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標准教案範文

標准教案範文

發布時間:2020-12-19 07:57:33

⑴ 請問標準的教案格式是怎麼樣的

參考下列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正所謂教無定法,既然如此那麼教案也就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是一般包括下面幾個要點和步驟:

標題

教學目標
一、
二、
三、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難點:
解決辦法:
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

課時安排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明確目標
1.
2.
3.
三、整體感知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五、總結笨課所學內容

————————————————————————
語文教案教案示例:

16 《名人傳》序
教學目標
一、從作者的認識角度正確認識作者給當時歐洲時代所下的定義,對功利主義盛行的歐洲的批判。
二、體會作者強調的精神對人類的引領力量,了解英雄所起的作用。 三、懂得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對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作用。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體會作者在本文中所闡述的名人觀、英雄觀。
難點:辯正地認識作者給歐洲和名人所下定義的內涵。
解決辦法:反復誦讀文章,深入領會。
學生活動設計
快速閱讀、精讀有關內容,在此基礎上充分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出生於律師家庭,上大學期間曾與托爾斯泰通信,托爾斯泰「不以暴力抗惡」「道德上的自我修養」「博愛」等思想對他產生深刻影響;他的民主主義思想、對資本主義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羅曼·羅蘭世界觀和創作中最突出的特點。正是這種思想,使得羅曼·羅蘭對名人、對英雄有了他獨特的評判標准,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他這篇《〈名人傳〉序》。
二、明確目標
1.從作者的認識角度正確認識作者給當時歐洲時代所下的定義,對功利主義盛行的歐洲的批判。
2.體會作者強調的精神對人類的引領力量,了解英雄所起的作用。 3.懂得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對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作用。
三、整體感知
課文是作者為《名人傳》寫的自序。在這篇序言中,首先為名人下了定義:名人並不是那些聲名顯赫之輩,也不是那些位尊權重之流,更不是萬眾歡呼簇擁之星。真正的「名人」是具有仁慈的胸懷、堅毅的品格,以精神的力量,為人類做出貢獻,為人類增添勇氣,為人類指明方向的人。 作者這樣下定義,是有其深刻認識的。在課文中,作者分三個部分,表達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一)平庸的時代。作者認為,現實的歐洲是一個平庸的時代,「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作者這樣評價歐洲,並不是指歐洲當時的工業水平、生活質量、科學、藝術成就等方面,而是特指作者界定的精神上的「自由」。作者認為歐洲已經沉陷於「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的氛圍中,功利主義的盛行已經「窒息」了歐洲的生命。人人追求功利,造就了一個平庸、沉重的時代,這是像作者這樣崇尚精神、鄙視物慾的藝術家所不能容忍的,他已經感到「周圍的空氣多沉重」,無法呼吸。
(二)呼喚英雄與英雄的定義。即使平庸的時代,也有橫空而出的英雄:畢加大佐和蒲爾民族。說明英雄是不死的,是平庸所毀滅不了的。所以,作者期望:「讓我們來摧毀時間的阻隔,使英雄的種族再生。」作者目中的英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認還有什麼優越的標記」,英雄是能以「偉大的品格」,作為精神表率,解救民眾苦難的人。
(三)英雄的作用。這樣的英雄,是與平庸的時代對立的。平庸時代的特點,就是以功利為追求,而喪失精神上的自由。真正的英雄,以仁慈的心懷,偉大的品格,映照出自私自利的卑下世風,使人們看到生命的偉大、豐滿、幸福。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提問] 閱讀課文,想想作者為什麼說需要英雄?什麼樣的人需要英雄?作者心目中的「名人」「英雄」是什麼樣的人?如果同意作者的觀點,你對「名人」的品格、心靈是否有補充認識呢?
[討論明確] 因為平庸的時代,充滿自私自利卑下的風氣,讓人「窒息」,所以作者呼喚英雄;不甘平庸生活、不屈服於物慾的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們需要英雄的指引、激勵;作者心目中的英雄是歷經苦難的磨練,以仁慈之心,偉大的品格,映照出乎庸時代的可鄙,帶領人們走出自私自利的世俗氛圍,尋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幸福的偉人。
2.[提問]這篇文章,許多語句意味雋永,含義深刻。仔細揣摩下列語句,說說你的認識。
(1)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
(2)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虛的偶像,匹配下賤的群眾的:時間會把他們一齊摧毀。
(3)他們固然由於毅力而成為偉大,可是也由於災患而成為偉大。
[明確]
(1)「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前者以智慧征服,後者靠武力統治,都是功利的、世俗的,不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他們以仁慈、品格作為精神表率,解救民眾的苦難。
(2)這句話還是緊扣作者給英雄所下的定義。偉大的人格最重要,是英雄必需的品質;而沒有偉大品格的人,只是些空虛的偶像,受無知的人頂禮膜拜,滿足他們功利的願望。
(3)磨難使英雄的品格更高尚,使他們的精神更高貴,使他們的使命更崇高,更能影響大眾,給大眾帶來精神上的鼓舞,所以「磨難」使他們成為「偉大」。
3.[提問]課外閱讀《名人傳》,搜集貝多芬的材料,說說作者為什麼把「名人」的「首席」送給了貝多芬?
[明確]作者把「首席」送給貝多芬,是因為貝多芬最符合作者給英雄所下的定義:仁慈,偉大的人格,命運的磨難,作為音樂家給世人帶來精神上的鼓舞和指引。
布置作業
課外閱讀《巨人三傳》。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紹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出生於律師家庭,上大學期間曾與托爾斯泰通信,托爾斯泰「不以暴力抗惡」「道德上的自我修養」「博愛」等思想對他產生深刻影響;他的民主主義思想、對資本主義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羅曼·羅蘭世界觀和創作中最突出的特點。
