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老林教學

老林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9 22:39:18

① 深圳深山老林企業是一個騙子 說培訓老師連個屁不懂 以前我們學網路營銷我問他們學習教學資料

哎!我就說嘛,網來絡公司騙人自的太多。這些年來與網路公司打交道太多了,現在網路公司以每天7-10個電話跟我聯絡,忽悠各種網路營銷利器和產品,以及培訓。他們忽悠的就是小白,沒接觸過的就上當了。真希望大家能夠擦亮雙眼,沒接觸過就多方尋找朋友多咨詢咨詢,網路這些事兒沒啥神秘的,勤問點兒就行了,以免上當受騙。

我本人受過的當太多了,我以真實經驗給大家來建議吧,又有人說我居心叵測,哎!人心不古啊!如果網路公司的人都拿出點踏實和實乾的作風來,我想網路市場也不會弄得亂七八糟的。(網路公司給我建個站只用5天,我自己給公司建個站用了兩個月,沒有細細打磨的東西能用嗎?)他們追求的就是眼前利益的快餐,沒辦法,結局就是賺點兒錢也快,死的也快。

② 怎樣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提高識字寫字教學的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在每一個教育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針對目前識字寫字教學中實際存在的種種問題,我想就如何提高識字寫字教學效率提出幾點意見:一是增強目標意識,防止隨意性.語文課的標準是根據「三維」的要求來提出課程目標的,可能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在執行目標的時候,尤其容易忽略學生興趣的培養,所以我建議要在全面落實標準的「三維」目標要求時,首先要把興趣、態度、習慣提上重要日程,把識字寫字由苦事變為樂事.實際上我們的漢字是很有趣的,標准提出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激發他們主動識字的願望,要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不識字叫睜眼瞎,識字就意味著人生的第二次開眼,漢字有趣味、有用處,也能啟發人的智慧,所以我們應該把識字教學搞得生動活潑一點.其次要教會學生識字的方法,要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課程標准提出要能夠記住拼音,會認讀,要聯繫上下文和社會實踐,要使用字典、詞典,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地研究漢字的形體特徵和結構規律,尋找聯想的線索,幫助學生進行主動識字,達到無師自通.
再一點就是要重視識字的教學,要識寫結合.我們往往存在著重識和輕寫的問題,針對突出寫字教學,快速強化識字教學的問題,我想強調幾點,首先要提高認識,寫字既是一種實用的技術,又是一種人文素養,字如其人,所以寫字的功能是遠遠大於寫字本身的.其次,對寫字要嚴格要求,往往我們只重視識字量,為了滿足考試的需要,字寫對就可以了,實際上我們既要寫對,還要寫好,要把字寫得正確,還要規范,還要注意行寬,還要講究一定的速度,到高年級還要注意篇章布局,寫得有章法.再有一點就是練字必須先練姿,比如執筆、坐姿都要嚴格要求,這在前面座談的時候,老師們也談到了.但是好像前面談到的是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一二年級孩子坐姿執筆練得是非常好的,但是到了中高年級,好像握筆姿勢又回去了,又錯了.我覺得可能有這樣一個原因,就是低年段的老師和中高年段的老師的要求不太一樣,低年段非常重視寫字的姿勢,不斷加以訓練.到了中高年級,因為學習任務加重,課業量增加,所以老師就忽略這方面的要求.在這里也要提醒老師們注意,習慣是需要長期地養成的,對於習慣問題要經常抓,要天天抓,直到養成為止,而且也不光是一二年級老師的事情.對於坐姿的要求也一定要嚴格,你看我這兒有個圖,要求「三個一」,「三個一」就是手指抓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身子坐離桌面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一寸、一拳、一尺,在江蘇有老師總結了這樣一條經驗,就是這「三個一」當中最關鍵的是什麼,可能是一寸,對,一寸如果把握得不好,學生的坐姿、學生的眼睛離書本的距離就會受到影響,拿著筆如果沒一寸長的話,他必然要把頭歪下來去看,所以有一句話叫做,牽牛要牽牛鼻子,這個牛鼻子抓住了,這個「三個一」的問題就能很好地解決.