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語言三隻小板凳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交、己」等7個字,認識「亠、亻、巾」3個部首。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知道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恆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或成功。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愛因斯坦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指導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愛因斯坦為什麼做了三隻小板凳。
課前准備
搜集有關愛因斯坦的相關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激趣,看圖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又將和你們一道結識另一位世界名人,他的名字叫「愛因斯坦」。(板書)出示人物畫像。你們想了解他嗎?
2.請幾個同學展示資料,教師相機作補充。
3.師:愛因斯坦在和你們差不多大的時候是什麼樣子?請翻開書第27面,看插圖,你從畫面上看到什麼?能說給大家聽聽嗎?(鼓勵學生的合理想像)
相機板書課題。
4.請同學把課題讀一讀,注意讀准字音。示字卡認讀:只(多音字)、板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過渡:在一次勞技課上到底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學了這課後,你就會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圈出文中生字,把它們和在文中的詞一塊兒多讀幾遍。
2.字詞教學
(1)小老師帶讀(有注音),想帶讀哪個就讀哪個。
(2)集體讀(無注音),讀認識的字,還不會認的暫時放一放。
3.小組合作讀課文,讀中鞏固生字,邊讀邊給自然段標上序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4.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三、根據課堂情況作小結。
第二課時
一、討論學習,朗讀課文,感悟交流
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再說說你知道了什麼?(重點體會「……都……只有……」,「……直到……才……」等詞語)
過渡:老師看了愛因斯坦交來的小板凳,滿意嗎?愛因斯坦聽了老師的話又是怎樣做、怎樣說的?
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你知道了什麼?把你知道的試著讀給同桌聽一聽。
2.交流。相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他從課桌下面拿出兩只小板凳。
他不慌不忙地從課桌下面拿出兩只小板凳。
3.用------和~~~~分別標出老師的話和愛因斯坦說的話,自由讀一讀。再指名讀,想讀誰的話就讀誰的話。
4.分組討論:愛因斯坦為什麼做了三隻小板凳。
5.交流:可聯系自己的經歷談想法或感受。
6.分角色讀一讀、合作演一演:師(生)可扮演文中老師,請一生扮演愛因斯坦(鼓勵學生當好導演,要把人物的神態和幾個動作表演出來),男生(女生)讀旁白。評選最佳合作獎。
二、指導書寫生字
1.游戲:摘果子(復習已學過的字詞)。
2.認識新部首:
亠:點橫部
亻:單立人
巾:巾字部
3.討論:哪個字你記住了,就把好辦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4.交流識字:你記住了哪些字?說說你是怎麼記住的?
5.師重點指導、范寫:作
6.生書空,描、臨寫生字,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寫字姿勢。
二、質疑、總結交流
1.你想對愛因斯坦說什麼?
2.學完課文,你認為課題應該怎樣讀更好?( 強調「三隻」 )齊讀全文。
板書設計:
課後小記:
6 三隻小板凳作業設計
1、 組詞。
交( ) 布( ) 左( ) 兩( )
文( ) 有( ) 右( ) 雨( )
※2、選擇一樣意思的句子打「√」。
(1)世界上不會有比這更丑的板凳了。( )
(2)這是世界上最丑的板凳。 ( )
(3)世界上最丑的板凳就是這只了。 ( )
3、填空。
愛因斯坦想把板凳做得(讓人滿意),所以做了(三隻板凳),他還會做(更多更多的)板凳。
② 三個小板凳教案
教學准備:
字卡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讀一讀《三個小板凳》這個故事,看看你會有什麼收獲。
二、自讀感知
1、自讀文前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2、藉助拼音讀課文,要讀准字音。遇到生字和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達到正確、流利。
3、指名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4、默讀課文思考:從愛因斯坦小時侯製作小板凳的故事中,找出他長大以後成為大科學家的原因。
三、理解感悟
1、小組互動:討論愛因斯坦成為科學家的原因。
