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黃河送教案

黃河送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0 09:57:05

『壹』 有關幼兒園「黃河」兒歌教案

師:讓你感受最深的詞是哪個?為什麼?(叫苦不迭) 師:誰叫苦不迭?為什麼會叫苦不迭,你能從課文中舉例說明一下嗎?(引導學生體會第一自然段)那你能說說叫苦不迭是什麼意思嗎? 小結:這真是一條禍河(板書:禍河) 師:黃河一直都是這樣的嗎?(生:不是,它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請說說它以前的樣子。(生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黃河以前的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生分小組對比讀一、二自然段) 小結:這樣的環境,難怪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板書:搖籃) 師:以前的搖籃,現在的禍河,這真是太讓人感到吃驚了。 問題B、黃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生默讀課文) 出示句子: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引導學生體會泥沙使黃河成了懸河,每到洪水季節,容易決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災) 出示句子:黃河發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引導學生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一是自然災害,二是人為破壞) (本環節中,我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文中的數據,讓他們從這些數字中去體會黃河的變化,感受到環境對人類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問題C、黃河怎樣才能變回原來的樣子?(齊讀課文) 生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總結出能使黃河恢愎原貌的辦法。 a、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 b、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 四、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你能說說你收集到的黃河現在的情況嗎? 2、現在,我想在班上組成一組保護黃河的環保小衛士,在黃河邊上豎立警示語,你會怎麼寫呢?(用多媒體顯示警示語) 3、在你身邊的環境中,有類似黃河一樣的經歷的地方嗎?面對這些改變,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4、總結:相信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身邊的環境在同學們的努力之下,一定會重見笑顏、重放光彩。我們的地球也一定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板書: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搖籃」 禍河 原因:自然災害,人為破壞(懸河) 解決辦法: a、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 b、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 教學反思:新課標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我課前安排了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並在課堂上延伸至身邊的事物,讓他們能更快更好的獲得不同的體驗。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因此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理解,讓他們自己去感受黃河的變化,發出不同的感嘆。教學中,我盡量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每個人都學會思考,每個人都能暢所欲言,並鼓勵他們進行自我評價和對他人評價。在孩子們讀書時,我讓孩子們用不同方式的讀書形式,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貳』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公開課教學設計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公開課教案 1

【教材版本】
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維護大自然,維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辦,課文先寫了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原先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著從黃河的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後是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

【教學重點】
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黃河變化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明白為什麼要維護大自然。

【教學難點】
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

【教學准備】
《黃河頌》錄音帶和抗洪資料。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黃河頌》錄音帶導入
黃河是母親河,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今天俺們一起來了解它的過去和現在。

二、初讀課文,了解黃河的變化
1、學會本課生字詞:
⑴讀字,讀准音,記住形。
⑵讀讀詞,明其義。
2、小組合作學習,找出黃河原來是什麼樣子的?後來有哪些變化?想像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3、以自身喜歡的方式進行匯報。

三、匯報學習效果,理解大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匯報形式:
1、資料展示(抗洪)。
2、繪畫演示。

四、設計治理方案,增強環保意識
1、說說科學家為治理黃河所設計的方案。
2、小組合作,為治理黃河提建議。

【板書】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原來現在
氣候溫暖自人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然為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因原經常決口
素因
(搖籃)原因(禍河)

『叄』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案

【教材分析】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說明文,文章條理清楚,材料確鑿,數據詳實,字里行間包含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環保意識。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課文先寫了黃河帶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著,從黃河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後寫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基於這一理念,我在教學本課時,主要運用「導放結合,合作學習,自學為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學習,進一步提高略讀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墊定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8個生字。
(2)了解黃河的變化、變化的原因及可以採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辦法。
2、過程與方法
學生課前查找有關黃河知識的資料,搜集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遭受破壞的事例、數據,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採取自讀自悟、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運用「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並付諸行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黃河的變化、變化的原因及可以採用的防止水土流失的辦法。
2、樹立環境保護的觀念。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准備】
1、課前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以及生態環境被破壞的資料。2、自製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誰知道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哪條河?你所知道的黃河是什麼樣的?
2.今天老師帶來一段有關黃河的視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視頻展示黃河過去和現在)
3.視頻看完後,大家有什麼感受。(生看後說感受,質疑)。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解決。
2.(課件出示生字詞語)師:課文讀完了,現在我想檢驗一下大家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請一位同學把詞語讀一讀。齊讀。
3.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黃河寫了哪幾方面內容?
4.引導概括:原來——搖籃 後來——禍河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相機板書。
5.現在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課文先講了 ,接著講了 ,然後講了 ,最後講了 。)