羅曼·羅蘭的創作大致可以20世紀30年代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於法國大革命的《革命戲劇集》,包括《群狼》(1898)《丹東》(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劇本8部;3部英雄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長篇巨著《約翰·克里斯朵夫》、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對戰爭、反對一切暴力;害怕集體主義制度妨害個人「精神獨立」等思想的論文。後期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維》(1922)《夏天》(1924)《母與子》(1927)《女預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憶錄、論文等。特別是1931年,他發表了《向過去告別》一文,批判了自己過去所走過的道路,從此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戰爭、保衛和平的活動,成為進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藝戰士。
其代表作《約翰·克利斯朵夫》被高爾基稱為「長篇敘事詩」,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為主線,描述了這位音樂天才的成長、奮斗經歷,同時對德國、法國、瑞士、義大利等國家的社會現實,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實寫照。全書猶如一部龐大的交響樂。每卷都是一個有著不同樂思、情緒和節奏的樂章。由《約翰·克利斯朵夫》始,羅曼·羅蘭開創了一種獨特的小說風格。該巨著獲1913年法蘭西學士院文學獎,191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二、《貝多芬傳》譯者序及原序
譯 者 序(傅雷)
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羅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難;唯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唯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讀到本書時所得的教訓。
不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煉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們的致命傷:這是我十五年來與日俱增的信念。而這一切都由於貝多芬的啟示。
我不敢把這樣的啟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譯了本書。現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我們比任何時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時都更需要堅忍、奮斗、敢於向神明挑戰的大勇主義。現在,當初生的音樂界只知訓練手的技巧,而忘記了培養心靈的神聖工作的時候,這部《貝多芬傳》對讀者該有更深刻的意義。——由於這個動機,我重譯了本書。
此外,我還有個人的理由。療治我青年時世紀病的是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戰斗意志的是貝多芬,在我靈智的成長中給我大影響的是貝多芬,多少次的顛撲曾由他攙扶,多少的創傷曾由他撫慰,——且不說引我進音樂王國的這件次要的恩澤。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澤轉贈給比我年青的一代之外,我不知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償還我對貝多芬,和對他偉大的傳記家羅曼·羅蘭所負的債務。表示感激的最好的方式,是施予。
為完成介紹的責任起見,我在譯文以外,附加了一篇分析貝多芬作品的文字。我明知道是一件越俎的工作,但望這番力不從心的努力,能夠發生拋磚引玉的作用。
譯 者
三十一年三月
原 序
二十五年前,當我寫這本小小的《貝多芬傳》時,我不曾想要完成什麼音樂學的著作。那是1902年。我正經歷著一個騷亂不寧的時期,充滿著兼有毀滅與更新作用的雷雨。我逃出了巴黎,來到我童年的伴侶、曾經在人生的戰場上屢次撐持我的貝多芬那邊,尋覓十天的休息。我來到篷恩,他的故里。我重復找到了他的影子和他的老朋友們,就是說在我到科布楞茲訪問的韋該勒底孫子們身上,重又見到了當年的韋該勒夫婦。在曼恩茲,我又聽到他的交響樂大演奏會,是淮恩迦納指揮的。然後我又和他單獨相對,傾吐著我的衷曲,在多霧的萊茵河畔,在那些潮濕而灰色的四月天,浸淫著他的苦難,他的勇氣,他的歡樂,他的悲哀,我跪著,由他用強有力的手攙扶起來,給我的新生兒約翰·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禮,在他祝福之下,我重又踏上巴黎的歸路,得到了鼓勵,和人生重新締了約,一路向神明唱著病癒者底感謝曲。那感謝曲便是這本小冊子。先由《巴黎雜志》發表,後又被班琪拿去披露。我不曾想到本書會流傳到朋友們的小范圍以外。可是「各有各的命運……」
恕我敘述這些枝節。但今日會有人在這支頌歌裡面尋求以嚴格的史學方法寫成的淵博的著作,對於他們,我不得不有所答復。我自有我做史家的時間。我在《亨特爾》和關於歌劇研究的幾部書內,已經對音樂學盡了相當的義務。但《貝多芬傳》絕非為了學術而寫的。它是受傷而窒息的心靈底一支歌,在蘇生與振作之後感謝救主的,我知道,這救主已經被我改換面目。但一切從信仰和愛情出發的行為都是如此的。而我的《貝多芬傳》便是這樣的行為。
大家人手一編的拿了去,給這冊小書走上它不曾希望的好運。那時候,法國幾百萬的生靈,被壓迫的理想主義者底一代,焦灼地等待著一聲解放的訊號。這訊號,他們在貝多芬的音樂中聽到了,他們便去向他呼籲。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誰不記得那些四重奏音樂會,彷彿彌撒祭中唱《神之羔羊》時的教堂,——誰不記得那些痛苦的臉,注視著祭獻禮,因它的啟示而受著光輝的燭照?生在今日的人們已和生在昨日的人們離得遠遠了。(但生在今日的人們是否能和生在明日的離得更近?)在本世紀初期的這一代里,多少行列已被殲滅;戰爭開了一個窟窿,他們和他們最優秀的兒子都失了蹤影。我的小小的《貝多芬傳》保留著他們的形象。出自一個孤獨者底手筆,它不知不覺地竟和他們相似。而他們早已在其中認出自己。這小冊子,由一個無名的人寫的,從一家無名的店鋪里出來,幾天之內在大眾手裡傳播開去,它已不再屬於我了。
我把本書重讀了一遍,雖然殘缺,我也不擬有所更易。因為它應當保存原來的性質,和偉大的一代神聖的形象。在貝多芬百年祭的時候,我紀念那一代,同時頌揚它偉大的同伴,正直與真誠的大師,教我們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師。
羅曼·羅蘭
1927年3月

