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太極八法分解動作教學

太極八法分解動作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8 14:58:27

① 太極拳基本八法五步怎麼練

八門五步動作名稱有起勢、棚、捋、擠、按、采、挒、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收勢

起勢:

1、身體自然直立,兩腳並攏,頭頸端正,肩臂松垂,兩手輕貼大腿側;面向南,目向前平視,心情寧靜(圖1)。

2、左腳向左輕輕開步,相距右腳與肩同寬,腳尖向前。

3、兩手緩慢向前平舉至與肩同高時,手心向下,兩臂相距同肩寬,肘微下垂。

4、上體保持正直,兩腿緩緩屈膝半蹲,兩掌輕輕下按,落於腹前,掌與膝相對。
要點:全身放鬆,舌頂上齶,呼吸自然。

一、棚

1、右轉體的同時,左臂上抬屈於胸前,手心向下;右手翻轉向左劃弧至左腹前,手心向上,與左手相對如同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收於左腿內側,面向西,目視前方(圖2)。

2、右腳向前輕輕邁出一步,腳跟著地,前移成右弓步;同時右臂向前棚出,臂微曲,掌心向內,高與肩平,左掌向左向下落於左胯旁,掌心向下,目視右前臂(圖3)。

要點:兩手分開要保持弧形,體轉要以腰為軸,弓步與分手的速度要一致。

用法:棚,兩臂要撐圓,後手五指附在前手腕內,助力外撐。這是主動進攻的招式。

二、捋

1、上體微右轉,右腳向右後退一步,腳前掌輕輕落地。

2、上體繼續右轉,重心後移到右腳,左腳收於右腳內側,同時右臂外旋,右掌屈肘提至胸前橫掌,掌心向外,左臂內旋,舉於身體左側,高與肩乎,掌心向外,面向北,目視前方(圖4)。

要點:左腳收腳與兩臂捋的動作要一致。

用法:捋是破棚的招法,兩掌以感覺探知·對方虛實,一手接對方腕,一手附對方肘,順力捋開對方臂,隨捋進招進招。


三、擠

1、上體左轉,左腳向前偏左上步,腳跟落地。

2、重心前移,右腳收至左腳內側後方,腳前掌著地成右丁步;同時左臂屈肘橫於胸前,掌心向內,指尖向右;右臂內旋,掌心向外,指尖向上,掌指附於左腕內側,面向南,目視前方(圖5)。

要點:向前擠時,上體要正直,手臂動作與步法一致。

用法:捋開對方棚手之後,遂以擠手進攻,搭手後以手和臂向對方空隙擠按,兩手合攏以增加力量。

四、按

1、上體左轉,右腳向後退半步,雙手臂向下按掌於身體兩側,雙掌掌心向下,手指向前,同時動左腳,成左虛步,面向東,目視前方(圖6)。

2、左腳向前上步,腳跟落地,重心前移,右腳收至左腳內側後方,腳前掌著地,成右丁步;雙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目視雙掌(圖7)。

要點:向前推按掌與上步要一致,兩手相距寬度不要超過肩。

用法:按是破擠的招法,下按對方擠來之臂,使對方擠不得力,擠力落空。

五、采

1、上體右轉,面向西南方,重心在右腳,同時,兩手臂內旋抓握拳,左手臂伸直,右手臂屈肘在胸前,目視左拳(圖8)。

2、重心移向左腳,退右腳,再退左腳成左歇步。同時雙手臂由上向下采,目視右拳(圖9、10)。

要點:雙臂向下采時,腰必須向右轉。

用法:用手抓對方臂時,力在十指才能抓實,由上向下采拿。

六、挒

上體向左轉,面向東北方,右腳收至左腳並步,同時右手臂內旋橫擊,左拳變掌附於右臂,目視右拳(圖11)。

要點:轉腰、並步與橫擊一致。

用法:例是取對方全臂,一手抓對方腕,一手橫擊對方肘,向下捋帶。

七、肘

上體向右轉,面向東南方,右腳向右橫一大步,左腳收至右腳內側,成丁步,同時右肘外旋屈臂,左手掌握右拳面,向東南方頂肘,目視肘尖(圖12)。

要點:步法與頂肘協調一致。

用法:肘是屈臂以肘尖橫擊對方。


八、靠

上體左轉,左腳向西北方退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分開,左肩向後靠,右掌向東南方橫擊,掌心向下,目視右掌(圖13)。

