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課文 春遊的教案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在老師帶領下去春遊、踏青,親近自然,感受春季的變化和春天大自然的美麗,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智育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興趣。使學生意識到美化環境、愛護環境的責任,在感受美的同時,激發學生自我創造的慾望。 [素質發展目標]:初步了解春季的主要特徵,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春天的美麗,用自己的方式由衷地贊美大自然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將春遊搜集的感性認識升華為科學知識,從而認識春天的顯著特徵。培養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興趣。使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春天的美麗,用自己的方式由衷地贊美大自然。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將春遊搜集的感性認識升華為科學知識,從而認識春天的顯著特徵 教學准備 有關春天的圖片 學生活動設計 「說說眼裡的春天」、「贊美春天」 【講授新課】 一、春天在哪裡(板書) 老師:春天來了,春姑娘穿著它的花衣服來到了人間,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驚喜,花兒草兒都有了新的變化,前幾天我們舉行了春遊活動,誰來說說你發現了什麼?春天在哪裡啊?你看到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大家進行討論,然後說一說。 老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說到了很多方面,我們一起看課本第二十六頁,看一看春天是這個樣子的嗎? 老師:我們再一起來欣賞圖片,讓我們再次享受一下大自然帶來的美好體驗,來共同回憶春天的樣子。 老師:春天是多麼的美啊,從我們春遊時所看到的,圖片里所欣賞到的,我們可以發現柳樹長出了又嫩又綠的葉子,長長的枝條隨風擺動,嫩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桃樹上開滿了紅紅的桃花,梨花、油菜花等好多花也開了,燕子從南方飛了回來,冰雪融化了,小青蛙醒了,泥土變得松軟了,鴨子也開始在水裡游來游去的,真是太美麗了!春姑娘就在我們的身邊,對嗎? 老師:春天對我們是那麼的慷慨,難道我們不該贊美一下它嗎? 老師:我們該怎麼贊美春天呢? 二、贊美春天(板書) 老師:我們先聽一篇朗誦。 老師:這篇文章寫得美嗎?它寫出了春天的美麗,春天的氣息。這就是一種對春天的贊美。我們大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來充分的贊美春天,來表達我們的熱愛。我們看課本第二十七頁,我們能有什麼啟發呢? 老師:對,我們可以以詩歌、圖畫、歌唱、朗誦、舞蹈等形式來表達我們的感情。下面就有同學們以自己的方式來贊美春天。 課堂小結 通過戶外的春遊活動,同學們用自己的五官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陶冶了情操,從而培養了同學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課堂上,通過交流我們認識到了春天的顯著特徵:冰雪開始融化,小草開始發芽,花也開始開放,小青蛙也睡醒了等等。並用同學們自己的方式來由衷地贊美春天大自然的美麗。
Ⅱ 幼兒園帶寶貝去春遊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小棒、紙片、管子等工具在地圖上沿直線進行測量,測量時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學習合作記錄測量結果,比較不同景點間距離的遠近。 3.產生去春遊的愉悅情感。 活動准備 1.每組一份記錄表,表上的工具和提供的工具一致。(如圖 一) 2.每組一張地圖,在幼兒園和...六個景點貼上相關標記。(如圖 二) 3.長短不同的管子、小棒、紙片,《郊遊》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郊遊》音樂,引出活動內容 1.幼兒跟著錄音唱歌曲《郊遊》。 2.出示東山地圖.指出幼兒園的位置(貼上標記),提問:我們東山是個很美的鄉鎮,你想去哪兒春遊呢? 3.根據幼兒回答,貼上有關標記,如雨花勝境、啟園,等等。 二、學習在地圖上測量本幼兒園到各景點的直線距離 第一環節,認識測量工具,在分組合作中學習測量方法.並了解記錄方法。 1.教師導語: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幼兒園到這些景點有多遠呢? 2.教師出示測量工具:小棒、紙片、管子,提出測量要求:以幼兒園為起點,先測量同一條路線。 3.幼兒分組測量。教師了解幼兒合作和利用工具測量的具體情況,同時有目的指導幼兒在測量時注意「首尾相接」。 設計提問:你們用了什麼工具?怎麼測的?用了幾個?根據幼兒回答,耖師在記錄表內記錄相應的符號。 (反思:這樣做的目的是便於幼兒交流測量的結果.清楚地看到記錄方法。雖然三種工具的長度不同.但是同種工具測量的結果應是相同的。若幼兒有異議,就請幼兒演示,集體驗證,從而強調測量時要注意首尾相接。) 