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腳底教學

腳底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8 12:04:03

1. 初級健美教學視頻

肱三頭肌的鍛煉
窄握推舉
A.重點鍛煉部位:胸大肌的內側部位,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B.開始位置:俯卧在長凳上
,兩腳平踏在地上,以維持身體平衡。兩手握住橫杠中間,間距4-6英寸,兩臂伸直持鈴支撐
在兩肩上方。C.動作過程:兩臂慢慢彎屈落下至橫杠觸及胸部。然後向上推起至開始位置,
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寬握卧推主要是鍛煉胸大肌,由內側向外側發展。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0.gif

仰卧後撐
A.重點鍛煉部位:肱二頭肌、胸大肌、三角肌和大圓肌等。 B.開始位置:身體仰卧,兩手背
後撐在稍高的凳子上,兩腳放在較矮的凳子上,身體其它部分懸空。 C.動作過程:呼氣,兩
肩放鬆,兩臂慢慢屈肘,身體盡量下沉(尤其要沉臀),稍停2-3秒,然後吸氣,用力伸兩臂
撐起身體還原。重復做。 D.訓練要點:臂屈伸時中速平穩,身體要直,兩肘要向內夾臂。抬
高腳的高度或負重可提高訓練難度,加大負荷刺激。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1.gif

仰卧屈臂上拉
A.重點鍛煉部位:胸大肌、肱三頭肌、前鋸肌和背闊肌。 B.開始位置:仰卧在長凳上,使
頭部露出凳端,後腦靠在凳的端面,兩腳著地支撐。兩手握住橫杠中央,兩手間距比肩稍窄
,兩手持鈴放在頭後地上,使下背部稍挺起。C.動作過程:稍屈臂持鈴,把杠鈴 上拉起至
胸部上方。然後,屈臂循原路放下至杠鈴在頭後稍離地面(杠鈴不接觸地面)。再用力上拉
提起。重復做。D.訓練要點:你可以用較大重量做屈臂上拉,並做直臂上拉比較一下,這樣
對訓練會收到較大的效果。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2.gif

站姿頸後臂屈伸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健美肱三頭肌。。B.開始位置:全身直立,兩手正握或反握杠鈴,上
臂屈曲固定在頭的兩側。 C.動作過程:吸氣,以肘關節為軸,用力將前臂伸直上舉,稍停2
-3秒。然後吸氣,屈臂慢慢落下還原至頸後,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上臂必須緊貼耳側,
兩肘夾緊,上臂保持與地面垂直狀,兩肘尖垂直向上,不要向前後移動借力。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4.gif

坐姿單臂頸後臂屈伸
A.重點鍛煉部位:肱三頭肌。B.開始位置:正坐在凳上,兩腳平踏在地上,右手持鈴,掌
心向前,伸直在頭頂上方。左手托於左側腰間。C.動作過程:右上臂緊貼右側耳旁,不準移
動。持鈴以半園弧落下至左肩上方,持鈴下落越低越好。然後,以右臂肱三頭肌的收縮力,
持鈴向上舉起還原。重復做。左、右手交替做時,要完成同樣次數。D.訓練要點:持鈴向頭
後對角線落下要比直接向後方落下的訓練效果要好。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6.gif

俯立臂屈伸
A.重點鍛煉部位:肱三頭肌。 B.開始位置:自然站立在凳的一端,上體前屈至背部與地面平
行,左手以手掌支撐在凳上,右手持啞鈴,屈肘,使右上臂緊貼體側與背部平行,前臂下垂
。 C.動作過程:手持鈴,上臂貼身,固定肘部位置,持鈴向後上方舉起至臂伸直,再慢慢放
下還原。只有前臂上下活動。 D:訓練要點:採用「孤立訓練原則」,持鈴至全臂伸直時,使肱三頭肌徹底收縮,保持靜止並默數1、2、3,然後再放下還原。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8.gif

站姿雙臂胸前屈肘下壓
A、重點鍛煉部位:肱三頭肌和肘肌。B、開始位置:面對臂力訓練機兩腳分開站立,身體呈
挺胸收腹緊腰狀,屈臂兩手緊握阻力杠兩端把柄,兩手間距小於肩寬。肘關節緊貼體側,C、
動作過程:吸氣,小臂用力向下壓撐阻力杠,使臂伸直,稍停2~3秒鍾。然後呼氣,緩慢還
原。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注意動作要舒展,時關節緊貼體側,防止猛壓或 壓到中途未
能完成功作。身體不要前伸後仰借力。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11.gif