三、小組合作,探究課文
(一)師:同學們,高老師不僅是一位語文老師,而且是學校科學興趣小組的老師,最近我遇到了一個難題——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現在就請全班同學幫助我一起來研究以下幾個問題(課件出示)
A.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B.後來黃河變成什麼樣了?
C.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D.怎樣才能治理好黃河?
(二)請各位同學分小組討論以上問題。(學生分小組討論)。
(三)學習黃河的過去。
1.導語:剛才大家經過激烈的討論,相信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現在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
2.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指名回答,課文中說原來的黃河流域可以與今天的江淮流域媲美,現在就請看一下今天江淮流域的美景(課件展示昔日黃河流域,出示第三段)
3.黃河的水哺育了炎黃子孫,所以人們把黃河稱為中華民族的搖籃,面對這樣美好的河流,我們應該用什麼感情來讀。(什麼樣的語氣讀?熱愛、嚮往、感激、自豪、驕傲、贊美)指名回答。
4.請各位同學懷著熱愛、贊美、嚮往之情一起向全國人民展示過去黃河之美。全班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學習黃河的現在。
1.過渡:這樣美好的搖籃,後來變成了什麼樣子呢?我們就來交流第二個問題。(你是從課文哪些自然段了解到的?)出示課件。
2.第一自然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打比方、列數字),你從這些數字中體會到了什麼?指名回答。
3.小結:作者列出了黃河泛濫的具體數字,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黃河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今天我帶來了一段洪水泛濫的視頻,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洪水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課件展示黃河泛濫)
4.看了洪水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讀這部分我們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呢?指導朗讀。
5.好,我們一起來合作朗讀一下1、4段,第一段我讀黑字部分,同學們讀紅字部分,要讀出你們的悲痛、傷心來。第四段大家齊讀。(師生合作讀、學生齊讀)
6.剛才,我們向全國人民展示了原來的黃河和後來的黃河,全國人民不禁要問一個問題,一個什麼問題呢?請大家齊讀第二自然段。
7.本自然段在課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承上啟下,過渡段)這句話哪個詞承上,哪個詞啟下呢?(搖籃、禍河)板書。
8.現在的黃河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你是從哪些自然段了解到的呢?指名回答。
9.寫黃河泥沙多的時候運用什麼樣的說明方法?
10.作者列舉了哪些數字?找一找,請同學們動筆用波浪線畫出。請學生匯報。
11.唐代詩人劉禹錫也曾用「九曲黃河萬里沙」的詩句來說明黃河含沙量大。由於含沙量大,大量泥沙在下遊河道沉積,黃河變成了什麼?懸河。
12.出示懸河錄像,解釋懸河。
(五)學習黃河變化的原因
1.是啊!第5段用一系列驚人的數據,說明了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那麼造成黃河含沙量多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交流第三個問題。
2.造成黃河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呢?指名回答,自然、人為。
3.由於自然和人為原因,造成了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更嚴重的是。出示「更嚴重……頻繁」師生合作讀。
4.這一部分一連用了12個越字,這樣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六)學習治理黃河
1.師:黃河的水患使兩岸老百姓叫苦不迭,我們應該如何治理黃河呢?為了拯救黃河,科學家為黃河設計了哪些治理方案。
2.治理黃河的關鍵是什麼?

四、拓展延伸,小結學法
1.同學們,該我們為黃河出一份力了,拿出紙來寫一寫你為治理黃河設計的方案。
2.黃河的變化並不能親眼所見,但作者為什麼能把這一過程提示得如此清楚、具體?(採用了大量詳實的材料)作者是如何獲得這些材料的呢?你從中學到了什麼?(這些材料的獲得靠的是作者平時的觀察、閱讀、搜集、記載)我們也要向作者學習,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時注意積累材料,這樣作文就能意之有物。)
3.黃河發生的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啟示?(告訴我們要保護環境、善待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4.你能聯系實際舉出人類破壞大自然受到處罰的例子嗎?(沙漠化、溫室效應、酸雨、洪旱)
五、總結課文
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黃河從過去的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後來變成禍河,是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和人類的破壞,同時也了解了科學家為治理黃河想出的方案,讓我們也行動起來,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吧!

