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奇特的房子美術教案

奇特的房子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0 01:45:14

㈠ 藝術鑒賞中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現象如何去解釋

懂得了鑒賞來心理中保守性與自變異性的關系,我們就會理解藝術鑒賞中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現象。在人類文化史上不乏這樣的先例:原來頗受冷落的藝術作品,後來卻深受歡迎;原來紅極一時的作品,後來卻無人問津。例如,高更的繪畫在他在世時遭到冷遇,在他去世後卻價值連城。司湯達的《紅與黑》初版時只印了750冊,如今卻在全世界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多次被拍成電影。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首次公演遭到聽眾的冷淡,報刊評論說它是「一部冗長難懂的作品」,「認為它是任意追求獨創和怪誕的結果」,今天這部氣勢磅礴的交響作品卻在世界各國享有盛譽。荷蘭畫家凡•高的繪畫具有強烈的個性,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但是在生前僅僅出售了一幅,凡•高去世後這些繪畫作品才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以至在當今被視為最珍貴的藝術品,凡•高也成為當今世界最受贊賞的畫家之一。

㈡ 「奇特的傘藝術字」這么寫

奇特的傘

藝術字

㈢ 有哪些原料非常奇特的藝術作品,比如塑料袋等

我見過的有衛生紙,報紙之類的,浸泡後二次成型處理做成造型;骨頭和其他材質合成的,磚塊、石頭、硅膠。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俗世奇人教案

