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去西藏學習密宗。需要什麼
最關抄鍵是要找對人!
如果可能的話,我向您推薦一個人:西藏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索朗才讓(中文名許德存)。他是我見過的人中最精通藏族密教原理的,而且精通漢藏英三種語言文字。當然,他會不會收您為學生,我確實不好說咯。所以,建議您先學習他的藏密理論專著,其中也介紹了很多修行方法。(《西藏密教史》)
另外,現在打著西藏密宗旗號行騙的人太多了,所以,請您擦亮眼睛!
2. 我想學習佛法,密宗的內容,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呢
我的老師是密宗的上師,跟藏密是一家,章嘉大師。藏密的承傳是四個喇嘛,那麼現在大家熟知的,只是曉得西藏的嘉瓦班禪,另外兩個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從前都知道,只是最近的時候忽略了,以前統統知道。內蒙、外蒙,內蒙章嘉大師,外蒙哲布尊丹巴,他們這四個四兄弟,都是宗喀巴大師的學生,傳人。那麼章嘉大師尤其是貢獻大。你看在清朝,四大喇嘛只有章嘉大師住在北京,常住在朝廷,跟這個帝王接觸的機會最多,國師嘛,你看看清朝歷史你就曉得了。所以我跟大師三年,我認識他跟他學的時候,他老人家六十五歲,他是六十八歲過世的。我的佛學基礎是他老人家奠定的,這是個真正善知識。他告訴我我才曉得,密法在佛法裡面就像學校裡面的博士班一樣,他是最高的博士班。那麼你就曉得,博士班要什麼人才能修?要碩士才能學博士。你要不是碩士,你是隨便一個人學密,哪有這個道理!好象我什麼基礎都沒有,我一下念博士班,這是不可能的,那怎麼會不墮地獄? 所以先要學顯教十年。他們定的是十年,十年顯教,經過考試及格,及格他有個學位,叫格西。拿到格西的學位才能夠學密,這個是藏傳密教的學習的次第,不是什麼人都能學的。
3. 為什麼學密宗的人越來越多
1、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圓覺經》《楞伽經》《凈土諸經》,四部《阿含經》等。
(千萬不要以為看了四本五本的佛經,就差不多了解佛法了。另外經過修行,和沒有修行的,對佛經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習修行佛法,要去多看佛經,要進行修行。佛法兩千多年了,佛經浩瀚,幾乎你們所有的疑問,佛經上都有答案。)
2、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凈土宗和藏區的大圓滿法。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的。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都是修習大圓滿法的好去處。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服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
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4. 《中陰聞教得度秘法》也是密宗的么為什麼凈宗排斥密宗學習密宗會不會走火入魔呢
是藏密 要知道密法有三個 一個是藏密 一個是唐密或叫東密 一個是台回密。 這本《中陰聞教答得度秘法》是藏密的 ,大藏經里沒有這個。東密 和台密 所修的 全部是大藏經里的密教部。。。但是知道密宗的人 大部份都在說藏密 而不知道 正宗的東密, 凈土宗本來就是念佛求往生凈土的法門, 密教是講 這輩子就要有把握成佛, 所以有人就排斥密教 說這樣修確實很好, 不過成就的人很少, 不如凈土法門穩當。 當然凈土法門也有走火入魔的 如念佛時起貪念 貪見佛 見光 聞香, 或者自己得神通什麽的 ,密教修行的話 這些境界來的很快 但還是不可以貪求 否則也入魔, 無論凈土宗 還是密宗 只要起貪心 就是走火入魔, 所以有一些喇嘛 突然飛起來 突然從天上拿到寶珠什麽的 都是魔境 不可以貪求, 不然就是著魔。。。。。。。楞嚴經 五十種陰魔 之想陰十境。。。。。。
5. 自學密宗可以嗎
【解】密教重傳承,未經灌頂,不得擅自修習,經軌亦不得擅閱。
密宗的經典沒有受過灌頂不能看、不能學習,所以他對傳承非常重視。不像顯宗,沒有老師也可以學習、典籍可以去讀。沒有老師指導能不能修?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是顯教里頭的,「自見」就是開悟。怎麼開悟的?清凈心就開悟了,所以顯教的修學著重在清凈心,平等心。我們經題上,「清凈、平等、覺」,「清凈」是阿羅漢的心。辟支佛心清凈,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是六道輪回的根,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回的根沒有了,六道輪回不見了。所以要曉得,六道輪回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像做夢一樣,它是夢中境界。醒過來,夢中的痕跡沒有了,再也找不到了。
