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班粗心的兔乖乖教案
一、活動目標:
1、愛聽童話故事,能夠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兒歌。 2、願意復述故事中的對話,知道不能給陌生人開門。 二、活動准備:
1、兔子頭飾四個,狼頭飾一個。
2、《小兔乖乖》語言CD(盒帶)、教學掛圖及教師教學資源。 3、幼兒學習資源⑤第1~7頁。 三、活動過程:
1、結合教學掛圖講述第一遍故事,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理解故事內容。
(1) 認真觀察教學掛圖,引出故事題目。 (2) 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運用教師教學資源,講述第二遍故事,引導幼兒學會復述故事中的對話。
(1) 當講到「把門關得緊緊的,誰來叫門都不開」時,教師用「關門、擺手」的動作,引導幼兒參與朗誦。
(2) 當講到大灰狼「一邊敲門一邊唱,」再次提問幼兒:「小兔子會開門嗎?陌生人敲門怎麼辦?」
(3) 當講到「媽媽一邊敲門,一邊唱……」時,教師又一次敲門的動作,引導幼兒學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
(4) 幼兒與教師一起再次重復狼和小兔、兔媽媽和小兔的對話。 3、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
(1) 請幼兒帶上頭飾,與教師一起用對答的方式表演故事。 (2) 幼兒分組自由表演故事。 四、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⑤第1~7頁。
B. 藍天幼兒園小班第十周周計劃
二、預設活動總目標:
1、激發幼兒扮演角色的興趣和玩表演游戲的興趣。
2、在老師的幫助下,初步能按文學作品中的主要情節和角色對話、動作開展表演游戲。
3、通過與同伴共同玩表演游戲,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4、學習並遵守游戲規則,學會收拾表演用具。
5、讓孩子學習在集體中大膽表現。
表演游戲:
小兔乖乖(一)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名稱,熟悉故事情節。
2、初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對話。
3、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1、了解孩子對故事「小兔乖乖」中故事情節和對話的熟悉程度。
2、故事的圖片、磁帶等。
三、活動指導:
1、以孩子比較熟悉的「小兔乖乖」的旋律引出故事「小兔乖乖」。
2、欣賞故事「小兔乖乖」,通過圖片讓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3、通過提問,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知道故事中有幾個角色,它們都說了些什麼?
4、引導孩子想想、學學小兔、兔媽媽和大灰狼的對話應該是什麼樣的?
四、觀察與反思:
孩子們對故事「小兔乖乖」的情節比較熟悉,知道故事中有幾個角色,老師在講述故事時孩子們能很專心地聽著,呼應著,有的孩子還不時地做出開心、害怕的表情,聽到兔媽媽回來一邊敲門一邊唱歌時,會高興地唱起「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聽到大灰狼來敲門時,會用粗粗的聲調來表示;還會學小兔拒絕開門的歌聲:「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沒回來,誰來也不開!」。但對角色的其它對話還不夠熟悉,與故事「拔蘿卜」一樣,對故事的講述部分不感興趣,只對唱歌部分感興趣。對故事中三隻小兔的名字,只有心琪小朋友能說出三隻小兔子的名字――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此外,孩子們還不善於表演,不會自己做出一些表演動作。在下次的游戲中,要讓孩子掌握角色的其它對話,初步學會角色的一些表演動作和表情,還要注意孩子傾聽習慣的培養。
C. 如何支持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
為了讓小班的孩子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真正學會說話,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更好的學習本領;我認為在小班應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同時應教幼兒正確的發音,聽懂別人的講話內容,學會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主要嘗試從以下幾種途徑去培養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培養幼兒傾聽能力是提高小班幼兒語言表達的重要保證。