其實這也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健全發展,你看如果這樣寫字的話,那麼對學生的健康發育,對他的體形健康成長也是有好處的,而且經常這樣端坐著以嚴謹的態度來寫字,也是一種性情的修養.所以新程標准就特別強調寫字習慣的培養,我覺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再一點就是強調描仿入體,要特別重視描紅和仿影.因為孩子一開始寫字,身體肌肉不發達,他握筆寫筆畫都是有困難的,有了一個描影,有了一個範字作底,就可以幫助他來學習寫筆畫,了解筆順,感受字的間架結構,知道怎樣把字寫得美觀.
三要保證時間,加強指導.剛才李老師講了,到了高年級學生的作業很多,老師們上課的時候往往就把寫字的時間擠掉了,把寫字擠到課外,這樣寫字訓練就放任自流了,所以應該堂堂練、天天寫,爭取留出課內寫字的時間,向學生提出要求,提筆即是練字時.第二個建議就是要突出漢字的形體特徵,順應大腦運行機制和兒童的認知規律.漢字是依象形會意為本源的,它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供感知認識,所以應當把識字納入認知活動,強化感知,促進聯想,避免機械識字.比如漢字用音、形、義三個信息源可以充分捕捉聯想的線索.音、形、義結合認知,我舉個例子.大家看這個「凍」,兩點水旁擱個「東」,一看這個字就可以猜想它一定與水有關,它讀音可能與「東」有關;再看「氧」,氣字頭,一看這個字就會知道它是一種氣體,它的讀音一定是與「羊」相近;「蜜蜂」的「蜜」,它下面是蟲字底,它是蜜蜂釀的蜜;「秘密」的「密」它與森山老林有關系.所以漢字的音義形本身就有文化蘊含,它觸發我們去聯想.
再一個是漢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金木水火各有類數,可以通過聯想進行類推批量地識字,比如「銀」「錢」,都是金字旁;像「樹木」「村莊」「樹枝」,都是木字旁;「江」「河」是水字部;「燒」「烤」有火字部;「霜」「雪」有雨字頭,與天氣有關.這樣分類就可以大批量地識字.漢字還有有趣的構字規律,可以激活我們豐富的想像,使學習充滿智慧與活力,比如「臭」這個字,什麼叫「臭」,自大一點就發臭了,多有趣呀.再看「力」這個獨體字,它與其他偏旁組合發展成合體字,都與力有關,用勁、運動.再發展,表現在人有力量以後,能夠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干好事,如勇敢;還有運動的結果,如「功勛」;給人努力的一些精神力量,如「勉勵」,也與「力」有關.這些構字規律是非常啟發人思考的.識字就是在人的大腦神經中建立生字形、音、義的聯系,人腦對生字自動達成相互聯系並整合加工,這也是我們人腦處理信息的主要特徵,所以生字學習是手腦並用,多感官參與,讓符號、聲音、表象、意義、情感等等協同反映,這樣教學效果就更好了.
我們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要堅持以下幾項原則:首先是音、形、義結合,利用文本信息建立快速的連接,讓孩子潛心讀書.眼睛看清拼音,看清漢字,再看看書本上的插圖,再聯繫上下文的語境,這樣就可以立體地進行識字了;再一個就是口、耳、目、心並用,多感官參與,利用通感進行認知.比如剛才大家談到的霍懋征老師教「聰」這個字,「聰明」的「聰是耳字旁,除認真聽,還要用眼看、用口說、用心想,這樣就使人聰明起來了;有些字需要摸一摸、看一看的,如「船舷」的「舷」,講不清楚,可以拿個實物掛個圖,讓學生看一看;有的要利用情境,比如說左右,讓學生摸一摸左邊的小朋友,再摸一摸右邊的小朋友,這就是左右啊;再如「甜」「尖」「鮮艷」,這些字的學習都要展開想像,利用情境讓學生能嘗到味道、看到色彩,體會情感,這樣識字學生才能記得牢,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像「鮮」這個字就非常有趣,魚和羊加在一塊就很鮮了;「尖」上面小下面大,形象地反映了字義.
此外還要加強拼音與識字的聯系,讓拼音更好地為識字服務,像北師大的教材,它就是先識字後學拼音,我認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蘇教版在拼音教材當中穿插了「讓你認」,先讓學生認識80個基本字,這也加強了拼音和識字的聯系.
