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大班教5的加法自編應用題,為升入小學起到什麼作用
設計思路: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數學的學習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學教育活動必須回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選擇這一活動內容——《學習自編5的加法應用題》。在活動中通過互動交流,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掌握自編應用題的基本要領。 活動目標: 1、復習5以內數的加減,初步理解加法應用題的結構,掌握編題要領,學習自編5的加法應用題。 2、能積極參與討論、設想,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3、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樂趣。 重 點:初步學會自編加法應用題。 難 點:提出的問題要符合加法應用題的結構。 准 備: 1、自製題卡、掛圖 2、實物:蘋果5個 活動過程: 1、游戲法:復習5以內數加減。 (1)、游戲「長高變矮」,看算式說得數。 (2)、游戲「點兵點將」,進行看圖列式。 2、描述法:運用實物演示,學習口述自編應用題,分析題意幫助幼兒初步了解加法應用題的結構。 3、運用講解法,引導幼兒觀察圖上內容,嘗試自編5的加法應用題。 (1)、出示掛圖,利用冬季戶外活動場景,引導幼兒看圖列式,嘗試編應用題:4+1=5 3+2=5 (2)、運用加法交換律得出:1+4=5 2+3=5 (3)、啟發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繼續運用冬季戶外活動內容編應用題:1+4=5 2+3=5,鼓勵幼兒判斷:如口述應用題條件不全的,請幼兒補充完整。 4、練習法: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思考,根據圖上內容進行遍題練習 活動延伸:一日生活中隨機引導幼兒做編題練習。 教學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採用掛圖作為教具,在此過程中還進行多重遊戲亦配合這次教學活動,所以幼兒很容易產生興趣。而且整個活動都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所以整個活動幼兒都精神飽滿,而且也充分的體現了綱要的精神----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學習自編5以內口頭加法數學應用題,在這樣的游戲環節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以內加法應用題的自編,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通過今天的活動,讓我體會到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為幼兒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於樂。 我發現在活動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動中試著讓幼兒自己創編應用題,細節方面處理的不夠經驗。我想針對這個問題,在以後的活動中可以引導孩子們去豐富。
② 幼兒學習加減法比學習自編口述應用題容易
學習意圖:大班幼兒已經掌握了十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和看圖列算式,為了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我給孩子們設計了一節自編口述應用題的活動.首先運用直觀的教具讓幼兒學習編應用題的方法,然後讓幼兒結合圖片練習自編口述應用題,再過渡到聯想生活實際編應用題,最後每個幼兒一張小圖片編題、說題、寫題由淺入深,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獲得了知識. 活動准備:教學掛圖三幅,數字卡片三套,幼兒每人一張小圖片、投影儀、電視機.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學習自編口述應用題.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3、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1、師生一問一答的形式復習十以內的加減法. 2、師:教師給小朋友帶來兩張圖片,圖片上有一件事情,還有2個數,一個問題,誰願意把圖片上的事說給小朋友聽? 幼兒a:山上有5隻小猴,山下有3隻小猴,一共有幾只小猴兒b:樹上有一隻大松鼠,5隻小松鼠,樹上一共有幾只松鼠? 師:他們分別說了哪兩個數,提了一個什麼問題?. 幼兒a:他說了5和3這兩 個數,說了小猴的這件事. 幼兒b:他說1和5這兩 個數,說了樹上小松鼠的事. 師:剛才的活動中,有一件事兩個數,一個問題,這個活動叫編應用題.(字卡) 3、出示大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的內容,自編口述應用題,並列算式. 幼兒a:草地上有2隻灰兔子,6隻白兔子,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兔子?2 6=8 幼兒b:花叢中有6隻蝴蝶,飛走了2隻,花叢中還有幾只蝴蝶?6-2=4 教師根據幼兒口編的減法應用題,向幼兒講解編減法應用題的方法,並讓幼兒練習. 4、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看圖編應用題,生活中還有許多的事情都可以編應用題,大家想一想、編一編.(提問個別幼兒) 5、幼兒每人一張小圖片,結合圖片上的內容,編出加減應用題,教師用投影儀把孩子的作業投到電視上讓全體小朋友看並讓幼兒口述所編的應用題內容.
