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游戲觀察日記的教案
活動過程:
一、觀察、接觸各種植物的葉子:
(把幼兒分成三組,每組擺放一籃葉子供幼兒自由選擇)
1、觀察葉子的形狀及顏色。教師:"你們發現了什麼?這些葉子都一樣嗎?"給幼兒自由談論的時間,相互交流、分享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葉子的形狀像什麼?同時讓幼兒在白板上用線條畫出葉子的輪廓,進一步熟悉葉子的外型。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串葉子,做掛飾。每個幼兒拿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固定在紙條或線上,掛在脖子上。
二、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辨別能力:
教師交代游戲的規則:游戲開始,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進行時,幼兒可拍手自由動作,去尋找與自己有同形狀葉子掛飾的同伴,當音樂停止時,相同葉子掛飾的幼兒要站在一塊,可兩人一組,也可三
人、四人一組,游戲進行2-3次,每次可鼓勵幼兒尋找更多的同伴。
(教師也可參與此游戲,並與全體幼兒一起檢查游戲的結果,找到相同葉子人數最多的一組為勝)
三、創設情境,隨音樂的旋律,表現葉子的飛舞:
1、教師:"一部分樹木和植物在秋天時,葉子會伴著秋風漸漸的飄落,你們見過飄落著的樹葉嗎?那是什麼樣的?"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來模仿被風吹起的落葉。
2、欣賞音樂《水族館》,感受其旋律的優美,幼兒自由表現。
根據幼兒的能力教師可用語言情境隨機啟發幼兒表現各種動態的葉子(如:輕輕用手或身體的擺動表現葉子隨微風忽忽悠悠的飄落,急速的扭動或打圈表現葉子被大風吹的亂舞,靜止的造型表現葉子靜靜的躺在地上……)
3、聽音樂《水族館》進行角色表演。一部分幼兒做風,一部分幼兒做葉子,隨音樂的起伏,鼓勵幼兒有創造性的表演。可交換角色。教師評價。
❷ 你觀察過樹葉嗎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有哪些
樹葉在春天綠郁蔥蔥。到了秋天就從樹的懷抱中脫落,這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
❸ 《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寫一篇以《秋天的樹葉》為題的習作,寫出秋天樹葉的形狀、色彩,《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2、指導學生學習仔細觀察周圍樹葉,能抓住特點,想像豐富,清楚明白、有條理地介紹。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寫出秋天樹葉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做到有序觀察,抓住特點,加強體驗和想像。
教學准備:
1、教師製作秋天的樹葉(楓樹、銀杏、冬青、龍爪槐、樟樹、紅花繼木、芭蕉、鐵樹、松樹等)PPT課件、鋼琴曲《秋日的私語》、民族音樂《秋思》、下水文。
2、提前一周組織學生課前觀察校園、村莊周圍和學校旁金橋大道人行道邊的樹葉,採集自己喜愛的樹葉。
3、學生搜集並積累描寫秋天樹葉的相關語言材料。
教學時間:90分鍾
教學過程:
一、 欣賞秋天的樹葉,撥動情感的心弦。
目標:創設情境,激發動機,樂於表達。
作用:引發學生對課前觀察秋天樹葉的回憶與感受,整體把握秋天樹葉的特點,產生喜愛之情,使秋天的樹葉成為學生由內向外,自己想傾吐的內容,產生習作的內驅力。
注意點:課件中的圖片要是學生所熟悉的,既要有整棵樹的全景展示,更要有樹葉的特寫。觀賞樹葉,提醒學生注意留心各種樹葉的色彩、形狀。
1、師述:現在正是金秋時節。課前,同學們已經在校園內、上學路上以及村莊周圍注意觀察過秋天的樹葉(板書:秋天的樹葉),現在請同學們簡要交流你們看到的秋天的樹葉,從樹葉的顏色、形狀或感受等方面說一說。