還有就是加強識字與閱讀的聯系,使識讀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學課文分散識字的時候,有的教師覺得又有識字,又有閱讀,不知如何處理這兩對矛盾?以前我們的教學往往先搞一塊孤立的識字教學環節,把幾個生字音、義、形都解決了,然後再來閱讀.這樣做識字的時間拉得很長、很孤立,閱讀的時間被侵佔了,結果使識字和閱讀互相干擾,兩敗俱傷.我們提出要以讀為本,寓識於讀,識字與閱讀同時進行,音、義、形可以分散難點,分布到位,這樣既加強了識字又聯系了閱讀,使識與讀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這樣效果就好了.最後一點就是要識寫結合,學用結合.必須強化寫字,鼓勵應用,在大量的讀寫當中進行積極的鞏固,不要採取一次寫幾十遍的那種消極的鞏固辦法.
第三點建議就是要順應兒童身心及語言發展的過程,讓年級段把握重點、分散難點.例如低年段,應該以讀准字音、識記字形為重點,這個時候要強化習字練習,剛才講了要重視握筆坐姿,要重視描仿入體,在字義了解方面可以變通,可以放寬.課程標准提出只要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詞義就可以了,比如「擰」,做一個動作就可以了,這就是「擰」;比如「勇敢」,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什麼叫勇敢,有孩子說勇敢就是打針不哭,這就可以了,何必要他進行定義性的解釋,解釋了他也還是不懂.中年級應該逐漸向字義轉移,要關注字義,側重在語境當中識字;要注重掌握方法,運用工具去主動識字.如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千姿百態這個詞語,什麼叫千姿百態,比如廬山的雲霧當中,廬山的雲是千姿百態,它下面寫了山頂的雲像帽子,山腰的雲像玉帶,這一讀就知道這就是千姿百態了,聯系它的原文就理解了.有的可以利用工具書,但要學會選擇意項,比如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學生不知道什麼叫瞬息萬變,需要查字典,但是查字典並不一定都查,「萬變」學生知道,那麼「瞬息」是什麼意思,「息」過去是休息,在這里是什麼意思,就讓學生查一個「瞬」、查一個「息」就可以了,學生查完一看就知道了,原來是說明時間真短,變化很大.再一點就是通過大量的閱讀,採取後文轉入進行立體的識字.這一個字在這篇文章裡面是這個意思,換一篇文章還是這個字,可它的意思卻變了,比如狐假虎威里「假」就不是假了,是借的意思;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坐」也不是原來的動詞了.讀書多了,字義也就豐富起來了,所以高年段要突出字義,要尋找規律,學會歸類辨析,防止錯別字產生,防止生字回生.比如說字音可以類聚,音同的、音近的,輕聲的、變調的,發音易錯的,給它歸歸類,比如feng,在我們淮陰地區、宿遷地區,它讀成heng;南京地區,wang、yang跟wan、yan不分,an、ang容易混淆;再如像「納涼」,「n」「l」也容易混淆,像這樣歸類,讓孩子通過一個例子,記住一大片.還可以進行字形類練,比如神示旁跟衣立旁往往搞錯,要把這兩個偏旁辨別清楚了,一系列的字就不會錯了.比如「富裕」的「裕」,有個「衣」有個「食」,是衣立旁加個「谷」,學生就知道它與食、與衣有關,就不會再寫成神示旁了,就不會丟了一點了.比如「鍛」和「暇」這兩個字也容易弄錯,那麼讓學生觀察「鍛煉」的「鍛」,「綢緞」的「緞」和「雲霞」的「霞」,「白玉無暇」的「暇」,這樣類比,學生就不會再出錯.還有「自己」的「己」、「已經」的「已」、「冬天」的「冬」、「柬埔寨的」的「柬」和「汽車」的「車」等,如果這些字體錯了,會帶來一系列合體字的錯誤.所以有些字可以利用它的基本字,通過變換偏旁的方法來進行歸類,比較辨析.比如做操的話,提手旁就是做操了,加水就洗澡了,脾氣暴躁就要跳腳,口渴了就乾燥了.脾氣暴躁就是發火,有火字旁了,那麼進行歸類辨析以後,學生就可以依此類推,防止大量的錯別字的出現.還可以進行字義類推,比如說「和」,本來是音量的和諧、音樂的和諧,用在味道上就是五味調和;用在色彩上,光纖很柔和;用在表現人的心態上,我們性情要平和,我們勢態祥和.這樣不斷進行拓展,由本義不斷地形成很多的引申意義.
第四個建議就是既要「學得」,又要「習得」,尤其對孩子來講,很多是「習得」的,他的音形學習占很大的比重,要聯系生活實際與認識事物相結合,要校內外結合,學與用結合,要融入生活在自然生態環境中識字.還可以通過大量的讀寫實踐創造機會開展活動,進行觀摩技藝,如搞書法比賽、作業展覽;也可以門類統籌跨學科進行年段之間的溝通,大家齊心合力,一以貫之,一起把識字寫字的基本工程搞好.