要點:退步和肩靠一致,目視右掌,意想左肩。

用法:靠是以肩靠對方胸,或以膀靠對方腰肋部。

九、前進

1、上體右轉,右腳向南上步,腳跟落地。

2、重心前移,左腳收至右腳內側後方,腳前掌著地成左丁步;同時右臂內旋屈肘橫於胸前,右掌心向內,指尖向左,左掌指附於右腕內側,面向南,目視前方(圖14)。

要點:步法與手法動作要一致。

用法:前是進招,如雲手招法。

十、後退

1、上體左轉,左腳向後退一步,腳前掌著地。

2、重心後移,右腳收至左腳內側,成右丁步,同時雙掌變雙拳,雙臂向後拉,目視北方(圖15)。

要點:步法與手法動作要一致。

用法:退是轉動雙臂,以守待攻。

十一、左顧

上體右轉,左腳向左橫一步,左右兩臂同時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劃立圓繞環,上體左轉,向東方雙擊拳。同時右腳收至左腳內側,成右丁步,目視左拳(圖16)。

要點:轉腰繞環,步法與擊拳協調一致。

用法:顧是照顧三前——眼前、手前、腳前。

十二、右盼

上體右轉,右腳向右橫一步,雙拳變雙掌,左右兩臂同時向右向上向左向下劃立圓繞環,向西方雙擊掌。同時左腳收至右腳內側,成左丁步,目視右掌(圖17)。

要點:轉腰繞環,步法與擊掌協調一致。

用法:盼是注意對方七個部分,即肩、肘、膝、胯、頭、手、足。

十三、中定

身體直立,左腳向左輕輕邁步,相距右腳同肩寬,腳尖向前,同時,雙手在胸前如抱球,面向南,目視前方(圖18)。

要點:抱球靜心,稍停,意想丹田,呼吸自然。

用法:身體要保持中正,以靜制動。我以中定尋對方側面而橫擊之;我以中定尋對方空隙,先發而制對方。不可冒進,故而以中定待機而發。

收 勢:

1、右手臂內旋,翻轉下落,雙掌由體兩側慢慢上舉,兩掌再慢慢下落至兩腿外側,松肩垂臂,上體正直自然,目視前方。

2、左腳收至右腳旁並攏,腳尖向前,身體直立自然,呼吸平穩均勻,目視前方(圖19)。


注意事項:
八門五步十三種方法,可以單獨站樁練習,也可以分成幾個小組合進行練習,諸如①棚、捋、擠、按;②采、挒、肘、靠;③棚、肘、擠、按、采、挒、肘、靠;④進、退、顧、盼、中定。也都可以反復連貫進行練習。

八門五步十三種方法,快練技擊,慢練養生。【轉】

山人運動祝拳友身體康健,運動暢快~

② 太極八法五步(1.起勢 2.左棚勢 3.左捋勢…)各勢的名稱是哪些

八法指的是掤、捋、擠、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顧、右盼、進、退和中定。

1.起勢

2.左棚勢 3.右捋勢 4.左擠勢 5.雙按勢 6.右采勢 7.左挒勢8.左肘勢9.右靠勢 10.右棚勢 11.左捋勢12.右擠勢13.雙按勢14.左采勢 15.右挒勢 16.右肘勢 17.左靠勢

18.進步左右棚勢 19.退步左右捋勢 20.左移步左擠勢 21.左移步雙按勢 22.右移步右擠勢 23.右移步雙按勢 24.退步左右采勢 25.進步左右挒勢 26.右移步右肘勢 27.右移步右靠勢 28.左移步左肘勢 29.左移步左靠勢 30.中定左右獨立勢

31.十字手

32.收勢

(2)太極八法分解動作教學擴展閱讀

太極拳(中國武術中的拳法)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系,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由於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泛,因此是中國武術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將該項目的申遺緊迫性寫進了提案。來自河南代表團的李光宇等33名全國人大代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加快推進太極拳申遺工作進一步弘揚太極文化的建議》。