2、學生簡要匯報。
(過渡)秋天的樹葉,顏色美,形狀美。老師覺得秋天的樹葉就是一幅幅畫,色彩斑斕,多彩多姿。下面請同學們欣賞校園里和學校附近老師拍攝的一組秋天的樹葉。
4、學生欣賞秋葉。(出示課件)
在優美的音樂背景下,欣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樹葉,激發學生對樹葉的喜愛之情,引導學生說出真實而獨特的感受。
5、激發習作的內驅力。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說一說、寫一寫秋天的樹葉。同學們習作完成後,老師將以「秋天的樹葉」為主題,在學校為我們班舉辦一個習作展覽,優秀的習作還將被推薦到學校網站。
二、指導觀察秋天的楓葉。
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清楚介紹,有序表達。
作用:指導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樹葉,大膽想像,滲透表達的順序。
注意點:提醒學生不必拘泥於老師提供的句式,可以按照自己的表達習慣與方法,組織好介紹的語言,主動觀察,自由表達。同時告訴學生,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不要只停留在一片葉子上,要注意發現同是一種樹葉的不同的地方。
一)、觀察「楓樹葉」,學會由整體到部分進行有序介紹。
● 觀察一樹楓葉:
1、 師述:首先看一樹的楓葉。(出示——金黃的、紅中透黃的、火紅的三幅圖)
2、 學生觀察,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說出來,小學生作文《《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教師出示下列句式:
顏色:
(
)的葉子,就像(
)。
形狀:
(
)的楓樹,彷彿(
)。陽光下,猶如(
)。
動態:
風乍起,樹葉搖動,楓樹好似(
)。
2、交流、點評。指導學生從抓住特點、敘述順序、表達方法幾方面點評。
(板書:顏色 形狀 )
過渡:同學們對一棵楓樹的觀察與介紹,抓住了特點,想像豐富。下面請看一片楓葉,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觀察與介紹。
● 觀察一片楓葉:
出示(火紅的楓葉特寫圖)或學生拿出自己採摘的楓葉觀察,同桌相互介紹。
1、自主觀察楓葉的顏色、形狀,想像風兒吹過的情景。
2、指名口述;指導學會由整體到部分,有序觀察,想像豐富,敘述具體。
顏色——
形狀—— 葉柄、葉片、葉邊緣、葉脈
動態——微風吹過 ……
⑴ 學生口述風中的楓葉。
⑵ 指導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具體形象地表達。
⑶
小結:我們在介紹秋天的樹葉時,抓住樹葉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像,同時,做到動靜結合,秋天的樹葉就會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板書:靜態 動態)
● 閱讀教師下水文, 在體會與比較中習得觀察與表達的方法。
1、學生閱讀《秋天的楓葉》。
秋天的楓葉
牡丹雖然雍容華貴,桂花盡管芳香撲鼻,我卻更愛秋天的楓葉。
陽光下,遠遠望去,火紅的楓樹分外耀眼,如同燒著的晚霞。
走近觀賞,楓葉長在樹梢,疏密有致。它們有的紅得鮮,有的紅得艷。一片片葉子,精神抖擻地平展著,絕無低垂。淡紅的葉柄和鮮紅的葉片組成了可愛的楓葉。每一片葉子分為七片中間寬末端細的小葉子。它們長短不同、大小各異。長的,像一根根美麗的羽毛;短的,似一枚枚漂亮的發卡。它們組合得又是那樣的自然、妥帖,充滿韻味,彷彿小金魚美麗的大尾巴,又似惹人喜愛的蝴蝶……再瞧,一根根葉脈清晰可見,伸向葉子的四周。摸一摸,葉片正面軟軟的,滑滑的,就像絨布;手指滑過葉片邊緣,感到癢癢的,原來那兒分布著許多有規則排列的「小鋸齒」。
一陣微風吹來,楓葉在樹枝上不停地顫動著,似乎興奮不已。葉片在風中發出的沙沙聲,那是在悄悄地告訴我:「看!我們紅艷艷的,多麼漂亮……
」
哦,秋天的楓葉,紅似火,美如畫。