本書用天津方言以及古典小說的白描入筆,極具有故事性和傳奇性,讀起來讓人拍案叫絕。
馮驥才的這組故事,寫出生活在天津的諸般奇人妙事。書中正骨醫生「蘇七塊」,看病前必先收七塊銀洋;粉刷匠「刷子李」幹完活全身不沾一個白點;泥人張從鞋底上取下一塊泥巴便單手捏出活人嘴臉;造假畫的黃三爺以假亂真耍得行家丟了飯碗等等,皆是些聽起來神乎其神,實際上存在過的人物。難得馮驥才掌握了這許多寫小說的材料,又以如此簡短的篇幅將它們使用出來。
看《俗世奇人》,那九河下梢的碼頭味道撲面而來,絕錯不到旁的地界兒去。那語言,結實、神氣,看得人恨不能自個兒開講評書。比方說,賣石材的候家門口擺著個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鎖,上面刻著一行字:凡舉起此鎖者賞銀百兩。張大力「看見這把鎖,也看見上面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問一問……」(《張大力》)這「使手問一問」,寫得妙極……馮驥才的語言,還好在得其神、不拘泥,像這句:「那時沒有報紙,嘴巴就是媒體,愈說愈神,愈傳愈廣。接二連三總有人來看畫,裕成公都快成了綢緞庄了」(《藍眼》)。 「報紙」啊、「媒體」啊,在當時都是新詞,用在此處卻絕不突兀。
馮驥才在後記里說:「寫完了這一組小說,便對此類文本的小說拱手告別」。這樣一來,《俗世奇人》便既是絕活又是絕唱,雖出版有年,仍值得再三推薦。
經過改編的小劇場話劇《俗世奇人》抽取了原著中的精髓,加以濃縮,通過歷史故事折射百姓民生。該劇由三個故事組成,一是名畫家孔七爺擂台賣畫,二是賀道台,送茶湯和八哥討好欽差大臣榮祿,三是鑒賞大師"藍眼"辨別真假畫。三個故事都以"真假"命題,道的是真假功夫,真假貨物,真假語言,真假生死,真假性情,真可謂:天南地北容易辨,世上真假最難說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創作的同名小說集。全書由19個短篇小說連綴構成,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作品的風格也接近古典傳奇色彩,取話本文學旨趣。書中所講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衛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跡,素材均收集於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人物之奇特聞所未聞,故事之精妙嘆為觀止.
《俗世奇人》教學設計
我的解讀:本文的要點有兩點:一是寫「俗世」中人,二寫「俗世」中"的奇人,一俗一奇,便是文章的要領。刷子李。泥人張均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又不是世外之人;他們有才能,有個性,喜怒哀樂樣樣俱全,但行事言語又高於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稱之最為恰當不過。
兩篇短文都以兩位手藝人的高超手藝為話題。既為奇人,則軼事多多,但作者均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作者描寫人物的本領十分高明。
我的設計:
教學目的
1、聯系朗讀,要求學生掌握根據文章中的情景進行誦讀。
2、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
3、品味語言特點,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情節曲折有致,敘事一波三折。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天津市所轄某居民委員會,准備建立一個奇人檔案室,請你為所轄區域的奇人建立一套檔案資料。下面請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列內容:
姓名: 性別: 住址: 曾用名:
服飾特點: 興趣愛好: 特長: 奇特的地方表現在:
性格特徵:
有代表性的故事:
2、中央電視台「想挑戰嗎」專欄節目正在招聘有奇特本領的人,請為刷子李、泥人張分別寫一份推薦詞。要求語句形象,敘述與抒情議論結合。
二、導人
中央電視台有一個欄目叫「想挑戰嗎」,你在觀看電視的時候,一定有令你難忘的具有特殊本領的人,請舉出一個例子。
如、用鏟車開啤酒的司機;
今天我們學習在天津衛這個地方的一些有奇特本領的平常人。
作者簡介
馮驥才(1942~ ),當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於天津。從小喜愛美術、文學、音樂和球類活動。1960年高中畢業後到天津市書畫社從事繪畫工作,對民間藝術、地方風俗等產生濃厚興趣,1974年調天津工藝美術廠、在工藝美術工人業余大學教圖畫與文藝理論。1978年調天津市文化局創作評論室,後轉入作協天津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筆會中國中心會員,《文學自由談》和《藝術家》主編等職。著有長篇小說《神燈前傳》,中篇小說集《鋪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說集《雕花煙斗》等。短篇小說《雕花煙斗》,中篇小說《啊!》、《神鞭》,分獲全國優秀短篇、優秀中篇小說。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滋味。
三、閱讀課文。
整體感知
作者寫「刷子李」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寫「刷子李」,先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天津碼頭「優勝劣汰」的環境,為人物預設一個極不同尋常的背景,然後再寫刷子李的奇妙絕活,極力寫他手藝之高——「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這是在與自己挑戰?還是以特立獨行顯示自己的超凡出眾?但無論如何這吊起了讀者的胃口。接著,從一個小徒弟的視角印證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發現。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正當徒弟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現刷子李褲腳上有一白點:師傅如那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後揭開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
作者寫「泥人張」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寫「泥人張」,則是單刀直入。三言兩語介紹泥人張後,便切入正題,這是一場人格的較量,也是智力的較量。面對海張五的挑釁,人們都等著看泥人張怎樣「回報」。於是,故事有了懸念。而泥人張的回報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臉狂氣」的海張五頭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張五接著又侮辱起泥人張的手藝——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對此,泥人張居然毫無反應,但事後的「回報」更令人叫絕——次日,街市小雜貨攤上擺出了一二百個「海張五」泥像,並大書「賤賣」等字。泥人張一言不發而妙招制勝。
提問:刷子李和泥人張有什麼共同點? -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刷子李和泥人張都是俗世奇人,他們都拿手擅長的行當,可以說是有大本領大智慧。
四、學習課文
(一)誦讀。 學生自由朗讀,並做適當圈畫、批點,或復述故事。
(二)表演。 兩篇短文情節性較強。具有濃厚的戲劇性,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課文編寫課本劇或小品進行表演。學生演出後,評選出最佳劇本和最佳演員。
提示: 課本劇中要突出主要人物,安排好地點,設計好舞台提示,處理好台詞。
編寫課本劇:文章中大量的介紹性的文字,可以通過人物的自報家門或者旁白的形式進行介紹,注意文章應該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有適當的增減。文章的敘述方式可以被改變,、以適應劇本的需要。
(三)品詞語。 文中有一些傳神的字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其韻味。
提問: 品味下面的語句。揣摩語氣、語調和重音,研討括弧里的問題。
1.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站著。 (這個句子在句式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寫突出了作者什麼觀點?)
2.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碼頭上的一種活法」是什麼意思?「地地道道」用在這里有什麼作用?)
3.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作者說泥人張的手藝「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這么說是不是太誇張了?你怎麼理解這種誇張的作用?)
4.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裡的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 (你怎麼理解句中加點的「找」字,試著將它換成其他的動詞,看看錶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第1句,句式上運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對有絕活人的稱道、佩服。
第2句,「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寫出人們的生存方法,「地地道道」也強調了人要生存,就要有絕活。
第3句,作者並沒有太誇張,這里運用誇張手法,突出了泥人張的手藝高超,無與倫比。
第4句,「找樂子」寫出海張五的囂張氣焰。如將「找」換成其他的動詞「玩」、「叫」等,表達效果就不夠恰當了。
(四)分析人物。
文章刻畫了刷子李和泥人張這兩個奇人,人物性格鮮明。
「刷子李」之奇就在行事奇、做派奇。他手藝出眾,技藝高超,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為自己設立的近乎苛刻的「從業標准」更是奇崛之極。他以這樣的標准使自己遠遠超越了同吃這一碗飯的同行,使自己成為高山仰止的偶像。「刷子李」其實是用奇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渲染自己的本領。大膽的「承諾」,充滿自信,豪氣干雲。同時又心細如發,對於小徒弟細微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

