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適合於小組合作朗誦的現代詩歌
《好的朗誦詩歌》
又是一個/無眠的深夜 借著/昏暗的光 我靜靜的/在床上,靜靜地/感覺到風無聲的掠過/夾雜這動人的旋律 這也許就叫憂郁吧 做一個憂郁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好 至少我這么認為
憂郁並不代表不理智
就好像拒絕並不代表你不願意
這只是一種選擇…是/誰的聲音?
輕輕地/ 安靜的唱著
象家鄉的媽媽/守望的眼睛一樣 溫暖/安逸
我躺著/哭了 眼淚斜斜地/流下來
記得小時候/問媽媽 為什麼傷心/像快樂
媽媽笑著 說她也不懂 而如今童年已經不在
昨天的雨點撒下來 那滋味叫愛 ……
有時候我/很想留住所有的痕跡
有時候我恨那些痕跡
因為他們讓我的生命斑駁
朋友們請多珍重 冷的時候就回家
回到溫暖的小屋 那裡永遠不會冷
雖然離開也是一種緣分……
天冷真的/想回家 不在風里徘徊
眼裡的淚/流下來 這滋味就是愛
《情系汶川》組詩
作者:一泓清水
一 地震來臨
一陣地動山搖的劇烈震顫,
生生地撕裂了大地的胸膛,
那決堤般無法遏止的淚水,
冰冷地掛在了我們的臉龐。
多少溫馨的家庭,
剎那間骨肉分離、家毀人亡。 多少可愛的花兒,
鮮活的生命被深深地掩埋在黑黑的廢墟, 掙扎著、渴望著能看到最後一眼的光芒。 還有更多的花兒,
卻再也沒有機會,
看見初升的太陽。
「媽媽,天好黑啊,我怕……」
「寶貝,別怕。
媽媽可以為你撐起一片塌陷的天空, 永遠守護在你的身旁。」
我不甘心,我要叩問上蒼,
拚盡全力撲滅死神的瘋狂,
從死神的手裡把你搶回,
好讓你明天再去上學堂。
看著你熟睡的樣子,
多想把柔軟的你抱在懷里,
再聞聞那熟悉的體香。
多想替你擦去哭出的淚光,
再看看你歡笑的臉龐。
睡吧,寶貝。
媽媽好累好痛,你自己要堅強!
媽媽的脊背快要斷了,也想睡了。
「寶貝,如果你活著,一定記住我愛你!」 一定要記得媽媽的模樣!
來世我還作你
好朗誦的詩歌篇二
《如何朗誦好詩歌》
如何朗誦好詩歌
朗誦,是一面旗幟,宣傳真理和正義,張揚真情和正氣,召喚人們為人類的理想和美好的生活勇往直前,感化人們提高生命的質量和珍惜生存的權利。
朗誦,是一股春風,帶給人們溫暖的氣息,送給人們溫馨的感覺,它拂面而來,體貼柔順;它綠岸而過,風光旖旎,融化了人們心中的塊壘,展現了人間的多彩生活。
朗誦,是一把匕首,可以剖析悲歡離合的歷史,可以揭露假冒偽劣的醜行,他鐵面無私,如日月經天,它鋒芒畢露,似光天化日,昭示世界和人心都變得坦盪敞亮。
朗誦,是一座殿堂,藝術的高雅和華貴仰首可見,經典的厚重和深邃引人人勝,他的精美雋永令人賞心悅目。他的黃鍾大呂令人振聾發聵。有聲語言在這里並不比文字語言遜色,這里再創作比創作本身還更加受到喝彩。
朗誦既有文本的文化傳承血脈,又有當代人文精神的關懷:"口耳之學"在朗誦中得到了具體說明,"膾炙人口"在朗誦中顯出了形象內涵。凡是進入朗誦視域的文字作品,便增添了有聲語言的魅力;凡是獲得朗誦美感的在場觀眾,就領略了語言藝術的真諦。
以上是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頌教授對詩歌和詩歌朗誦的功能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可以說,作為中國播音學重要的創建人之一和國家級教學名師的張頌教授的一席話,道出了詩歌朗誦的秘訣和真諦。正是由於此,詩歌朗誦也一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朋友的喜愛,也正是由於此,有相當多的積極報考播音主持藝術和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考生朋友也把
詩歌朗誦作為自己專業考試自備文學作品的首選。
那麼,如何在專業考試中成功地進行詩歌朗誦,提幾點建議,供考生朋友們參考。
1.選好作品深理解
詩歌。大體上可分為兩類,即格律詩和自由式。格律詩,也叫舊體詩,廣義上還包括詞,統稱古詩詞。自由詩又叫新詩,在我國,新詩主要是從五四運動以後,隨著白話文的興起和西方詩歌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不管是格律詩還是自由詩,作為專業考試朗誦之用,首先就要選好作品和深入理解作品。 因為不是所有的詩歌都適合朗誦。選好作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作品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別人推薦的作品即使再好,但是朗誦者本人沒感覺,調動不起朗誦的願望,那也不適合來朗誦。
