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認識數字2的教案

認識數字2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8 19:57:17

1. 小班認識數字2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2、3,理解它們表示的實際意義。
2.能根據數字匹配相應內數量的物體容。
3.能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動准備:
動物卡片:小貓1隻、兔子2隻、小雞3隻;1—3數卡。
活動過程:
1.感知3以內的數量並按相應數量排列卡片。
教師出示動物卡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卡片上有什麼?每種動物有幾只?
引導幼兒按序排卡片。
教師:請小朋友按動物數量的多少給給它們排隊,最少的排最前,最多的排最後。
師幼集體驗證是否按數字排列卡片,並引導幼兒說一說卡片是怎樣排列的。
2.認識數字1、2、3。
教師: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一隻貓呢?(出示相應的數字)這是數字幾?它像什麼?
教師逐一引導幼兒為2隻兔子、3隻雞匹配數字,並引導幼兒觀察數字1、2、3的字形。
3.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教師:數字1除了可以表示1隻貓,還可以表示什麼?數字2除了可以表2隻兔子,還可以表示什麼?數字3呢?
4.幼兒分組操作。
5.交流與評價

2. 幼兒園認識數字11至20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藉助實物、小棒、直尺等直觀素材,充分經歷數數的過程,認識數的組成、數序並感受數的大小關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是學生在認識了1~1011~20各數,基本建立了數數的方法,並在生活中接觸過比10大的數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各數的讀法及組成。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11~20各數,能准確數數、讀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並能比較數的大小。教學難點是理解11~20各數是由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11~20各數的組成,由以「一」為計數單位,到以「十」和「一」為計數單位的連用,是學生認知上的飛躍,也是學生認知的難點。 四、教學准備 課件、集星卡、小棒等。 五、教學過程 (一)藉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學生數出自己開學以來獲得「學習星」的數量。 2.指名匯報,教師利用板書簡單記錄學生匯報的數(8,17,11,20……)。 3.揭示課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比10大的數,今天就來認識這樣的數。 【設計意圖】從學生實際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數數經驗引出課題,讓學生真切感到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

3. 幼兒園中班數學認識數字2的教案怎麼寫

你就用2想什麼物品的思路開始寫

4. 大班學習數字2的教案如何跟孩子講2怎麼寫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內稱教學目標,說容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5. 認識數字12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喜歡上數學課,感受並喜歡數學課的氛圍。
2、使幼兒初步認識數字1、2。
3、讓幼兒在游戲中能用實物來表示1、2。
【活動准備】
1、1、2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小棒小鴨圖片。
2、二個框子上面分別貼有小棒、鴨子的圖片。
3、數字寶寶卡片1、2幼兒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寶寶,寶寶拍拍手,寶寶,寶寶拍拍腿,寶寶,寶寶坐神氣。
一、活動導入:用兒歌引出課題:
寶寶們,今天老師啊,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聽聽呀。(想…)那寶寶的小耳朵可要聽仔細了。聽完兒歌後告訴老師你都聽到什麼。
(教師唱兒歌):「數字寶寶1和2,1像小棒細又長,2像小鴨水裡游」。寶寶們,剛在兒歌裡面聽到了什麼呀?(幼兒自由說)。我們的數字寶寶長什麼樣呢?今天老師請他們來我們這做客了。寶寶們看看這些數字寶寶是不是像兒歌里唱的那樣像小棒和小鴨啊。現在老師就來請出數字寶寶了。
哇!數字寶寶出來啦!
二、活動開始:
1、請出1、2大數字卡和小棒小鴨的圖片,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兒歌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寶寶們,看看老師現在手上拿的呀是數字寶寶的圖片,這是「1」,問:是什麼呀?(幼兒一起說1,或者請單獨寶寶說說);舉起「2」,這是2,(請單獨幼兒說是什麼?);
看看這些數字寶寶是不是跟這些圖上長得一樣啊?(嗯…)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現在老師拿出一張數字寶寶圖片,寶寶們一起跟老師大聲念出來啊。(一開始跟老師一起,中途老師可以試試不念。)寶寶真聰明,表揚說的寶寶。
3、感知數字:
「1」表示什麼呢?老師覺得「1」可以表示一張椅子,還可以表示一個大電視機(從班上的東西來舉例);讓幼兒說說。對說的寶寶進行表揚。
拍手游戲:寶寶們,老師現在要跟你們做個游戲。說「1」拍(手),說「2」拍拍。老師先進行示範再跟幼兒一起。
三、游戲:送數字寶寶回家
寶寶們,看老師呀這有兩個框子,上面呀,貼著小棒、小鴨圖片,你們手裡拿著數字寶寶,現在數字寶寶要回家了,把「1」送給小棒,「2」送給小鴨吧。