2、交流,體會觀察與表達的方法。(抓住特點,動靜結合,大膽想像,有序觀察與描寫。)
3、介紹開頭和結尾的方法
開頭方法
開門見山(例:秋天到了,許多樹葉無聲無息地脫下自己綠色的外衣,穿上了艷麗的禮服。)
作比較(例:牡丹雖然雍容華貴,桂花盡管芳香撲鼻,我卻更愛秋天五彩斑斕的樹葉。)
名言警句引入(例:「一葉知秋」 「霜葉紅於二月花」)
抒發感受 (例:秋天的樹葉,美不勝收,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結尾方法
首尾呼應 (例:秋天的樹葉,絢麗多姿,是一幅畫,是一首詩。)
抒發情感
(例:多麼迷人的秋葉啊!或我真想做一片秋天的樹葉。
二)、學生觀察自帶的樹葉,自主習作。
目標:清楚明白地寫出樹葉的特點,動靜結合,想像豐富。
作用:運用習得的觀察和表達方法,自主觀察,樂於表達。
注意點:教師要維持好教室的紀律,幫助個別學生觀察時抓住樹葉的特點,指導學生遣詞造句。同時,通過比賽激勵的方式,比一比誰寫得快,使習作一氣呵成。
1、
學生回想觀察樹葉的情景,觀察、描寫自己喜愛的兩種樹葉。
預設:銀杏葉
樟樹葉
桂樹葉
冬青葉 芭蕉葉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的樹葉,先仔細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注意展開豐富的想像,然後有條理地寫下來,等會兒請你為大家介紹。
2、學生自主習作,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遣詞造句,做好個別輔導。同時,通過比賽激勵的方式,比一比誰寫得快,使習作一氣呵成。
四、示範評改。
目標:在示範評改中明確習作的要求和方法,抓住特點,想像合理,動靜結合,有序介紹,學會使用規范的批改符號。
作用:發揮學生中典型習作的指導作用,優秀的給予鼓勵,不足的指出問題,並提出修改的要求,為下一環節——學生自改,提供示範。
注意點:評改以教師為主,突出本次習作的要求,少引導學生發表意見,把時間留給學生自主修改。
挑選3——5篇學生典型習作,指名朗讀,教師進行評點。優秀的給予鼓勵,不足的指出問題,並提出修改的要求,為下一環節——學生自改,提供示範。
五、自改習作
目標:在自主評改的實踐中,將樹葉的特點能具體明白、文從字順、有條理地表達,做到想像豐富,表達明白具體。
作用:讓學生在評改的實踐中提高習作水平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注意點:評改需要反復地讀,敢於出聲地讀,要僅僅圍繞本次習作的要求,正確使用修改符號。教師重點對個別學生給予修改的輔導。
六、展示交流
目標:在交流中,享受書面表達帶來的精神愉悅。
作用:通過交流,展示書面表達的成果,相互學習和激勵。
注意點:重在樹立學生習作的自信心,面向全體,給予更多的學生展示的機會。
七、板書設計。
顏色
形狀
秋 天 的 樹 葉
靜態
動態
〔《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❹ 樹葉的觀察日記
秋天美得似一幅畫抄,蔚藍色的天空點綴著朵朵白雲,像一隻只揚帆起航的輕舟在大海上漂游.
清晨,我漫步在小道上,忽然,迎面飛下來幾片樹葉, 在晨風中飄飄搖搖,時起時落.秋葉飛在空中,像蝴蝶在飛舞,又像小鳥在飛翔.秋葉悄悄地落在地上,擠在了滿地的黃葉中間.
走著走著,我還發現了楓葉,它經了秋陽的熏染,經過秋風的吹佛.
一陣微風吹來,紅通通的楓葉就動起來,漸漸地,有些紅的楓葉就隨風落下來,彷彿是秋姑娘留下的影子.它們似乎捨不得楓葉媽媽,不時還搖搖手,這些楓葉像小鳥一樣,在那兒飛翔.最後靜靜地躺在草地上.正在這時我不禁想到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詩《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楓葉是由葉柄和葉脈組成的,楓葉的柄紅紅的,葉片的形狀看上去像人的手,它的邊緣有點刺手,仔細看,才能看到隱約的葉脈,聞一聞,有股清香味,使人心曠神怡.
噢,秋季來了,秋葉已飄零滿地,每片葉子都帶著細細的水珠,好像是為自己落葉歸根而消出的感激淚水,落葉就這樣靜靜地躺下了,躺在大樹母親的腳下.
