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交互課堂教學

交互課堂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9 10:52:56

Ⅰ 如何應用ppt投影,交互電子白板等信息技術手段開展課堂教學設計

將信息技術應用於語文教學,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語文教育的本質,了解語文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重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找准整合點,才能充分運用信息資源上出具有語文味的語文課,實現教學最優化。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語文課中的運用,我們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實施過程中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應該如何減少教師對於多媒體課件的過度依賴;如何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回歸「語文味」,而不是「技術味」;如何才能在網路環境教學當中真正發揮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讓他們成為形式上的「參與者」,實質上的「旁觀者」等等。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如何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這需要我們首先從思想上切實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一切以學生的需要為根本出發點,讓技術為人服務,而不是讓人被技術牽著鼻子走。其次,需要在語文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從情境設置、突破重難點、學練結合、拓展延伸等環節上尋找兩者的最佳整合點,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任何時候都應為了語文課的教學而進行教學手段的改革,而不應該是為了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而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是否使用信息技術應是有目的的,它取決於教師的教學組織需要。
1、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是要將信息技術看作是進行語文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主要在語文學科的學習活動中有機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要達到「整合」的目標,老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了解語文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結合技術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整合不等於混合,它強調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首先要清楚課程教學的目的、需求,以及信息技術的自身特點,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這堂課的學習效果,能使學生完成哪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能做到卻效果不佳的學習任務,然後才能決定用整合模式進行教學。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如:2000人教版試用修訂本第二冊的一篇課文——《敬畏生命》,寫的是作者在印第安那州的一個湖邊見到樹不斷飄送白色纖維——種子的情景,及由此洞察到的生命的來之不易和為了延續生命所做出的無私的奉獻。課文的主題是歌頌生命的,而題目「敬畏生命」這個概念對於初一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這樣表達的用意,體會「敬畏生命」的含義,我就採用了生物學科,思想品德學科中有關生命知識的內容進行了多學科的整合教學,並用信息技術製作成了一個以《敬畏生命》為主題的個人網站,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進入網站學習,這樣就很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的。
2.信息技術應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認知工具。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中,強調信息技術服務於課上的具體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在學習中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並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如,在網路課《敬畏生命》一課中,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生命的投資是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這個學習難點,設計需要學生上網查看人的生命形成的過程。這不僅能解決本文的學習難點,也從生物學角度讓學生自己體會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在本課教學設計的「拓展」部分,為了讓學生知道自己應「敬畏生命」,需要讓學生上網查看一些有關學生**的新聞材料,看後,讓學生在留言板上用最簡潔的話輸入自己的感想——自己應該如何對待生命,方便大家討論。這兩部分內容,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就無法更快、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內容。
3.能力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目標。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要求,和其他課程整合一樣: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能力上,包括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如,在《敬畏生命》一課中,我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下:首先是語文知識和能力方面。讓學生了解作者的情況,思考並討論寫作思路,再對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點撥,討論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在多學科整合方面。藉助互聯網上生物學科中有關生命形成的內容,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生命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系互聯網上一些學生**的新聞資料,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而珍視生命、熱愛生命。再次,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網上獲取知識信息的意識。這樣的設計,不但讓學生學到了語文課知識,也有了上網查尋語文方面的知識信息的意識。更有了網上也可獲取其它知識信息的意識。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4.「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新型的教學模式,均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所以,我設計的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課,都是教師進行引導、點撥,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這樣,教學過程不再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主動探究、發展、創造的過程。如:《秋魂》(初中語文新教材第一冊十四課)的教學設計中,利用多媒體,將秋天的肅殺、凄涼及文中所描寫、歌頌的「秋實」、「秋色」、「秋味」、「秋風」、「秋葉」、「秋土」、「秋景」均用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己從視覺角度去體會作者筆下秋之美,再適當配以舒緩的音樂——鋼琴曲《秋日私語》,讓學生朗讀這篇散文詩,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只需在欣賞和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理解文中的「秋魂」,再引導學生學會詮釋自己心目中的「秋魂」,甚至是「春魂」、「夏魂」,乃至「冬魂」。
5.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信息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台,利用它實現相同的目標,我們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同時,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固定後,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每一位學生也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人們具有協同工作的精神。同樣,在現代學習中,尤其是一些高級認知場合(例如復雜問題的解決、作品評價等)要求多個學生能對同一問題發表不同的觀點,並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協作完成任務。而網路環境正為這種協作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在《敬畏生命》一課中,關於作者的情況,我先展示網上作者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快速閱讀,並抓住主要信息點,再讓學生在留言板上輸入自己所掌握的作者的關鍵信息,用大屏幕把留言全部展示後,學生討論誰輸入的信息最重要;然後,教師點評。學習完課文內容後,我又讓學生上網查看一些學生**的新聞材料;一段時間後,教師讓學生在留言板上用最簡潔的話輸入自己看後的感想,自己應該如何對待生命。教師進行聯網讓學生開展討論。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去思考,並得出該如何對待生命的結論。這種討論正是協作式的學習。這樣的協作學習不但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得出應掌握的關鍵內容。又能了解、掌握更多的思想和知識。

