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太極八法教學慢動作

太極八法教學慢動作

發布時間:2020-12-18 14:18:06

Ⅰ 太極拳基本八法五步怎麼練

八門五步動作名稱有起勢、棚、捋、擠、按、采、挒、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收勢

起勢:

1、身體自然直立,兩腳並攏,頭頸端正,肩臂松垂,兩手輕貼大腿側;面向南,目向前平視,心情寧靜(圖1)。

2、左腳向左輕輕開步,相距右腳與肩同寬,腳尖向前。

3、兩手緩慢向前平舉至與肩同高時,手心向下,兩臂相距同肩寬,肘微下垂。

4、上體保持正直,兩腿緩緩屈膝半蹲,兩掌輕輕下按,落於腹前,掌與膝相對。
要點:全身放鬆,舌頂上齶,呼吸自然。

一、棚

1、右轉體的同時,左臂上抬屈於胸前,手心向下;右手翻轉向左劃弧至左腹前,手心向上,與左手相對如同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收於左腿內側,面向西,目視前方(圖2)。

2、右腳向前輕輕邁出一步,腳跟著地,前移成右弓步;同時右臂向前棚出,臂微曲,掌心向內,高與肩平,左掌向左向下落於左胯旁,掌心向下,目視右前臂(圖3)。

要點:兩手分開要保持弧形,體轉要以腰為軸,弓步與分手的速度要一致。

用法:棚,兩臂要撐圓,後手五指附在前手腕內,助力外撐。這是主動進攻的招式。

二、捋

1、上體微右轉,右腳向右後退一步,腳前掌輕輕落地。

2、上體繼續右轉,重心後移到右腳,左腳收於右腳內側,同時右臂外旋,右掌屈肘提至胸前橫掌,掌心向外,左臂內旋,舉於身體左側,高與肩乎,掌心向外,面向北,目視前方(圖4)。

要點:左腳收腳與兩臂捋的動作要一致。

用法:捋是破棚的招法,兩掌以感覺探知·對方虛實,一手接對方腕,一手附對方肘,順力捋開對方臂,隨捋進招進招。


三、擠

1、上體左轉,左腳向前偏左上步,腳跟落地。

2、重心前移,右腳收至左腳內側後方,腳前掌著地成右丁步;同時左臂屈肘橫於胸前,掌心向內,指尖向右;右臂內旋,掌心向外,指尖向上,掌指附於左腕內側,面向南,目視前方(圖5)。

要點:向前擠時,上體要正直,手臂動作與步法一致。

用法:捋開對方棚手之後,遂以擠手進攻,搭手後以手和臂向對方空隙擠按,兩手合攏以增加力量。

四、按

1、上體左轉,右腳向後退半步,雙手臂向下按掌於身體兩側,雙掌掌心向下,手指向前,同時動左腳,成左虛步,面向東,目視前方(圖6)。

2、左腳向前上步,腳跟落地,重心前移,右腳收至左腳內側後方,腳前掌著地,成右丁步;雙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目視雙掌(圖7)。

要點:向前推按掌與上步要一致,兩手相距寬度不要超過肩。

用法:按是破擠的招法,下按對方擠來之臂,使對方擠不得力,擠力落空。

五、采

1、上體右轉,面向西南方,重心在右腳,同時,兩手臂內旋抓握拳,左手臂伸直,右手臂屈肘在胸前,目視左拳(圖8)。

2、重心移向左腳,退右腳,再退左腳成左歇步。同時雙手臂由上向下采,目視右拳(圖9、10)。

要點:雙臂向下采時,腰必須向右轉。

用法:用手抓對方臂時,力在十指才能抓實,由上向下采拿。

六、挒

上體向左轉,面向東北方,右腳收至左腳並步,同時右手臂內旋橫擊,左拳變掌附於右臂,目視右拳(圖11)。

要點:轉腰、並步與橫擊一致。

用法:例是取對方全臂,一手抓對方腕,一手橫擊對方肘,向下捋帶。

七、肘

上體向右轉,面向東南方,右腳向右橫一大步,左腳收至右腳內側,成丁步,同時右肘外旋屈臂,左手掌握右拳面,向東南方頂肘,目視肘尖(圖12)。

要點:步法與頂肘協調一致。

用法:肘是屈臂以肘尖橫擊對方。


八、靠

上體左轉,左腳向西北方退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分開,左肩向後靠,右掌向東南方橫擊,掌心向下,目視右掌(圖13)。