③ dnf龍珠直播的老林怎麼樣

別信。老林他能讓你賺錢那是你有一堆基金的情況下。你手裡那麼點錢進去他的所謂商機比真正漲幅少那麼三四個月,堆在手裡坑死人。現在名目張膽對學員收錢,無止境收保護費一樣。要是跑路了後悔都來不及

④ 請問深圳哪裡有網路營銷培訓學校環境和教學質量如何

深山老林網路營銷培訓學院,我老鄉在哪裡學了幾個月 現在去到一家企業做營銷工作還不錯
如果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也可以在網上了解一下學校。

⑤ 福州教育學院二附中怎麼樣阿 教學環境 裡面的人怎麼樣 !!!!!!

教院二附中是福州的三類校,基本上屬於三類校很普通的那種,跟四十中啊回什麼都是一個檔次的。答裡面住宿條件不錯,獨立衛生間陽台,但是就是在深山老林里。三類校的話也不要期望什麼上本科的人很多,加上藝術類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就很好了!而且基本都是二本(因為今年沒有三本)。校風根據我的了解不是很好啊,不過三類校基本都不好。自己加油去補習班什麼的吧

⑥ 深圳市深山老林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抄市深山老林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於2008年06月24日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邱道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應用咨詢;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邱道勇
成立時間:2008-06-24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344829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龍華街道油松共和新村13號、15號、16號第5層

⑦ 中國民間武術高手到底躲在哪個深山老林

其實滿世界都是啊!!只不過你沒留意而已,我同學家就是世代習武的,從他爺爺輩開始,他爸他媽一家都練的,不過沒以這個為生罷了,要不是去他家裡看到到處都是練武的道具我也不會知道的,中國會這個的很多,但不是說會就一定要拿出來到處跟人說吧。至於躲在深山老林里那是你砍電影和武俠小說看多了吧。誰說厲害的一定就要躲起來,他們又沒犯法,犯得著躲起來嗎?我就看過我同學K人,我曾今他一起3個人出去吃宵夜,路邊攤那種,他在走過隔壁一桌的時候踩到了人家的腳,那些人本來就是些小混混,又喝多了,一起來動他,1對6,只5鍾不到全躺地下了。鐵砂掌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肯定有的,我的鐵砂掌就跟他爸學的。
你覺得中國武術不行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有這種想法的,有個小日本的傳記他自己寫的,不知道你看過沒有,那日本人是日本極珍流空手道的創始人,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的曾今到各國挑戰從沒有輸過,一次打敗個泰國拳王後路過香港,聽到有個中國人太極拳厲害,他跑去挑戰,發現不過是個上了年紀的老頭,歲數我忘了他寫的幾歲了,反正不低於50,結果打下來發現根本傷不了那老頭,根本打不中人家,他自己灰溜溜的回日本去了,他自己在傳記里寫到說如果這人還擊的話自己就完了,這是小日本自己寫的,這位老人家到現在也還沒有人知道到底是哪裡的,叫什麼名字,他也沒到處跟人宣揚說自己贏了什麼的,直到這日本人死了,傳記發布出來才知道有這么回事。你可以去找這本書,名字我忘記了,不過這個日本人很出名的,應該不難找。
確實你平時看到的武術套路看起來不適合實戰,那是因為中國從古代起拳法就是不外傳的,所有的攻擊方法及套路都隱藏在整套拳法裡面,之所以這樣是害怕自己在練習的時候被人偷學的去,只有他們真正想交的人才會告訴你期中隱藏的招數,我和我同學學的時候每次都是被單獨叫到房間里才教的,用來攻擊的方式和他平時教的東西會有很大的區別。再說了武術這種東西本來就不存在那種好哪種壞的一說,主要是看練得人怎麼樣,能不能揚長避短發揮到自己的最高境界,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能夠超越自己,達到自己的極限就是成功的。
最重要的是什麼叫做中國武術不行?你學過?你學精了?還是你吧你生活的地方的中國武師都打敗了?中國武術不行那請教下哪裡的武術好?最看不慣這種自己一知半懂裝大師外加崇洋媚外的人了,是了別人水平不值一提?那你的水平是值得提一下的了,你也去打個日本空手道的高手給我看看!