六、布置作業
任選作業(課件出示)
1.寫一條保護母親河的公益廣告。
2.寫一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讀後感。
3.出一期有關環境保護的手抄報。

『肆』 黃河 母親河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給課文分段,寫出第二段各層的提綱
2、朗讀課文,並能按提綱簡要復述課文
3、了解科學家們假象的黃河象骨頜化石的來歷及假想,依據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4、能收集資料,製作簡單的幻燈片,以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抓住主要內容,簡要復述課文。

三、教學過程:
(課前出示背景課件)
(一)、激趣導入:
1、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有關化石的資料,誰先給大家介紹?(指名一學生上台解說並組織其他同學介紹,展示自製的化石圖片或有關的資料等。)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走進北京自然博物館,參觀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出示幻燈)這就是古代黃河象的骨骼化石。(師板書課題:19、黃河象)

(二)、學習第一段
1、看著這具大象的骨架樣子(板書:骨架樣子),你覺得它有什麼特點?(高大、完整。師板書。)課文在第幾段描繪,請劃出有關語句。
2、生交流。
3、齊讀這些語句,體會黃河象化石的特點。
4、(再看圖片)看著這具化石的樣子,你有什麼想了解的?
5、學生自由提問。師引導提出:黃河象化石是怎樣被挖掘出來的?為什麼能被保存得這樣完整?
6、古代黃河象的化石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現史上是罕見的,人們是怎樣發掘的呢?請快速、輕聲地朗讀最後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三)、學習最後一自然段
1、檢查:人們是怎樣挖掘出這樣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學生回答)
2、此段告訴了我們什麼?
(相機板書:化石的發現 ——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時樣子)
3、象化石被挖掘出來時是什麼樣子的,請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4、待學生找到後師出示幻燈示答案生齊讀這句話。師板書:斜插沙土 腳踩石頭。
5、師提問:文章開頭向我們介紹了象化石的特點和樣子,結尾介紹了象化石的發掘和剛發掘出來時的樣子,那麼中間部分介紹了什麼呢?
6、生答:科學家假想黃河象化石的來歷。板書:假想來歷。

(四)、學習第2—7自然段
(一)、抓住關鍵詞導入,理解課文內容
1、師問:什麼是假想?
2、生答:假設、想像。
3、師:對於發生在幾百萬年前事,我們現代人根本不可能親眼所見,也不可能找到現成的資料查詢,人們只能根據一些歷史性的東西來進行想像、假設。那麼,科學家是根據什麼來想像、假設黃河象化石的來歷的?
4、生自由談。
5、(出示幻燈,示假想依據)師:科學家根據黃河象化石被挖掘出來時的樣子,想像了化石的來歷,下邊,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是怎樣來想像的。
6、根據讀書要求讀課文:(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文,並能復述此故事;(2)、對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你想問什麼?請准備好,在小組內交流。
7、指名一人復述此內容。
8、你認為科學家的假想最生動的一幕是哪裡?(生自由回答)
9、質疑:對於科學家的假想,你有什麼不能理解的?
10、學生自由質疑。
12、自由感情朗讀。
(二)拓展延伸,陶冶學生情操
1、剛才大家學得很認真,老師真為大家高興。你們知道大象的生活習性嗎?
2、生自由談。並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
3、今天,我們今天認識的大象化石是在甘肅發現的,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組老師收集的關於甘肅地貌的資料。(幻燈示甘肅地貌)
4、待學生看完後,師問:看了以上資料,你有什麼不能理解的?
(引導學生談到環保的話題)
(三)回顧課文,鞏固練習
1、對於課文的寫作順序,你有不同的見解嗎?(只要學生的見解合理,都應該予以肯定。)
2、讓學生提出不懂的生字、詞,共同交流、討論。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有關黃河象的文章。科學家們即生動又合理的想像,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說每一個古生物化石中,都蘊含著深奧的科學道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來這方面的資料讀讀,也可以推薦給老師和同學。
附板書

