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穿脫衣物健康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有序的穿、脫衣褲,初步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內
2.體驗自理能力給自容身帶來的舒適、愉快與自信。
活動准備:
學習包《健康/社會 我會做2》;幼兒、教師的一件套頭衣服、開襟衣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示範穿衣導入1.出示套頭衣一件,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穿衣。請其他幼兒說說其穿衣順序是否正確。
2.引導幼兒討論穿衣的順序。再請個別幼兒說說穿衣服的順序。
3.教師示範正確的穿套頭衣的方法。
4.幼兒自己操作,請有穿套頭衣的幼兒將外套脫下自己進行穿衣操作。
二、引導幼兒學習穿開襟衣、褲子的順序引導幼兒自由交談穿、脫衣褲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
幼兒邊年兒歌邊穿衣衣褲。
兒歌抓領子,蓋房子(把衣服頂在頭上),小老鼠,出洞口(把兩手伸出袖子);穿毛衣,要留心,先套大洞洞,再套中洞洞(領口),最後小手鑽出小洞洞(袖口)。
活動延伸:
1.周一至周五下午起床後引導幼兒進行穿、脫衣褲比賽。
2.請家長在家裡引導幼兒自己穿脫衣服。
『貳』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授幼兒整理衣物禮儀教案
天氣漸漸轉涼,孩子們穿的衣服多了,每天進了教室都會換上薄棉襖,脫下大棉襖,讓孩子們脫衣服後把自己的衣服疊好,可聽到的都是:「老師,我不會。」或者就是直接扔在邊上,所以我覺得教會孩子們折衣服是很迫切的,於是就設計了這次活動。幼兒不知道如何疊衣服,就談不上把衣服疊整齊;幼兒不知把玩具放到哪裡,就談不上把玩具物歸原處……也就是說,即使幼兒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們針對幼兒需要什麼,就教給幼兒什麼,讓課程生活化,讓幼兒學會具體的生活自理方法,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韻律活動「會跳舞的衣服」和紙工活動「疊衣服」,感知疊衣服的順序。 2.通過疊衣服活動,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3.活動中能自己找個空地活動,不與同伴擁擠,學會與他人交往。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的准備: 認識衣服的袖子、領口、里、外等概念。 請家長予以配合,鼓勵幼兒在家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午睡時鼓勵幼兒自己疊衣服,整理褲子 物質材料的准備: 1.事先讓幼兒為勾好線的「衣服」塗色,並按樣剪下分放在每組的操作盒裡。 2.生活模仿動作的音樂磁帶。 3.每人穿一件帶紐扣或有拉鏈的外套。 環境資源的准備: 事先在活動室打開空調,調節好室溫,以免幼兒脫下外套受涼。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會跳舞的衣服 1、聽音樂(第一遍)。(讓幼兒邊聽音樂邊沉浸在想像中) 2、聽音樂(第二遍)。師:多好聽的音樂呀,我們身上的衣服也想跳舞了。那就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 (幼兒聽音樂後一定非常想嘗試,會興奮地做著各種動作。我的引導使幼兒很容易進入角色,他們幻想自己也穿了一件會跳舞的衣服,時而動動手,時而動動頭,時而彎彎腰,我會適時捕捉孩子的動作,及時整理,創編出韻律活動,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讓孩子體會成功感)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3、將整理出的動作,創編出一段完整的韻律活動,幼兒共同學習。幼兒教育網 (在活動中可以輔助自編的兒歌:「衣服扣扣好,我們來跳舞,彎左手,彎右手,點頭再彎腰,變成小枕頭。」這樣有助於幼兒形象地記憶動作。在活動中還要提醒幼兒找個空地,不和其他同伴擁擠。)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二、紙工活動:小枕頭 1.師:「這里有一些裝飾好的衣服,我們按照剛才兒歌里說的做,就可以把它們變成小枕頭了,請你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邊念兒歌邊折紙。 