③ 太極八法是什麼

八法復秘訣
掤勁義何制解 如水負行舟 先實丹田氣 次要頂頭懸
全體彈簧力 開合一定間 任有千斤重 飄浮亦不難

捋勁義何解 引導使之前 順其來勢力 輕靈不丟頂
力盡自然空 丟擊任自然 重心自維持 莫為他人乘

擠勁義何解 用時有兩方 直接單純意 迎合一動中
間接反應力 如球撞壁還 又如錢投鼓 躍然擊鏗鏘

按勁義何解 運用如水行 柔中寓剛強 急流勢難當
遇高則膨滿 逢窪向下潛 波浪有起伏 有孔無不入

采勁義何解 如權之引衡 任爾力巨細 權後知輕重
轉移只四兩 千斤亦可平 若問理何在 杠桿之作用

挒勁義何解 旋轉若飛輪 投物於其上 脫然擲丈尋
君不見漩渦 卷浪若螺紋 落葉墮其上 倏爾便沉淪

肘勁義何解 方法有五行 陰陽分上下 虛實須辨清
連環勢莫當 開花捶更凶 六勁融通後 運用始無窮

靠勁義何解 其法分肩背 斜飛勢用肩 肩中還有背
一旦得機勢 轟然如搗碓 仔細維重心 失中徒無功

④ 八法五步太極拳口令是怎樣的

1、 起勢

2、 左棚勢 右捋勢 左擠勢 雙按勢

3、 右采勢 左挒勢 左肘勢 右靠勢專

4、 右棚勢 左捋勢屬 右擠勢 雙按勢

5、 左采勢 右挒勢 右肘勢 左靠勢

6、 進步左右棚勢

7、 退步左右捋勢

8、 左移步左擠勢 左移步雙按勢

9、 右移步右擠勢 右移步雙按勢

10、 退步左右采勢

11、 進步左右挒勢

12、 右移步右肘勢 右移步右靠勢

13、 左移步左肘勢 左移步左靠勢

14、 中定左右獨立勢

15、 十字手

16、 收勢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她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

作為一種飽含東方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其習練者針對意、氣、形、神的鍛煉,非常符合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對人類個體身心健康以及人類群體的和諧共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太極拳這種以體育運動作為主要外在表現形式和載體的非物質文化形態,充分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界的客觀認知和科學實踐。

⑤ 求華佗五禽戲、太極拳五功八法的口令音樂MP3,以及分解教學的視頻,先拜謝啦!