第二,作品內容便於理解,不能深奧難懂。看著都費解的,朗誦出來效果也不會好。
第三,語言要琅琅上口,詩作本身韻律感強,有較鮮明的節奏起伏變化,形象生動,容易產生一定的沖擊力。
第四,感情摯烈,具有一定的變化幅度和對比。
第五,篇幅適中,不宜太短或太長,要有完整性。
一般不要選擇節選片段的作品。
選好了作品,還要在深入理解上下功夫。深入理解包括既要吃透作品的原意,還要了解作品產生的年代和寫作背景,還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創作和他其他相關的作品,而不能簡單地理解了大概的意思就上場朗誦。詩的語言是非常凝練的,往往表面淺顯易懂的句子的背後蘊含著深刻的意義,這是表面化的理解所體會不到的。深入理解有一點就是准確把握詩所反映的特定時代的情緒並加以
准確表達,如果不對以上那些背景的東西加深了解認識,表達出來就可能是一種當下時代的情緒,這就不準確了。
2.感受意境有真情
意境是指詩歌等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不管是格律詩還是自由詩,如果沒有意境就很難說是好詩,朗誦者表達不出意境,也就不算是上乘的朗誦。無意境的朗誦,情浮意淺,聲音形式怎樣變化多端,也彌補不了這根本上的缺欠。感受意境,要求思索、想像、回味、憧憬,緊緊抓住具體而微妙的構思與變化。同時,要在此基礎上,引發濃烈的感情,並做到"因境抒情".
第一,詩歌往往充滿了比喻和象徵,如果不從意境感受著眼就往往使人眼花繚亂,如墮入雲里霧中,不得要領。
第二,詩的語言較為凝練的特性,在詩作中顯現出萬千氣象,不感受意境,只是局限於文字,詩昧就無從表現。
第三,詩的語言又具有跳躍性,更增加了詩歌的容量。朗誦者如果表達不出詩的跳躍中的內在程序,把一個個句子平擺浮擱地讀出,意境也就無從表達了。 第四,因境抒情,從全詩的整體出發,在意境需要的前提下引發,避免片段感。 以《囚歌》為例。作者身陷囹圄而不屈,面對利誘而不惑,豪情壯志、氣貫長虹。
人的身軀與狗洞,"自由"與永生,簡潔鮮明的對比,造成了恢宏高遠的意境。在朗誦時,必須提挈全篇,以具體的、形象的比喻和象徵傳達出意境的可感性,發揮意境的感染力。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朗誦最忌諱脫離整體意境感受去圖解比喻和象徵,致使詩歌的朗誦有貌無神。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在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知,
人的軀體,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期待著,
地下的烈火升騰,
讓我和這活棺材,
一齊燒掉。
我將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比如,"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是詩人轉述自己的所聽所感,而並不是由一個說客出面,所以,在表達中充滿了憎惡、否定的態度感情,從而也更增添了詩人赤誠的內心。如果朗誦者忽然以敵人的語氣,甚至某種怪腔怪調表達,那意境便頓然消失。還比如,"我將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本是表達詩人的熱烈期望,深沉內在,自勵自勉,如果朗誦者為加重語氣分量,採用上揚語勢,像是在發出號召,就會破壞應有之意境。
因此,意境,必須從整體把握,避免落人圖解式的歧途。
3.把握基調重節律
基調是指全篇總體的思想感情運動顯露出來的色彩和分量,是總的態度、感情
的傾向,節律就是指詩歌及其朗誦的節奏和韻律。基調是全局性、整體性的問題,既要注意總體的色彩,即基本的態度、基本的感情,基調總的色彩制約著每個具體的句、段、行的表達色彩;同時,還要注意總體的分量,即態度的輕重程度,感情的濃淡程度。把握准了基調,也就把准了朗誦的總的色彩和分量,即總的傾向、方向和意向。
基調的確定,特別強調對文字作品的整體感受,然後細化為群體和個體的具體感受。最終形成整體對個體的統攝關照,個體對整體的呼應。
基調的聲音表現,雖然離不開音高、音長、音強,但更強調音色的變化,如明暗、松緊、抑揚、頓挫的自如彈動,鮮活鋪陳。
