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找圖形小班教案

找圖形小班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9 04:24:09

Ⅰ 小班教案數學認識圖形 wap.060s.com

活動設計背景

圖形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很難掌握,但圖形又是幼兒經常見到,因此通過本節課來讓幼兒學習圖形的特點。

活動目標

1、能夠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並知道三種圖形的特性。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這三種圖形。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能夠能夠區分這三種圖形,並知道它們的特徵。,

活動難點:幼兒能夠從生活中發現圖形

活動准備

各種圖形的卡片, 圖形餅干

活動過程

情景導入: 小白兔要請小朋友到他的家裡做客,它要去山上去采蘑菇,有要去拔蘿卜,最後回到了家裡,那老師把小白兔走過的地方連在一起,小朋友看看是什麼圖形。

一、1、引出三角形

(1)請小朋友觀察一下三角形有幾個角?幾條邊?

(2)請小朋友感知三角形的特性。

2、出示圓形和正方形

請小朋友觀察圓形和正方形

二、出示圖形寶寶

請幼兒從圖形寶寶的身上找出圖形。

三、請幼兒在班級里找出圖形,並說出自己的周圍都見過什麼圖形。

四、幼兒操作學具,自由練習,感知圖形的特點

五、幼兒操作練習冊,教師從旁指導

課後評價:

通過情景的形式吸引幼兒的興趣,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利用幼兒的無意注意和有 意注意,使幼兒更輕松的掌握圖形,了解圖形的特點,在通過讓幼兒買餅干吃餅乾的游戲加深圖形的記憶。整節課下來幼兒在玩的過程學習。大部分幼兒已經完全的掌握的圖形的特點

Ⅱ 幼兒小班教案小圖形要回家

活動設計背景 因主題教育書中有相關的圖形內容,為加深對圖形理解和認識,故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 認識長方形。 2. 辨別正方形和長方形,感知兩者異同。 3. 進一步了解數字1-4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准確的辨別長方形和正方形。 活動...難點: 活動准備 1.若干張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紙卡(長方形紙卡的長短差別要明顯)。 2.若干張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卡。 3.長方形物品,兩個空盒子。 活動過程 1. 出示一張正方形紙卡,與幼兒一起復習正方形的特徵: ·這是什麼圖形? ·正方形有多殺條邊?(幼兒回答後,老師在正方形紙卡的邊上寫上數字1-4.) ·這四條邊的長度相同嗎? 2. 出示一張長方形紙卡,與幼兒一同討論長方形的特徵: ·這個圖形有多少條邊?(老師在紙卡邊上寫數字1-4.) ·這四條邊是不是一樣長? ·哪條邊短?哪條邊長? ·這是什麼圖形? 3. 指出這是長方形,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並說出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 4. 給每位幼兒發一個長方形紙卡,請他們找出活動室中長方形的物品。 5. 出示一個盒子,裡面裝有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卡,,告訴幼兒這些圖形迷了路,請幼兒帶他們回家。 6. 出示兩個空盒子,分別粘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標識請幼兒吧圖形放在適當的盒子里。 教學反思 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游戲,從而在活動中加入了游戲的小環節,這樣既可以讓幼兒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和理解,並且不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的,寓教於樂。在活動中提出問題後,並沒有把案直接告訴孩子,而是啟發幼兒自己去尋答案。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在情境中鼓勵幼兒大膽的去嘗試,讓幼兒充分的感受科學的樂趣和作用。

Ⅲ 小班認識平面和立體的圖形教案

設計思路: 教幼兒辨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 因為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 往過於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以游戲情境貫徹始終,使幼 兒的情感得到滿足。首先是小兔子,漂亮的房子、坑坑窪窪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白兔的表演 吸引幼兒的;其次,鋪路的游戲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最後,模仿各種動物 跳參加宴會,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1.初步對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認識 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難點: 活動准備:1.彩色立體房子、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的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兔子頭飾 1 個 活動過程:一、以情境表演形式引出主題 1.出示小白兔頭飾 大家好,我是小兔!這是我今年新造的房子,你喜歡嗎? 二、逐一出示圖片,提問 你們看我的房子有哪些圖形形狀啊?圖形是怎麼樣的? 長方形什麼是什麼樣的? 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圓形有沒有角? 三、游戲——鋪路 1.我要在我的新房子里我開個宴會請許多好朋友來我家做客,你們願意來參加嗎? 可是小兔子犯難的,因為小白兔家門口有各種形狀的坑。誰能想出好辦法,讓小白兔走在路 上不摔倒啊?(把坑填平) 2. 我們一起來鋪路吧,請你們把圓形的材料放進圓形的坑裡,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 坑裡,