③ 三年級自編應用題,並列式解答
(1)楊樹有18棵,松樹的棵數是楊樹的4倍,柳樹的棵數比松樹少25棵,柳樹有多少棵,
(2)18×4-25,
=72-25,
=47(棵);
答:柳樹有47棵.
④ 小學六年級自編應用題,怎樣做
蘋果有120個 比梨少2/3 梨幾個
算式 120/(1-2/3)
我也六年級
⑤ 初一上學期自編數學應用題30道 簡單一點
1)水果店一天運進蘋果、香蕉、梨共390千克,蘋果的重量是梨的1.5倍,香蕉的重量是梨的3/4,三種水果各運進多少千克?
(2)一缸水,用去1/2和5桶,還剩30%,這缸水有多少桶?
(3)有一快棱長20厘米的正方體木料,刨成一個底面直徑最大的圓柱體,刨去木料的體積是多少?
(4)一根鋼管長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餘下的1/3,還剩多少米?
(5)兩個小組裝配收音機,甲組每天裝配50台,第一天完成了總任務的10%,這時乙組才開始裝配,每天裝配40台,完成這批任務時,甲組做了多少天?
(6)修築一條公路,完成了全長的2/3後,離中點16.5千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千米?
(7)師徒兩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總數的2/7,比師傅少做21個,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8)兩隊修一條公路,甲隊每天修全長的1/5,乙隊獨做7.5天修好。如果兩隊合修2天後,其餘由乙隊獨修,還要幾天完成?
(9)倉庫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總數的2/5,第二次取出總數的1/3少12袋,這時倉庫里還剩24袋,兩次共取出多少袋?
(10)前輪在720米的距離里比後輪多轉40周,如果後輪的周長是2米,求前輪的周長。
(11)甲數是甲乙丙三數的平均數的1.2倍。如果乙丙兩數和是99,求甲數是多少?
(12)有一工程計劃用工人800名,限100天完成。不料從開工起,做35天後因事故停工,停工25天後繼續開工,如果要在限期內完工,應增加工人多少名?
(13)水果店以2元錢1.5千克的價格買進蘋果若干千克,又以4元錢2.5千克的價格賣出去。如果店裡想得到100元錢的利潤,這個水果店必須賣出水果多少千克?
(14)甲乙丙三人行走的速度分別為每分鍾30米、40米和50米。甲乙同在A地,丙在B地。甲乙與丙同時相向而行,丙遇見乙後10分鍾又和甲相遇,求AB兩地相距多少米?
(15)甲從東村去西村需10分鍾,乙從西村去東村需行15分鍾,兩人同時動身相向而行,相遇時離中點150米,求兩村間的距離。</P< p>
(16)一輛汽車,第一天跑完全程的2/5,第二天跑完剩下的1/2,第三天跑的路程比第一天少1/3,這時剩下的路程是50千米。求全程是多少千米?
(17)客船從甲港開往乙港,每小時行24千米。貨船從乙港開往甲港,12小時行完全程。現同時相對開出,相遇時,客船和貨船所行路程之比為6:7,甲乙兩港間的距離。
(18)甲乙兩站相距1134千米,一客車和一貨車同時從兩站相向開出,10小時30分鍾相遇,貨車速度是客車速度的5/7,客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19)某裝配車間男職工人數的40%和女職工人數的20%相等,已知這個車間有女職工130名,男職工人數比女職工人數少多少名?
(20)有鹽水25千克,含鹽20%,加了一些水後含鹽8%,加了多少水?
(21)甲乙丙三個倉庫存糧共307噸,各運出40噸後,甲乙倉庫剩下糧食重量的比是3:5,乙丙倉庫剩下糧食重量的比是3:4,丙庫原有糧食多少噸?