要點:退步和肩靠一致,目視右掌,意想左肩。

用法:靠是以肩靠對方胸,或以膀靠對方腰肋部。

九、前進

1、上體右轉,右腳向南上步,腳跟落地。

2、重心前移,左腳收至右腳內側後方,腳前掌著地成左丁步;同時右臂內旋屈肘橫於胸前,右掌心向內,指尖向左,左掌指附於右腕內側,面向南,目視前方(圖14)。

要點:步法與手法動作要一致。

用法:前是進招,如雲手招法。

十、後退

1、上體左轉,左腳向後退一步,腳前掌著地。

2、重心後移,右腳收至左腳內側,成右丁步,同時雙掌變雙拳,雙臂向後拉,目視北方(圖15)。

要點:步法與手法動作要一致。

用法:退是轉動雙臂,以守待攻。

十一、左顧

上體右轉,左腳向左橫一步,左右兩臂同時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劃立圓繞環,上體左轉,向東方雙擊拳。同時右腳收至左腳內側,成右丁步,目視左拳(圖16)。

要點:轉腰繞環,步法與擊拳協調一致。

用法:顧是照顧三前——眼前、手前、腳前。

十二、右盼

上體右轉,右腳向右橫一步,雙拳變雙掌,左右兩臂同時向右向上向左向下劃立圓繞環,向西方雙擊掌。同時左腳收至右腳內側,成左丁步,目視右掌(圖17)。

要點:轉腰繞環,步法與擊掌協調一致。

用法:盼是注意對方七個部分,即肩、肘、膝、胯、頭、手、足。

十三、中定

身體直立,左腳向左輕輕邁步,相距右腳同肩寬,腳尖向前,同時,雙手在胸前如抱球,面向南,目視前方(圖18)。

要點:抱球靜心,稍停,意想丹田,呼吸自然。

用法:身體要保持中正,以靜制動。我以中定尋對方側面而橫擊之;我以中定尋對方空隙,先發而制對方。不可冒進,故而以中定待機而發。

收 勢:

1、右手臂內旋,翻轉下落,雙掌由體兩側慢慢上舉,兩掌再慢慢下落至兩腿外側,松肩垂臂,上體正直自然,目視前方。

2、左腳收至右腳旁並攏,腳尖向前,身體直立自然,呼吸平穩均勻,目視前方(圖19)。


注意事項:
八門五步十三種方法,可以單獨站樁練習,也可以分成幾個小組合進行練習,諸如①棚、捋、擠、按;②采、挒、肘、靠;③棚、肘、擠、按、采、挒、肘、靠;④進、退、顧、盼、中定。也都可以反復連貫進行練習。

八門五步十三種方法,快練技擊,慢練養生。【轉】

山人運動祝拳友身體康健,運動暢快~

Ⅱ 八法五步太極拳起勢抱球動作哪只腳為實哪只腳為虛

24式太極拳: 1、起式 2、左右野馬分鬃 3、白鶴亮翅 4、左右摟膝拗步 5、手揮琵琶 6、左右倒卷回肱 7、左攔雀答尾 8、右攔雀尾 9、單鞭 10、雲手 11、單鞭 12、高探馬 13、右蹬腳 14、雙峰貫耳 15、轉身左蹬腳 16、左下勢獨立 17、右下勢獨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針 20、閃通臂 21、轉身搬攔錘 22、如封似閉 23、十字手 24、收勢

Ⅲ 太極八法:掤勁,意注命門合於環跳。誰有好的註解

太極在腰襠,為什麼?

因為「暗換襠勁神不知」,通過腰襠轉動,把勁引化了。所以我說太極拳不是對抗項目,是引化,老百姓講話是「誑人的」。對方來了力,借對方的力,引導他犯錯誤,誑對方的力,這就是太極拳。通過什麼方法呢?走的是圓的切線,在圓的切點上擦出去,所以腰襠要松要圓。但話說回來了,你沒有腰襠勁拿什麼「換」呢?關鍵還是練腰襠,腰為主宰就是指的這個問題。

「牽動四兩撥千斤」是指的什麼?