朋友:
您沒有給出郵箱,我如何為您服務?最好給出QQ郵箱,我是用QQ郵箱調用QQ中轉站資源發的,其它郵箱下載時肯定會受影響。你可以追問,我好竭誠為你服務。

⑥ 太極 基本功

太極拳作為老少皆宜的健身運動被廣為傳播,既豐富了人們的業餘生活,又達到了健身的目的,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如何練好太極拳,基本功尤為重要,經常進行基本功練習,可以使身體各部位得到全面鍛煉,每天有計劃地運用基本功鍛煉這一手段,能有效地提高身體素質和盡快掌握套路的能力,從而提高技術質量,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因此,起步階段首先從最基本的入手。
一、太極拳的主要步型、步法、腿法的基本功
陳、楊、吳、武、孫各流派的太極拳在步型的要求上不完全一樣,但歸納起來基本相同。常見的有弓步、馬步、仆步、虛步、歇步、獨立步、丁步等。習練者首先要去了解和掌握每個步型的動作結構、架型與定位、重心與受力點,如:弓步、前腿自然屈膝,後退自然伸直斜向地面、腳尖斜朝正前方45度,膝與腳尖基本呈垂直、向外不超過腳尖、向內垂直於腳背、身型保持立身中正,兩腳橫向距離10至20厘米,重心放在襠中。步型基本掌握後進入步法的練習。步法按方向十三式中稱為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步法類有進步、退步、側行步、跟步、蓋步、插步、碾步等。在練習步法時,認真領會步法的練習方法和技術要領,如:進步是以腳跟先落地,退步則以前腳掌先落地,需注意的是左右腳之間的橫向間隔距離,身體重心在轉換中的穩定,行進中步法要輕靈沉穩、緩慢柔和、進退自然、虛實分明。拳諺雲: 「 動緩則緩隨 」 易 「 動急則急應 」 難,互為辯正,慢工出細活就是這個道理。此外,腿部功有正壓腿、側壓腿、斜壓腿、後壓腿、高壓腿、劈腿、前踢腿、斜踢腿、側踢腿、後踢腿,以及前控腿、側控腿、斜控腿、高控腿等。通過腿功練習,目的是加強腿部韌帶的柔韌性、靈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初練壓腿是比較枯燥痛苦的,一定要忍耐堅持,切勿一暴十寒,忍受住拉開韌帶的疼痛,從硬、緊到軟、松,逐步能適應套路動作的需要。第二,腿法有蹬腳、分腳、拍腳、踹腳、震腳、擺蓮腳等,各種腿法均要求支撐腿穩定,身體正直,不可以前挺後弓,膝關節不要僵硬。練習拍腿時不可低頭彎腰,做擺蓮腿時,注意身體不左右歪斜搖擺。拳諺雲: 「 形於手指,主宰於腰,力發於跟 」 闡明了腿部基本功在太極拳中所佔的重要位置,顯而易見,腿部基本功是太極拳的根基。
二、太極拳的主要手型、手法的基本功
太極拳的手型是指手掌的的形態。太極拳要求勁力 「 運之於掌、通之於指 」「 形於手指 」 手是感測器,聽勁、化勁、發勁都要通過手,太極八法中有棚、捋、擠、按、采,挒,肘,靠前六法直接以手完成。這首先要有正確的手型作基礎。手型有拳、掌、勾,拳的正確握法是五指卷屈,自然握攏,拇指扣壓在食指和中指第二指的指節上,力達拳面,拳的結構分拳面、拳背、拳眼、拳心。掌的要求是:五指微屈分開、自然伸直、手心微含、虎口成弧形,力達掌根,也稱掌輪。掌的結構分掌尖、掌根、掌背、掌心。勾的要求是:五指第一指節自然捏攏、屈腕,勾尖和勾頂成自然垂直一條線。勾的結構分勾尖、勾頂。在拳、掌、勾的練習中要求用力自然,切忌僵硬、握拳不要過緊,掌指不要僵直也不要太松軟,勾手腕部保持松活。手法是手臂的運使方法,太極拳技法的主體是手法,十三式中前八法主要依靠手法實現,接手的部位和形狀分為掌法、拳法、肘法、臂法統稱手法。太極的手法較多,一般有棚、捋、擠、按、平拳、立拳、栽拳、撇拳、貫拳、抱掌、推掌、穿掌、分掌、挑掌、雲手、開手、合手、以及采、挒、肘、靠等。
三、太極拳的樁功練習
太極拳的樁功屬於靜止性功法,種類較多,有渾元樁、馬步樁、川字樁、開合樁、虛實樁、調息樁、起落樁、松靜樁等。萬變不離其宗。太極拳強調用意不用力,達到鬆柔與彈性的統一,要體悟 「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 的境界,那就必須在樁功上花時間、下工夫。在站樁過程中,使大腦松靜下來,即所謂 「 洗心滌慮 」 排除雜念,使思想純靜專一。 「 虛懷若谷 」 才可以揣摩 「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 高度靈敏功能的境界。練功時強調用意,強調意念力的鍛煉,使大腦總是處於松靜狀態,才可以集中和調動意念力的運用。要慢慢地將這種松靜專一的精神狀態帶到整個行拳過程中,去體悟 「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 的意境,達到 「 活步樁功 」 的效果。
「 根深則葉茂,基固則樓高 」 ,下盤扎實穩固才有利於腰以上各個部位的放鬆,以及虛腿的靈活性,同時也直接關繫到技術水平的提高。另外再適當增加其它練功方法加以輔助。如 「 長跑、耐力跑、蹲啞鈴、扛鈴、負重練習等。當然,練習時的運動強度和時間長短是因人而異的。
四、太極拳的分解練習
隨著基本功的逐步提高,則可以進行套路的分解,把拳術拆開,按單式進行練習。如:野馬分鬃、摟膝拗步、雲手等。首先對單式的文字說明,動作定位、運動方向,按提示進行細心揣摩,拳架是否到位,上下是否連貫協調,動作是否節節貫穿。細膩、透徹地去領會每個單式的來龍去脈。分清虛實以及肢體動作之間的相互辯正關系。分解後的動作雖然單一,但套路動作是連續的,各部位之間關系也較復雜,由腳而腿而腰到手,是按一定的運動規律。 「 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 。如果沒有一個精確、牢固的單式架子作基礎,就只能學其形,而無其神,演練水平的上升空間也就有限,沒有太極拳的韻味,因此,習練者應自我督促思考,深刻理解動作的含義,不僅學其形,而且知其意。做到 「 動之有理,運之有法 」 ,把每個單式動作基本熟悉和掌握後就可以進行完整的套路演練,為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基本功是套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的東西是最根本的,習練者必須對太極拳基本功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任何套路不重視基本功的練習,最終的結果都歸屬於花拳綉腿、華而不實。拳諺雲 「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 ,客觀的反應了任何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由基礎到初級,再到中級、高級的過程。從量變到質變,逐步演變和發展起來的,所以,練好太極拳的指導思想就是重視基本功的重要性, 「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 ,一步一步的走,一招一招的練,一層一層的悟。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根基是前提,只要奠定牢固的基礎,方能水到渠成……