三、紙工活動「疊衣服」 (出示幼兒原先裝飾好的「衣服」)師:前幾天我們還畫了好多漂亮的衣服,他們都安靜地躺在簍子里,他們也想跳舞,你能讓他跳舞嗎?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一個問題激發了幼兒折紙的興趣,幼兒邊念兒歌邊動手摺折衣服,沒有任何教的痕跡,幼兒很自然地從韻律活動過渡到紙工活動中,並且在兒歌的提示下自己學會了疊「衣服」。) 四、實踐操作:疊疊我的小衣服 師:衣服們都累了,我們把衣服脫下來把它變成小枕頭,讓它睡覺吧! 教師示範步驟: (這里用擬人的口吻激發了孩子的同情心,幼兒脫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根據剛才韻律活動和紙工活動的鋪墊,幼兒會很快掌握疊衣服的技巧。本活動也就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實現了目標!) 兒歌: 小衣服,要放平。左門關,右門關。 活動延伸 創設各種相關的區域,如「娃娃家」「寵物領養區」「整理衣帽間」等,讓幼兒練習疊衣服、圍巾等。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活動反思 本班的孩子在家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由於父母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勞動,只重視對孩子的智力投資,輕視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致使孩子進入集體生活後,很多幼兒手忙腳亂,很不適應,要讓幼兒學會生活自理,首先應讓其學會生活自理的方法。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因此我們認為: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一)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需要。 小班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置身到一個新的天地,不會洗手,不會吃飯,不會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問題,使他們不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一些幼兒出現了哭鬧甚至厭學現象。因此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需要。 (二)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促進了幼兒的大小肌肉群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 著名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動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練習的課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其責任感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將促進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發展,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如疊衣服,幼兒不僅學會疊衣服的的動作技能,還發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靈活性及手眼協調性。所以孩子每學一項動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動作協調性也將得到相應的發展。 (三)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有助於培養孩子成獨立自信,不依賴成人的性格。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學會獨立用勺吃飯,拿杯子喝水,會洗手,會穿脫簡單的衣褲等,然而剛開始時孩子不會疊衣服,袖子拉不好,鈕扣扣不好,甚至連衣服正反都搞不清,我們在一遍遍的探索中給孩子適當的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勇於面對困難,敢於克服困難,去爭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獨立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這種堅強、獨立、自信,正是適應未來社會的高素質人才的良好個性品質 由此看出,教學不一定是單一教孩子,也可以從各種生活小事讓孩子學到很多。