2、指名朗讀課文2、3段。
3、聯系講這個故事。
4、識字教學 開火車讀生字卡,並且用字組詞,用詞說話。
四、擴展練習
開一個小故事會。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愛因斯坦製作三個小板凳的故事,學習他不怕失敗,認真塌實的精神品質。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愛因斯坦成為科學家的原因 《第三個小板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13個生字。
2、朗讀課文,想像愛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敗時的不氣餒、不斷努力的情景,體會「努力」包含的品質。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知道做什麼事都要認真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想像體會做什麼事都要認真的道理;
教學准備:
生字卡片、詞語小黑板、課件、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開火車的方式)
2、過渡:看來,每個組的生字都認得很准,那現在我們三個小組來比賽,看哪一組讀得最流利。 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講的是愛因斯坦小時候手工課上製作小板凳,老師對他交上來的板凳很生氣,可後來才知道這已經是他做的第三個小板凳,於是老師改變了對他的態度。
二、過程
1、老師為什麼會生氣?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2自然段)
2、原來是因為愛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樣,仔細觀察圖看看是怎麼不像樣的? 過渡:四個腳是歪的,而且沒有挨攏,這樣粗糙的樣子,就是「糟糕」,是啊,其他同學交上來的是精美的泥鴨子,可愛的布娃娃,這樣糟糕的小板凳真讓老師生氣。(你能讀一讀這句話嗎?讀出糟糕的感覺,讓人生氣)
3、老師生氣了怎麼說的?用直線勾畫下來。指名回答。你覺得老師說的話是什麼意思,看看下面的兩個句子哪個是老師要表達的意思。
分男女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你體會這兩個句子的感情怎樣?指名讀。齊讀 小結:我們有時要想表達一種強烈的感情時就可以用這種帶問號的句子,雖然是問句,但我們卻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反問句。請生練習說幾句反問句。
4、老師這樣生氣地批評他,那同學們是怎麼對待他的呢?這時候的笑是贊揚還是取笑?取笑還可以說成什麼笑?(笑話、嘲笑、譏笑)
5、引讀:面對同學們無情的嘲笑,老師嚴厲的責問:「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小板凳嗎?,愛因斯坦勇敢地站起來,小聲說:「有的。」 過渡:難道世界上真的有比這個還糟糕的板凳嗎?
6、指名回答,你在哪裡找到答案的?(3自然段)
師:原來世界上真的還有比這更糟糕的小板凳,那就是愛因斯坦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
看插圖說說它們是怎麼更不像樣的。(第一個板凳三個角全是歪的,有兩個角是躺在地上的,而且角的長短也不一樣,凳面是斜的,如果有人坐上去肯定會摔倒的, 根本不像個板凳;第二個板凳的有兩個角很斜,但凳面是平的。
7、愛因斯坦交給老師的是他第幾次做的?他為什麼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給老師呢?(第三次的好一些)可第三次的板凳還是很糟糕呀?
出示:它雖然不好,但比這兩個強一些。「它」指什麼?「這兩個」指什麼?用「雖然……但是……」造句。 比較這三次的板凳你發現了什麼?(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你想像一下:愛因斯坦做完第一個板凳後他看了看會說什麼?又會怎麼做?做好第二個板凳後他看了看又會說什麼?怎麼做? 從愛因斯坦三次做小板凳的事,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不氣餒、不灰心、不斷努力)。可是原來老師和同學認為他是個怎樣的孩子?指名讀(第1自然段)齊讀。 老師也從這件事上看到了一個不怕困難,不斷努力,永不灰心,永遠追求更好的愛因斯坦,從此改變了對他的態度。
正是因為愛因斯坦做任何事情都像做小板凳這樣認真,有不斷努力追求更好的品質,所以他長大以後成了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我們帶著對愛因斯坦的崇敬再讀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師相信今天同學們的收獲都很大,你覺得自己平時在做哪些事情時還可以做的更好? 不管幹什麼事,只要我們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③ 急求中班科學教案----我幫小猴找到家
2007小班言語公開課
活動名稱:言語----識字指讀兒歌
活動目標:認識「螃蟹 青蛙 烏龜 鯨魚 企鵝」
活動准備:字卡 樓房教具.
活動時間:30分鍾
活動過程:
1. 手指操導入:小朋友,今天爸爸媽媽來看我們上課,你們高興嗎?那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手指操:大大的叮當,叮當叮當。中中的叮當,叮當叮當。小小得叮當,叮……當!
