-10-24 12:30:11 幼兒大班教學反思:音樂欣賞活動反思[幼兒園大班教案] 一節音樂欣賞活動的反思楊駿我班這段時間正在開展「小小藝術家」的主題活動,孩子們欣賞了許多著名的藝術作品,如舒曼的《夢幻曲》,童話《白雪公主》、《丑小鴨》,芭蕾舞劇《四小天鵝》,京劇選段《蘇三起解》……這周我們又欣賞了徐悲鴻大師的《群奔圖》,徐先生筆下的馬兒強健驍勇的姿態和奔跑如飛的氣勢,深深震撼了我們,許多孩子躍躍欲試地想騎上這些馬兒飛奔。因此,從孩子的興趣... 2008-09-22 10:57:08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有趣的彈性物體[幼兒園大班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有趣的彈性物體 一、活動背景 在生活中,大班幼兒接觸過許多彈性玩具,而且很感興趣,但對彈性的特徵並不十分了解,為此特設計本次教育活動。在本次教育活動中,教師准備了各種各樣的彈性物體,讓幼兒通過操作來感知彈性的特徵,並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幼兒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探索有彈性的物體,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2008-03-24 16:56:02 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 語言活動:《包您滿意計程車》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豐富講述內容; 2、讓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3、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與創造性思維。活動准備:電腦、投影、課件、畫紙、筆等。活動過程: 一、邊講述邊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1、請幼兒看課件,引起幼兒興趣。(1)這是什麼?多麼漂亮的計程車?是誰的車呢?哦,原來這是小猴的計程車... 2008-03-24 16:54:17 幼兒園大班早期閱讀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 大班早期閱讀《母雞蘿絲去散步》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2、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像並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3、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徵,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活動... 2008-03-24 16:51:26 幼兒園大班活動方案 我愛家鄉[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方案清江畫廊——我的家鄉活動思路:區域活動時,幾個孩子的嘀咕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原來他們圍繞著一本舊掛歷嚷嚷開了,看得出是這本已開始泛黃的舊掛歷上秀美的風光吸引了他們。確實,長陽有著悠久的歷史,秀美的風光,

3. 寫一篇幼兒教育案例分析

(1)背景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內等。如介紹一堂容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情況下上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2)主題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4. 幼兒教師怎樣分析 案例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自幼受寵,衣食住行家長們包辦,以至於到了新的環境不能快速適應,常常比別的小朋友「慢半拍」。或者不動腦筋,希望別人來幫他「辦事兒」。

案例描述:

上周四我們過生日,因為6、7月份的孩子一起過,人數比較多。我們在前面放了兩個桌子。唱完生日歌,分完蛋糕我們就為女孩子們梳辮子。吃到一半,小偉喊道「老師,我有鼻涕」,「那你出來拿餐巾紙吧」我對小偉說。可小偉沒有出來,左顧右盼的看看邊上的小朋友,又喊「我怎麼出來啊?」小偉坐在最中間,左右邊都有小朋友,覺得出不來。其實只要把小椅子往後面一拉,就有空間出來了。我又對小偉說「自己想想辦法,可以出來的」。結果小偉的辦法是鑽到桌子底下,爬出來。當時我並沒有糾正他鑽桌子的毛病,只是對他點點頭,因為他想辦法了,只是這個辦法並不是最合理的。

又過了一會兒,小偉又喊了「老師,我吃完了」。「好的,那你出來吧,叉子放在小臉盆里,盤子扔掉」。小偉看看手裡的盤子和叉子,又喊了「我怎麼出來啊?」哦,原來,手裡的東西成了累贅,鑽不了桌子了。其實那個時候,小偉右邊沒有小朋友了,只是小椅子沒有搬走。我又對小偉說「自己想想辦法,可以出來的」,又使了個看右邊的眼色。小偉看懂了「看右邊」的意思,把手裡的叉子小心翼翼的放在盤子上,用右手笨手笨腳的推開他的障礙物。放完東西,回過頭看看我,我笑眯眯的再次向他點點頭,並說:「小偉你真棒。」

案例分析:

小偉就像很多家庭的孩子一樣,有爸爸媽媽包辦自己的家務事。早上的衣服、鞋子、襪子等都由媽媽幫著穿。這讓他養成了對爸媽的依賴性,所以遇到什麼事總是先喊老師或阿姨,自己不動腦筋想辦法。動手能力也就相對比別的小朋友差,使得小偉到了中班,紐扣還不怎麼會結。總是以為阿姨或老師會幫忙,自己坐在小床上或地板上等著。小偉其實會做事,但是因為鍛煉的不多,做的比別人慢,做的比別人差,媽媽看到就會指責,使得他有些害怕自己做錯,做錯後又會被批評。這又增加了一項對自己不自信的頭銜。所以發生了兩次可以出來卻還要問怎麼出來的事件。小偉媽媽也對我說過,「在家裡,明明會做的題目,問我們好幾遍還不肯下筆,這個孩子沒用的來。」