6. 小班數學教案如何寫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2怎麼寫活動方案。

意思是 幼兒園小班 認數字「2」 怎麼寫一個活動方案 我覺得可以寫先教他們認識兩個 比如兩個東西 然後再教他們2字撒

7. 認識數字20的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 1.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數數、讀數和寫數、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2.在日常生活中發現11~20各數。3.能積極主動探索,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4~85頁的內容,練習十四中相應的習題。教具、學具准備方格紙、小紅花、小棒、課件。教學設計創設情境1.小朋友們,我們都已經認識了1~10。請你們看一看,在這些圖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都有些什麼數字?一起找一找(課件演示四件物品)。生:我看到了有14、18、12、15……2.這些數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請你們試著把11~20之間的數寫在小紅花上,每朵紅花只寫一個,並按順序排列起來。3.哪一個小組願意把你們寫的數按順序寫在黑板上?4.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就進一步地來學習11~20各數。板書:11~20各數的認識新課1.認數、讀數。a.一起把11~20之間的數讀一讀。b.觀察這些數,你覺得哪一個數比較特殊?c.一起來看大屏幕,默默地數一數,共有幾根小棒?有幾個一?(課件演示10根小棒。)d.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幾個十?添上一根,有幾個幾?共有幾根?11是由幾和幾合成的?(課件演示其過程。)e.同桌合作擺出12根小棒,說一說12是由幾和幾合成的。f.繼續擺,你們能擺到幾,怎樣擺的?說說各是由幾和幾合成的。g.提問:20根小棒是幾個十?為什麼在2的後面寫上一個0呢?小組討論一下。2.試一試。a.讀卡片上的數。17、19、20、16、12、18b.填空。 10 ( ) ( ) 13 14 ( ) ( ) ( ) 18 19 ( )誰能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小秘密?3.認識數位。a.拿出方格紙,小組合作,在方格上面擺小棒,下面擺數字,先擺14。b.怎樣擺的,說說看。c.小組合作,接著擺,想擺幾就擺幾。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擺的。d.你們有些什麼發現?e.誰能試著給左面、右面的數位起個名字呢?(課件演示「個位」、「十位」。)f.提問:14中的1表示什麼?4呢?(課件演示:個位 十位)17這個數,7在什麼數位上?1呢?20這個數中,個位上是幾?十位呢?小結: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板書)。4.介紹計數器。a.十位上撥下一顆珠子,這個數是幾?表示什麼?b.十位上一顆,個位上撥下5顆,這個數是幾?c.十位上有2顆珠子,這個數是幾?為什麼?5.請翻開書第86頁看一看。6.試一試。做第86頁「做一做」的第2題。活動撥乒乓球猜數。教學設計說明1.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場景:14路公共汽車、年歷卡片上有關的11~20各數等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覺得輕松、自然、喜聞樂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習的積極性。2.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試著寫數、排數,加深對11~20各數的認識。3.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利用學生在方格紙上擺小棒、下方擺數字的小組合作機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主動探索11~20各數的意義。通過給數位起名字理解「個位」、「十位」、1個十和10個一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初步的合作探究能力。4.利用課件輔助教學使學生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會按順序填數、比較大小、找一找相鄰的數等。5.通過學生撥球猜數游戲,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猜測意識,同時也加深了對每一數位上的數所表示意思的理解,鞏固新知又活躍課堂。專家評析1.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一開課,老師就提供了生活中的實際素材,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場景,讓學生找一找公共汽車、年歷卡片上的數,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接著,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平時所見過的這樣的數。這一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很好地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2.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這節課,老師給學生提供了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如在學習數位時,老師讓學生在方格上面擺小棒、下面擺數字,再說一說是怎樣擺的。這樣,通過擺一擺、數一數、說一說,把操作、觀察、語言表達緊密結合,突破了教學難點 ,使學生很好地建立了數位的概念,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習的過程性和體驗性。3.注重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和態度,整節課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組織有效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節課在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當前的教學改革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這就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老師為學生提供了許多現實而有趣的數學學習活動,自主、合作等的學習方式貫穿整節課,構建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數學課堂。4.讓學生在創造中學習,在學習中創造。我們的教學就應該挖掘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創造慾望和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發展。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大特點。如,老師讓學生嘗試把11~20各數按順序排列起來,學生有按從大到小排的,也有按從小到大排的。這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間,真正落實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5.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並把這份經驗作為教學的起點和教師備課的出發點。設計這節課時,老師考慮到本班的學生基本上已經會認數、寫數、把數按大小順序排列,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6.精心設計提問。在教學的關鍵處設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己嘗試解決問題也是這節課的一大特點。如:「觀察11~20這幾個數,你覺得哪幾個數比較特殊?」「20根小棒是幾個十?為什麼在2後面寫一個0?」「填完後,誰能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小秘密?」這些問題,老師都在關鍵處提了出來,激發了學生思考、探究的動力,使課堂成為學生不斷進取的空間。

8. 教幼兒認識數字123是實物教案嗎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寶寶:
1、2、3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認識專數字1、2、3。屬
2、讓幼兒能用實物來表示1、2、3。
3、讓幼兒喜歡上數學課,喜歡數學課的氛圍。
二、活動准備:
1、卡通數字1——3。
2、1、2、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

閱讀全文

與認識數字2的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