良好的傾聽能力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前提,也是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小班幼兒自我約束力差,上課坐不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以自我為中心,聽不完老師的話,插話問題嚴重;聽不懂老師的提問,對老師提的問題答非所問;或者根本就不去聽,自己玩自己的等等。針對小班幼兒在傾聽方面的特點及問題,加強對小班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1、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幫助幼兒掌握傾聽技能。
游戲是小班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通過游戲幼兒可以邊玩邊聽。我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一些專門培養幼兒傾聽的游戲,如:智力游戲《猜猜我是誰》、音樂游戲《找小貓》、表演游戲《小兔乖乖》、《下雨的時候》、《拔蘿卜》、傳統游戲《老貓睡覺醒不了》等。這些游戲中的角色都是幼兒熟悉的對象,心中的偶像,而且它們有一個共性,都有一對會聽的耳朵,兒童特色濃,具有趣味性。在游戲中我放慢說話速度,說話口型都稍有誇大。這樣使幼兒不僅聽清每個字的正確發音也能看清發音的口型,用長期的聽覺刺激、強化幼兒的傾聽能力。
2、良好的語言氛圍是培養幼兒傾聽行為的關鍵。
要讓小班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需要老師花費很大的精力。培養小班幼兒的傾聽習慣,教師要努力創造適合幼兒傾聽的氛圍,我每天利用放學前的20分鍾給幼兒安排了定時傾聽活動及固定的各種活動。活動融音樂美,語言美,文學美,形象美為一體。活動中讓幼兒邊反復傾聽生動、形象的故事,邊看相應的圖畫,如:請幼兒觀看DVD《熊媽媽的生日》《小公雞早早起》等;邊傾聽音樂性質對比很明顯、情節鮮明的音樂,且這種音樂配有生動的故事介紹,如:歌曲《數鴨子》《小蜜蜂》等。作為教師還要善於引導幼兒去發現,感受這些美,讓幼兒在美的感受中獲得滿足,不知不覺中學會有意識的傾聽,集中了注意力。
3、及時的鼓勵是培養幼兒傾聽行為的動力。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有時會出現幾個表現欲極強的幼兒,而有的幼兒又過於安靜。針對這一情況,我會既表揚前者反應敏捷、思維活躍,又適當地控制他們的過分表現,使其明白不僅要自己講,也要讓同伴講;而對那些較安靜的幼兒,則要鼓勵他們認真傾聽活動要求、規則,並給予他們適當的表現機會,讓他們樹立自信,學會積極地表現自己。
傾聽,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是人際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領,我們從小班開始就注重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對他們一生都有益處!
D. 幼兒園小班小朋友適合講什麼樣的故事
小班幼兒的故事應該側重培養其自理能力及性格的塑造,同時側重簡單的思維鍛煉。如:老虎問小豬:「我嘴裡什麽味兒?」小豬說臭味,老虎一口吃掉了小豬。老虎又這樣問羚羊,羚羊說您嘴裡味兒香,羚羊也被吃掉了。老虎又這樣問小白兔,小白兔卻沒被吃掉。聰明的孩子,你想想小白兔是怎麼回答的呀?【參考答案:小白兔說大王對不起我感冒了聞不出味】又如:大灰狼走到兔媽媽家附近時,兔一家正在起床。會自己穿衣鞋的小兔都很快和媽媽逃跑了,只剩下自己不會穿的小灰灰來不及逃跑就被大灰狼吃掉了。孩子,小灰灰為什麼被吃掉了?你以後會自己穿嗎?您完全還可以自編一些引導孩子堅強和善於團結交往的故事,使孩子不以自我為中心,初步培養其責任感和義務觀,使其積極樂觀。如:一些小朋友傍晚在玩捉迷藏游戲,明明被安排當警察去站崗。可天黑後小朋友們都回家了卻忘記了明明。媽媽焦急地找到明明後要明明回家,明明說我站崗任務沒完成不能回家。媽媽說,天黑你不害怕嗎,明明說我是警察我怕什麼?另外,也請您給孩子講有關誠實的故事。如:打破花瓶之後的列寧是怎麼做的。更多的故事您也可以聯系河南濮陽南里商辰星幼兒園索要《辰星幼兒園家長學校系列講座》,但願對您的孩子有益。永遠記住:什麼事也沒有孩子事兒大,咱現在搭點功夫給孩子講益智故事,遠勝於將來大考時多掏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