❺ ,幼兒園中班科學小白兔觀察冬季樹葉變化的問題教案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撿落葉。 1、利用孩子們散步的時間,帶領孩子們去撿落葉。 師:孩子們今天散步的時候,老師請你們在幼兒園撿到了很多的樹葉,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撿到了多少的樹葉,然後再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2、引導幼兒認真觀看樹葉,同時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樹葉。 師:你看到什麼樣的樹葉,什麼形狀,什麼顏色? 教室小結:剛剛老師請小朋友撿了很多樹葉,發現有的樹葉是黃色的,有的是…… 二、集體交流自己觀察的結果 1、師:現在冬天到了,這些樹葉都是冬天裡的樹葉。我們發現樹葉有什麼變化嗎?樹上的葉子都掉了嗎? 教師小結:冬天裡的樹葉,有的樹上的葉子變黃了,慢慢的掉下來,有些樹的葉子還是綠綠的。 2、冬天到了,為什麼有些樹的樹葉掉了很多,有些樹的葉子掉了很少,甚至不掉呢? (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有秩序地討論) 教師小結:原來呀,有的樹是常綠樹,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而有的樹是落葉樹,每年的秋天樹葉就會開始變黃,漸漸掉下,到了春天的時候才會長出新的樹葉。 三、了解幾種常綠樹和落葉樹,知道它們的名稱。 1、出示常綠樹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看看,樹葉的形狀是什麼樣的?顏色是什麼樣的?這顆樹叫什麼名字呢?老師來告訴你們。 2、出示落葉樹圖片,小朋友再看看,這就是落葉樹,它們的樹葉是什麼樣的?顏色怎麼樣? 3、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這些樹有什麼區別? 教師小結:常綠樹的葉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表面有蠟質。落葉樹的葉子是軟軟的、粗糙的、薄薄的、沒有水分。 4、遷移幼兒經驗,說說還知道有哪些常綠樹和落葉樹。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有哪些常綠樹和落葉樹嗎?把你想到的告訴全班的小朋友好嗎? 老師再次出示一些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圖片,豐富幼兒對常綠樹和落葉樹的認識。效果分析
❻ 觀察樹葉得到的啟示是什麼
一般啟示都是從來落葉中源得到的(在樹上也很難觀察到啊^_^)
下面是各種啟示
1.默默付出:樹葉默默無聞,在暗暗中努力著,在冥冥中為別人(大樹)服務著,為大樹吸收光和熱。
2默默地犧牲,默默地奉獻.:樹葉最後卻無悔敢甘做養料,換回春光的明媚。
3.警示人們珍惜時光:一片片的落葉飄了下來,分分的時光也飄虛了,這一下落葉又一次又給了我們一個珍惜時光的啟示。
4.孝敬父母:樹給了樹葉優越的生活環境,處處保護他,就是他的母親。而到了樹葉的生命結束,他將用他自己的身體做成肥料,躺在根的身邊,來報答他的母親。這就是所謂的落葉歸根吧。落葉願意用自己的身體去報答母親。
5.抽象一點就是不要對人造成傷害:樹葉被風吹裂了或被人踩碎了,就永遠無法在復合了,就像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即使粘好,也會留下傷痕。
是找作文素材了吧,我覺得夠了,這些都是自編的,與其他寫落葉相比也有與眾不同之處哦
望採納^_^
❼ 幼兒參觀植物園觀察葉子教案設計求解,謝謝了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我發現我班的一些小朋友圍在一起議論紛紛。我走過去一看,原來他們是對地上的落葉展開討論。都爭先恐後地說自己見過的葉子,有樹木的葉子、有花草的葉子、蔬菜的葉子。孩子們對自己身邊熟悉的葉子充滿了好奇,有說不完的話題。所以,我們決定一起來探究《有趣的葉子》。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各種葉子的外形特徵,發展幼兒的觀察力並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2、了解葉子的不同特性及作用。
3、激發幼兒想像,創編葉子飛舞的動作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
4、激發幼兒對植物的熱愛,發揮想像來創作美工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葉子的外形特徵並能根據葉子的外形特徵進行分類。
2、了解不同形狀的葉子的不同特性作用。
3、能用不同形狀的葉子進行美書創作。
活動准備
1、 帶幼兒參觀植物園,收集各種落葉。
2、 錄音機 、磁帶、彩條、大畫紙、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活動:
小朋友你們喜歡葉子嗎?(喜歡)你們想了解葉子的秘密嗎?今天我們就和葉子做朋友,一起來認識它,了解它。
二、 觀察接觸各種植物的葉子:(把幼兒分五組,每組擺放一藍葉子供幼兒自由選擇)。
1、 觀察葉子的形狀及顏色。 教師:「你們發現了什麼?這些葉子都一樣嗎?」給幼兒自由談論的時間,相互交流、分享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葉子的形狀像什麼?同時讓幼兒在白板上用線條畫出葉子的輪廓,進一步熟悉葉子的外型。