⑵ 怎麼寫教案的格式啊有沒有標準的格式那

教案也抄有不同的用途,為襲上課,為應聘和為比賽。覺得應該屬於第二種情況吧:
一般要求:
1寫教材版本,授課內容,課時等佔一行,這樣為了以後查閱和歸檔方便,是該有的內容。
2教材分析、學情分析
3教學目標
4教學方法
5教學設計依據的理論和設計意圖
6教學過程設計(重點寫)
7評價(檢測本課的學習水平,即作業)
這是我以前回答過的。
8反思(用於課後總結,可以不寫內容,但是結構要有)

⑶ 英語教案的標准格式範文

A Teaching Plan
I.The title
2.Teaching aims(a.knowledge aim; b,ability c,moral ecation)
3.Impotant points
4.Difficult points
5.Teaching aids
step 1 Revision
Step 2 Take up new lesson
step 3 Consolidation
Homework
Design on the blackboard

⑷ 教案的格式是怎樣的有沒有標準的範例

我是來個熱心人..就說幾句源吧...有一個原創範文比較多先生網,你到網路查一下就知道.申請書範文,簡歷範文,報告範文,總結範文,入團申請書,自我介紹範文,工作計劃範文,心得體會範文,演講稿範文,教案,優秀作範文......很多,裡面查找方便.滿意我的回答不?

