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故事:小熊你長大了嗎
「小熊,小熊,快起來。」
小熊從樹洞里出來一看,呦,小馬、小兔和小象這些朋專友都來了。小馬屬說:「你們瞧,我長大了,腿也長長了,背也寬了,可以背大木頭了。」小馬背起一根大木頭飛快的跑了一圈。
小兔說:「你們瞧,我也長大了,我的腳丫子變大了,跳得更高了」小兔抬起腳,讓大家看看她那雙大大的新鞋,又高高的跳起來摘下幾個果子。
小象說:「我也長大了,我的鼻子更長更有力氣了。」小想把長鼻子伸到小河裡,吸足了水,往天上一噴,呀,好像下了一場大雨。
小熊對著河水照了照自己,嘟囔著說:「就是我沒長大,好像還和原來一樣。」
小熊回到樹洞一看,媽媽已經給他買了新衣服、新鞋子,還有一個新帽子。
小熊追著帽子跑,可是,風把帽子刮過了小河,小熊一著急,使勁一跳,跳過小河,追上了帽子,小熊說:「原來我也長大了,這條小河都能跳過來了。」
長大了,大家都長大了,小動物們一起高高興興的上幼兒園去,他們是幼兒園里最大的小朋友了。
❷ 電大學前教育教案論文我是怎樣長大的
【活動設計】
新《綱要》中曾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我們應注重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指導和引導孩子去主動學習。在此基礎上,我們發現進入大班後的孩子們對於數學活動非常的感興趣,特別是挑戰有一定難度的難題,能夠一下子就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給激發起來了。所以我設計了這個關於數量的等分——大班數學活動《小熊的點心店》,讓孩子們以挑戰難題為由,主動去探索、發現物體數量的不同組合規律。
【活動目標】
1、學習數量的等分,知道4的組成的多種方法,嘗試探索8的組成方法。
2、在層層遞進的操作過程中,發現物體數量的不同組合規律。
3、願意多次接受挑戰,體驗與同伴共同合作解決難題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習8的組成,鞏固4的組成,能夠按數量、形狀進行平均分。
【活動難點】
通過商量分工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活動准備】
1、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餅干若干裝在盒子里。
2、答題卡人手一份,展板四大塊。
3、教學課件。
4、小鼓。
【活動過程】
一、小熊的第一道難題:鞏固4的組成。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聽!(播放《三隻小熊》的中文版歌曲)
師:這是什麼曲子呀?
幼:三隻小熊!
師:你們喜歡這首歌嗎?
幼:喜歡!
師:今天森林裡可熱鬧了,小熊在森林裡開了一家點心店,瞧!(播放課件)
師:小熊的點心坊。看看,裡面都有些什麼好吃的呀?
師:蛋糕、餅干、麵包……
2、師:點心店裡的東西可真多呀!許多小動物都來搶著來購買,生意可好啦!可是今天,點心店裡來了一位不懷好意的傢伙,會是誰呢?
幼:小老虎!
播放課件:「啊啊,小熊這小子還開起了點心店,我一定要想個主意讓它開不成。」
3、師:小老虎會想出什麼壞主意呢?(幼兒自由說說)
4、師:到底是什麼壞主意,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播放課件:「小熊,我要買4塊圓形餅干,4塊圓形要分給我的爸爸和媽媽吃,可以怎麼分呢?嘿嘿嘿,分不出來,我就要把你的店踏平!」
5、師:小老虎出了一道什麼難題?
幼兒復述:4塊圓形餅干分給熊爸爸和熊媽媽兩個人吃,到底可以怎麼分呢誰來說說看。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一共有幾種分法呢?
6、教師小結:原來,4塊圓形餅干分給兩個人吃,是這樣分的。
7、師:呀,小朋友們真能幹!幫小熊把答案都找出來了。你瞧!
播放課件:「氣死我了,全給你們答對了。小熊,我還會再回來噠!」
二、第二道難題:嘗試4塊圓形餅干平均分給朋友吃。
1、師:小老虎這次沒有難倒小熊,越想越生氣。於是,他又想了個難題。
播放課件:「小熊,這次我還是要買4塊圓形餅干。4塊圓形餅干分給我的朋友吃,每個朋友要吃得一樣多,可以請幾個朋友吃呢?你若想不出來,我要踏平你的點心店」。
2、師:這次小老虎又想出了一個什麼難題?
幼兒復述:喔~4塊圓形餅干分給朋友吃,每人吃得一樣多。
師:到底可以請幾個朋友吃呢?誰來試試可以怎麼分。(請一名幼兒上來操作其中一種情況)
師:先數出8塊圓形餅干,再來擺一擺。
提醒:分給1個朋友吃的餅干要並並攏;一排排不下,可以貼到下面來。
師:分好了嗎?你是怎麼分的?
