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主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有哪些
自主學習來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自心的教學方法,是一種獨立的學習、主動的學習、元認知監控的學習。
自主學習教學法理論依據主要是非指導性教學(羅傑斯)
自主學習教學法的基本步驟:1.引發動機2.學生自主確立學習目標與計劃3.實施自主學習4.自主評價學習效果5.教師引導概括總結
自主學習教學法的優缺點:1. 優點:學生有較多的獨立學習的機會、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師生間易建立起平等協作的關系、有助於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2.缺點:增大教師的工作量、結構鬆散,不便於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大規模使用、需要具備一系列前提條件、教師的指導地位難以保證
㈡ 自主課堂教學中怎麼用
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只有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內習氛圍,才能愈來容愈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學生學習的過程盡量接近自主學習的過程,既能提高課上學習吸收率,又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㈢ 什麼是自主型教學方法
自主復型教學方法意思:所謂「自主制型學習方法」的概念在文獻中有種種不同的界說,未必統一,葉希波夫(Б.П.Есипоя)指出,這個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這就是, 一些學者認為,自主型學習是「在沒有教師壽命下解決課題」,另一些學者則反糨闡釋為「學生的能動的自發的活動」。在前者的界說中,「自主型學習活動」是過分絕對化了。教師指導的學生的自主型學習活動總是相對的,是比較自主的。沒有教師指導的學生的自主型學習活動是不可能有的。 另一方面,學生的一切能動的活動不能說是自主型學習活動。不能把自主型學習活動同學生能動的自我活動的學習活動等同起來。
正確運用自主型教學方法的效果:自主型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還可改善學生的「士氣」。
㈣ 自主教學中如何啟發學生提出問題
新課程理念對教育提出的一個新要求,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喚醒學生問題意識,由關注學生回答問題轉向關注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是思維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提出問題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積累和較強的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的基礎上實現的。因此,學生沒有問題就是教學的最大問題,學生只有具備了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一個善於思考、獨具個性的學習者,而不是知識的容器和考試的機器。結合自身的實踐,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思考。一、創設問題情境,喚醒學生問題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越是學習好的學生越是問題多,學習不怎麼樣的學生,他總說沒有問題。正因為沒有問題的學習是沒有思維的活動,是被動學習,長此以往,學困生越學越「困」,也就不足為奇了。究其原因是問題意識的淡漠。所謂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遇到難題而產生懷疑、困惑的心理狀態,並由此激發積極思維,不斷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一種心理品質。如何喚醒學生問題意識,讓學生樂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呢?「生活是創作之源,素材是思維之泉」。教師應該在提供有助於學生發現問題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教師應根據課標要求,多渠道搜集相關的信息,整合教學內容,改變文本呈現方式。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樂於發現問題,並提出自己關心、想知道的問題,培養學生對學習問題不斷追問的習慣。例如,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時,創設了拉麵師傅拉麵的情境,「拉麵師傅將一團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長條後,手握兩端用力拉長,然後將長條對折,再拉長,再對折,每次對折稱為一扣,如此反復操作,連續拉扣六七次後便成了許多細細的面條。」 學生自然提出了「扣六七次後便成了許多細細的面條有多少根?」的問題,在探索「扣1次後有幾根?扣2次後有幾根?……」的過程中有效地組織了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二、互動交流 讓學生樂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老師傳授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主動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新課程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材只是學科學習的載體,課程資源豐富多彩,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生活體驗,奇思妙想和大膽探索往往是數學課堂的智慧之源。教師在課堂上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合作探究,交流互動,暢所欲言。學生互動交流時,老師應耐心傾聽,及時捕捉課堂生成的動態資源,尤其是發現學生思維中萌發的新知識和新問題。例如,針對學生平時學習中易錯的問題,讓學生一起討論交流,研究易錯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逐漸使學生樂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例如在學習因式分解時學生常犯的錯誤:(1) 對意義理解不正確的:(2) 與整式乘法混淆的:(3) 分解不是恆等變形的:(4) 分解方法不正確的: ;在生生、師生思維碰撞中,群情激動,讓師生不得不大動腦筋,使學生的學習更為深入,課堂氣氛活了,學生的思路開了,發現的新問題多了,提出新看法有見地。