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打秧歌大鼓鼓點
秧歌鼓固定雙面桶形,比腰鼓稍小。鼓身罩以真絲綉花鼓套,其上有鼓帶,下端綴以一排黃色絲穗。鼓身長33厘米,面徑12厘米。
1.大鼓單棒快點打法: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是最簡單的節奏。
2.大鼓單棒慢點打法:咚 咚 咚 咚
3.大鼓雙棒快點打法:咚七咚七咚七咚|咚七咚七咚七咚 注意,七 時鼓棒要輕點鼓面。
(1)打鑼鼓教學擴展閱讀:
東北大秧歌鼓的口訣
一鼓二鼓三四鼓,干凈利落全神注。上鼓下鼓和破鼓,跑大場中隨手出。單場清場和渾場,五鼓結尾走套路。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
鼓子秧歌最初發源於濟南商河縣,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據記載漢鴻嘉四年(公元前17年)河堤都尉許商開鑿商河,祝河竣工民眾自發鼓傘齊舞以示慶賀。鼓子秧歌是當地民間為慶豐收,而載歌載舞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每年的元宵節,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動的高潮日。秧歌隊伍龐大,人數眾多,角色各異,鑼鼓齊鳴,熱鬧非常。
「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漁婆、裝態貨郎、雜沓燈術,以博觀者之笑。」
Ⅱ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打鑼鼓視頻
高陂中心小學是福建省永
定縣一所大型中心小學,
下屬14所完小, 95個教學
班,在校生2500多名,在
職教師181人,其中小學高
級教師99人,大專以上學
歷86人。
我校現任領導班子成員都
是來自基層學校的優秀校
長,其中省級優秀青年教
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1
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1
人、市級骨幹教師3人,
一班人教育教學理論扎
實,善教學、懂管理,充
分發揮了領航和管理的作
用。
多年來,我校高舉素質教
育大旗,大力推進基礎教
育課程改革實驗,定期舉
行「完小課堂教學匯報活
動」、「骨幹教師示範
課」、「相同課題對比
課」等教研活動,積極主
動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狠
抓教學常規的落實,教育
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歷次
縣抽考、統考成績名列前
茅。2004年3月,市教育
局、市進修學校6位領
導、專家突擊檢查該校各
項工作後,作出了「勤、
細、實」的高度評價。
2006年3月,我校承擔了
國家級語文課題《課中學
習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研
究》和市級數學課題《農
村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
策略課題實驗》的研究任
務,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
進行。
近兩年來,我校教師在各
級各類學術雜志上發表論
文200多篇,選送縣級以
上參賽課3節,均獲二等
獎以上獎勵;學生美術作
品、書法作品5人次獲省
級金獎,46人次獲市級以
上獎勵,各類徵文108人
次獲縣級以上獎勵,手抄
報比賽、講故事比賽18人
次獲縣級以上獎勵。
Ⅲ 民間大鼓鼓點打法鼓譜
民間大鼓鼓點打法鼓譜如下:
第一段:OOXX OOXX OX OX OX OX OOXX OXX。版
第二段:OXX OXX OXX OXX OOXX OXX。
第三段:OOOX OOOX OX OX OX OX OOOX OXX。
第四段:OXX OXX OXX OXX OOXX O
註:O是大鼓敲的,X不用敲
大鼓由權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組成。
大鼓屬於雙面膜鳴樂器,無固定音高,但可控制發音的強弱 變化。用鼓棰敲擊發音,隨用力的變化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其音色低沉響亮,雄壯有力,用於模仿雷聲和炮聲時恰如其分。
拓展資料:
大鼓,管弦樂隊中最大的鼓,直徑近1米。由蒙上皮的木製框架構成。演奏時通常豎著放置,雖然可能有一面或兩面鼓膜,但實際上只使用一面。大鼓由一個單鼓槌敲擊,被稱作大鼓槌,兩面的頭都可使用,頭上包著羊毛或氈子。
通常敲擊時,是擊鼓膜的中心與鼓邊之間,擊鼓的中心只是用於短促而快速的擊奏(斷奏)和特殊效果。盡管現代大鼓在交響樂隊已廣泛使用,但最初它只是和其他土耳其軍樂隊的打擊樂器一起在18世紀晚期進入歐洲,19世紀中葉以前一般只用於模仿軍樂隊的音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