而兒歌正以獨特的魅力發揮巨大的作用。家長和我們老師一定要注意觀察,並善於觀察,從孩子反應中敏銳的捕捉他們的興趣,了解孩子內在發展需要,及時創設適宜的環境條件,以主動、積極、內容豐富的活動為基礎。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慾,為孩子展現自我提供寬松自由的空間,給予孩子自我發展的機會,讓孩子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滿足,促進孩子最大程度的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功能是多樣的,其中一項便是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活動內容的組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與生活,游戲之中。」因此,幼兒園教育應從現實生活中挖掘教育資源,把各種教育內容與幼兒現實的生活聯系起來,把教育活動同幼兒現實結合起來。這也需要家長共同協助才能完成的。
『叄』 部隊整理著裝教案怎麼寫
課 目: 戰術基礎動作內 容: 一、持槍二、卧倒、起立三、前進標 准: 1.掌握戰術基礎動作要領,動作正確、協調、連貫。成卧倒姿勢,先從低姿、高姿和側身匍匐前進中確定2種姿勢各前進10米,再屈身前進15米,自下達「前進」口令起,男軍人30秒、女軍人40秒內連續完成全部動作。 2.會結合戰斗情況運用戰術基礎動作。時 間: XX小時方 法: 理論提示、講解示範、組織訓練、小結講評要 求: 1.樹立以練為戰的思想,把訓練場當作戰場,做到既練戰術、技術又練思想作風。 2.善於動腦,勤於思考,做到苦練,巧練相結合。 3.嚴格遵守訓練場紀律,愛護武器裝備,嚴防各種事故的發生。地 點:戰術訓練場器 材:自動步槍、攜行具(內裝四個彈匣、四枚手榴彈)、防毒面具、捺包(內裝筆記本、鋼筆)、水壺(裝滿水)、指揮手旗。作 業 進 程作業准備 1.清點人數,整理著裝、裝具,組織驗槍。 2.宣布作業提要:課目、內容。 3.組織活動身體。 4.判定方位,介紹有關地形和訓練場地設施。 5.進行編組。 6.理論提示戰術基礎動作是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戰鬥技能,是一切戰術訓練的基礎,戰場上單兵能否在敵火威脅下很好地發揚火力,隱蔽自己,消滅敵人,戰術基礎動作運用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業實施第一個訓練內容:持槍〔理論提示〕持槍是士兵在戰斗中為了便於運動、便於觀察、便於射擊,攜帶武器的方法。在不同的地形和距離條件下,根據敵情和任務應採用不同的持槍動作。其內容包括:單手持槍、單手擎槍、雙手持槍、雙手擎槍。〔講解示範〕(一)單手持槍口令:「單手持槍」。(通常在肩槍的基礎上進行,聽到持槍的口令後,右手迅速握提把,背帶自然下落)右臂微屈,右手虎口向前抓握提把,背帶順肩自然下落,用五指的握力將槍身固定,槍身軸線與地面略成45度,槍身距身體約10厘米。左臂自然下垂,運動時自然擺動。(二)單手擎槍口令:「單手擎槍」 右手正握握把,食指微接扳擊,將槍置於身體的右側,槍口向上,提把末端貼於肩窩,槍身微向前傾,槍面向後,右大臂里合,槍托貼於右脅,背帶自然下垂,目視前方,左手自然下垂或攀扶,運動時自然擺動。(三)雙手持槍口令:「雙手持槍」 左手托握下護蓋或小握把,右手握握把,食指微接扳擊,將槍身置於胸前,槍口向前,槍身略成水平,背帶自然下垂或掛在後頸上。(四)雙手擎槍口令:「雙手擎槍」 在單手擎槍基礎上,左手托握下護蓋或小握把,槍身略低,槍口對向前上方,背帶自然下垂或壓於左手下,身體與射向略成30度。動作要求:重點掌握單手持槍和雙手持槍的動作,動作迅速、協調、連貫。 〔組織練習〕 1.練習方法 (1)個人體會 ①單手持槍時,右手抓握提把的位置和槍身軸線與地面成45度; ②雙手持槍時,槍的運動路線和左手接握下護蓋或小握把的位置; ③單手擎槍時,左手向右後上推槍的路線和右小臂自然上移; ④雙手擎槍時,左手托握下護蓋和小握把使槍身略低、身體與與射向成30度。 (2)分解練習 ①單手持槍分為三步一是右手迅速移握上提把,背帶自然脫落;二是右手將槍向前送出、左手接握下護蓋或小握把、右手將背帶上挑;三是右手抓握提把將槍收回。左手迅速放下。 ②雙手持槍分為兩步一是右手將槍向前送出,左手接握下護蓋或小握把;二是右手移握大握把。 ③單手擎槍分為兩步一是兩手協力將槍向上向後送;二是左手迅速放下。 ④雙手擎槍分為兩步 [註:這兩步通常是連貫進行] 一是身體半面向右轉;二是左手托握下護蓋或小握把。 (3)連貫練習 (4)分組練習 (5)集體練習是為了解決共同存在的的問題或使全班達到協調一致的動作(在練習中糾正存在的所有問題) (6)評比競賽(根據現場情況作業並講評) 2.易犯的毛病及糾正的方法 (1)單手持槍時,槍身不正;糾正方法:首先是在肩槍換持槍時,右手自然握提把,不要有意識的向後抓握;其次是將槍收回時,手腕稍微向左轉。 (2)單手持槍換雙手持槍時,動作不連貫,出槍不穩;糾正方法:一是右手出槍的同時跨左步,二是左手接握護蓋動作要快,左大臂夾緊,右大臂里合。 (3)雙手持槍換單手擎槍時,槍下沉,槍身不能微向前傾;糾正方法:左大臂自然里合將槍向右後上托槍至略感不適為止,右大臂夾緊,小臂隨槍身的運動自然上移。 (4)單手擎槍換雙手擎槍時,動作不連貫,槍身不能略低;糾正方法:首先是轉體、跨步、抓握下護蓋或小握把要同時進行;其次是在左手抓握下護蓋或小握把時,左大臂要自然下垂夾緊,同時槍身下落,右小臂隨槍身運動。〔小結講評〕(略) 第二個訓練內容:卧倒、起立〔理論提示〕卧倒是在原地或躍進過程中,有情況出現時所採取的一種動作,起立是在卧倒的基礎上需躍起時所採取的一種動作。在戰場上,士兵如突遭敵火力射擊,應迅速卧倒。卧倒可分為三種基本動作:雙手持槍卧倒、單手持槍卧倒和徒手卧倒。〔講解示範〕 (一)卧倒口令:「卧倒」 1.雙手持槍卧倒雙手持槍卧倒時,左腳向前一步,上體前傾,重心前移,按左膝、左肘、左小臂的順序著地,然後轉體,在全身伏地的同時兩手協力將槍向目標方向送出。地面松軟時也可按雙膝、雙肘、腹部的順序撲地卧倒。要領歸納:左腳上步體前曲,左膝著地左肘移,全身伏地把槍出。 2.單手持槍卧倒單手持槍卧倒時,左腳(也可右腳)向前邁出一大步,同時身體前傾,按膝、手、肘的順序著地,右手同時將槍向目標方向送出,左手接握下護蓋或小握把,全身伏地據槍射擊。要領歸納:持槍上左步,同時臂伸出,膝、手、肘著地,轉體把槍出。 3.徒手卧倒徒手卧倒時的動作與單手持槍卧倒動作基本相同,只是卧倒後,兩手掌心向下放置於頭部的兩側或交叉於胸前,兩腿自然伸直,分開約與肩同寬。(二)起立口令:「起立」 1.雙手持槍起立時,應首先觀察前方情況,爾後迅速收腹、提臀,用肘、膝支起身體,左腳先上步,右腳順勢跟進,雙手持槍繼續前進。要領歸納:收腹提殿曲身體,右腳上步往前移。 2.單手持槍起立時,右手移握提把收槍,同時左小臂曲回、曲左腿於右腿下並側身,爾後用臂、腿的協力撐起身體,右腳向前一大步,左腳順勢跟進,繼續攜槍前進。要領歸納:三收一提起,臂腿支撐起,上步快前移。 3.徒手起立時,按單手持槍的動作進行。也可雙手撐起身體,同時左(右)腳向前邁步起立,爾後繼續前進。動作要求:重點掌握單手持槍卧倒、起立的動作;動作迅速,邁步要大,姿勢要低,出槍要快。〔組織練習〕 1.練習方法 (1)模仿練習 (2)分解練習單手持槍和徒手卧倒、起立時,分別可分為三步:口令:卧倒分解動作「一、二、三」 當聽到「一」的口令,右手持槍,左腳向右腳前邁出一大步,同時,左臂伸出;當聽到「二」的口令,「按照膝、手、肘的順序著地;當聽到「三」的口令,轉體出槍,據槍射擊(徒手時兩手交叉或放於頭的兩側)。口令:起立分解動作「一、二、三」 當聽到起立「一」的口令,收槍、收手、曲左腿於右腿下(徒手時右臂自然收回伸直);當聽到起立「二」的口令,利用臂、腿的撐力支撐身體;當聽到「三」的口令,右腳向前一大步左腳順勢跟進。雙手持槍卧倒、起立時,分為三步:口令:卧倒分解動作「一、二、三」
『肆』 幼兒園小班教案整理物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整理物品:【活動目標】
1、學會以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養成自己整理玩具的習慣。
【活動准備】
小兔頭飾一個,奶瓶6個,奶嘴6個,鍋子8個,鍋蓋8個,瓶子6個,瓶蓋6個,糖果,禮物盒,小動物。
【活動過程】觀察物品
1、兔姐姐:小朋友們好,我是兔姐姐,我有點不舒服,聽說我們小一班的寶寶很能幹,想請你們幫我去我家整理一下,好嗎?
2、師:小朋友,兔姐姐請我們幫她整理東西,你們願意嗎?那我們出發吧。(在教室繞一圈)
3、師:哇!兔姐姐家真的很亂呢?這是什麼啊?(奶瓶)它的好朋友是誰呢?(奶嘴)我們來找一找。
4、這又是誰呢?(瓶子)它的好朋友又是誰啊?那他的好朋友在哪呢?哪個才是他的好朋友呢?(試一試)這又是誰啊?(鍋蓋)它的好朋友是誰呢?(出示瓶子,奶瓶,鍋子)小結:原來這些東西要選合適的才能成為好朋友啊。
整理物品:
師:這邊整理干凈了,可是兔姐姐家後面的桌子上還是很亂呢?請你們去整理一下吧,找到他們的好朋友,好嗎?(幼兒整理)師:你們都整理好了么?你整理的是什麼呢?他的好朋友是誰啊?(幼兒說一說)
誰多誰少:
1、兔姐姐:你們整理的真干凈啊,我給你們准備了糖果,但是要請你們自己包起來了,好嗎?