三、實踐體驗,讓學生敢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各種教學資源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系統的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機會,並給予恰當的幫助,讓學生在情景中,親自去發現盡可能多的東西,提出更多的問題。例如,在矩形的教學中,學生常常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並提出折疊方面的問題。如把矩形沿對角線折疊後重疊部分是怎樣的圖形?若矩形的長和寬分別為16和8,那麼重疊部分的面積是多少?教師通過學生親手操作實踐,再讓學生將解答過程和結論有序地、完整地說出來,然後請全班同學評議。這樣,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思考,讓學生發現和概括出重疊部分的圖形及其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學到了探究知識的方法,培養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因此,教學的成功不是取決於教學內容的總量有多少,而是學生有所得、有所獲有多少。四、示範引領,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現代研究表明:一切思維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比通過被動的閱讀尋找答案的策略更有效。但教學中,教師精心創設了各式各樣的問題情境,而會提出問題的學生總是極少,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發現了問題,但不願提出來。其實學生提出問題的信心來自於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教師應示範引領,創造機會讓學生拾級而上。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知識時,可提出這樣的問題:有人認為七巧板拼成的多邊形,其邊數不能超過8.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請說明理由。整個過程可以完全由學生自主去探究,教師只要輔之以引導。因為七巧板七塊部件的內角度數只有 、、 ,用它們拼成的最大角是 ,設七巧板能拼成 邊形,則, 。即用七巧板拼成的多邊形其邊數不超過8。教師示範引導,「一石激起千層浪」, 可訓練學生有更多
㈤ 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建構自主學習課堂
新課程倡導自主、高效的課堂.其實質就是要求:在課堂要有限時間里,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使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更有效的達成,高效是課堂教學的目標,自主是課堂學習的手段.新課程改革之後,我們的課堂一改以前單一,沉悶,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形式多了,花樣多了,課堂也多姿多彩了.但是透過這些浮躁眩目的現象,我們發現光彩背後的蒼白與空洞,許多華而不實的課堂教學形式嚴重影響了新課程實施效果.那麼應如何構建自主、高效的課堂呢? 一、優化課前准備是構建自主、高效課堂的前提. 學習需要條件,預習就是保障.預習分近期和遠期預習. 預習最大的好處是有助於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預習使學生變得主動,站在主動進攻位置上的人當然容易打勝仗.預習是實現課堂高效的前奏,是教師了解學情,把握課堂教學訓練的重難點,指導學生預習,預設課堂生成的鋪墊,更是進行深層次思維和訓練的保證. 預習要有針對性,能發現重難點,帶著問題預習.預習要有集中性,要做到邊讀書邊思考邊批註.預習要有發現性,發現問題是預習的關鍵.我們可嘗試採用預習紙的方式進行(附預習紙操作綱要),預習內容可一次完成,也可分次完成,也可根據文章類型調整預習目標,安排其他內容.預習也要目的性要明確二、優化時間安排是自主、高效課堂的前提. 自主高校課堂結構要求把課上活,就必須改變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的課堂結構,代之以多向立體式現代課堂結構.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結構呈現兩種形式:教師獨占式和教師主講式,其信息是單向的,教師獨占課堂或基本上是教師一人表演,學生學習被動,課堂只是講堂.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進行積極思維,完全依賴教師.其教學方式方法是填鴨式、注入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演學生看,以教代學,以講代練,教師張口就灌,伸手就填.有時提問學生也是為教服務.教師積極性高,學生主動性差,學生求知慾受到抑制,學習缺乏興趣,教師提問,叫起來回答,表達能力很差,怕羞,勉強舉手,寥寥無幾.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構是一潭死水的結構,教學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體式結構其信息反饋是多向的,學生之間發生平行影響,課堂成學堂.課堂氣氛好,學生大膽發言,互相討論,發言交鋒,求知慾旺盛,當堂解決問題的效率很高.其教學方式方法是現代啟發式,學生自學,老師進行針對性精講,師生之間互相質疑問難,探討真理.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上.課堂教學活而不空,實而不死.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結構是老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而多向立體式結構是老師引著學生走向教材.我們需要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求活應以求實為基礎,才能活而不空;求實,應與求活相聯系,才能實而不死.打好了求實的基礎,才能建築起語文教學的高樓大廈,否則只是空中樓閣. 三、優化學法指導是構建自主、高效課堂的途徑. 古人雲: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使人終身受益.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說過: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因此, 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充分讓學生主動發展,誘發,挖掘其潛能.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其中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而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 1,教法制約學法,並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別的關系. 2.