把握准了基調,朗誦就有了基本的方向,就不會偏離基本的方向。
節律是詩的生命,也是詩歌朗誦成功的關鍵。
格律詩由於字數一定,在朗誦時應體現出這一特點,使聽者感覺出這一點,這很重要。停連不能打破她的格式,不能打亂重新安排,也就是說,文字語言中的標點符號同朗誦時停頓的位置是一致的,不能顯出字數似乎不一定的樣子來。 另外,格律詩還應體現出語節一定。語節含有音步、節奏的意思。語節一定,在詩的格律上表現為句中詞的疏密度大體相近。不同的格律,有不同的語節安排,也不能亂來。
如五言絕句分為兩個語節: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如七言絕句,分為三個語節: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除了字數一定,語節一定之外,格律詩的朗誦還要注意韻腳呼應和平仄相合。在字數、語節、韻腳一定的情況下,平仄相對應,於是就可以變得更為錯落有致,節奏的抑揚回環更加鮮明,這就使人感到音韻鏗鏘,倍覺動聽。
自由詩因為它字數不定,語節不定、平仄不定,甚至韻腳不定。把握節奏、重視詩味就更顯重要。朗誦時,如果不把握節奏,只剩了"自由"而丟掉了"詩",而詩味,恰恰從節奏中來。自由詩朗誦的節奏,既體現著意境美,也顯示著音韻美,善於把握節奏,詩味便彰顯出來。這里一是要注意呼應對稱,二是要善於起伏跌宕、靈動停連。當然,要避免主觀隨意的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使得語節、詩行、詩節雜亂無章,聽似起伏跌宕,大停大連,實則破壞了詩的形式,打亂了詩的步伐。因為朗誦者的主觀隨意性處理,有可能會破壞詩人嚴謹的構思和布局。
4.抓住重點見高潮
專業考試中的詩歌朗誦,雖然面對的只是幾位主考老師,但也是屬於"當眾朗誦",當眾朗誦最忌諱的就是平平淡淡,不起波瀾。當眾朗誦詩要講究"高潮",即在最為關鍵之處,經過極有沖擊力的強化表達,給人以震撼,使聽者產生強烈的"巔峰體驗".而這種效果的出現是就要抓住重點,著力表達重點和高潮要注意:
第一,重點,如畫龍點睛,他解釋詩歌的精神的實質、感情的高點、意義的趨向、藝術的分寸。
第二,重點要少而精,不宜散亂,不宜雜多。只有少而精幹,能突出也才會深刻。
第三,重點不是單純的理智產物,必須同時是感情產物,不僅是"語意的解讀",還應是語趣(理趣、情趣)的表露。
第四,重點不是單純的加重聲音,但那聲音一定與眾不同,那效果一定不同凡響。重點是軸心,是路牌。
第五,非重點相輔相成,在比較中仍存在,在對比中顯現。
考生朋友:詩言志,詩傳情,動真心,傳真情,有章法,定成功。
好朗誦的詩歌篇三
《適合女生朗誦的詩歌[1]》
適合女生朗誦的詩歌
一、第十首,餘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 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 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 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 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 剎那, 剎那, 永恆
等你, 在時間之外在時間之內,
等你, 在剎那, 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會說, 小情人
諾, 這只手應該采蓮, 在吳宮
這只手應該
搖一柄桂漿, 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檐
耳墜子一般的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 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 翩翩, 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里, 有韻地, 你走來
看過好多關於這首詩的評論,印象最深的是一篇關於科學館和瑞士表那闋如何精彩的文字,說是古典與現代結合雲雲,不過,個人認為,這兩個意象的出現也許就是這首詩唯一的敗筆,西裝和瓜皮帽的搭配讓人看著怎麼也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