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學教案位置(上下前後;左右;位置)
教案抄編寫應明確的幾個襲概念 1、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培養計劃,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提綱挈領地敘述有關教學內容的綱領性文件。 2、授課計劃 授課計劃是集體研究的結果,由所有任課教師,有關人員集體研討確定
2. 怎樣教學「位置」中的「左右」
我在教學一年級教材「位置」中的「左右」這節課的時侯,遇到了學生爭執不下的一些問題,現摘抄幾個片斷。 ○○五角星 ○○○片斷一出示 生:五角星左邊有兩個圓形,右邊有三個圓形。 片斷二:(多媒體出示:小英面向我們,小英的右手拿書,左手拿筆。) 生1:小英左手拿書,右手拿筆。 生1:因為剛才五角星的左邊是兩個圓形,右邊是三個圓形。 生2:小英左手拿筆,右手拿書。因為小英左手在這一邊(生用手指著),右手在那一邊(生 後面的學生答案不一。 片斷三:(多媒體出示小朋友上下樓梯的圖) 生1:上樓靠右邊走,下樓靠左邊走。 生2:上樓下樓都靠右邊走。 後面學生答案不一。 我認為出現上述意見分歧,根源來自左右的相對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左右主體意識者,判定左右要以人為基準,這是左右相對性的前提。 片斷一是從學生所在的位置和視覺方向進行觀察的,應把五角星和學生對應起來,以學生做為基準為判斷,所以五角星左邊有兩個圓形右邊有三個圓形。 片斷二,老師問的是「小英的左手和右手」,小英是左右主體意識者,所以不是以學生為基準,而是以小英為基準為判斷,答案是:小英的左手拿筆,右手拿書。 如果把單人圖換成多人圖:(多媒體演示,三個人面向學生)小紅小勇小東問:小勇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同樣是以小勇為基準,答案是:小勇的左邊是小東,右邊是小紅。如果把問題改為:你看到左邊是誰?右邊是誰?那麼又要以學生為基準,答案是:我看到左邊是小紅,右邊是小東。 如果把人換成動物圖,(多媒體出示)小狗小豬小貓動物沒有左右主體意識,所以要以學生為基準。 片斷三由於上下樓時,小朋友的位置方向發生了變化,所以要以小朋友為基準,都靠右行。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本課難就難在幫助學生初步感悟和建立左右相對性的觀念,使學生能從自己所處的位置,根據不同的觀察對象(人或非人),正確確定以誰為基準,在判定左邊或右邊。教學中應注意向學生說明世上只有人才有左右意識,判定左右應以人為基準,以此來指導學生理解「某物的左右邊」與「某人的左右邊」的兩種說法在確定基準點時的不同,使學生有清晰的認識。本課內容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學時可以聯系實際,開放課堂,利用實物場景,讓學生多進行練習,從中積累經驗,獲得體驗。
3. 位置與順序大班教案
幼兒園教案:排序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按規律進行數列推理(如:根據物體符號排序)
2、通過實際操作,獲得有關容積守恆的經驗。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課件、操作學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幼聽音樂,做拍手、轉手腕動作,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請你聽音樂跟隨劉老師來做拍手動作好嗎?提醒幼兒記住自己做過的動作。
提問:剛才咱們做了什麼動作?拍了幾次手?手腕轉動了幾次?我們做的動作有什麼規律?
小結:我們剛才做的動作規律是:拍兩次手,轉兩次手腕,拍兩次手,轉兩次手腕,如果記住了規律,就容易記住動作。再次放音樂,讓幼兒根據規律記動手,體驗規律對記憶的幫助。
二、復習所學過的排序發放教玩具,讓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排序。
1、小結:讓幼兒自己說出自己是用什麼方法進行排序的(有按顏色、大小、形狀、高矮、長短進行排序的)。
2、引出新課,按符號排序。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組排序,請小朋友幫我觀察下,和你們之前的排序有什麼不一樣。(讓幼兒從中找出規律)
4.如果接著往下掛你們知道該掛什麼嗎?完成(操作圖卡)
三、動手實踐創造規律
你們想來設計一些有規律的圖案嗎?老師為大家准備了一些不同符號的小卡片,現在請你們自由選擇你們喜歡的小卡片,利用這些材料,小組合作在桌子上擺出一條有規律的圖形。
五、幼兒操作練習。
三、結束:"游戲"開火車"自然結束:
師:"走我們一起坐火車到外面去參觀吧,按一個女孩一個男孩的規律上車",老師戴上火車胸飾扮演司機,幼兒按規律有秩序上車,將火車開到寢室自然結束!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