幼兒介紹:我們一起來幫他檢查,是不是每人吃得一樣多。
幼:是!
師:趕緊把他記錄下來!分給X個朋友,每人吃X塊。真能幹!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
幼:有!
師:等會兒我們都來試試,並把你的答案記錄在題板上!
3、幼兒操作。
4、(敲鼓)分享操作結果:還可以請幾個朋友吃呢?誰來介紹?(請拿好題板到前面來)你是怎麼分的?(幼兒介紹:分法1,分法2)這樣分對嗎/行嗎/可以嗎?
5、教師小結:原來,4塊圓形餅干分給朋友,每個人吃得一樣多有這么多的分法。
6、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老虎心裡的答案吧!(播放課件)
7、師:小朋友把答案都找出來了,這次小老虎又會怎麼說?(幼兒自由回答)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氣死我了,又給你們答對了。小熊,我還會再回來噠!」)
三、第三道題:嘗試4塊圓形餅干,8塊方形餅干,平均分給朋友吃。
1、師:小熊這次又沒能難倒小老虎,氣得直跳腳。他心想:我要想個更難的題目來難倒小熊!就不信你答得出來。於是小老虎又得意洋洋的來到了點心店,瞧!
播放課件:「小熊,這次我要買4塊圓形餅干,8塊方形餅干,分給我的朋友吃,每個朋友吃得數量、形狀都要一樣多,可以給幾個朋友吃呀?你若想不出來,我就要踏平你的點心店。」
2、師:這次小老虎出了什麼難題?
幼兒復述:喔~4塊圓形餅干,8塊方形餅干,朋友要吃得數量、形狀一樣多。可以請幾個朋友吃呢?誰來說說看。
師:你認為是X個。到底可以請幾個朋友吃呢?等會兒我們都來試試,再把答案寫在第二張記錄表上!
3、幼兒操作。
4、(敲鈴)分享操作結果:誰來介紹一下可以請幾個朋友吃呢?(請拿好題板到前面來)你是怎麼分的?(幼兒介紹)還可以請幾個朋友吃呢?(再請幼兒介紹)
5、教師小結:原來,4塊圓形餅干,8塊方形餅干,朋友吃得數量、形狀都要一樣多,有這么多種不同的分法。
6、師:有什麼辦法可以把這些餅干分得又快又好呢?(先分好一樣,再分另一樣;先分少的,再分多的。這樣就能分得又快有好。)看!(播放課件)
7、師:這個難題又被小朋友解決了,猜猜這次小老虎又會說些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
播放課件:「氣死我了,又給你們答對了。小熊,我還會再回來噠!」
四、第四道題:嘗試4塊圓形餅干,8塊方形餅干,4塊三角形餅干平均分給朋友吃。
1、師:小老虎一連三次沒能難倒小熊,氣得一夜沒睡著。他心想:哼!4塊圓形餅干、8塊方形餅干難不倒你,那我再多買些,難不倒小熊,我就不叫小老虎。小老虎左思右想,終於,又被他想到了個壞主意。於是小老虎又得意洋洋得來到了點心坊,瞧!
播放課件:「小熊,這次我要買1盒子的餅干。盒子里的每種餅干都要分給我的朋友,朋友吃得數量、形狀都要一樣多,可以給幾個朋友吃呀?你若想不出來,把你們趕出大森林,哈哈哈哈」。
2、師:哎呀,這次要分1盒子的餅干,更多了。你們還願意幫助小熊嗎?
幼:願意!
師:下面請每一組的小朋友一起來合作,在大題板上分一分,好嗎?
幼:好!
3、幼兒操作。
4、(敲鼓)分享操作結果:哪組先來介紹你們的分法呢?分給幾個朋友?怎麼分的?那每人吃到幾塊餅干呢?來看看小老虎心裡的答案(播放課件)
5、師:小朋友真是太能幹了,幫小熊把所有的難題都解決了,這下小老虎可完了。瞧!
播放課件:呀,我完了,我居然輸給了小熊!
五、小熊也給小老虎出了道難題。
1、小熊說:「小老虎,你輸了!我也來出道題目:我給你4塊圓形餅干、8塊方形餅干、4塊三角形餅干、8塊長方形餅干……」)
2、師:小朋友這道題好像很有趣哦!你們願意接受更大的挑戰嗎?那我們趕緊把桌上的東西帶回教室再來試一試,不過答案可不能告訴小老虎哦!