(22)甲乙兩車間要加工一批麵粉,實際完成計劃的130%甲乙兩車間完成任務的比為8:5,乙車間比甲車間少加工麵粉13.5噸。原計劃加工的麵粉是多少噸?
【應用題二】
(1)有兩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從乙筐取出20%後,甲乙兩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來兩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2)計劃裝120台電視機,如果每天裝8台能提前一天完成任務,如果提前4天完成,每天應裝配多少台?
(3)甲乙兩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車和一列貨車同時從兩地對開,貨車每小時行72千米,比客車快 2/7,兩車經過多少小時相遇?
(4)學校買來圖書若干本分給各班,若每班分25本則多22本,若每班分給30本則少68本,共有幾個班級?買來圖書多少本?
(5)果品公司儲存一批蘋果,售出這批蘋果的30%後,又運來160箱,這時比原來儲存的蘋果多1/10 ,這時有蘋果多少箱?
(6)綠化隊修整街心花園,用去900元,比原計劃節省了300元,節省了百分之幾?</P< p>
(7)某修路隊修一條公路,原計劃每天修200米,實際每天多修50米,結果提前3天完成任務,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8)有一長方體鋼錠,底面周長2米,長與寬的比是4:1,高比寬少25%它正好可以鑄成高為3分米的圓錐體,圓錐體的底面積是多少?
(9)一根電線,第一次用去全長的37.5%,第二次用去27米,這時已用的電線與沒用的電線長度比是3:2。這根電線原來長多少米?
(10)某班男生人數比全班人數的5/7 多6人,女生人數比全班人數的1/4少4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11)甲倉原來比乙倉少存糧50噸。從甲倉往乙倉調運30噸糧食後,甲倉存糧比乙倉少1/4。乙倉現在存糧多少噸?
(12)將柴油裝入一隻圓柱形的油桶,已知油桶的底面直徑6分米、高10分米裝滿後連桶重280千克。已知一升柴油重0.85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13)某商店以每支10.9元購進一批鋼筆,賣出每支14元。賣出這批鋼筆的4/5時,不僅收回了全部成本,而且獲得利潤150元。這批鋼筆一共有多少支?
(14)加工一批零件,師傅每天可加工54個,徒弟如果單獨加工,17天可以完成。現兩人同時工作,任務完成時,師徒兩人加工零件的個數比是9:8,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15)六(一)班原有1/5的同學參加勞動,後來又有兩個同學主動參加,這樣實際參加人數是其餘人數的1/3,實際參加勞動的有多少人?
(16)有大小球共100個,大球的 1/3比小球的1/10多16個,大、小球各有多少個?
(17)媽媽買3千克香蕉和2千克梨共付13元,已知梨的單價是香蕉的2/3, 每千克梨多少元?
(18)師徒倆共同做一批零件,原計劃師傅和徒弟2人做零件個數的比是9:7結果完成任務時,師傅做了總數的 5/8,比原計劃多做了30個零件,師傅原計劃做零件多少個?
(19)一盒糖果共有80粒,分給兄弟二人,哥哥吃掉自己的1/3,弟弟吃掉10粒,後來又吃掉5粒,剩下的兩人正好相等,兄弟兩人原來各分得多少粒?</P< p>
(20)有甲乙兩根繩子,甲繩比乙繩長35米,已知甲繩 1/9和乙繩的1/4相等,兩根繩子各長多少米?
【應用題三】
(1)一個圓柱體底面周長是另一個圓錐體底面周長的2/3,而這個圓錐體高是圓柱體高的2/5,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幾分之幾?
(2)有一隻圓柱體的/玻璃杯,測得內直經是8厘米,內裝葯水的深度是6厘米,正好是杯內容量的4/5,再加多少葯水,可以把杯子注滿?
