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小班不抓咬安全教案

小班不抓咬安全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9 22:26:28

A. 幼兒園不抓人不咬人安全教案

這里有篇類似的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危險的洞洞 【設計意圖】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安全教育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中。幼兒午睡的時候,喜歡嘗試把小手小腳放進小床的圓形支架里,或者在床縫中間扣來扣去。各媒體上也經常有幼兒把手伸進窟窿縫隙中拿不出來等報道。托班幼兒的安全意識非常弱,甚至有的根本沒有(家庭保護),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了講故事的方式,讓幼兒在詼諧幽默的故事情節中,了解把手伸進「洞洞」中的危險,掌握安全常識和求救方式。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把手隨便伸進小洞里。 2、了解手能做很多事情,要保護好它。 3、遇到危險向大人求助。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各種帶有小洞的物品,紙板做成的小手、手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嗚嗚……」播放哭聲,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提高活動興趣。 師:寶貝們,聽是誰在哭?他為什麼哭?發生了什麼事情? 請幼兒猜想,回答。 師:我的寶貝猜到了很多答案,現在我們來看看是誰在哭,他為什麼哭?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小寶寶在家裡玩,發現了一個有很多小洞洞的椅子,他覺得很好玩,把手伸進了小洞洞里,結果拿不出來了。 師提問(回放課件圖片),通過回答,引導幼兒了解故事裡的內容。 出示帶小洞洞的物品,將紙板做成的手指伸進帶洞洞的椅子里,小手放進大一點洞洞的杯子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手指、手拿不出來了。如果強行拿出來,手指、手會受傷。引導幼兒體驗到洞洞的危險。 三、師:手伸進洞洞里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需要大人來幫助寶寶們,故事裡的小寶寶手伸進洞洞里拿不出來,他怎麼了?如果遇到危險,我們應該大聲的喊大人來幫忙,警察叔叔告訴我們,遇到危險應該喊:救命!我們一起來幫助故事裡的小寶寶喊「救命」,看看能不能找人來幫助他。引導幼兒掌握遇到危險大聲喊救命這一安全常識。 播放救援圖片。師:寶寶們真棒,幫助小寶寶喊來了警察叔叔,為自己鼓鼓掌吧! 四、延伸:了解手能做很多事情,要保護好小手。課件圖片:彈鋼琴、畫畫、玩玩具、吃飯……師:寶寶們看,我們可以用小手來做什麼呢?小手的用途可真多呀,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小手呀。 【活動反思】 通過幼兒愛聽故事的年齡特點,把他們需要掌握的安全常識融入到故事中,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的安全常識不是一日一課就能掌握的,教師需要將其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中,幫助幼兒逐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B. 中班安全教案不抓咬打同伴

小班安全活動《摔倒了怎麼辦》
執教者:xxx
一、活動目標:
(略)版
二、活動准備權:
(略)
三、活動流程:
1.(略)
2.(略)
3.(略)

本活動結束

C. 被寵物抓傷或咬傷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可以去葯店裡買黑色的碘酒和酒精,我們這就1元錢一瓶
被抓到或咬到後可以先把那點血擠出來【擠不擠都可以】,然後用肥皂和清水洗傷口大概15分鍾,然後用棉棒蘸些碘酒和酒精這樣換著換著擦
或者可以去打狂犬疫苗,48小時以後才打也不行了,葯水不會起作用

D. 幼兒園防動物抓傷咬傷教案

中國的幼兒教育國家文件文件中是沒有對數學做課程目標上的規定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自1952年到1981年這期間頒發的、涉及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政策文件都將「計算」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對各年齡階段的課程內容及要求做了詳細說明,數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體系中佔有自己的獨立地位。但1996年的《規程》開始弱化學科界限,提出綜合組織各領域的內容,沒有再提出學科教學方面的任務要求。 1999新《綱要》更是根據幼兒的生活將教育內容劃分為五大領域,其中「數學」被並入「科學」, 比較而言,新《綱要》只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建構初步的數概念」。「感受」與「建構」的結果很可能只是模糊的理解和體驗,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相去甚遠。由此可見,新《綱要》的表述弱化了對具體知識掌握的要求。新《綱要》與以往政策最明顯的區別在於,以「數學」來命名幼兒園數學教育,而以往政策都是以「計算」來命名的。「計算」一詞無形中向人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即幼兒園的數學就是加減計算,這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狹隘理解。因此,新《綱要》用「數學」來命名更能體現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豐富內容。其次,新《綱要》突出了數學與其他各領域及生活的聯系,指出應引導幼兒感受「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數學不再是抽象的邏輯知識體系,而是貫穿於幼兒生活和游戲之中有待於抽象的事物。這就使幼兒期的數學有了更為豐富的現實源泉和具體內涵。
基於以上背景,中班數學課程目標總體上定位於通過情景設置,引導幼兒感受周圍環境中的10以內的數,簡單的平面和立體圖形,初步建立時間的概念,學會認識鍾表等就可以了.

E. 幼兒園安全教育防抓傷咬傷中班活動目標

中國的幼兒教育國家文件文件中是沒有對數學做課程目標上的規定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自1952年到1981年這期間頒發的、涉及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政策文件都將「計算」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對各年齡階段的課程內容及要求做了詳細說明,數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體系中佔有自己的獨立地位。但1996年的《規程》開始弱化學科界限,提出綜合組織各領域的內容,沒有再提出學科教學方面的任務要求。 1999新《綱要》更是根據幼兒的生活將教育內容劃分為五大領域,其中「數學」被並入「科學」, 比較而言,新《綱要》只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建構初步的數概念」。「感受」與「建構」的結果很可能只是模糊的理解和體驗,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相去甚遠。由此可見,新《綱要》的表述弱化了對具體知識掌握的要求。新《綱要》與以往政策最明顯的區別在於,以「數學」來命名幼兒園數學教育,而以往政策都是以「計算」來命名的。「計算」一詞無形中向人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即幼兒園的數學就是加減計算,這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狹隘理解。因此,新《綱要》用「數學」來命名更能體現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豐富內容。其次,新《綱要》突出了數學與其他各領域及生活的聯系,指出應引導幼兒感受「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數學不再是抽象的邏輯知識體系,而是貫穿於幼兒生活和游戲之中有待於抽象的事物。這就使幼兒期的數學有了更為豐富的現實源泉和具體內涵。 基於以上背景,中班數學課程目標總體上定位於通過情景設置,引導幼兒感受周圍環境中的10以內的數,簡單的平面和立體圖形,初步建立時間的概念,學會認識鍾表等就可以了.

F. 幼兒中班不咬傷不抓傷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活動不抓咬小朋友教案可以寫活動目標,活回動准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答

一、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准備

實物:蘋果、餅干每人一份;鉛筆、橡皮、衣服、玩具。

三、活動過程

利用實物導入活動。

(1)出示蘋果、餅乾等小零食,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吧,大家嘗嘗,它們是什麼味道的?

(2)教師出示實物鉛筆、橡皮、衣服、玩具,師幼一起說說鉛筆、橡皮、等的作用,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四、活動反思

通過幼兒愛聽故事的年齡特點,把他們需要掌握的安全常識融入到故事中,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的安全常識不是一日一課就能掌握的,教師需要將其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中,幫助幼兒逐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閱讀全文

與小班不抓咬安全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