⑧ 形容老師教學勤勞的成語

孔子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聖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並不以為恥辱呀!」 虛心好學,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習,叫「不恥下問」 古代名人勤學的故事懸梁刺骨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鑿壁偷光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車胤(yin)傳》,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 蘇廷吹火讀書.「少不得父意,常與僕夫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 常林帶經耕鋤.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車胤囊螢夜讀.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玄奘苦學佛法.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練成神箭手.李晟的父親是一員威武的大將,李晟希望長大成為父親一樣的人.可是,父親卻總是說他年紀小,不能習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學習射箭,終於練成了百發百中的神箭手,讓父親刮目相看. 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於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 劉勰佛殿借讀.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家. 閻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據學家閻若璩小時候是個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負,在母親和老師的鼓勵下,閻若璩憑著勤能補拙的精神,刻苦讀書,付出別人幾倍的努力,趕上了正常的同學,此後,閻若璩仍舊憑著這股好學肯吃苦的精神,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顧炎武讀破萬卷書.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點奪走了他的生命.雖然他體弱多病,但是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顧炎武勤奮苦讀,以過人的毅力手抄《資治通鑒》,終於成為一代大學者. 歐陽修借閱典籍.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夥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蒲松齡草亭路問.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賈逵隔籬偷學.賈逵,字景伯,出生於公元30年,東漢人,是有名的經學家、天文學家.他是西漢名家賈誼的九世孫.父親賈徽也是一個大學問家.賈逵深受家庭的影響,從小聰慧過人.為了能夠讀書,賈逵小時候隔著竹籬笆,偷聽老師講課的故事. 孟柯改過勤學.孟子是戰國時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並非是一個天生就有學問的人,他幼年的時候非常貪玩,不喜歡讀書.後來,孟母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還剪斷布匹開導他.終於,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須努力勤奮的道理. 宋濂冒雪訪師.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園求學.古代的時候,對自然界產生很多誤區,人們相信螺贏是將螟蛉變成自己的兒子這個荒唐的傳說,還把領來的兒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對此表示懷疑.他在村邊的菜園子里找到一窩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會神地整天觀察.陶弘景發覺它們有雄也有雌,經過許多天細致的觀察,陶弘景終於揭穿了蜾蠃銜螟蛉的秘密:原來蜾蠃也有自己的後代,螟蛉是被銜到窩里給幼蟲當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義子」這回事!從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親自觀察,絕不能人雲亦雲.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⑨ dnf老林教學可靠嗎

聽可靠的,教的都是基礎,對於一些新手非常有用,裡面有很多小技巧,比如回他會告訴你,看對話的時候按答esc可以直接結束一整段對話,移動物品,移動絕色,重復喊話都可以設置快捷鍵之類的,當然你要是玩過幾年的老玩家當然就不需要看了

