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愛跳舞的兔子 音樂教案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結構與節奏,掌握小兔「跳、蹦」兩個基本動作。
2、大膽探索創編木偶小兔的動作,並能合著音樂節奏運動。
3、享受游戲情景營造的快樂,發展空間協調能力和結伴交往游戲的能力。
活動准備:
1、兔子頭飾一個。
2、錄音機,兔子舞音樂。
3、事先請一幼兒扮兔姐姐。
活動過程:
1、幼兒坐成半圓形欣賞音樂,感受快樂情緒。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從跳舞毯那裡帶來一首音樂,你們想聽嗎?(想)好,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幼兒欣賞音樂,並自由做節奏動作,如拍手、拍腿等。
師:「喜歡這段音樂嗎?為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這是一段非常活潑、熱情的音樂,聽了讓人覺得特別開心,特別想跳舞。」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表演。
2、熟悉木偶兔子的故事,探索創編木偶兔子的動作。
師:「噓,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這音樂說了一個故事—木偶兔子開音樂會的故事。夜幕降臨的時候,森林裡一片安靜,木偶兔子們聚在草地上,圍坐成一個大圓圈,當有魔力的音樂傳來,奇跡出現了,木偶兔子全身活動起來,跳起了快樂的兔子舞。」
師:「讓我們一起變成木偶兔子,起來跳舞吧。」「木偶兔子變變
變—幼兒做木偶兔造型。
幼兒創編木偶兔的舞蹈動作,全體幼兒表演木偶兔子舞。
以「領頭人」的方式,幼兒隨音樂舞蹈一次。
師:「剛才XX小朋友的動作特別
有節奏,有精神。」幼兒跟著學。「XXX小朋友跳舞時笑得特別甜。」幼兒跟著學。
師:「讓我們有精神地、快樂地再來一次。」幼兒隨音樂再表演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學的方式,學習小兔跳、蹦兩個基本動作。
學習第一個基本動作:兔跳。
師:「學會了木偶兔的舞蹈,不知能不能去參加兔子音樂會,讓我們好好想想辦法。」(兔姐姐跳上)
師:「HEIIO,兔姐姐。」
兔姐姐:「HEIIO,木偶兔子們。」
師:「兔姐姐,你去那裡呀?」
兔姐姐:「我要去參加兔子音樂會呢!」
師:「太棒了!你能不能帶我們一起去呀?」
兔姐姐(作思考狀):「行是行,可是你們會學兔子跳了嗎?」請幼兒上來學兔子跳。
兔姐姐:「對了,兔子跳是用腳尖輕輕地跳,低低地跳,像我這樣。還要有節奏地跳,瞧這樣。」示範:
前 後 前前前; 1 2 3 4。
(跳 跳 跳跳跳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幼兒伴樂自由練習。
學習第二個基本動作:兔子蹦。
兔姐姐:「木偶兔子們跳得真不錯,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來的動作就更好看了,瞧我這樣。」示範:
前 後 前前前, 蹦嚓 蹦嚓 蹦嚓 蹦嚓。
Ⅱ 東方之星幼兒園思維游戲課程小班《多彩的世界》活動三 小劇場2的活動
數學知識點:復認識並區分圖制形
有趣的跳舞毯
活動目標:
認識並區分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活動准備:
1.材料准備:節奏明快的音樂,自製圓形跳舞毯、正方形跳舞毯和三角形跳舞毯若干,圓形小球一個,表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圖片各一張。
2.經驗准備:幼兒有玩跳舞毯的經驗。
活動過程:
1.辨認跳舞毯的形狀,聯系生活展開聯想。
出示三種圖形的跳舞毯,引導幼兒分別說出圖形的名稱,並嘗試聯系生活描述不同圖形的外形特徵。
2.根據實物,找到相應的跳舞毯
出示不同的實物,請幼兒根據實物的形狀跳到相應形狀的跳舞毯上。並說出形狀的名稱。
3.按指令或圖片找到相應的跳舞毯
出示圓形圖片,請幼兒尋找圓形跳舞毯。
圖形歸類小游戲