2.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給爸爸媽媽背一下學過的片語吧?好一起來:幫幫忙 陽陽光 金金光 草草坪 讀讀書 拍拍球 吹吹笛 折折紙 山山谷 傷傷心 寶寶貝。小朋友剛剛背得真好!給自己鼓鼓掌吧!那咱們再來背一個詩詞吧?《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兒歌《小白兔蓋新房》小白兔,蓋新房。小猴小狗來幫忙,拿的拿,扛的扛。新房蓋得好漂亮。黃黃屋頂紅的牆。陽光下面閃金光。進屋一看黑漆漆。原來忘了留個窗。
3. 今天,咱們班來了五位特殊的小客人,它們是誰呢?出示字卡,第一個是螃蟹,第二個是青蛙,第三個是烏龜,第四個是鯨魚,第五個是企鵝,跟它們打一個招呼吧!螃蟹你好,青蛙你好,烏龜你好,鯨魚你好,企鵝你好!知道他們來干什麼嗎?他們說想讓最棒的小朋友來幫他們搬家!誰想幫他們搬家?可是他們說只有認識他們名字的小朋友才可以呢!讓我們用最好聽的聲音來說出他們的名字好嗎?螃蟹 螃蟹螃蟹螃蟹(螃蟹 螃蟹螃蟹螃蟹)青蛙 青蛙青蛙青蛙(青蛙 青蛙青蛙青蛙) 烏龜 烏龜烏龜烏龜(烏龜 烏龜烏龜烏龜)鯨魚 鯨魚鯨魚鯨魚(鯨魚 鯨魚鯨魚鯨魚) 企鵝 企鵝企鵝企鵝企鵝 (企鵝 企鵝企鵝企鵝)。剛剛小朋友都特別棒!
4. 那現在咱們來幫著「螃蟹 青蛙 烏龜 鯨魚 企鵝」來搬家好嗎(邊指著說字寶寶)?小朋友請聽好,螃蟹說:我的家住在第二棟房子里(同時老師擺出舉手的姿勢)。下面請XXX上來把螃蟹搬進第二棟房子里 。XXX放得對不對?(對!)螃蟹說謝謝你幫我搬家。青蛙說:我的家住在第三棟房子里(同時老師擺出舉手的姿勢)。下面請XXX上來把青蛙搬進第三棟房子里 。XXX放得對不對?(對!)青蛙說謝謝你幫我搬家!!烏龜說:我的家住在第四棟房子里(同時老師擺出舉手的姿勢)。下面請XXX上來把烏龜搬進第四棟房子里 。XXX放得對不對?(對!)烏龜說謝謝你幫我搬家 !!鯨魚說:我的家住在第五棟房子里(同時老師擺出舉手的姿勢)。下面請XXX上來把鯨魚搬進第五棟房子里 。XXX放得對不對?(對!)鯨魚說謝謝你幫我搬家 !! 企鵝說:我的家住在第一棟房子里(同時老師擺出舉手的姿勢)。下面請XXX上來把企鵝搬進第一棟房子里 。XXX放得對不對?(對!)企鵝說謝謝你幫我搬家(老師作出企鵝搖搖擺擺的樣子)!!