⑩ 怎樣提高識字寫字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在每一個教育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針對目前識字寫字教學中實際存在的種種問題,我想就如何提高識字寫字教學效率提出幾點意見:一是增強目標意識,防止隨意性。語文課的標準是根據「三維」的要求來提出課程目標的,可能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在執行目標的時候,尤其容易忽略學生興趣的培養,所以我建議要在全面落實標準的「三維」目標要求時,首先要把興趣、態度、習慣提上重要日程,把識字寫字由苦事變為樂事。實際上我們的漢字是很有趣的,標准提出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激發他們主動識字的願望,要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不識字叫睜眼瞎,識字就意味著人生的第二次開眼,漢字有趣味、有用處,也能啟發人的智慧,所以我們應該把識字教學搞得生動活潑一點。其次要教會學生識字的方法,要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課程標准提出要能夠記住拼音,會認讀,要聯繫上下文和社會實踐,要使用字典、詞典,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地研究漢字的形體特徵和結構規律,尋找聯想的線索,幫助學生進行主動識字,達到無師自通。 再一點就是要重視識字的教學,要識寫結合。我們往往存在著重識和輕寫的問題,針對突出寫字教學,快速強化識字教學的問題,我想強調幾點,首先要提高認識,寫字既是一種實用的技術,又是一種人文素養,字如其人,所以寫字的功能是遠遠大於寫字本身的。其次,對寫字要嚴格要求,往往我們只重視識字量,為了滿足考試的需要,字寫對就可以了,實際上我們既要寫對,還要寫好,要把字寫得正確,還要規范,還要注意行寬,還要講究一定的速度,到高年級還要注意篇章布局,寫得有章法。再有一點就是練字必須先練姿,比如執筆、坐姿都要嚴格要求,這在前面座談的時候,老師們也談到了。但是好像前面談到的是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一二年級孩子坐姿執筆練得是非常好的,但是到了中高年級,好像握筆姿勢又回去了,又錯了。我覺得可能有這樣一個原因,就是低年段的老師和中高年段的老師的要求不太一樣,低年段非常重視寫字的姿勢,不斷加以訓練。到了中高年級,因為學習任務加重,課業量增加,所以老師就忽略這方面的要求。在這里也要提醒老師們注意,習慣是需要長期地養成的,對於習慣問題要經常抓,要天天抓,直到養成為止,而且也不光是一二年級老師的事情。對於坐姿的要求也一定要嚴格,你看我這兒有個圖,要求「三個一」,「三個一」就是手指抓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身子坐離桌面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一寸、一拳、一尺,在江蘇有老師總結了這樣一條經驗,就是這「三個一」當中最關鍵的是什麼,可能是一寸,對,一寸如果把握得不好,學生的坐姿、學生的眼睛離書本的距離就會受到影響,拿著筆如果沒一寸長的話,他必然要把頭歪下來去看,所以有一句話叫做,牽牛要牽牛鼻子,這個牛鼻子抓住了,這個「三個一」的問題就能很好地解決。其實這也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健全發展,你看如果這樣寫字的話,那麼對學生的健康發育,對他的體形健康成長也是有好處的,而且經常這樣端坐著以嚴謹的態度來寫字,也是一種性情的修養。所以新程標准就特別強調寫字習慣的培養,我覺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再一點就是強調描仿入體,要特別重視描紅和仿影。因為孩子一開始寫字,身體肌肉不發達,他握筆寫筆畫都是有困難的,有了一個描影,有了一個範字作底,就可以幫助他來學習寫筆畫,了解筆順,感受字的間架結構,知道怎樣把字寫得美觀。 