歸類是比較常見的數學啟蒙游戲,讓幼兒把物品按照不同類別進行分類歸納,通常是根據顏色和形狀。
Ⅲ 幼兒園數學中班教案怎麼寫 認識空間方位
誤人子弟
Ⅳ 幼兒園數學中班教案怎麼寫 認識空間方位
設計意圖: 空間方面對孩子們來說是比較抽象的。為了讓幼兒通過游戲去自由探索空間方位的神秘,我就結合中班整合設計了以下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會辨別物體的空間位置,並能正確數出7以內的數量。 2、 培養幼兒辨別空間方位的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幼兒操作材料(1、2)、范畫(1、2)、7以內數量的圖片,錄音機、錄音帶《火車開來了》、課前教會幼兒唱《小貓歌》和會玩躲小貓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 游戲導入: 1、 聽音樂入室:《火車開來了》引起幼兒的興趣。 2、 ——「小朋友,看這里有很多椅子,我們找個位置坐下來。」 3、 游戲:躲小貓「等一下老師和你們玩「躲小貓」的游戲,老師來做貓媽 媽去抓小貓,你們做小貓去躲。貓媽 媽找不到你們的話,等一下你們要告訴貓媽 媽「你剛剛躲在哪裡的什麼地方?」 二、 辨別空間方位: 1、提問:「有哪只小貓告訴我,你剛剛躲在哪裡的什麼地方?」 2、出示範畫 (1): (1)、「誰來告訴我,你在圖片上看到什麼,?有多少?」 (2)、出示蝴蝶和蝸牛圖片:「誰也來了,它在哪裡呢?有多少?」 3、出示範畫(2):「它是誰啊?」 今天喜洋洋也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 三、游戲:拼一拼 1、我這里有一些數字寶寶,等一下我會把數字寶寶放在喜洋洋頭不同的方位,讓你們根據所給的來拼。如:教師在喜洋洋頭的上面放數字寶寶2,我就在操作材料中找出與數2相同數量的拼在喜洋洋頭的上面。 2、幼兒拼一拼: 3、請個別幼兒來說說成品,教師小結。 四、寫一寫 1、出示範例:「今天老師出了一些題來考考小朋友,看看你們今天學的空間方位懂了多少。」 2、教師示範。 3、 幼兒做題: 五、活動結束:火車開來了小朋友今天我們都學到了很多本領,我們一起去當小老師教一教弟弟妹妹吧。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活動很感興趣,他們還很投入到活動中。他們都能積極舉手發言,還能用完整的話來回答。不過幼兒對辨別空間方位上還不大了解還得繼續培養和鞏固。活動開展的時間有點長。以後我會吸取更多的教學方法爭取上的更好。 註:轉自媽咪愛嬰網!!請知悉!!
Ⅳ 中班健康大祙子跳跳教案
組織形式:
1、 音樂教育與健康教育整和,赤足的進行跳舞,同時在活動中對幼兒的手、眼、腳的協調靈活性有很高的要求,也讓幼兒在這方面的到發展。
2、 動靜結合,整個活動的跳躍活動量較大,活動中有男女跳,分組跳、集體跳與個別跳等。
重點:感受音樂旋律節奏,掌握基本的跳法規則,並能大膽地創編組合自由跳法,得到情感上的愉悅。
難點:在基本的跳法規則上按音樂節拍變化、組合探索自由跳法。(通過讓幼兒在自身感受基礎上自由變化、組合、學習方法,再結合教師有重點的指導和評價來發散幼兒的思維,探索出不同的跳法,體驗創作樂趣)
活動目標;
1、 積極感受音樂旋律節奏,掌握基本跳法的規則,並大膽創編新的跳法組合。
2、 充分體驗自我創作表現所帶來的快樂。
材料和工具:
音樂帶、泡沫板拼裝的跳舞毯、箭頭符號一組
過程:
1、 感受音樂旋律和節奏
律動進活動室(脫鞋),站到相應的跳舞毯上自由用各種動作快樂表現音樂跳舞,並感知音樂節拍。
2、 基本舞步跳法規則
1) 了解箭頭代表的意義,並根據教師出示的箭頭符號條出相應方向。
2) 探索不同跳法
3) 掌握基本跳法,(解釋一拍出去第二拍回來的跳法規則),和音樂表現.
3、 探索自由跳法。
1) 配合音樂自由跳(腳步的跳法和順序可以自由搭配,但第二拍必須回到中間)
2) 教師觀察強調規則和節拍
3) 評價:表揚按節拍和基本規則,並有創意的幼兒。
4) 分組再次自由探索跳法(分男女,小組、個別等)
5) 結合身體的整合地表現.
4、 集體合作再次感受跳舞毯的樂趣.
5、 休息整理,表述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