:「牽動四兩撥千斤」這個四兩我認為是重量+速度。自己保持平衡,,引化對方失去平衡,在對方失去平衡的基礎上,不是前引就是後加,加速其不平衡。有人誤以為拿「四兩」去撥動「千斤」,這是不對的,因為有個前提——「牽動」,只有千斤這個速度起來了,引透了,在後面在加點速度,更加其失重,幫著他犯錯誤,我說太極拳是「落井下石」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太極拳不是對抗,是引化。要想做到引化腰襠就不能死,要轉起來才能分力。人先天不會頂,人的這種僵力也是後來形成的,小孩子不會用力,很放鬆。只有圓了才會滑,圓中有引。像車輪子,它按自己的運動規律旋轉,投一個石子,馬上會被打出來,並不是車輪子有意識,是圓的旋轉造成的,接受石子的那一點對圓來說是接點,在外邊是切點,石子被圓拋出沿切線飛了。

我們練太極拳就是練這個圓,八卦在手腳,五行在腰。四肢的方位是死的,腰中的五行是活的。腰好比電機,四肢好比是葉片,是電機帶動葉片旋轉,腰運動帶動四肢動,轉的快了就是一個整體,分不出正隅,因為成為一個圓了,外力來了自然一觸即發,從切線引化出去了。這一點我們練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現在往往是該動的沒有動,不該動的動了,四肢晃動的太多了。

怎樣才能找到這個「棚勁」。

棚、捋、擠、按、采、挒、肘、靠這是太極拳前輩總結的八法,加上前、後、左、右、中定為十三式。這裡面棚勁是一個關鍵,是貫徹其中的,沒有棚勁什麼事也辦不了,八法用起來是一個整體,分不出正隅。前人對於棚勁有許多解釋,我這樣表述:棚勁是把對方的勁化開,破壞他的中心,提高他的重心,減小他腳下的摩擦力,使其失重無法用力。

棚勁有人理解為架住,有人理解為頂住,還有人從字面上尋找含義,都不確切。架住是在下面,實際上在上面一樣可以棚;頂住是小力支撐大力,但棚不是僵力;棚不一定有胳膊上,腿上也可以棚,它是一種圓的引化,引中有放,陰中有陽,動搖對方的根基。

有棚勁才能懂勁,只有懂勁才能「制」和「止」人家的勁,才能「借」和「截」;懂了勁還得把人引透,引不透化不開對方的勁,化開了法才好使。

怎麼樣練出棚勁?

還是從腰襠里練出來。所以這個練是個綜合性的,缺一不可。身體節節貫穿。身體放鬆了,上下相隨了,外表敏感了,增加了靈敏度,才會所謂「聽勁」,沒有靈敏度聽不了勁。拳譜上說「上下相隨人難進」,自身是一個整體了,貫穿了就有了功夫。「沾連粘隨不丟頂」是指與對方同步,能聽對方的勁,能棚住對方的勁,達到同步,同步就是沒有距離,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控制對方,發揮我的優勢,所以這個棚是一系列的結果,是太極拳有沒有功夫的體現。

Ⅳ 太極八法五步(1.起勢 2.左棚勢 3.左捋勢…)各勢的名稱是哪些

八法指的是掤、捋、擠、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顧、右盼、進、退和中定。

1.起勢

2.左棚勢 3.右捋勢 4.左擠勢 5.雙按勢 6.右采勢 7.左挒勢8.左肘勢9.右靠勢 10.右棚勢 11.左捋勢12.右擠勢13.雙按勢14.左采勢 15.右挒勢 16.右肘勢 17.左靠勢

18.進步左右棚勢 19.退步左右捋勢 20.左移步左擠勢 21.左移步雙按勢 22.右移步右擠勢 23.右移步雙按勢 24.退步左右采勢 25.進步左右挒勢 26.右移步右肘勢 27.右移步右靠勢 28.左移步左肘勢 29.左移步左靠勢 30.中定左右獨立勢

31.十字手

32.收勢

(4)太極八法教學慢動作擴展閱讀

太極拳(中國武術中的拳法)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系,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由於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泛,因此是中國武術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將該項目的申遺緊迫性寫進了提案。來自河南代表團的李光宇等33名全國人大代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加快推進太極拳申遺工作進一步弘揚太極文化的建議》。