而「泥人張」則是另一種風格。他沉穩、干練,面對他人羞辱鎮定自若,喜怒不形於色。他胸有成算,後發制人。面對無端侮辱,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予以還擊,一招制敵。這是一位個性內斂、應對從容的奇人,恰與「刷子李」形成鮮明的對比。
(五)難點研討:
1、提問:「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揣摩這些話,看作者對待手藝和手藝人持怎樣的態度?你認為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按作者的觀點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嗎?圍繞這一話題,分小組展開討論或辯論。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在作者看來,人有手藝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絕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領外。還要講求與別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發展。
2、「刷子李」的行事是否有作秀之嫌?曹小三最關心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是否本末倒置?
如果刷子李手藝平平,專在保證「身上沒有白點」上下功夫,那就不但無用而且可笑。刷子李此舉的目的其實是在以極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自己的高超技藝,其中流露出對自己手藝的絕對自信和自豪,也不妨看作是對自己的挑戰和較勁。這一切如果有了雄厚的實力做後盾,就絕不能說是作態作秀,即便是作秀,他做的也確實「優秀」。或者說,這是一種「包裝」,是一種廣告效應,完全無可非議。
而曹小三的心態也屬正常。既然刷子李為自己立下了如此之高的標准,別人就必然會用這一標准來衡量他。
3、本文在語言上有何獨到之處?
首先是濃郁的「天津」風味:「要哪沒哪」「就賽升天一般美」「架式挺牛」「一個泥團兒砍過去」等都汲取了方言中的精華。
其次,語言極具造型能力:「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著」一句對稱工整,有對比,有比喻、誇張,將天津衛碼頭上的世風描寫得淋漓盡致。
再看寫刷子李刷牆的一段文字:
「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晃來,悠然晃去,好賽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牆面「啪」的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牆面,真賽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
這哪是刷牆,簡直是在舞蹈,真有《庖丁解牛》「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的風采。幾句簡單的白描,人物就立刻活在紙上。
又如,泥人張捏好海張五頭像後,「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一個「戳」字看出了泥人張內心的憤怒、鄙夷與不屑,真是無可更易的一個字眼。
此外,全文語句短小精粹,活潑幽默,又大有單口相聲的風味。
五、拓展訓練
1.說說你周圍有什麼「俗世奇人」?講一講,讓同學們聽聽。 學生可以結合本地的風俗民情,互相交流。
2.教師介紹馮驥才《俗世奇人》一書,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書中的其他篇目,如《蘇七塊》《馮五爺》《藍眼》《蔡二少爺》>等等。
六、小結 本文以兩位手藝人(刷子李、泥人張)的高超手藝為話題。作者均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情節雖然簡單,但安排得曲折有致,敘事一波三折。語言本色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

㈤ 古埃及繪畫中,表現的人物形象遵循古老而奇特的法則是什麼

遵循抄正面律法則。頭部呈側面像,眼睛為襲正面形,肩胸上半身為正面,兩腿雙足同樣呈側面。
這種法則源於強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後復生是基於靈魂與冥體的重新結合,這就必須為靈魂的復歸找到門路。為達到這個目的,造型取正面律。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員,都取正面律,軀體以對准鼻尖與肚臍連成的正中線而作左右對稱,這種對稱,正是各種姿式(立、坐、蹲等)中最穩定的樣子,這種樣子才能使靈魂在復活時輕易地找到復歸的門路。

㈥ 幼兒園中班美術奇怪的頭發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蠟筆,了解蠟筆的使用方法。 2、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感受使用蠟筆的樂趣。 活動准備: 範例、幼兒用書,蠟筆。

閱讀全文

與奇特的房子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