3、組織幼兒觀察松樹和銀杏樹的葉子,讓幼兒說說是什麼形狀的有什麼用處,幼兒討論後教師進行小結。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串葉子,做掛飾。每個幼兒拿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固定在彩條上,掛在脖子上。
三、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辨別能力:
教師交代游戲的規則:游戲開始,幼兒聽音樂可拍手自由動作,去尋找與自己有同形狀葉子掛飾的同伴,當音樂停止時,相同葉子掛飾的幼兒要站在一塊,可兩人一組,也可三人、四人一組,游戲進行2—3次,每次可鼓勵幼兒尋找更多的同伴。
四、創設情境,隨音樂的旋律,表現葉子的飛舞:
1、 教師:「一部分樹木和植物在秋天時,葉子會伴著秋風漸漸的飄落,你們見過飄落著的樹葉嗎?那是什麼樣的?」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來模仿被風吹起的落葉。
2、 欣賞音樂幼兒自由表現。
根據幼兒的能力教師可用語言情境隨機啟發幼兒表現各種動態的葉子(如:輕輕用手或身體的擺動表現葉子隨微風忽忽悠悠的飄落,急速的扭動或打圈表現葉子被大風吹的亂舞,靜止的造型表現葉子靜靜的躺在地上……)
活動延伸:幼兒進行樹葉拼貼畫的創作。
❽ 幼兒 觀察動物標本 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製作樹葉標本的前期准備過程:採集、清潔與乾燥,初步了解樹葉標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製作樹葉標本的基本方法與主要工具、材料。
3.感受樹葉的多樣與美麗,對植物產生探究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到戶外觀賞落葉,並撿回自己喜歡的各種落葉,要求樹葉完整、平整。
2.製作樹葉標本過程的錄像和做好的樹葉標本若干。
3.製作標本的前期准備工作所需要的工具與材料:抹布、較厚的舊書(幼兒自帶)、皺紋紙。
4.電教設備:投影儀、電腦。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觀賞樹葉標本的興趣。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小樹葉》。[w1]
2.教師:小朋友都喜歡各種各樣的樹葉,還撿回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樹葉。老師也很喜歡各種美麗的小樹葉,你們看這些都是老師喜歡的落葉,它們好看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並欣賞樹葉標本,了解製作標本的意義。
1.引導幼兒觀察樹葉標本與落葉的區別。
教師:這些樹葉和小朋友剛撿回來的樹葉一樣嗎?這些樹葉還有什麼好聽的名字?(樹葉標本)2.幼兒觀賞樹葉標本。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樹葉標本:你們見過樹葉標本嗎?在哪裡見過?
(2)教師:為什麼有人要採集樹葉做標本?標本有什麼用?
3.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標本就像照片一樣,它能讓大家更清楚地認識許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樹葉標本不會枯掉、也不會腐爛,因此可以存放很長時間。
(三)播放錄像,讓幼兒了解製作樹葉標本的簡單方法。
1.讓幼兒猜猜、說說製作樹葉標本的方法。
2.觀看錄像,教師肯定幼兒的已有經驗。
3.重點討論製作樹葉標本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備工作。
(四)教師和幼兒一起整理樹葉,為製作樹葉標本做准備。
引導幼兒按照以下程序完成製作樹葉標本的初步工作:選擇完整、平整的樹葉—用抹布清潔樹葉—用皺紋紙乾燥樹葉—用較厚的舊書夾壓樹葉。
活動延伸:
1.日常滲透:帶領幼兒定期為樹葉換皺紋紙,待觀察若干天樹葉完全乾燥後,就可進行標本製作。
2.家園共育: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製作樹葉標本的方法與步驟;家長利用幼兒用書《樹葉標本》,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樹葉標本的製作程序。
3.區域活動:在科學活動區提供各種樹葉標本,供幼兒認識。
❾ 如何觀察樹葉
1 觀樹入門抄
觀樹的入門很簡單,我們需要選擇方便觀察的樹木,並且觀察重點部位,通過不同的觀察方式(遠眺,照相,或者是顯微觀察)。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並不能夠愛好寬泛,取重點對象,定期觀察。其中植物的學名也不是觀察數目的必要條件。
2.觀樹策略
我們需要長時間觀察同意部位,並且有的時候,樹底下的小東西會比樹上的多。書里也認為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好的向導,互聯網和相關的書籍能夠給我們很多的指導。看完後我們還需要把他們記錄下來,這叫自然筆記。直接的去接觸樹木能夠培養起我們對它們的興趣。這是觀樹的一些策略。
3. 觀察樹木的一般特徵
觀察樹木有許多特徵可以去追隨,其中分為葉子,花,果實,苞芽與葉痕,還有樹皮樹枝。莫莫舉了幾個比較鮮明的例子:
比如說花,我們選喲確定一下花在枝條上的排列方式,很多「花」是由很多朵花集合在一起,形成各種各樣的排列結構。同樣的還有一些果實,有些果實是一個一個單獨分開的,而有些果實是聚合在一起的。比如聚合在一起的像懸鈴木,一個花球,球狀的果實。
苞芽與葉痕適合在冬天落葉後觀察,是經常容易錯過的一個細節。
如果幫助到你,能幫忙點個採納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