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您能也給我發一份高中歷史試講的講稿和教案嗎謝謝您了
歷史必修一第24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本課教材主要介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以及對世界歷史所產生的影響。學習本課有利於學生從宏觀上把握二戰後世界國際關系的發展走向,培養學生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美、蘇「冷戰」的措施及表現
難點:「冷戰」狀態下的美蘇關系及對國際局勢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兩極格局的形成及對世界國際關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採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歸納、討論分析等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國家利益決定國家的外交走向。
二、說學情
高中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仍然有限,所以老師仍需採取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方法進行因勢利導,不斷啟發,點撥和矯正。
三、說教法、學法:
課程標准規定, 要使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根據上述新課改理念,設計如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的導談法:增加課容量,同時把繁雜的問題簡易化。
(2)引導討論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觀察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歷史文物、歷史遺跡等,發現它們的特點、所反映的歷史內容,為學生的思維力、想像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4)實踐學習法: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和情景模仿的途徑來學習歷史。
四、教學流程
環節一: 情景導入
利用一組照片,形象體現二戰後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各國力量對比的變化,分析美蘇兩國由戰時同盟變為戰後對立的原因。(一類反映美蘇兩國的朋友關系,一類反映美蘇兩國的對立情況)
環節二: 閱讀思考
適當補充原始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冷戰的原因,培養學生處理原始材料的能力。
過程中注意重點抓住美蘇冷戰「針鋒相對」的特點,由學生自主學習,尋找具體斗爭表現。
環節三:歸納分析,觀察感悟
利用課件,通過問題、圖片和影視資料,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重點分析「冷戰」對戰後國際關系的影響,解決本課難點。
環節四: 課堂小結
環節五 :教學評價
及時的、適當的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專注度、參與度、思維度。
同時在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注意結合高考典型例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