5. 現在,五個小客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新房子 ,他們可高興了,他們說要和小班的小朋友做好朋友 ,咱們一起唱一首歌,看看到底誰是你的好朋友?(孩子們開始唱〈找朋友〉,李老師許老師給小朋友分字卡,每個小朋友一張。)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嗎?(找到了!)請你說出它的名字!(螃蟹青蛙烏龜鯨魚企鵝)。小朋友真棒!那現在,請你悄悄地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找到的好朋友是誰呀?(……)好!小朋友那好你的字卡,抬頭看一看他們的家到底在哪裡呢?(這是螃蟹的家,這是青蛙的家,這是烏龜的家,這是鯨魚的家,這是企鵝的家。把五個字寶寶用這樣的方式在鞏固一遍,同時讓小朋友記好誰住在哪個家裡。)
6. 聽好,下面我請拿著螃蟹的小朋友,找到螃蟹的家,把螃蟹放進房子里。記好了,是拿著螃蟹的小朋友!(你們真棒!你們永遠都是它的好朋友!)。下面我請拿著青蛙的小朋友,找到青蛙的家,把青蛙放進房子里。記好了,是拿著青蛙的小朋友!(你們真棒!你們永遠都是它的好朋友!)。下面我請拿著烏龜的小朋友,找到烏龜的家,把烏龜放進房子里。記好了,是拿著烏龜的小朋友!(你們真棒!你們永遠都是它的好朋友!)。下面我請拿著鯨魚的小朋友,找到鯨魚的家,把鯨魚放進房子里。記好了,是拿著鯨魚的小朋友!(你們真棒!你們永遠都是它的好朋友!)。下面我請拿著企鵝的小朋友,找到企鵝的家,把企鵝放進房子里。記好了,是拿著企鵝的小朋友!(你們真棒!你們永遠都是它的好朋友!)讓我們看看小朋友幫他們找的朋友對不對?第一個,螃蟹,全對了!小朋友真棒!第二個是青蛙,有一個小朋友放錯了,那小朋友看一下,但地那個是烏龜的家?是不是第三個?……這時候,李老師配課,陳姐許老師幫著把桌子擺好,把書放好)。
7.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你們表現這么棒,這五個小客人為了表揚你們想送給你們一件禮物,可是五個小客人告訴我,想要得到他們的禮物可沒那麼容易,他們說想讓咱們班的小客人指讀給他們看!那小朋友能不能完成?佟老師也想得到禮物,那佟老師先指讀給五個小客人看好不好看看!看老師伸出右手的食指,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讀,而且老師的手指是放在字寶寶的下面的。《小白兔蓋新房》(看老師的手換行了)小白兔,蓋新房。(換行)小侯小狗來幫忙,(換行)拿的拿,扛的扛。(換行)新房蓋得好漂亮。(換行)黃黃屋頂紅的牆。(換行)陽光下面閃金光。(換行)進屋一看黑漆漆。(換行)原來忘了留個窗。小朋友,老師棒不棒?我知道小朋友比我更棒!聽好老師的話,小女孩先雙手搬著板凳,坐到你的桌子旁邊……小男孩雙手搬著你的小板凳,坐到你的桌子旁邊。(手指著書住桌上的書)。我們一起指讀一首兒歌送給他們好嗎?(好!!)來,伸出你的小魔棒!老師指一句,小朋友指一句。《小白兔蓋新房》(……換行)小白兔,蓋新房。(……換行)小侯小狗來幫忙,(……換行)拿的拿,扛的扛。(……換行)新房蓋得好漂亮。(……換行)黃黃屋頂紅的強。(……換行)陽光下面閃金光。(……換行)進屋一看黑漆漆。(……換行)原來忘了留個窗。小朋友這么棒!那看老師還會一種指讀的方法呢!(倒著指一遍)<房新蓋,兔白小>。
8. 好現在,小朋友眼睛看我!今天小朋友表現都很棒!我們今天認識了五個小客人,他們分別是螃蟹青蛙烏龜鯨魚企鵝,他們說,禮物在這里(李老師拿著賀卡,)我們一起到李老師那裡站對,收取五位小客人送給我們的禮物吧!
教案 每個人的都不一樣 形勢也不盡相同 你自己看著改改吧
④ 托班小板凳小汽車教案
這是一篇關於小板凳的幼兒園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幼兒園活動教案:小板凳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小板凳》,唱准一字雙音。
2.理解記憶歌詞,並嘗試創編部分歌詞。
3.體驗與表達熱情招待客人的快樂。
活動准備:
《小板凳》課件、《小板凳》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客人話題,引起興趣。
(1)教師:你們家來過客人嗎?來了客人你是怎樣招待的?
(2)教師:今天有一個明明家也來了客人,請你們看一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3)觀看《小板凳》課件。
二、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理解和熟悉歌曲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主人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教師:剛才,你們看到明明家發生了什麼事情?明明是怎麼做的?
