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貓進城的活動反思
一、活動主題設計來源
一天,教師在講述「小貓進城」的時候裡面講到了小貓聞到了很大的汽油味,有一個小朋友說汽油是在加油站里才有的,「加油站」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於是教師改變了計劃,並給幼兒觀看了加油站的圖片,並給幼兒講述了加油站加油器的構造及用法,同時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了服務員是怎樣為來往車輛加油的。講完後,幼兒對有關「加油站」的話題仍興致極高,於是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需求,把建構區的建構主題改為搭建「加油站」,並將其做為指導重點。
二、材料准備
建構區主題確立後,教師首先與幼兒共同討論了搭建「加油站」所需材料,並和幼兒一起共同搜集了有關材料。討論中教師發現幼兒關注的重點在搭建主體建築和主體材料上,而沒有提及「加油管子」,於是教師預想以「加油管」的來源和安裝做為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切入點,並在「百寶箱」和「小商店」中投放了吸管、皮管、膠帶等材料;在益智區投放了用於復習10以內加減法的「汽車」、「水果」;美工區根據幼兒的需求投放了布頭、秫秸桿、瓜子皮等;在「小吃部」又新投放了包裝水果的尼龍袋、泥巴等材料,充分利用了農村自然資源和廢舊材料,就地取材豐富了游戲材料,為游戲開展做好了物質准備。
三、活動後的反思
教師能依據幼兒興趣、需求選擇活動內容,確立活動目標。
從前邊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本次建構區的內容是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需求生成的活動內容,其它各個區域中教師也充分尊重了每位幼兒自由選擇的意願,並把幼兒的興趣、需求轉化成了有價值的教育目標。搭建的「加油站」、「學校」,其主題來源於幼兒興趣需求,而粘貼的「農家小院」,角色區「理發店」、「小吃部」等也是幼兒感興趣的內容,符合教育目標。同時角色的扮演使幼兒體驗了游戲的快樂,激發了幼兒利用廢舊材料的創造性,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