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不同.目前,一節課中只採用一種教法的極少,同時單一地運用某一教法,也不利於學生智能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並能體現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3.教師的教學活動要從單純的重視教法,向不但重視教法,同時更重視學法的方面轉變.以此誘導學生積極思維,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自學能力、熟練地掌握獲取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技能技巧. (1)質疑能力的培養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有時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訓練學生的質疑能力:從題目上問、從詞語上問、從內容上問、從矛盾處問、從語言標點運用上問、從寫作上問、從中心上問、從省略處問、從結尾處問、從聯系(句、段;課內外)上問.質疑能力培養分三個階段,即敢問善問拓問. (2)自讀自悟的培養自讀自悟是實現高層次思維的重要能力,其關鍵在於讀文和感悟.從內容上說,一悟詞句,通過充分的讀來理解詞句的意思;二悟內容,知道文章寫什麼;三悟思路,了解內容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四悟寫法,發現表達上的特點.從呈現方式來說,可以用小練筆的方式,把自己最想在課上和大家交流的感悟用不拘一格的的語言表達出來,還可以藉助朗讀、課本劇、說唱、摘錄等方式表達感悟.這樣,學生才能悟出文章的味道,悟出思維的個性. 除此之外,語文教學中學習方法的指導和運作應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始終,把課堂教學作為學法指導和訓練的主要基地.如指導學生通過查字典、默讀朗誦、編寫提綱等,引導學生加強信息貯存與積累,從文質兼美的教材中吸取營養,積極尋找發現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討論、問題爭辯等形式,為學生提供主動自學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在學科考核測評時,要更多注意對學生應用能力的測試,做到合理設計題型,既檢查學生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又促使學生重視學法的掌握. 四、優化練習鞏固是構建自主、高效課堂的措施. 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發展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師收集反饋信息,及時改進教學的一個必要途徑.練習並非只是機械的重復.練習的設計是一門學問,是每一位教師應努力去探索,去研究的. 針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使練習的設計趨於多元化.教師應該因人因材,適實地優化每一次練習的設計,讓練習真正發揮其最大的效能,讓學生變要我練為我要練.
㈥ 數學課如何實施自主課堂教學模式
根據特色學來校研究課題「自勵教源育」,學校提出以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行為自律、學習自主、性格自強」為奮斗目標。根據該課題研究的方向,結合新課改精神和高校課堂理念,學校確立了自主學習課堂環節教學模式,並逐步在全校推開。現就我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如何實施自主課堂教學模式作如下交流和闡釋。1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思路「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操作包括以下六個環節:1)情境導入;2)感知目標;3)自讀文本
㈦ 如何構建高效自主課堂教學模式
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做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構建高效課堂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㈧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教學設計
提高教學質復量的方法頗多,制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件、情況的具體措施來完善常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㈨ 教育部五個自主是什麼
教育部公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今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實施「強基計劃」。與原自主招生相比,新計劃有哪些區別、亮點?對此教育部在招生專業、入圍依據、錄取方式等五個方面做出解釋。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是選拔定位上的區別。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其次,強基計劃在招生專業劃出了范圍。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業范圍;而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
入圍校考的依據上,二者也有區別。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布。
錄取方式也有不同。自主招生採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於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此外,培養模式上,相關高校對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制,並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㈩ 如何構建自主學習課堂
如何構建自主學習課堂
其實質就是要求:在課堂要有限時間里,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使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更有效的達成,高效是課堂教學的目標,自主是課堂學習的手段。新課程改革之後,我們的課堂一改以前單一,沉悶,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形式多了,花樣多了,課堂也多姿多彩了。但是透過這些浮躁眩目的現象,我們發現光彩背後的蒼白與空洞,許多華而不實的課堂教學形式嚴重影響了新課程實施效果。那麼應如何構建自主、高效的課堂呢?