(2)聽老師范唱。
教師:這個故事裡還有一首好聽的歌呢,我們一起來仔細聽一聽。
教師:你從歌曲里聽到了什麼?(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聽到的,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的貼相應的圖片,幼兒聽出來的少的話,教師第二次示範唱。)
(3)跟隨音樂學唱教師:你們把圖片都聽出來了,現在我們一起看著圖片唱唱這首好聽的歌。
教師:小朋友叫小板凳別怎麼樣?(別歪)阿姨誇誰好乖乖?重點學唱一字雙音,如335「板」字的唱法。
(4)幼兒看圖唱。
教師通過游戲《圖片不見了》引導幼兒多次演唱歌曲。
(5)討論:怎樣把歌曲唱得更好聽?招待客人的時候心情是怎樣?(開心,臉上微笑)
(6)創編動作,幼兒進行表演唱。
三、幼兒仿編歌曲。
教師:看,又有誰來我們家做客了?(叔叔、爺爺、客人老師、奶奶)幼兒在教師的動作提醒下表演唱。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⑤ 小班朗朗閱讀小板凳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回憶並說出自己高興的事情以及高興時的舉動、表現。
2、學會保持快樂的方法,初步能調節情緒。
3、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並能初步感知與理解別人的快樂。
⑥ 華文早讀小班小板凳教案
課題:說聲「對不起」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做錯了事,就應該主動道歉,承認錯誤。
過程與方法:抓住「我」在這件事當中的神態與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我」的心理變化,即超越自「我」的過程,培養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小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教學重點:以培養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為重點,抓住「我」的神態與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我」是怎樣超越自「我」的。
教學難點:是什麼力量促使「我」說出「對不起」這三個字的,即「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這三個字的。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具學具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出課題,質疑。
讓學生說說你們平時使用過哪些文明語言呢?當我們的行為給別人帶來麻煩時,「我」們應該說聲——,生齊接「對不起」,引出課題,板書,齊讀課題。
(由生活出發,自然引入。學生有話可談,創設了和諧的課堂氛圍。)
質疑:看到課題你們有哪些疑問?
學生自由發問,「誰」說,為什麼說,怎樣說,說的結果如何,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
(以課題為輻射點,幫助學生把握課文概要,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 初步閱讀課文,整體感知。並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讓同學帶著疑問自由朗讀課文,同時提出朗讀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檢查朗讀情況,師生評議。
(評議要中肯恰當,以激勵性語言為主,讓學生樂於朗讀。) 解疑:通過剛才的朗讀,你們已解決了哪些疑問?
學生釋疑結果:其它容易回答,但「我」在什麼情況下說出「對
不起」的,三年級學生說不清楚。
(學生自己提問,然後通過朗讀,又自己解決。解決不了,再在老師的進一步引導點撥下,讓學生自己尋得答案,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三)、抓住重點段,深入學習課文。
過渡:「我」在什麼情況下說「對不起」的呢?這個問題我們暫時放一放,讓我們先來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朗讀並思考:「我」以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通過抓關鍵詞語「並不固執自私」體會出「我」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孩子,也是一個能為他人考慮的孩子。
通過對「挨板子」的影視鏡頭的回憶,並與我不敢向別人認錯的心情比較,初步感受「我」向別人認錯的痛苦難受的心情。
(注意聯系已有的生活閱歷,加深對文本的感悟。)
朗讀體會「我」的心情。
2.學習的四自然段:
過渡:正因為「我」有這樣一個毛病,所以當「我」用鉛筆劃破了同桌的下巴後,老師要「我」道歉,「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我」的心情。
班級交流,說說讀出了「我」當時什麼樣的心情,你是從哪一句話當中體會出這種心情的。
① 從「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兒里像堵了快石頭似的,連一個字也吐不出。」「我愣愣地站在同桌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臉。」看出「我」當時心裡難受、緊張、害怕。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有沒有過類似的體驗。
② 「在心裡,我不知已責備自己多少遍了。」看出自己知道做錯了,很自責的心理。
反復朗讀,讀出「我」難受、緊張、害怕、自責的心理。
聯繫上下文,進一步體會」我」的心理活動。請同學們再找找還有哪些句子也表達了「我」的這種心情。共三句:
① 我一時不知所措,窘得滿臉通紅。
② 「我——我——」我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③ 要說出這三個字,真的好難好難。
朗讀體會。
(經過學生深入探討,把握了我當時的心理活動,實現了情感的「內化」「吸收」的過程,朗讀則是對己理解的思想內容的「外化」「升華」的過程,這兩個過程是相輔相成、又相互促進的,也就是「在讀中悟」和「以悟促讀」的有機結合。)
3.學習五——八自然段
過渡:「我」要說出這三個字,是那麼難,那最終是什麼力量促使「我」說出「對不起」的呢?