(3)有兩筐蘋果,甲筐比乙筐少31個,如果從甲筐中取出7個放入乙筐,那麼甲筐與乙筐蘋果個數的比是4:7,現在乙筐有多少個蘋果?
(4)甲乙丙三人共同生產一批零件,甲生產的零件是乙丙總和的1/2,甲丙生產的零件總和與乙生產零件個數的比是7:2,丙生產200個零件,甲生產了多少個零件?
(5)一個工人師傅製造一個零件用5分鍾,他的徒弟製造一個零件用9分鍾,師徒兩人合做一段時間後,一共製造了84個零件。兩人各製造了多少個零件?
(6)一個直角梯形,上底和下底的比是5:2,如果上底延長2米,下底延長8米,變成一個正方形,求原來梯形的面積?
(7)甲乙兩隊的人數的比是7:8,如果從甲隊派30人去乙隊,那麼甲乙兩隊人數的比是2:3。甲乙兩隊原來各有多少人?
(8)一輛貨車從縣城往山裡運貨,往返共走20小時,去時所用時間是回來時的1.5倍,已知去時每小時比回來時慢12千米,求往返的路程。
(9)一項工程,若由甲乙兩個施工隊合做要12天完成,已知甲乙兩個施工隊工作效率的比是2:3,這項工程由乙隊單獨做要多少天完成?
(10)一堆煤,第一次運走它的1/4,第二次又運走120噸,這時餘下的煤的噸數與運走的噸數的比是2/3。這堆煤原有多少噸?
(11)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分別從兩地相向而行,6小時相遇,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多行了72千米,已知甲乙兩車的速度比是3:2,求兩地間的距離。
(12)把一批化肥分給甲乙丙三個村子,甲村分得總數的1/4,其餘按2:3分給乙丙兩村,已知丙村分得化肥12噸。這批化肥共多少噸?
(13)一批貨物按5:7分給甲乙兩個車隊運輸,乙車隊運了840噸,完成本隊任務的4/5,後因另有任務調走,以後由甲隊運完,甲隊實際運了多少噸?
(14)甲乙兩隊共210人,如果從乙隊調出1/10的人去甲隊,那麼現在甲乙兩隊人數比是4:3,甲隊原有多少人?
(15)甲乙丙三名工人共同做一批零件,甲加工了總數的2/5,比乙多加工了125隻,乙丙加工數的比是3:2。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只?
(16)貨車速度與客車速度比是3:4,兩車同時從甲乙兩站相對行駛,在離中點6千米處相遇,當客車到達甲站時,貨車離乙站還有多遠?
(17)山湖鄉運來一批農葯,第一天用去總數的4/7,比第二天用去的二倍還多12千克,這時用去的與餘下的農葯的比是27:8,這批農葯重多少千克
⑥ 如何教小學一年級學生自編應用題
要想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便應用題的能力,平時就應該加強學生做應用題時,用語言敘述裡面的關系的能力培養,這樣慢慢的就自己就會編應用題了!
⑦ 怎樣引導小學生自編應用題
一、組織復學生聯想所學知識,制開拓編題思路小學生在開始自編應用題時,由於對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應用題的結構特徵未能理解,常常會出現一些數量關系不清楚或結構不完整等問題。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獨立解答相類似的一些應用題,並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出示題目及關系式,使學生從一些具體的事例當中研究其數量關系以及應用題的結構特徵。然後啟發學生聯想所學知識拓展編題思路進行編題訓練。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推理,根據題目要求編應用題在看圖編應用題時,小學生有時會出現不是數據弄錯了,就是編出的題目同要求不相符等問題。教師就要充分運用電教或出示實物等教學手段,用色彩鮮艷的圖片、幻燈或實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從下面幾方面積極進行思維。1.從具體到抽象。(觀察圖意→分析已知條件→聯想結構特徵→編題)例如:小學數學第三冊第19頁12題:「看圖編一道乘法應用題和兩道不同的除法應用題。
⑧ 自編應用題
死孩子,自己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