2、展示如何包裝禮物
3、教師帶小朋友包禮物。
4、師:寶寶們,我們一起來包禮物吧,記住哦,一個盒子放一顆糖果,找到合適的蓋子蓋好。
5、師:你們都拿到禮物了嗎?有個小朋友沒有禮物呢,你們能想想辦法嗎?(幼兒說一說)
6、師:好了,我們拿著禮物回去吧。
(4)整理衣物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整合教育活動方案:
1、《幼兒園整合教育活動方案》是由專業人員與幼兒園合作,在學習《綱要》的過程中反思教育實踐,從而開發和研製的一套符合《綱要》精神和幼兒發展需要和興趣的「教育參考」。
2、它集中體現了所有編寫人員多年來的實踐研究和理性思考:為每個幼兒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相信每個幼兒具有發展潛能;引導幼兒體驗國內外多元文化;尊重幼兒個性和諧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生存能力的主動學習者。
3、也是對近幾年來師生共構活動的整理和提煉,同時還體現了「為廣大的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供空間」的課程實施理念。
『伍』 教案我會整理衣服小班
活動目標:1、知道要保持房間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齊。
2、學習整理自己的房間,能按物品的種類有序的擺放物品。
活動重點:
知道要保持房間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齊。
活動難點:
學習整理自己的房間,能按物品的種類有序的擺放物品。
活動准備:
1、請家長提供幼兒房間的照片。
2、練習冊。
3、故意弄亂教室。
活動過程:
一、通過討論進入活動主題。
1、師:你有自己的小房間嗎?你的房間里都有什麼?
2、師:爸爸媽媽的房間里有什麼呢?
3、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二、教師出示照片,讓幼兒猜猜這些分別是誰房間的照片。
1、教師:猜猜這是誰的房間?照片上的房間讓你有什麼感受?
2、幼兒猜測並回答。
3、教師小結:照片中的房間有的比較凌亂,有的比較整齊。
三、引導幼兒討論使房間干凈整齊的方法。
1、教師: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房間整整齊齊的呢?
2、幼兒交流討論。
3、請房間整潔的幼兒說說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間的經驗,如按照物品的歸類,將物品有序地擺放在相對固定的位置上等。
四、讓幼兒學習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室里的用品。
1、教師:你們看,我們的教室很亂,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收拾教室吧!
2、幼兒開始動手分區域收拾教室。
五、幼兒間交流將教室收拾整齊的方法。
教師:現在你們自己動手整理了教室,也把原本凌亂的教室整理得整整齊齊了,你能從中找到整理教師的好方法嗎?誰能來說一說?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呢?
師、幼小結:按物品的用法、材質等歸類擺放好。
六、介紹練習冊的操作方法。
1、教師:在我們練習冊的第六頁有一個「我會整理」的練習題,需要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打分噢!看看你能為自己打幾分呢!
2、教師:首先看看自己會做哪些事?是不是每天都在做呢?還是今天做了,明天又不做呢?
3、教師小結:整理不是一天的事,我們只有每天都在整理,時時在整理才能讓我們的教室、寢室,我們自己的小房間整整齊齊的。
『陸』 題目整理衣和褲的教案 小班
活動目標
1、 學習折疊衣褲,樂意邊朗誦兒歌邊折疊
2、 發展小肌肉動作,提高自理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折疊衣褲的正確方法
活動難點
從折疊衣褲中發展小肌肉動作,提高自理能力
活動反思
本教學活動是對幼兒折衣褲這一生活能力的培養提高,本是枯燥的折疊學習,但因為融入了生動形象的兒歌貫穿,不僅增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讓活動目標的達成更加具有實效。整個活動基本根據預設的活動流程開展,由於時間的限制,將最後紙衣褲的折疊放到了第二課時,作為學習的延伸
整個活動有三點值得我思考和反思
(1) 兒歌的良好輔助作用
在認識了衣服的簡單結構後,老師邊朗誦邊示範折疊的方法,幼兒興致一下就提高了,迫不及待就想自己來實踐,我馬上抓住孩子的學習慾望,一起集體學習了一遍,接下來的衣褲折疊也同樣是運用這一方法進行教學,可見,對小班幼兒的教學,還是應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加以引導、輔助
(2) 正反面、前後的空間強調
在學習中,有部分幼兒出現了折疊衣褲時前後搞錯的現象,而在示範中,我沒有強調這一知識點,對教學的細小環節考慮得還不夠周全,這是今後在活動預設前應注意的問題
(3) 對幼兒興趣點的把握和適當拓展
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兒歌來學習折疊衣褲,幼兒的接受都較快,基本上能跟著老師的步驟學會正確的折疊方法,因此,顯得環節之間缺少層次遞進性,當幼兒興趣高漲時,其實應該及時把握這一教學契機,如讓幼兒開展一次小競賽,用積極主動的情緒繼續操作,以至於不會使興趣遞減
設計意圖
由於小班幼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較弱。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與孩子的接觸,我發現班中許多孩子在來園時、運動後、午睡時都將自己的衣服脫下來後直接放進筐中,沒有折疊的習慣。為了培養幼兒從小折疊衣褲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訓練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發展,我開展了《折疊衣褲》這一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