一、優化課前准備是構建自主、高效課堂的前提。
學習需要條件,預習就是保障。預習分近期和遠期預習。 預習最大的好處是有助於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預習使學生變得主動,站在主動進攻位置上的人當然容易打勝仗。預習是實現課堂高效的前奏,是教師了解學情,把握課堂教學訓練的重難點,指導學生預習,預設課堂生成的鋪墊,更是進行深層次思維和訓練的保證。
預習要有針對性,能發現重難點,帶著問題預習。預習要有集中性,要做到邊讀書邊思考邊批註。預習要有發現性,發現問題是預習的關鍵。我們可嘗試採用預習紙的方式進行(附預習紙操作綱要),預習內容可一次完成,也可分次完成,也可根據文章類型調整預習目標,安排其他內容。預習也要目的性要明確
二、優化時間安排是自主、高效課堂的前提。
自主高校課堂結構要求把課上活,就必須改變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的課堂結構,代之以多向立體式現代課堂結構。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結構呈現兩種形式:教師獨占式和教師主講式,其信息是單向的,教師獨占課堂或基本上是教師一人表演,學生學習被動,課堂只是講堂。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進行積極思維,完全依賴教師。其教學方式方法是填鴨式、注入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演學生看,以教代學,以講代練,教師張口就灌,伸手就填。有時提問學生也是為教服務。教師積極性高,學生主動性差,學生求知慾受到抑制,學習缺乏興趣,教師提問,叫起來回答,表達能力很差,怕羞,勉強舉手,寥寥無幾。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構是一潭死水的結構,教學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體式結構其信息反饋是多向的,學生之間發生平行影響,課堂成學堂。課堂氣氛好,學生大膽發言,互相討論,發言交鋒,求知慾旺盛,當堂解決問題的效率很高。其教學方式方法是現代啟發式,學生自學,老師進行針對性精講,師生之間互相質疑問難,探討真理。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上。課堂教學活而不空,實而不死。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結構是老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而多向立體式結構是老師引著學生走向教材。我們需要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求活應以求實為基礎,才能活而不空;求實,應與求活相聯系,才能實而不死。打好了求實的基礎,才能建築起語文教學的高樓大廈,否則只是空中樓閣。
三、優化學法指導是構建自主、高效課堂的途徑。
古人雲: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使人終身受益。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說過: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因此, 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充分讓學生主動發展,誘發,挖掘其潛能。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其中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而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
1,教法制約學法,並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別的關系。
2.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不同。目前,一節課中只採用一種教法的極少,同時單一地運用某一教法,也不利於學生智能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並能體現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3.教師的教學活動要從單純的重視教法,向不但重視教法,同時更重視學法的方面轉變。以此誘導學生積極思維,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自學能力、熟練地掌握獲取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技能技巧。
(1)質疑能力的培養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有時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訓練學生的質疑能力:從題目上問、從詞語上問、從內容上問、從矛盾處問、從語言標點運用上問、從寫作上問、從中心上問、從省略處問、從結尾處問、從聯系(句、段;課內外)上問。質疑能力培養分三個階段,即敢問善問拓問。
(2)自讀自悟的培養
自讀自悟是實現高層次思維的重要能力,其關鍵在於讀文和感悟。從內容上說,一悟詞句,通過充分的讀來理解詞句的意思;二悟內容,知道文章寫什麼;三悟思路,了解內容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四悟寫法,發現表達上的特點。從呈現方式來說,可以用小練筆的方式,把自己最想在課上和大家交流的感悟用不拘一格的的語言表達出來,還可以藉助朗讀、課本劇、說唱、摘錄等方式表達感悟。這樣,學生才能悟出文章的味道,悟出思維的個性。
除此之外,語文教學中學習方法的指導和運作應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始終,把課堂教學作為學法指導和訓練的主要基地。如指導學生通過查字典、默讀朗誦、編寫提綱等,引導學生加強信息貯存與積累,從文質兼美的教材中吸取營養,積極尋找發現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討論、問題爭辯等形式,為學生提供主動自學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在學科考核測評時,要更多注意對學生應用能力的測試,做到合理設計題型,既檢查學生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又促使學生重視學法的掌握。
四、優化練習鞏固是構建自主、高效課堂的措施。
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發展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師收集反饋信息,及時改進教學的一個必要途徑。練習並非只是機械的重復。練習的設計是一門學問,是每一位教師應努力去探索,去研究的。
針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使練習的設計趨於多元化。教師應該因人因材,適實地優化每一次練習的設計,讓練習真正發揮其最大的效能,讓學生變要我練為我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