所以極樂世界的品位,不能以一般通常這種常識來看它,它是個特殊的,凡夫可以立即成佛。禪宗走的是這個路子,沒有想到凈土宗走的也是這條路子,而且凈土宗走的路子穩當,你決定能成就。禪宗是險道,為什麼?禪跟密都容易著魔,如果沒有真正善知識在你旁邊,你稍稍偏邪一點他把你扶正,沒有這種人在旁邊,一著魔就全毀掉了。這個毀掉之後,我們看到了,都送到精神病院去了。凈土穩當,因為凈土走的是有門,禪走的是空門,那個不好走,它要離一切法,凈宗有一法給你,指方立相,它指點你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心可以在那裡著。立相是立極樂世界,立阿彌陀佛,你心裡頭有個依靠,禪宗沒有。你看目的相同,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阿彌陀佛的方法比禪宗就微妙太多了。凈宗里頭有頓有漸,完全看你的功夫,功夫就是離欲。你真正把慾望放下,這功夫十足,你可以一生成佛。還有一點點沒放下,也行,它有三輩九品,你從下下品慢慢再上升。如果全放下,立刻就上升了。
6. 求幫助求密宗五部大論的學習視頻
古印度那爛陀寺有五大科目,藏傳佛教也繼承發揚了這些學說。有人以為藏傳就是密教,其實這些學科都是顯教,絲毫沒有密宗的內容。部分內容玄奘也翻譯過,他也不是學密宗的嘛。一是戒律,主要是有部的別解脫戒以及瑜伽菩薩戒,了解佛法的行持取捨;二是對法,主要是《俱舍論》和《集論》,了解法相;三是中觀,以《入中論》為主,了解法性;四是量論,以陳那與法稱的學說為主,安立正理,破除非理,通俗點說,就是認知邏輯;五是般若,玄奘法師的時代,那爛陀寺推崇《瑜伽》,而藏地奉行中觀見,重視《現觀》,總和一切佛法的見行,安立整個佛法修行的次序。實際上,五部大論也不是一個准確的稱呼,並非只有五本教材,而是五個龐大的學科。例如學習中觀時不止要學入中論,同時還涉及中論根本頌、入行論般若品、四百論等等。而在此之前還需要打下宗義學的基礎,了解不同宗派的見解差異,
7. 學密宗的人都的修雙修
胡說來!真正的密教,不是西自藏喇嘛教
我們漢傳純正密教真言宗,沒有男女雙修法!
可惜,漢傳密教真言宗在中國失傳1200年,如今只有在日本高野山才能學得到。
你記住,任何法門,越是高,越是對戒律要求高
不管怎麼樣的美妙修飾,只要觸犯如來清凈的戒律,一律都是魔說。
對於戒律,沒有任何借口和理由!
8. 密宗佛教可以學嗎
密宗佛教是可以學習的,但是密宗佛教已經沒有了完整的傳承。
由於三武滅佛等回歷史原因,從唐朝以答後,密宗在我國幾乎沒有完整的傳承。正如近代大德虛雲長老在自述年譜中所說——密宗一法,經一行禪師發揚之後,傳入日本,我國即無相繼之人。
直到1991年,台灣大毘盧寺成觀法師,至日本真言宗的總本山、高野山(弘法大師所創之真言宗總本山),修學真言宗密法。 密宗是大乘八大宗派之一。
僧一行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被稱為密宗領袖,並著有《大日經疏》,為《大日經》的註解。此宗派依《大日經》、《金剛頂經》等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觀行,修無上本尊秘法。
9. 請教,關於學密宗的
原因很復雜。
普及一下漢傳高僧大德對密宗及藏傳佛教的態度,澄清某些人的錯誤認識。
蓮池大師:金剛上師居於三寶之首,以佛所師之法故。
藕益法師:密宗唯大乘法,身入壇結密印,口誦密言,意專密觀,名三密法門。
印光法師:密宗實為不可思議之法門,實有現身成佛之事。(復溫光熹居士書) 密宗一法,真實不可思議,小丈夫用之,或致未得其益,先受其損。(復王曉曦居士書)
虛雲法師:至於密宗。是由不空尊者金剛智等傳入中國。經一行禪師等努力。才發揚光大的。但這些都是佛法。
弘一法師:密宗(又名真言宗),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為高深,修持最為真切。
太虛法師:漢藏雖都有性相二宗,但是兩地都有所缺,如漢文佛教缺少關於空宗的,有佛護、月稱、阿底峽、宗喀巴等發揮空宗的理論,這些都應當學。關於有宗的,中國於安慧的唯識不完備,亦需補充。至在西藏方面,也應學漢文佛教的護法、戒賢、玄奘、窺基等的唯識義,及羅什以來三論宗義和安慧中論釋等。這樣、才可和合成空有圓融的大乘。
宣化上人:佛教分成五宗:禪,教,律,密,凈。這五宗里邊,有的人就說禪宗最高,有的人就說教宗最高,有的人又說律宗最高,修密宗的,就說我密宗最高,修凈土法門的,就說凈土法門這是最第一了、最高了。實際上,這個法是平等的,沒有高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謂高,就是個人私見,自己歡喜哪一種,就說哪一種是高。
明暘法師:西藏佛教也屬密宗,直接傳自印度,通稱為『藏密』。
妙祥法師:學密法必須得經過師父,這才是對的,不能自以為是。特別是傳授密法,一定要金剛上師的指導才可以,沒有金剛上師,是不能成就的