19 黃 河 象

骨架的樣子----假想來歷----發掘化石
炙烤
高大 ↓ 斜插沙土
完整 乾渴 腳踩石頭

陷進

化石

『伍』 設計教案《黃河,母親河》教學設計

學生看大屏幕,搶答下列問題。)
1、黃河全長多少米?
2、黃河發源於哪座山?
3、黃河流經哪幾個省區?
4、黃河在哪裡注入渤海?
第三篇章 憂患篇:拯救母親河 ——黃河的未來。
A、學生相互討論回憶,了解黃河的現狀。
斷流:從1972年至1996年的25年間,黃河下游有19年發生斷流,累計斷流57次,共計682天,平均每年斷流36天。進入90年代,斷流尤為嚴重。1997年2月7日,黃河下游利津河段首次斷流,斷流河段曾一度延至河南開封市柳園口河段,斷流長度達700多公里。
污染:對 7247 公里長的幹流和主要支流進行水質評價,其結果是:7 成以上的河段完全失去了飲用水源功能,其中,有 1779 公里受嚴重污染;劣於 5 類水標准,這種水實際上已成為「毒液」。
1995年6月下旬,斷流四十多天的黃河濟南段盼來了一次過流的機會,然而緩緩而來的並不是人們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著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魚類,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氣……
1999年初,黃河潼關以下河段發生了歷史上范圍最大、程度最重、持續時間最長的嚴重水污染,造成了一些城市供水困難,給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威脅。水質惡化不僅直接影響人民生活和身體健康,而且大大加劇了水資源的緊缺程度。
在三門峽市,許多市民感到自來水有異味,只好花錢買鄰近地區的井水、泉水吃,從而出現了「守著黃河買水吃」 的怪現象。
水土流失:黃土高原本來土壤肥沃,森林覆蓋面廣,卻由於歷代的砍伐,使土壤失去保護,任由暴雨沖刷,造成嚴重的土壤侵蝕,淤積下遊河道,引致泛濫成災。再者,光禿的地面,亦使地面徑流加速集中匯入河流。黃河現在是全國乃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B、愛我黃河,我為黃河出點力。
(一)、讓學生暢所若言,盡情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1、你知道黃河容易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
參考答案:上游流經黃土高原,帶來大量泥沙,使下遊河床逐漸抬高,甚至高於農田、鄉村、城市,一有大水,必然泛濫成災。
2、你知道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嗎?
參考答案:是人類對水資源的用量超過其自然的限度,及人類的需求與脆弱的生態環境之間的劇烈的反映。
3、面對著黃河,你最想對黃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4、如今,黃河的現狀令人堪憂,你為黃河最願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5、請你為改造黃河獻一計。
(二)、學生4人小組展開活動,完成下列兩則題目:
1、請你為保護母親河設計一則公益廣告
2、請你為黃河母親和設計一則公益廣告語。
優秀的廣告語如:
1、 母親河消失的每一滴水,都是我們心中的每一個悔——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2、黃河母親在哭泣,中華兒女齊救娘。
3、保護黃河,珍愛生命。
4、萬里黃河在咆哮,祖國母親淚滿流。風吹雨淋黃土坡,水土流失愈嚴重。炎黃子孫同攜手,積極保護多綠化。
5、心系黃河,共建家園。
優秀的公益廣告賞析:
1、 黃水滔天,濁浪滾滾中,祖國地圖上滿目瘡痍:一棵棵殘樹在洪水中隨波逐流,一根根樹樁無奈哭泣。畫面中,一座小樓在大浪沖擊中岌岌可危,小樓上的人哭叫著拋出了殘缺的斧頭。
標語:我「愛」黃河母親,砍光了「絆腳石」,永遠在她「懷抱」中!
點評:畫面布局合理,含義一目瞭然,色彩鮮明,令人有觸目驚心之感。標語言簡意賅,頗具諷刺意味。
2 、標題一:曾經——
一條碧藍的河流蜿蜒流淌,綠樹成蔭,鳥兒在藍天白雲之下歡快的飛翔。伴隨著悅耳的音樂,河水中浮現出「河」這一古老的名稱。
標題二:現在!
刺耳的閃光燈聲中,拍攝著黃河的現狀:觸目驚心的樹木殘樁中,濁流肆虐,天空不再澄澈,鳥兒不再歌唱,沙塵彌漫在畫面上。「黃河」這個名稱的出現,發人深省。
標題三:未來?
只有一片乾涸龜裂的土地。
點評:富有節奏感的畫面,具有強烈的對比效果。以三個表示時間變化的詞語做連綴,簡潔明了,標點的使用頗見匠心。
活動小結:我們的黃河之旅馬上就要結束了,可是我們對黃河、對地球的悠悠關愛之情是永遠不會結束的,本次活動我們將語文與地理、歷史等學科有機結合在一起,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跨學科的學習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加強了環保意識。小組匯報的形式激發了同學們的主角意識,人人參於,互助合作,又有創新。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獲取資料的方法,而且也學會了整理資料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探究、創新、團結合作的精神。
同時,請從下列各題中任選一題完成。
1、以「我心中的黃河」為題,寫一篇作文,抒發你對黃河的感情,寫出你對黃河的希望、祝願。
2、請針對黃河斷流和水污染這一嚴重的生態危機,設計一則公益廣告,呼籲人們保護母親河。廣告要件應包括圖畫或照片、廣告詞、設計思路說明。可以用手繪,也可以利用電腦設計,力求有創意。

閱讀全文

與黃河送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