Ⅳ 幼兒園小班教案畫三角形圓形

活動目標 1、知道什麼是圓形,什麼是三角形。 2、鍛煉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學習按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什麼圓形,什麼是三角形。 教學難點: 學習按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准備 1、環境布置:圓形和三角形王國(圓鏡子、圓籃子、...圓盒子、紅領巾、三角尺、小紅旗等),在教室裡布置一些圓形和三角形拼成的圖形。 2、不同長短的塑料管3根、線1根。 3、每組幼兒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三角形一籃。 活動過程 一、認識圓形和三角形 1、請幼兒在圓形和三角形王國里玩。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圓形和三角形,並說說它們的不同。 2、幼兒操作。 請個別幼兒上來用3根塑料管拼成三角形,用線拼成圓形。 二、尋找圓形和三角形 1、請幼兒在由許多圖形拼成的圖中,尋找出圓形和三角形。 2、教師: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什麼東西像圓形和三角形? 三、圖形分類 1、聽信號取圖形。 (1)4個幼兒一組,每組一籃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三角形。 (2)幼兒聽教師的信號從籃子里取出相應的圖形。 2、按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 (1)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的大小、顏色或形狀進行分類。 (2)每組請一個幼兒說說他們是按什麼來分類的。 教學反思 通過該活動的實施,教師覺得: 1、主題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具准備得較豐富充分。 2、幼兒初步了解了圓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徵。能認真觀察實物教具,從中發現圓形和三角形並能積極大膽地說出它們的不同;能從用圖形拼成的拼圖中找出圓形和三角形。 存在的問題: 1、沒能結合實際生活讓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東西像圓形和三角形。 2、在圖形分類這一環節教師沒能較好地引導幼兒先自己觀察探索發現再分類,而是直接教授給幼兒方法,違背了「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的基本原則。 3、幼兒沒能較好地共同合作完成操作活動。

Ⅳ 幼兒園小班認知《圖案與輪廓》教案

目標: 讓幼兒感知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能夠區分幾何圖形。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運用多種感觀來調動幼兒思維,想像能力,發展幼兒觀察能力。 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活動方法:以游戲為主、結合操作性、講解演示法 活動准備: 幾何幾何圖形若干 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圖畫 魔術箱(紙盒子) 小鴨、小貓、小兔子的教具 活動過程: 五官兒歌,集中幼兒注意力,培養幼兒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游戲:摸一摸「魔術箱」讓幼兒認識四種幾何圖形。 摸一摸「魔術箱」:變出魔術箱,老師導入語:箱子里有很多有趣的東西。 念咒語解開箱子:魔術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麼? 摸出來一本長方形的書:問是什麼,是什麼形狀。找一找教室中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啟發幼兒說一說)。 游戲反復進行:分別認識其他三種圖形。 教師小結: 圓形:圓溜溜,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 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坐的牢 長方形:對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大大方方本事好 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真有用 三:游戲「角色扮演」 展示四種圖形寶寶。 圖形寶寶想和幼兒交朋友(導入語)。 老師角色扮演:用圖形寶寶遮住臉,問小朋友我是誰,我的特點? 依次同上考考幼兒加深認識四種圖形。 四:游戲「誰得本領大「 拿出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組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依次變出另外幾幅圖畫,讓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 五: 游戲「找圖形寶寶「 地上擺好四種圖形寶寶。 老師示範:走、走、走,找個圖形站站好。口令結束,找到口令中的圖形站好。 學生游戲:邊走邊念,表現好的給予獎勵。 六:結束部分:給每個幼兒發個圖形,讓孩子利用手中的圖形繪制一副手添畫。