傳印法師: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是一家,都是佛教三大語系的一部分
本煥法師:藏傳佛教也好,漢傳佛教也好,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法,都是佛的弟子,不過地方的不同,法是同的。
慧律法師:我們必需再一次強調:南傳、北傳、藏傳,共一個佛祖、共一個世尊,八大宗教共一個佛心,我們佛教沒有理由不團結,你說是吧!佛門內斗,水火不容,只會給外道輕視、瞧不起,無量眾生,將失去對三寶的信心,剛好中了有心人之計。
學誠法師:培養藏傳佛教愛國愛教的佛教人才,也是抵禦境外滲透,反對民族分裂,保證藏傳佛教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的大事。
濟群法師:南傳主要繼承早期佛教的生活形態及聲聞乘、解脫道的思想。漢傳雖然同時傳譯聲聞乘、菩薩乘典藉,但實際繼承的是聲聞乘的行儀,菩薩乘的見地。藏傳佛教則主要繼承印度晚期的大乘佛教思想,並結合西藏本土的民俗文化,形成自身獨有的特色。但就佛教的核心思想來說,三大語系都是相同的。
夢參法師:所謂密宗,西藏教義,跟我們一樣的。不過西藏的教義有系統,有顯宗的次第,就是菩提道次弟,有密宗次第,最後還有圓滿次第。
聖嚴法師:因為不論是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都是從印度佛教發展出來的,許多從印度傳至的西藏或中國的經文,都尚未有對譯本,而這是很大的事業,期待大家不分彼此,共同來完成。
凈慧法師:密宗密法無言說,利用各種金剛儀式表法,為方便說法,教化眾弟子。將戒義、法理隱入各種金剛儀式中展現,法相雖無言說,義理又有言說;如預知、解夢、祭祀、辯經、跳金剛舞等儀式。世人不解其詳,切莫妄議是非;各宗難解其要,不可多加評判。特別是修行其它法門的行人,不以本宗常識知見去思議密宗短長
凈空法師:西藏的教是佛傳的,這個密宗是佛教正規的一個宗派,而且是屬於高級宗教。
聖輝法師:因為藏傳、漢傳、南傳三大語系佛教具足,才有中國佛教成為第二母國的殊榮。
星雲法師:我很希望徒眾中,類似依華那種毅力、耐苦、不退道心的條件者,能多幾個人,和對方交換學生學藏傳佛教。
廣超法師:如果一個人真正掌握這個密宗的道理,密宗是非常殊勝的修法。
圓瑛法師:餘生平本無門戶之見,初學禪宗,後則兼修凈土,深知禪凈同功。先學天台,後學賢首,乃知台賢一致。始學性宗,繼學相宗,了知性相不二。今對密教,亦極信仰。固知顯教是佛所說,密教亦佛所說。我佛觀眾生之機,應得顯益者,為說顯教。應得密益者,為說密教。顯密雖殊,同為對機應病之法葯。故對顯密,同一信仰。
海濤法師: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最大的不同,是有很好的傳承。
慧海法師: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點,如承認四法印,飯依三寶,四眾弟子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破除三界煩惱,追求解脫苦與苦因等等。
茗山法師:我從19歲出家後,曾學習過唯識宗、般若宗、凈土宗,也曾閱讀並修習過《華嚴》、《法華》、《楞嚴》和禪宗、律宗、密宗經論。佛教有十個宗派,皆來源於釋迦牟尼佛的思想,「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倓虛法師:佛出世後,說法四十九年,經後人結集起來,成三藏十二部。因為眾生根性不一,對於所稟教法亦異,傳到中國之後,就在這三藏十二部之中,大致分出來宗、教、律、密、凈五大宗。這並不是佛特意的分出這五大宗來。在佛經裡面,也查不出有什麼宗?什麼派?是為了適合眾生的根性,在自然的趨勢中,後人繼續前人,各宗所學,才建立了這五大宗。
大安法師:密宗的「即生成佛」 就相當於凈土法門帶業往生的了生脫死。我們凈土宗凡夫帶業往生西方凈土,就是密宗的「即生成佛」 啊。 禪宗、密宗都是佛說的,都不錯。
10. 修學密宗要有傳承,修學其它宗派需要傳承嗎
【解】密教重傳承,未經灌頂,不得擅自修習,經軌亦不得擅閱。
密宗的經典沒有受過灌頂不能看、不能學習,所以他對傳承非常重視。不像顯宗,沒有老師也可以學習、典籍可以去讀。沒有老師指導能不能修?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是顯教里頭的,「自見」就是開悟。怎麼開悟的?清凈心就開悟了,所以顯教的修學著重在清凈心,平等心。我們經題上,「清凈、平等、覺」,「清凈」是阿羅漢的心。辟支佛心清凈,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是六道輪回的根,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回的根沒有了,六道輪回不見了。所以要曉得,六道輪回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像做夢一樣,它是夢中境界。醒過來,夢中的痕跡沒有了,再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