⑸ 教案的基本格式是什麼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八.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2.怎樣進行,復習那些內容?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怎樣提出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
3.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樣進行,誰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時間?
(四)歸納小結
1.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
2.需用多少時間?
(五)作業安排
1.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

⑹ 幼兒園教案正規格式範本

規范教案格式 一、教案是活動設計的一種呈現方式,是對具體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進行設計,它闡明了預定時間內要做什麼,怎麼做,達到什麼目標等,其具體內容包括: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准備、活動延伸、活動評價或反思。 二、 (一)生活目標:本周幼兒的生活常規的培養 (二)活動目標:從幼兒的發展出發,活動具體目標主要體現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五個方面。 (三)活動名稱:對活動的內容的介紹,同時確定活動屬於哪一個領域或整合了哪幾個領域。

⑺ 幼兒園的教案怎麼寫完整版的

一份完整版的幼兒園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的選擇、目標的確定、流程設計、教具准備和教室的准備這五個點,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材的選擇

我們選擇教材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一節課的內容深了、淺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當的,只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發幼兒興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先發制人,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目標的確定

目標的制定原則上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一個活動目標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確定:

1、認知

2、能力

3、情感

三、流程的設計

流程的安排正如做菜的順序,是先放主料還是先放佐料,放佐料時是先放姜蒜還是先放酒醋都是有講究的,放得好放得適時則色美味鮮,入口回味無窮;若放料放得不好則食慾全無,再好的營養再好的材料也是付之東流,失去應有的價值。

一堂課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引發幼兒的興趣,開場的第一環節很重要。引題能不能先聲奪人,對一堂課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第一炮一定要打響打好而且要打得准確,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力度的吸引過來。

一般在引題後就是重點內容的學習了,這里有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也就是說要教之有法,要讓幼兒學得開心,學有所得。而怎麼教、怎麼學就看你活動過程怎麼去設計。

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還有老師的許多隱性因素滲透在設計中,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明白這個環節要安排在哪裡,要如何安排,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只有做到設計時的心中有數,才能做到上課時的運用自如。

在活動的最後,我們很容易犯一個低級錯誤,即認為反正課已經完了,趕緊收場了事,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造成頭重腳輕、牛頭蛇尾的感覺,所以在最後的環節也一定要從容不迫、有始有終,最好能與開場相呼應,使整個活動有圓滿的感覺。

而且在整個活動設計中要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使整節課條理清晰,不要中餐西餐滿堂彩,一會兒用筷子一會兒用刀叉,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在每一個活動中都有一個學習、鞏固、提升、遷移的過程。一個好的活動設計在結束時也是留有懸念的,一節好課上完了也不應該是嘎然而止,而應該是餘味無窮,意猶未盡。

四、教具的准備

教具是為教學服務,所以宜精不宜多,宜巧不宜花,每一件教具都要用在刀刃上。教具的設計和准備既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更要考慮課的需要

教具的份量要足,但不要多了,多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教具的製作要精巧,但不要花俏。可以利用現成的實物,也可以利用廢舊物品製作,但絕不可粗製濫造,以免給人造成不負責任的感覺。

但也不必太多花俏,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甚至有時候會中看不中用。
在寫教案時只要把本課有關的教具寫清楚就好了,當然,教案里寫到的准備並不單單只是教具的准備,還包括幼兒的知識准備,如有一些特殊的活動還要有天氣准備等等。

五、教案的要素

一個完整的活動設計包含四個要素,即上面說到的四個大點:

1、設計意圖,也可以是教材分析

2、活動目標

3、活動准備

4、活動過程

總結:總之,要寫好教案,首先要選擇適合各年齡層次的幼兒學習的教材,然後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慎重地確定活動的目標,圍繞目標展開流程設計,每一個環節都要切實為目標服務,以達到教得輕松、學得開心的目的,每一次活動都能真正讓幼兒得到應有的提高和發展。

⑻ 數學教案的標准格式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後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獲、改進方法)

(8)標准教案範文擴展閱讀

由於我們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思維能力的學生,又由於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不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計到。在這種情況下,教學進程常常有可能離開教案所預想的情況,因此教師不能死扣教案,把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壓下去。

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滿腔熱忱地啟發學生的思維,針對疑點積極引導。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提出的問題,確定好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學生能在什麼地方出現問題,大都會出現什麼問題,怎樣引導,要考慮幾種教學方案。

出現打亂教案現象,也不要緊張。要因勢利導, 耐心細致地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因為事實上,一個單元或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在教學的一定過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現偏離教學目標或教學計劃的現象也不要緊張,這可以在整個教學進度中去調整。

閱讀全文

與標准教案範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