三要保證時間,加強指導。剛才李老師講了,到了高年級學生的作業很多,老師們上課的時候往往就把寫字的時間擠掉了,把寫字擠到課外,這樣寫字訓練就放任自流了,所以應該堂堂練、天天寫,爭取留出課內寫字的時間,向學生提出要求,提筆即是練字時。第二個建議就是要突出漢字的形體特徵,順應大腦運行機制和兒童的認知規律。漢字是依象形會意為本源的,它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供感知認識,所以應當把識字納入認知活動,強化感知,促進聯想,避免機械識字。比如漢字用音、形、義三個信息源可以充分捕捉聯想的線索。音、形、義結合認知,我舉個例子。大家看這個「凍」,兩點水旁擱個「東」,一看這個字就可以猜想它一定與水有關,它讀音可能與「東」有關;再看「氧」,氣字頭,一看這個字就會知道它是一種氣體,它的讀音一定是與「羊」相近;「蜜蜂」的「蜜」,它下面是蟲字底,它是蜜蜂釀的蜜;「秘密」的「密」它與森山老林有關系。所以漢字的音義形本身就有文化蘊含,它觸發我們去聯想。 再一個是漢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金木水火各有類數,可以通過聯想進行類推批量地識字,比如「銀」「錢」,都是金字旁;像「樹木」「村莊」「樹枝」,都是木字旁;「江」「河」是水字部;「燒」「烤」有火字部;「霜」「雪」有雨字頭,與天氣有關。這樣分類就可以大批量地識字。漢字還有有趣的構字規律,可以激活我們豐富的想像,使學習充滿智慧與活力,比如「臭」這個字,什麼叫「臭」,自大一點就發臭了,多有趣呀。再看「力」這個獨體字,它與其他偏旁組合發展成合體字,都與力有關,用勁、運動。再發展,表現在人有力量以後,能夠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干好事,如勇敢;還有運動的結果,如「功勛」;給人努力的一些精神力量,如「勉勵」,也與「力」有關。這些構字規律是非常啟發人思考的。識字就是在人的大腦神經中建立生字形、音、義的聯系,人腦對生字自動達成相互聯系並整合加工,這也是我們人腦處理信息的主要特徵,所以生字學習是手腦並用,多感官參與,讓符號、聲音、表象、意義、情感等等協同反映,這樣教學效果就更好了。 我們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要堅持以下幾項原則:首先是音、形、義結合,利用文本信息建立快速的連接,讓孩子潛心讀書。眼睛看清拼音,看清漢字,再看看書本上的插圖,再聯繫上下文的語境,這樣就可以立體地進行識字了;再一個就是口、耳、目、心並用,多感官參與,利用通感進行認知。比如剛才大家談到的霍懋征老師教「聰」這個字,「聰明」的「聰是耳字旁,除認真聽,還要用眼看、用口說、用心想,這樣就使人聰明起來了;有些字需要摸一摸、看一看的,如「船舷」的「舷」,講不清楚,可以拿個實物掛個圖,讓學生看一看;有的要利用情境,比如說左右,讓學生摸一摸左邊的小朋友,再摸一摸右邊的小朋友,這就是左右啊;再如「甜」「尖」「鮮艷」,這些字的學習都要展開想像,利用情境讓學生能嘗到味道、看到色彩,體會情感,這樣識字學生才能記得牢,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像「鮮」這個字就非常有趣,魚和羊加在一塊就很鮮了;「尖」上面小下面大,形象地反映了字義。 此外還要加強拼音與識字的聯系,讓拼音更好地為識字服務,像北師大的教材,它就是先識字後學拼音,我認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蘇教版在拼音教材當中穿插了「讓你認」,先讓學生認識80個基本字,這也加強了拼音和識字的聯系。 還有就是加強識字與閱讀的聯系,使識讀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學課文分散識字的時候,有的教師覺得又有識字,又有閱讀,不知如何處理這兩對矛盾?以前我們的教學往往先搞一塊孤立的識字教學環節,把幾個生字音、義、形都解決了,然後再來閱讀。這樣做識字的時間拉得很長、很孤立,閱讀的時間被侵佔了,結果使識字和閱讀互相干擾,兩敗俱傷。我們提出要以讀為本,寓識於讀,識字與閱讀同時進行,音、義、形可以分散難點,分布到位,這樣既加強了識字又聯系了閱讀,使識與讀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這樣效果就好了。