Ⅵ 小班美術教案有趣的圖形(剪紙)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並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知道三種圖形的特徵,並能利用三種圖形組合變化出新形象。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發展創造力及動作表現力。
活動准備:
PPT、三種圖形的大小卡片若干、自製圖形拼擺圖2幅、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吳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和圖形寶寶做游戲,猜猜會有誰呢?(幼兒根據已有認知大膽猜測)喔,小朋友認識這么多圖形,下面我們就和圖形寶寶做游戲。
二、逐一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卡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圖形特徵。
先請出第一個圖形寶寶(教師出示大卡片,逐一讓幼兒觀察並摸一摸,並分別立體粘貼在三張桌子前面)。
1、圓形寶寶長得什麼樣?(圓圓的),它有一條邊。
請你用身體表現圓形的樣子。(幼兒動作表現)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2、三角形寶寶長得什麼樣?(通過觀察引導感知三角形有角、有邊)我們數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師生點數)有幾個角?噢,有三條邊,三個角。
請你用身體動作表現三角形的樣子(如:雙手指尖相對舉過頭頂,代表三角形等)。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3、正方形寶寶有幾條邊?幾個角?誰來數一數(幼兒點數,回答)
師:正方形有四條邊,並且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

Ⅶ 小班圖形拼小樹優秀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並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知道三種圖形的特徵,並能利用三種圖形組合變化出新形象。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發展創造力及動作表現力。
活動准備:
PPT、三種圖形的大小卡片若干、自製圖形拼擺圖2幅、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吳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和圖形寶寶做游戲,猜猜會有誰呢?(幼兒根據已有認知大膽猜測)喔,小朋友認識這么多圖形,下面我們就和圖形寶寶做游戲。
二、逐一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卡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圖形特徵。
先請出第一個圖形寶寶(教師出示大卡片,逐一讓幼兒觀察並摸一摸,並分別立體粘貼在三張桌子前面)。
1、圓形寶寶長得什麼樣?(圓圓的),它有一條邊。
請你用身體表現圓形的樣子。(幼兒動作表現)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2、三角形寶寶長得什麼樣?(通過觀察引導感知三角形有角、有邊)我們數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師生點數)有幾個角?噢,有三條邊,三個角。
請你用身體動作表現三角形的樣子(如:雙手指尖相對舉過頭頂,代表三角形等)。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3、正方形寶寶有幾條邊?幾個角?誰來數一數(幼兒點數,回答)
師:正方形有四條邊,並且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
請用身體動作表現正方形的樣子。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你們真是善於觀察、善於表現的好寶寶。
三、通過游戲「送圖形寶寶回家」,加深幼兒對三種圖形的認知,體驗學習的樂趣。
小朋友喜歡捉迷藏嗎?(喜歡)圖形寶寶最愛捉迷藏了,它們藏到哪裡去了呢?(出示准備的物品)噢,原來它們藏在下面這些物品里,請你把它們找出來,放到和它們長得一樣的大圖形寶寶的家裡好嗎?(三張貼有大卡片桌子)
幼兒放好後,要讓幼兒自己檢查一下有沒有送錯的,如果有,幫忙送到正確的圖形寶寶家裡。
四、圖形寶寶變魔術——鞏固認知,提升目標。
1、圖形寶寶不僅喜歡捉迷藏,還會變魔術呢!請小眼睛看仔細,大家一起數123,奇跡就會出現!
2、教師分別出示自製圖形拼擺圖1(熱帶魚)、圖2(小房子),請幼兒仔細觀察並找出藏在圖中的圖形,並上前進行拆分、組合。
(1)這條魚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請一個小朋友過來指給大家。把小魚取下來分開看看說的對嗎?(根據情況幼兒回答)你想不想把小魚再變回去?(幼兒回答)
看到XX小朋友會變魔術,吳老師也想變魔術,看老師把小魚變成了什麼?(在孩子拼擺的小魚的基礎上,再拿一個三角形,變成一顆小松樹,拓展一下孩子的思維空間。)
(2)圖形寶寶繼續變魔術,數123,奇跡就會出現!(出示拼擺小房子)這座小房子是由哪幾個圖形寶寶組成的?請一個小朋友過來指給大家。
你們想不想和圖形寶寶一起變魔術?(想),現在就和後面桌子上的圖形寶寶們一起變魔術吧!魔術表演成功的小朋友老師會給你驚喜呦!
3、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自由拼擺、組合,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放輕音樂)
4、將幼兒拼擺圖形及時拍照,並在大屏幕上展示。
5、播放PPT,欣賞幾種圖形拼擺組合。
活動小結:
哇,圖形寶寶們能變出這么多神奇的造型,你們還想不想試一試呢?(幼:想)今天就帶圖形寶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繼續變魔術,好嗎?(幼:好)祝你們表演成功!(鼓掌)
活動延伸:
游戲——魔術表演,回家給爸爸媽媽表演圖形拼擺,結束。