案例反思:

策略一:遇到小偉這樣的孩子,首先要和家長進行溝通,和家長形成一致。不要認為孩子干不好或怕麻煩、圖省事而不讓孩子做,在家堅持不當他的左右手,放手讓他做,做的錯、差沒關系,只要自己動手,就會得到鍛煉,從鍛煉中進步。讓孩子能獲得更多獨自動手的權利。綱要中寫到:「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渡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策略二:在幼兒園也一樣,教師要多鼓勵他,用一些肯定的鼓勵性的話語。比如「你真棒」、「恩,進步了,繼續努力哦」等,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引導也很重要,上面我就用了一些眼神和手勢,通過引導找出切入點。

幼兒自理能力已經是家長以及老師們坐下來常提起的話題,大家都希望能解決它,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的,是一個漫長又艱難的過程。相信通過家長、老師和自己的努力,小偉能克服他的依賴性和自主性。一起為小偉加油!

5. 學前教育案例分析

一定要找到那個當事的老師,讓她當面向孩子道歉。以彌補孩子內心的損傷。至於專日後,大可不必擔屬心,家長可以和那位老師曉以利害,我想老師還是不敢有何舉動的,畢竟她們也有許多規章制度約束她們的。實在不行轉學算了,也不能叫孩子蒙受不白之冤啊。。。