活動評價與反思:
結合孩子們喜歡動物形象——小熊和小老虎,整個活動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以生活化的分餅干為切入點,孩子們也十分樂於參與其中並進行操作。在第三環節中出現了按數量、形狀兩個維度的平均分,個別幼兒還不能完全掌握,課後仍需進一步的指導。
❸ 小熊,你長大了嗎教案效果分析小班
【活動目標】
1、理解什麼是長大,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悅心情。
2、學習復述小動物們自我介紹的話語。
【活動准備】
1、掛圖第1號,幼兒人手一本操作書。
2、動物圖片小熊、小馬、小兔、小象。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導入。
師:過了一個暑假,你們長大了嗎?你們可以用動作來告訴大家你在哪方面長大了嗎?幼兒自由發言。
師:今天,小動物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依次出示小熊、小馬、小兔、小象,並依次用這些小動物的語氣做「自我介紹」。
小熊:大家好,我是愛睡懶覺的小熊。
小兔:小朋友們好,大家認識我嗎?對啦,我就是愛蹦蹦跳跳的小兔。
小象:兩只小象河邊走,揚起鼻子勾一勾,大家好,我是小象。
小馬:大家好,我是跑步健將小馬。
師:小熊他們到底有沒有長大呢,聽聽故事你們就找到答案了。
二、傾聽故事第1—4段,欣賞、理解故事,並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悅心情。
師: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暑假過去的一天早晨)
故事裡有誰?(小熊、小馬、小兔、小象)
小熊在干什麼?(小熊在樹洞里呼呼睡覺)
小熊的朋友們都來了,他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們長大了嗎?
師:小馬是怎麼說怎麼做的?(有表情地復述小馬的話,並加上一定的動作)小兔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復述並做動作)
小象呢?它是怎麼說的?又是怎麼做的?(要求同上)
小熊做了一個什麼動作?說了什麼?
小熊穿衣服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穿鞋子的時候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小熊對大家說,原來的衣服、鞋子怎麼變小了,真的是變小了嗎?那是為什麼?
小熊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現自己長大了呢?小熊長大了嗎?我們繼續聽故事。
三、繼續傾聽故事第5段至結尾,感受小熊的變化,理解什麼是長大。
小熊到底有沒有長大?
小熊長大了嗎?你從故事中什麼(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地方聽出來的?
教師小結: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小熊已經長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變小了,連原來跳不過去的小河也能輕而易舉地跳過了,小動物們是幼兒園中最大的孩子了。
4.完整傾聽一遍故事,學習講述故事。
5、分別請四名幼兒進行故事表演。
四、討論:你長大了嗎?體驗成長的快樂。
1、師:我們班級里最大的孩子是誰呢?你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嗎?你是從哪些方面知道自己長大了呢?
2、幼兒講述有關自己長大的事情,可引導幼兒從身體的長高、升班、弟弟妹妹的到來等方面來講述。
五、結束部分:教師進行總結講評,課後到活動室外用肢體動作表現自己長大了。
反思:
1、在情景表演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及學習的興趣
這個活動中,我事先請幾名幼兒情景表演,通過幼兒各扮演的角色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這個環節中,注意力非常集中,都被扮演的角色吸引住了,表演的孩子一出場,教室里就發出一陣陣快樂的笑聲。當孩子開始表演時,幼兒都非常專注,認真地聽,認真地看。
由於情景表演准備比較充分,所以孩子們表演較出色,贏得同伴的羨慕。表演完之後,有的小朋友還說要表演一遍,可見,其餘幼兒也都想進入狀態。這個過程中就發現了兩個問題:①幼兒能了解了故事中的小動物,②吸引了孩子的興趣,同時能讓孩子在觀看情景表演中知道小動物各討論的問題。
2、在體驗中表演故事,教師與幼兒互動
在平時的故事教學中,我只會提幾個問題,讓孩子領會其中的思想含義,通過幼兒的回答來完成教學的任務。但是,這里的故事角色較多,每個角色都非常可愛,幼兒很是喜歡,每個角色都又有自己的特點和本領,幼兒能夠根據各動物的特點進行扮演,同時找其他幾個角色進行對話。在幼兒自由選擇角色的時候,我給孩子自由尋找同伴的機會,可以培養孩子與同伴的合作精神。
幼兒的自由表演既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又體驗了故事的內涵,同時也發展了孩子的表演技能。教師參與其中演一角色以帶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並且與幼兒建立了平等的師幼關系,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角色的扮演更有勁,膽量也更大。
3、說一說
教師引導幼兒理解了小動物們長大的情感之後,談到其他事物的變化。讓孩子知道不僅小動物會長大、會變化,在我們的自然界中,有很多的東西、有很多有生命的物體也都在長大、變化,像我們小朋友也在變化,怎麼變大,幼兒了解長大的不同及變化,幼兒既掌握了變化長大過程的知識,同時又體驗了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