Ⅱ 如何提升課堂中的教學交互

學生與學習資源的交互發生在學生利用學習資源的自學過程中。學生與學習資源交互本質上是學生與教師交互的特殊形式,因為學習資源是由教師設計和開發的,是教師思想的具體代表。

學生與教師的交互發生在學生和教師(各種類型的教師)之間,這可以是課後提問的形式,也可以是通過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和討論平台等進行。

學生與學生的交互是發生在一個學習者和其他學習者之間的交互。學生與學生的交互可能是個人形式的交互,也可以是小組形式的交互,可以有教師參與,也可以沒有教師參與。

概念交互:學生的概念與新概念的交互

概念交互是學生頭腦中新舊概念之間的相互作用,新舊概念相互作用的結果產生學生的同化和順化。這種交互發生在學生的頭腦中,不能直接觀察,但它決定了學習是否發生。概念交互是教學交互是否真正促進有效學習的關鍵。

操作交互是信息交互發生的條件,操作交互中的動作是由信息交互的需要和媒體界面的特徵來決定。概念交互產生於信息交互的過程中,概念交互的水平和方向決定了學習結果,概念交互的結果將決定信息交互的內容和形式。

盡管某一時刻,三種層面的教學交互可能同時發生,但各層面的教學交互對學習意義不同。級別越高、越抽象的教學交互,對實現學習目標越關鍵。

Ⅲ 課堂教學如何進行有效地交互

留一定思考空間給學生,設計好問題序列,由淺入深;穿插若干學生熟悉/熱點/新奇等能引起學生關注的問題,引導式的討論。

Ⅳ 應用互動式白板對課堂教學會有哪些改善

嗯,首先,互動式的白板增強人機的互動,同時也加強了師生的互動,促進課堂的交專流。其次,形象生動的畫屬面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上課也認真聽了。再者,互動式白板一般都會配有相應的教學資源,老師可以隨時從裡面調取的。
升皇電子——互動式電子白板廠家

Ⅳ 如何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這個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
首先,互動式電子白板與投影儀幕布教學系統比較,老內師可以直接在白板板容面觸控操作電腦內容,不必必須回到講台操作;
其次,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可以使用現成的教學課件,免去了傳統教學的重復板書相同內容的過程,另外這些課件還可以同時進行修改、保存、共享,自然也就提高了效率,還有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音視頻課件資源,更加形象生動地表達授課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第三,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都有配套的白板軟體,這個軟體除了可以實現無粉塵板書、PPT演示批註等功能外,一般也有教學資源庫,在一些學科教學的時候,畫圖或者講解可以調取教學資源庫內容,也有助於提高教學效率。

Ⅵ 英語課堂如何實施互動式教學

<正>互動式英語教學就是指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版觀能動性,形成師生之間和生生權之間的相互對話、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進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樣,既有利於促進教師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又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勇於質疑,培育他們的閱讀理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Ⅶ 如何讓互動式上課方式成為常態化教學方式