6. 學前幼兒教育案例

【案例1】小名是個3歲3個月的孩子,十分活潑可愛 父母很喜歡他 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名無論做什麼事情之前從不愛多思考 比如 完插塑時 讓他想好了再去插 而他卻是拿起插塑就開始隨便地插 插出什麼樣 就說插的是什麼 在繪畫或要解決別的問題時也是這樣 夫妻倆認為這樣不好,便總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動,可小名卻常常做不到。小名父母時常為此而煩惱。試問小名父母的態度和行動對嗎?請從兒童思維發展的角度分析小名的這一類行為,並為小名的父母提出科學的教育建議。 【分析1】3歲3個月的孩子處於直覺行動性思維階段。 這時候幼兒的語言能力還很低,所以他們進行的思維總是與對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動分不開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思維是在動作中進行的,離開所接觸的事物,離開動作就沒有了思維,所以稱之為直覺行動性思維。如孩子畫畫時,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畫什麼,而是拿起筆就畫,畫出來像什麼他就說是什麼。 也就象案例中描述的 「玩插塑時 讓他想好了再去插 而他卻是拿起插塑就開始隨便地插 插出什麼樣 就說插的是什麼」 小名的家長很關注孩子的發展,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這些做的很好,值得肯定!但要清楚:思維要藉助於詞來實現,與語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此時發展孩子思維能力的關鍵是幼兒語言水平的培養,通過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可以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平時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說話,說話時大人要使用正規的語言,要豐富孩子的詞彙,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詞彙,如動物、傢俱、交通工具等,多講故事。游戲是孩子喜歡的一種活動,在游戲中父母可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來給孩子講解一些有比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找出相同的東西,藉以培養孩子善於區別事物不同點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立即去幫助解決,而要留點時間和機會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例如東西拿不到怎麼辦?皮球滾到哪裡去呢?培養孩子自己動腦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給孩子,如積木、拼圖、組裝玩具等,讓他自己擺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認識一些事物之間的聯系,積累豐富的經驗,這些都是提高小名思維水平的重要基礎。 【案例2】 早上來幼兒園時,冰冰很傷心的抱著奶奶哭不肯進入室內。在老師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冰冰進入了室內,但是冰冰仍然無法停止哭泣。這時孩子都在吃飯,老師就把冰冰叫到睡眠室,拉著冰冰的手,同時看著他的眼睛,「冰冰,我們單獨聊聊吧。」冰冰這時的情緒已經有所緩和,雖然仍在抽泣,但已經努力在控制自己的情緒。「冰冰,幼兒園這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你,他們都等你來吃飯呢,而且老師也很喜歡冰冰。」看冰冰的情緒有所緩和,老師說「那我們拉個勾吧,一會兒好好吃飯」。冰冰很爽快的和老師拉了勾然後自己去洗手,然後又很安靜的開始吃飯。冰冰快吃完飯時,「冰冰,我們明天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好嗎?」冰冰只是看著老師,老師又用緩和的語氣說「你這樣哭奶奶會傷心的,而且眼睛會痛的…」沒等老師說完,冰冰用一隻手捂著眼睛,另一隻小手擺動著「別說了,別說了」。 【分析2】 1、 情緒在學前兒童心理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學前兒童不同於年長兒童的突出特點。學前兒童的行為充滿情緒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對學前兒童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機作用非常明顯。情緒直接指導著學前兒童的行為,愉快的情緒往往使他們願意學習,不愉快則導致各種消極行為。學前前期兒童的情緒反應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有關,但還有大量與社會性需要有關的事情。 2、 針對冰冰早上入園的哭泣,她的情緒反應應該完全是與社會性需要有關。一方面可能是孩子對家人很依戀,所以每天早上要和奶奶分別的時刻對他都是一種很大的痛苦,可能她自己也很苦惱,也不想用這種哭的方式和奶奶告別,但他畢竟是孩子,情緒調節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從案例中的後半部分可以看出,冰冰的哭泣不完全是鬧人。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從冰冰的語言發展來看,她已經能夠很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哭泣的現象應該是減少的,而且自我控制和掩飾內心不愉快的情緒也在逐漸形成。 3、 建議家長在孩子入園時,盡量給孩子時間調整情緒。早上入園前盡量用言語鼓勵孩子。如「冰冰,今天奶奶希望你表現很棒,而且爸爸媽媽會在視頻上看見你的;我們拉勾今天不哭了,奶奶把你送進幼兒園並不是不愛你了,我會想你的。」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盡量用充滿愛的眼神看著她,讓她明白雖然把她送進幼兒園,但是對她的愛是不會變的。 幼兒園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但其間接原因不外乎與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嚴、教職工的責任心差及幼兒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等三方面有關。34個案例中,兼有兩種以上間接原因即一果多因的有15起,是事故總數的44.1%。 1、 間接原因之一: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嚴。 34個案例中,高達79.4%的事故與此原因相關,說明幼兒園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與管理不善有關,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 分析:有的幼兒園沒有合理地建章立制,沒有完善的門衛、幼兒接送等安全制度,因無法可依、無章可循,致使管理出現漏洞;有的幼兒園雖然有較完備的規章制度,但未能嚴格執行,形同虛設,造成嚴重後果。 對策: 《幼兒園管理條例》規定,"幼兒園應當建立安全防護制度」、"幼兒園應當建立房屋、設備、消防、交通等安全防護和檢查制度……防止發生各種意外事故」;《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園長的職責之一是領導安全保衛工作,負責建立並組織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幼兒園教師、保育員的職責之一是嚴格執行幼兒園安全制度」。 對於制度執行不力的,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普通教職工,應互相監督可根據定期的考核情況進行獎懲,對於造成較嚴重後果的,要追究其責任。 2、間接原因之二:教職工玩忽職守、責任心差。 有47%的事故與教工缺乏責任心有關,說明教工玩忽職守的現象比比皆是,安全意識工作責任心亟待加強。 分析:教職工在實施保教過程中,常出現一些事故。如擅離職守、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沒有合理安排和選擇教育內容和方法,戶外及園外活動安全措施保障不力而引發事故等。 對策: 提高工作責任心,是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幼兒園應對教職工進行師德、幼兒生理、幼兒心理學等方面的培訓學習,使教職工增強對幼兒和幼教事業的熱愛,從而提高工作責任心,組織幼兒活動時做到人到、眼到、心到;另一方面,督促教師按科學合理的課表和作息時間表組織幼兒活動,並與檢查考核相結合。如果事故的發生與教工的責任心差有關,幼兒園應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 間接原因之三:幼兒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 有17.6%的事故與幼兒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有關,說明對幼兒進行切實有效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訓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分析:初生牛犢不怕虎」,由於缺乏生活經驗,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認識不足,判斷能力差,又缺少自我保護技能。因此走失、溺水、打鬧受傷等事故時有發生 對策: 幼兒期是身心成長的奠基期,是教給幼兒安全知識和技能的理想時期,若能在幼兒期建立正確的態度,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會避免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家園合力,經常教育幼兒對可能存在的危險提高警覺,增強安全意識;教師要破除"少活動,少出事」的觀念,讓孩子通過實踐鍛煉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可將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的學習滲透到教學和日常活動中,通過創設一些情境(如模擬、演習等),讓幼兒在相應的情境中去感受和體驗,從而學會保護自己的簡單

7. 幼兒園教育案例

網上,網路一下

閱讀全文

與幼教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