最後一點就是要識寫結合,學用結合。必須強化寫字,鼓勵應用,在大量的讀寫當中進行積極的鞏固,不要採取一次寫幾十遍的那種消極的鞏固辦法。 第三點建議就是要順應兒童身心及語言發展的過程,讓年級段把握重點、分散難點。例如低年段,應該以讀准字音、識記字形為重點,這個時候要強化習字練習,剛才講了要重視握筆坐姿,要重視描仿入體,在字義了解方面可以變通,可以放寬。課程標准提出只要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詞義就可以了,比如「擰」,做一個動作就可以了,這就是「擰」;比如「勇敢」,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什麼叫勇敢,有孩子說勇敢就是打針不哭,這就可以了,何必要他進行定義性的解釋,解釋了他也還是不懂。中年級應該逐漸向字義轉移,要關注字義,側重在語境當中識字;要注重掌握方法,運用工具去主動識字。如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千姿百態這個詞語,什麼叫千姿百態,比如廬山的雲霧當中,廬山的雲是千姿百態,它下面寫了山頂的雲像帽子,山腰的雲像玉帶,這一讀就知道這就是千姿百態了,聯系它的原文就理解了。有的可以利用工具書,但要學會選擇意項,比如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學生不知道什麼叫瞬息萬變,需要查字典,但是查字典並不一定都查,「萬變」學生知道,那麼「瞬息」是什麼意思,「息」過去是休息,在這里是什麼意思,就讓學生查一個「瞬」、查一個「息」就可以了,學生查完一看就知道了,原來是說明時間真短,變化很大。再一點就是通過大量的閱讀,採取後文轉入進行立體的識字。這一個字在這篇文章裡面是這個意思,換一篇文章還是這個字,可它的意思卻變了,比如狐假虎威里「假」就不是假了,是借的意思;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坐」也不是原來的動詞了。讀書多了,字義也就豐富起來了,所以高年段要突出字義,要尋找規律,學會歸類辨析,防止錯別字產生,防止生字回生。比如說字音可以類聚,音同的、音近的,輕聲的、變調的,發音易錯的,給它歸歸類,比如feng,在我們淮陰地區、宿遷地區,它讀成heng;南京地區,wang、yang跟wan、yan不分,an、ang容易混淆;再如像「納涼」,「n」「l」也容易混淆,像這樣歸類,讓孩子通過一個例子,記住一大片。還可以進行字形類練,比如神示旁跟衣立旁往往搞錯,要把這兩個偏旁辨別清楚了,一系列的字就不會錯了。比如「富裕」的「裕」,有個「衣」有個「食」,是衣立旁加個「谷」,學生就知道它與食、與衣有關,就不會再寫成神示旁了,就不會丟了一點了。比如「鍛」和「暇」這兩個字也容易弄錯,那麼讓學生觀察「鍛煉」的「鍛」,「綢緞」的「緞」和「雲霞」的「霞」,「白玉無暇」的「暇」,這樣類比,學生就不會再出錯。還有「自己」的「己」、「已經」的「已」、「冬天」的「冬」、「柬埔寨的」的「柬」和「汽車」的「車」等,如果這些字體錯了,會帶來一系列合體字的錯誤。所以有些字可以利用它的基本字,通過變換偏旁的方法來進行歸類,比較辨析。比如做操的話,提手旁就是做操了,加水就洗澡了,脾氣暴躁就要跳腳,口渴了就乾燥了。脾氣暴躁就是發火,有火字旁了,那麼進行歸類辨析以後,學生就可以依此類推,防止大量的錯別字的出現。還可以進行字義類推,比如說「和」,本來是音量的和諧、音樂的和諧,用在味道上就是五味調和;用在色彩上,光纖很柔和;用在表現人的心態上,我們性情要平和,我們勢態祥和。這樣不斷進行拓展,由本義不斷地形成很多的引申意義。 第四個建議就是既要「學得」,又要「習得」,尤其對孩子來講,很多是「習得」的,他的音形學習占很大的比重,要聯系生活實際與認識事物相結合,要校內外結合,學與用結合,要融入生活在自然生態環境中識字。還可以通過大量的讀寫實踐創造機會開展活動,進行觀摩技藝,如搞書法比賽、作業展覽;也可以門類統籌跨學科進行年段之間的溝通,大家齊心合力,一以貫之,一起把識字寫字的基本工程搞好。

閱讀全文

與老林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