「無限長直導線在某一點彎成半徑為R的圓,當通以電流I時,問圓心O的磁感應強度大小是多少?請大家思考一下,然後在下面給出的5個選項中選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
隨著任課教師趙遠教授一聲令下,大教室里近百名學生紛紛拿起一個遙控器模樣的「小玩意」按了一下。兩三秒鍾後,黑板上的PPT上出現了一個柱狀圖,顯示的是選擇不同選項的學生數量和比例。
「大部分同學選擇的答案是C。王一行同學,你選擇的是A,請回答下你選擇的原因!」趙遠隨即選擇了一名同學進行提問。
在趙遠面向英才學院大一學生講授的《大學物理》課堂上,學生們手中拿的「小玩意」就像電視節目中節目組給觀眾發的選擇器,輕輕一按,就可以選擇並提交自己的答案。
帶著對這個「小玩意」的好奇,記者采訪了趙遠。他從公文包里隨手拿出了一個「小玩意」遞給記者:「其實,這就是一個普通的發射器。學生在上課前把學號輸入進去,上課時就可以用它和老師互動了。它背後的東西可能才是你真正感興趣的……」
原來,這背後的小秘密是《大學物理》課程組在大班授課中推行的「互動教學反饋系統」。趙遠說:「《大學物理》的基本教學規模大概是100人,在這樣的大班授課,要讓教師兼顧到所有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和教師形成互動幾乎是一種奢望。我們採用的這個『互動教學反饋系統』是基於課堂即時反饋的教學輔助設備。學生通過手中的按鍵器選擇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程度,系統還可以自動保存每個學生每次回答的記錄,從而實現累加式考核和記錄出勤的功能。」
2010年,趙遠在北京參加一次研討會時第一次現場體驗了哈佛大學物理系主任馬祖爾教授展示的「同伴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在大班課堂教學中構建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創新教學模式深深地吸引了一直致力於探索如何在大班授課中實現師生良好互動問題的趙遠。於是,在學校的支持下,2011年,物理系引進了「互動教學反饋系統」,開始在《大學物理》課堂上採用。
「任何教學手段的採用都要服務於教學內容。」趙遠介紹說,為了使這套系統更好地服務於課堂教學,他們配合教學內容編寫了大量的習題輸入系統;為了提高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他們反復斟酌每個題目的難度和每次使用互動系統的時機……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輪的實踐檢驗,這種「互動教學反饋系統」不僅起到了讓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掌握的程度,隨時調整教學進度的作用,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熱情,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與全校公共課《大學物理》不同,《材料力學》是面向航天、機電、材料、能源等相關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任課教師、航天學院王春香教授介紹說:「《材料力學》是本科生最早接觸到的與工程實際聯系密切的課程。能否建立起學生對工程實際的感性認識,強化學生的工程素養,是衡量這門課進行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准。」
在改革實踐中,王春香在課堂上引入了自己拍攝錄制的工程實際結構、機械設備中的零部件等方面的視頻資料。直觀的畫面、生動的展示,使她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分析實際工況進行力學分析和計算時更加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她坦言:「原本我還有點擔心改革力度過大會影響評教成績,沒想到,學生非常歡迎這樣的改革,對這門課的評教成績由A變成了A+。」
不同課程授課的目標不同,吸引學生眼球的策略也各有不同。機電學院宋寶玉教授負責的國家級精品課《機械設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為此,在教學方法改革中,宋寶玉率領課程組將實驗教學的改革作為突破點,構建了課內外相結合、模塊化、分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根據課程內容和特點,《機械設計》課程的實驗項目被分成了機械組成及創新設計認識模塊、機械運動方案創新設計模塊、機械性能測試與分析模塊、機械CAD模塊和機械製作模塊5個模塊。「模塊化」的實驗教學方式不僅吸引了學生們的眼球,更激發了他們主動操作、一試身手的興趣。

閱讀全文

與交互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