第二環節。幼兒自由測量幼兒園到各景點的直線距離.並記錄。 1.教師導語:我們用剛才的測量方法,再來測測幼兒園到其他各景點的距離,好嗎?測好一條線路要請一位代表把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2.幼兒分組測量並記錄。 (反思:這一環節不僅讓幼兒繼續親身經歷操作測量和記錄的過程.而且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合作和建構自己的知識。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測量的方法及記錄情況。) 三、交流測量結果.比比從幼兒園到各景點距離的遠近 1.提問:小朋友都測量好了嗎?我們幼兒園到哪兒最遠?到哪兒最近?你是怎麼知道的? 2.教師小結,鼓勵幼兒活動後用不同的工具測量距離。 (反思:交流的過程可以幫助幼兒感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更好地認識周圍環境。) 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提供東山不同景點的標記,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工具測量、記錄。
Ⅲ 中班社會《郊遊去》教案
教學目標:
1、 對描寫動物的樂曲感興趣,在仔細聆聽的基礎上,能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想像中的樂曲意境及動物神態。
2、 能區分歌曲《郊遊》中相同的不同的部分,並能用歌唱、律動及繪畫等形式表現出來。
3、能熟練地演唱歌曲《郊遊去》,演唱時聲音自然,情緒飽滿。
4、知道自然界中的動、植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應與他們和睦相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集中精神聆聽管弦樂《快樂的小熊貓》,培養學生的聯想力和想像力。
引導學生學會區分歌曲中相同和不相同的部分,並大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多媒體出示春天百花盛開的美景圖。
師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季節?(春天)
春天你最喜歡干什麼?(放風箏、遊玩)
師總結:是呀!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百花爭艷的季節,在這樣的季節里我們盡情的遊玩,聞著幽幽的花香,腳踩柔軟的青草,盡情、自在的遊玩,肯定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你看,有人正享受著春天
的美好,你聽,他們在唱些什麼?
2、學生欣賞歌曲《郊遊去》
3、 學生起來說說他們在唱些什麼?學生說說歌詞。
師總結:他們在邀請我們一起去郊外遊玩。讓我們也趕緊出發吧!
4、 跟著音樂拍手打節拍。(跟著老師做)
師提問:我們來到了郊外,郊外的景色怎樣?
學生自由說,老師提示,我們用歌曲的歌詞來回答老師。
學生回答:白雲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綉。
5、 指導學生朗讀節奏。
師:老師想讓你們按書中樂曲的節奏來回答老師。
教師出示節奏,先用跑、走、拖來朗讀節奏,再讓學生加入歌詞朗讀節奏。
請學生示範,集體示範。
讓我們加上我們的小手,邊拍邊來讀一讀。
學生集體朗讀,請學生朗讀。
6、 春天真美,郊外真美,讓人忍不住想唱起來。
(1)、教師范唱歌曲,唱到最後兩句可以讓學生一起唱。
(2)、跟著老師演唱歌曲。老師唱一句,學生唱一句。
(3)、完整演唱歌曲。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提問:唱著這首歌你的心情怎樣?(快樂、高興、興奮)
師:那你怎樣把你的快樂傳遞給大家,讓大家分享你的快樂?
學生回答:1、可以通過歌聲來回答。(教師用兩種不同的唱法演唱,讓學生選擇)
2、用表情來傳達。
3、可以邊拍手邊唱。
教師組織用各種不同地方法來演唱。
7、 讓學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
8、 請個別學生演唱。
9、 跟著伴奏,為樂曲加上打擊樂器,加上動作演唱。
教師:老師感受到了小朋友們快樂,郊遊的確是一件快樂的事,剛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忍不住想跳起來,誰來表演為歌曲伴舞,下面小朋友為他們伴唱,伴奏。(打擊樂器演奏、學生加入動作表演。)
二、 學習欣賞曲目《快樂的小熊貓》
師導入:我們歡樂的歌聲、歡快的舞蹈,引來了一隻小熊貓,看它在干什麼?
1、 播放視頻
2、 教師講解。
這是一首管弦樂曲,樂曲分為三個部分。
(散板、主題、主題變奏)
3、 再次欣賞樂曲,學生欣賞老師講解。
4、 教師總結
這首管弦樂樂曲是動畫片《熊貓百貨商店》的一個配樂片段,樂曲中運用各種不同的樂器去刻畫動物的性格,以生動的音樂語言塑造了活潑可愛的小熊貓和嘰嘰喳喳的小鳥等的音樂形象。讓我們再次欣賞《快樂的小熊貓》。播放視頻。
三、 課堂總結
音樂無處不在,在山林間,在小溪邊,在馬路上、有了音樂電影、電視才更精彩,我們小朋友們的動畫片才更形象,如果我們平常多留心,你就會發現音樂真的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真的是很美妙、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