Ⅷ 幼兒園小班數學連圖形教案 連圖形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在表格的相應位置勾畫記錄圖形的三項特徵。 2、能根據表格勾畫出的三項特徵,選取圖形並貼在表格的相應位置。 3、積極參與討論活動,大膽講述自己的意見。 教學准備: 教具放大的表格,水彩筆,幾何圖形若干,固體膠、學具幼兒操作卡片。 教學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圖形特徵表格。 出示圖一。「這是一張表格,表格的第一排上都有些什麼?我們一起讀一遍。」「誰來說說第一排上有哪幾種特徵標記(大小、顏色、形狀)。」「表格的第一行有些什麼?它們都是什麼樣子的圖形?」「這些圖形的特徵,我們在表格上能找到嗎?」 2、學習在表格中勾畫圖形特徵。 「今天我們就要在表格中勾畫出每個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的特徵,打勾的時候一定要對照第一排的特徵標記,勾在這個圖形同一排的位置上。」「現在我們先來勾畫第一個圖形的特徵,誰能告訴我們在哪一排勾畫?」(請幼兒指出)「大家說出它的特徵,老師來勾畫,我們一起來檢查勾畫的位置對不對?是不是這個圖形的特徵。」幼兒集體講述圖形特徵,教師隨之勾畫。「誰來勾畫第二個圖形特徵?我們一起檢查勾畫的位置對不對?表示的特徵對不對?」 3、學習根據勾畫的特徵選貼圖形。 「仔細看看這張表格與第一張有什麼不同?它是請小朋友干什麼?」「我們一起把第一排的三個勾讀一讀。」「誰來根據這一排勾畫的三個特徵選圖形,並給它貼在應該貼的位置?其他的小朋友幫助檢查。」「大家看他做得對嗎?為什麼?」 二、小組活動。 1、為圖形勾畫特徵。 「請你為圖形勾畫出大小、顏色、形狀的特徵。一定要在與這個圖形同一排的位置上打勾,勾畫後把三個勾連起來讀一讀,看看與前面的特徵是否一樣。」 2、5以內的分解與組成。 三、活動講評。 挑選做的有問題的操作紙講評。

Ⅸ 寫一篇幼兒小班找規律,畫補圖形教案

這次的數學活動,我原先想得到這樣的教學目標: 1、完整的補畫圖形並給它們塗上不同的顏色。 2、大膽的進行自主作業,體驗操作完成的成功喜悅。 於是我根據《幼兒園指導綱要》中科學(數學)的有關要求設計了這次的教學活動: 一、認認圖形。 二、補畫圖形。 三、分類塗色。 當我走進教室進行實際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從孩子的身上看到了這樣的情況:孩子們對於他們熟悉的圓形和三角形能很好的補畫完成,但是對於比較相近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卻容易混淆,有的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人下筆,使得下面的教學活動很難展開。 針對這些現象我覺得我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適當的調整: 1、在開展本次活動之前,一定要預先讓幼兒對各個圖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有很系統的認識,當我拿出一樣事物的時候他們能很明確的區分他們的形狀,這是教學活動之前的幼兒前期知識經驗的准備。 2、在進行第一個環節認認圖形的時候,我覺得可以採取實物的方式。可以利用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愛的事物來激發他們對於圖形的認識。比如:用各種形狀的積木,或者是用橡皮泥捏成的圖形形狀。這樣能更直觀的讓幼兒了解圖形。 3、在補畫圖形的時候可以讓幼兒拿著食物的圖形去補畫。因為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邏輯思維發展不高,直觀形象思維則需要我們老師提供實物幫助幼兒更好的開展活動。對於那些能力特別弱的孩子,老師更應該單獨進行指導,讓他們有信心,不能感覺被忽略。

閱讀全文

與找圖形小班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