⑦ 陳式太極八法 「挒」

挒 挒勁義何解 旋轉若飛輪 投物 於其上 脫然擲丈尋 君不見漩渦 卷浪若螺紋 落葉墮其上 倏爾便 沉淪 挒勁是周身的太極功夫表 現在手上,正如拳經所說:「 其根在腳……形於手指。」 挒和 采同以手的動作為顯示。這種 采手和挒手均應把握在「形於 手指」,手掌不得出力,出拙 力,僅僅掛一點力也不可。手 是形,僅僅是形,形於手指。 拳訣:「太極無手」、「太極 不用手,手到不要走」、「妙 手空空」等等。 采和挒勁都是 手上的功夫,歸根到底,是其 根在腳的腳上內功。腳下內功 是周身上下內外的綜合功夫。 我有一訣:「上下一條線,腳 下陰陽變,頭上虛靈頂,雙手 空靈轉。」抹去前三句,僅留 「雙手空靈轉」,手上是不出 力的,請練家在實踐中體味。 在實戰操作中手上出力是太極 拳運用中的最大忌。實戰手不 出力,在練拳中手上也不應有 力,從拳中訓練自己空手輕扶 拳術的套路路線,養成手上不 著力,太極不用手的習慣。習 慣成自然,在體用結合上,手 自然不掛力,不掛力便是退去 手掌的本力,這是內功上手。 我們都知道兩個人掰手腕,力 大者勝。太極拳功夫打破了這 種千年不變的真理。 圈內資深 練家都明白在對手以擠式進攻 ,我挒其左右肘彎處,使對方 向左或向右方、右後方翻出。 在雙方較技對決中,拳打兩不知,不知道對 方問什麼(進攻手),對方不 問,我不應答,對方單或雙掌 向胸部進攻,不管對方是直來 還是垂肘進攻,我方多採取挒 術將其打翻。在雙方較技中, 瞬息變化,不能預測對方是如 何進攻。但被進攻方,要規置 好自己,嚴陣以待,所謂規置 好自己,凡練武人都明此理。 我們太極拳,要以九松:放鬆 腳(腳趾)、踝、膝、胯、腰 、肩、肘、腕、手(手指)等 九大關節。十要:要溜臀、要 裹襠、要收吸左、右腹股溝、 要收小腹、要展胸、要收左右 胸窩、要圓背、要泄頂等十個 部位要放鬆。還要:頭上虛靈 頂。我多次重復、不厭其煩地 重復「九松十要一虛靈」,是 要求學練者加深認識,加深理 解,便於習練,放鬆全身。 練 太極拳周身放鬆是第一要素, 《授秘歌》提示,「全體透空 」,透空的提示也是反復提示 ,告訴太極拳習練者,修煉個 空松體,自然人,通過太極拳 修煉改變成為一個空松人,記 得李雅軒大師說過,骨與肉間 ,骨與骨縫隙,也要退去一切 力。空手采、挒,鬆手空接反 映太極拳人的松空功夫,太極 松空手,可以詮釋出不可思意 的太極打手。妙啊,太極妙手 空空。

⑧ 太極拳十大要領、八法是什麼

是楊澄甫先生口述的太極拳十要領?

1 虛靈頂勁 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 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2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於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 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 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
3 松腰 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 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際」,由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4 分虛實 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 腿為虛;全身皆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後轉動 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5 沉肩墜肘 沉肩者,肩松開下垂也。若不能松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 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墜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 放人不遠,近於外家之斷勁矣。
6 用意不用力 太極拳論雲: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全身松開,不便有 分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 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長力?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壑,溝壑不塞 而本行,經絡不閉則氣通。如渾身僵勁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 一發而全身動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 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即太極拳論 中所雲:「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也。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綿裹 鐵,分量極沉;練外家拳者,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 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動,不足尚也。
7 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者,即太極拳論中所雲: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 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 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之上幣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
8 內外相合 太極拳所練在神,故雲:「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精神能提得 起,自然舉動輕靈。架子不外虛實開合;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 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能內外合為一氣, 則渾然無間矣。
9 相連不斷 外家拳術,其勁乃後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線有斷,舊力巳 盡,新力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 不斷,周而復始,循環無窮。原論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日 「運勁如抽絲」,皆言其貫串一氣也。
10 動中求靜 外家拳術,以跳擲為能,用盡氣力,故練習之後,無不喘氣者。 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故練架子愈慢愈好。使則呼吸深長,氣沉丹 田,自無血脈憤張之弊。學者細心休會,庶可得其意焉。

===========================

閱讀全文

與太極八法分解動作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