Ⅳ 太極八法是什麼

八法復秘訣
掤勁義何制解 如水負行舟 先實丹田氣 次要頂頭懸
全體彈簧力 開合一定間 任有千斤重 飄浮亦不難

捋勁義何解 引導使之前 順其來勢力 輕靈不丟頂
力盡自然空 丟擊任自然 重心自維持 莫為他人乘

擠勁義何解 用時有兩方 直接單純意 迎合一動中
間接反應力 如球撞壁還 又如錢投鼓 躍然擊鏗鏘

按勁義何解 運用如水行 柔中寓剛強 急流勢難當
遇高則膨滿 逢窪向下潛 波浪有起伏 有孔無不入

采勁義何解 如權之引衡 任爾力巨細 權後知輕重
轉移只四兩 千斤亦可平 若問理何在 杠桿之作用

挒勁義何解 旋轉若飛輪 投物於其上 脫然擲丈尋
君不見漩渦 卷浪若螺紋 落葉墮其上 倏爾便沉淪

肘勁義何解 方法有五行 陰陽分上下 虛實須辨清
連環勢莫當 開花捶更凶 六勁融通後 運用始無窮

靠勁義何解 其法分肩背 斜飛勢用肩 肩中還有背
一旦得機勢 轟然如搗碓 仔細維重心 失中徒無功

Ⅵ 太極拳八法棚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勁法怎樣練出來

練時不要著一絲力,等你練到一定境界自己就出來了,這是真的,不是瞎說!只有自己練出來才能體會到!單純去追求是沒用的!

Ⅶ 太極拳十大要領、八法是什麼

是楊澄甫先生口述的太極拳十要領?

1 虛靈頂勁 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 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2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於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 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 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
3 松腰 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 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際」,由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4 分虛實 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 腿為虛;全身皆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後轉動 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5 沉肩墜肘 沉肩者,肩松開下垂也。若不能松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 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墜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 放人不遠,近於外家之斷勁矣。
6 用意不用力 太極拳論雲: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全身松開,不便有 分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 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長力?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壑,溝壑不塞 而本行,經絡不閉則氣通。如渾身僵勁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 一發而全身動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 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即太極拳論 中所雲:「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也。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綿裹 鐵,分量極沉;練外家拳者,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 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動,不足尚也。
7 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者,即太極拳論中所雲: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 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 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之上幣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
8 內外相合 太極拳所練在神,故雲:「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精神能提得 起,自然舉動輕靈。架子不外虛實開合;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 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能內外合為一氣, 則渾然無間矣。
9 相連不斷 外家拳術,其勁乃後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線有斷,舊力巳 盡,新力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 不斷,周而復始,循環無窮。原論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日 「運勁如抽絲」,皆言其貫串一氣也。
10 動中求靜 外家拳術,以跳擲為能,用盡氣力,故練習之後,無不喘氣者。 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故練架子愈慢愈好。使則呼吸深長,氣沉丹 田,自無血脈憤張之弊。學者細心休會,庶可得其意焉。

===========================

Ⅷ 八法五步太極拳口令是怎樣的

1、 起勢

2、 左棚勢 右捋勢 左擠勢 雙按勢

3、 右采勢 左挒勢 左肘勢 右靠勢專

4、 右棚勢 左捋勢屬 右擠勢 雙按勢

5、 左采勢 右挒勢 右肘勢 左靠勢

6、 進步左右棚勢

7、 退步左右捋勢

8、 左移步左擠勢 左移步雙按勢

9、 右移步右擠勢 右移步雙按勢

10、 退步左右采勢

11、 進步左右挒勢

12、 右移步右肘勢 右移步右靠勢

13、 左移步左肘勢 左移步左靠勢

14、 中定左右獨立勢

15、 十字手

16、 收勢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她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

作為一種飽含東方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其習練者針對意、氣、形、神的鍛煉,非常符合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對人類個體身心健康以及人類群體的和諧共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太極拳這種以體育運動作為主要外在表現形式和載體的非物質文化形態,充分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界的客觀認知和科學實踐。

閱讀全文

與太極八法教學慢動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