默讀五至八自然段。
小組討論。班級交流。
小結:在老師同學的鼓勵下,在「我」提高了自己認識的前提下,在榜樣的推動下,「我」終於鼓足了勇氣說出了「對不起」三個字。
(這是課文的難點,但經過上面的鋪墊,以及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也就水道渠成了。)
(四) 總結全文,回歸生活。
1.做填空題。
「我」說了「對不起」後,老師( ),同桌( ),同學們都( ),「我」和陸葉還( )。
2.總結性提問:這個結果好不好。同學們喜不喜歡課文中的」我」?說說理由。
3.十運會即將在南京舉行,我們南京市開展了爭當文明市民的活動,同學們也是當中的一員,你們打算怎麼做。請用幾句話寫下來。
4.交流,點評。
(語文只有與自己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才能充滿活力,才能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作業
1.熟讀課文,讀出情感。
2.搜集文明禮貌用語至少三條。
3.搜集講文明、懂禮貌的故事一則。
七、板書:
說聲「對不起「
以 前: 向別人認錯難受
老師同學的鼓勵
那 一 次 後: 超越自我
我的認識、榜樣、勇氣
⑦ 幼兒中班棍子舞加凳子
活動名稱:神奇的棍子 設計思路: 棍子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器械之一,特別是男孩子,出於對英雄的崇拜,他們喜歡用棍子充當孫悟空的金箍棒或是解放軍的沖鋒槍,小班幼兒也不例外。怎樣幫 助幼兒轉化觀念,在玩棍子的技能和方法上給予幼兒更多的運動經驗的體驗,激起他們繼續玩棍子的興趣,並能將棍子這一器械運用到全身鍛煉之中,促進幼兒身體 動作的發展,發揮「棍子」一物多玩的功能,是設計本項體育活動的重點考慮所在。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棍,發展幼兒大肌肉運動,四肢協調活動的能力。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探索每種棍子的不同玩法,體驗玩棍的快樂。 3.初步激發幼兒的合作游戲的意識。 材料提供: 各種長短、粗細的棍子、皮球、圈、積木、瓶子、動物頭像、小筐等等。 活動過程: 1.准備活動:棍棒操。 2.談話,引起幼兒活動興趣:「孫悟空的本領很大,能打敗妖怪,他有一個很神奇的武器,你們知道是什麼嗎?」(金箍棒)「現在,你們的手上也有金箍棒,你可以用它來練本領,想一想,你准備練什麼本領?」 3.幼兒活動,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方法來玩棍子。 如:棍子放在地上跳過去。 棍子夾在兩腿中間做小馬跑。 投擲棍子。 用棍子來抬筐。 棍子橫在兩塊積木中間,從棍下鑽過 去。等等。 4.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玩法,並引導幼兒進行兩人合作一起玩棍子。 5.集體游戲《打野獸》: 幼兒排成兩隊,排頭人抗著棍子跑過去,先跳過棍子構成的小河,然後爬過墊子,接著跑到野獸的頭像前將手中的棍子投向野獸頭像,最後跑回來拍第二個人的手,第二個人再接著跑。游戲依次進行。先跑完的一組為勝。 活動反思: ………………………………………… 查看全文。。。 整節活動幼兒的興趣很大,能夠投入到玩棍當中,並想出了多種玩法,並在老師的提醒下,嘗試借用了傍邊各種輔助物,如箱子、積木等等。而也有不足之處,如整個活動中配上適當的背景音樂,以渲染氣氛,效果更加。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注意力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游戲道具要事先讓他們熟悉起來將會有助於游戲的開展。
⑧ 托班音樂教案 《小板凳小汽車》
去網路上搜一下。關鍵是歌名會不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