肱二頭肌的鍛煉

俯坐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肱二頭肌 B.開始位置:坐或俯立,上體稍向前傾,一手握啞鈴下垂於一腿
內側,另一手臂自然地屈肘,以手掌或肘部擱在一側大腿上。 C.動作過程:持鈴慢慢屈肘向
上彎起至胸前,上臂不準移動,緊貼大腿內側。 D.訓練要點:當持鈴彎起時,腰背部不要放
松。當持鈴彎起至胸前時,使肱二頭肌盡量收緊,並保持靜止3秒鍾。然後,再慢慢放下。也
可以立姿進行。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37.gif

杠鈴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是肱二頭肌,其次是前臂肌。 B.開始位置:自然站立,掌心向前,兩
手間距與肩同寬,在整個動作過程中,兩上臂始終貼於體側,杠鈴下垂在腿前。 C.動作過程
: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由腿前向上成半圓狀彎起至肩前。然後,慢慢地循原路放下至腿前。
D訓練要點:當杠鈴彎起時,上臂不準移動,在舉杠鈴的同時,使軀干稍微向後仰起會、 更
有效些。彎起至完全收縮後,杠鈴再循原路放下。放下動作要慢些,當杠鈴放下還原時,前臂要下垂伸直。每次試舉必須做到完全伸展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41.gif

坐姿斜托雙臂反握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健美肱二頭肌等屈肘肌群B.開始位置:身體騎坐在固定的凳上,上體
稍前傾,兩臂伸直擱在斜板上,使腋窩卡在斜板的上沿,拳心向前,兩手反握啞鈴與肩同寬
。C.動作過程:吸氣,兩臂以肘關節為軸用力彎舉舉至鈴靠近鎖骨,稍停2-3秒,然後呼氣,
兩臂放鬆還原,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屈臂上舉時上臂保持不動,伸臂時要緩慢且充分伸
直。做此動作時因受斜板的限制,不可能借用身體其它部位的力量,所以對肱二頭肌的訓練
效果顯著。但對於初練健美的人,開始不宜做此動作,達到初級鍛煉水平或具有初級訓練水
平的人可做此練習。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44.gif

站姿啞鈴錘式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健美肱肌和肱二頭肌肌群。B.開始位置:直立或坐姿,兩手臂伸直自
然下垂,手握啞鈴,虎口朝前。C.動作過程:兩上臂同時以肘為軸經體側彎起帶啞鈴,上、
前臂用力收緊,稍停2-3秒,然後呼氣,持鈴緩慢放下還原至體側,重復練習。D.訓練要點:
對握彎舉時,兩上臂固定不動,直腕握鈴,不得藉助上體擺動的慣性力。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50.gif

站姿拉力器單臂反握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健美肱二頭肌和肱肌 B.開始位置:自然站立,兩腳間距和肩同寬,挺
胸收腹緊腰。右臂向下伸直置於體側,掌心向前握住把柄一端。 C.動作過程:吸氣,屈肘慢
慢向上拉開拉力器置右手接近右肩部,稍停2-3秒鍾,然後呼氣,緩慢還原,重復做。 D.訓
練要點:上拉時,上體要保持平直,肘部不要前後搖動。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56.gif

坐姿啞鈴交替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肱二頭肌 B.開始位置:正坐在凳的一端,兩手各持啞鈴,下垂體側。 C.
動作過程:把一手持鈴彎起至肩前.然後慢慢放下,同時另一手持鈴 彎起.兩手交替做彎舉。
D:訓練要點:有些健美冠軍喜歡在開始時掌心向下,彎起時,使手腕 向外轉至肩前。放下時再轉回還原,他們認為這樣練更有效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59.gif

腿部肌群的鍛煉
頸後深蹲
A.重點鍛煉部位:這是一個最好的訓練動作,因為它對全身大肌肉群都有好處。深蹲動作主
要是鍛煉大腿肌群、臀大肌、腿筋和下背肌群,同時也能鍛煉腹部、上背、小腿和肩部。B.
開始位置:把杠鈴置於頸後肩上,兩手握住橫杠的兩端,使杠鈴重心兩邊平衡。兩腳分開間
距15-20英寸左右,腳尖稍向外分開。C.動作過程:兩眼始終向前方看。然後使兩膝慢慢彎屈
,直至下蹲到全蹲的位置。在整個下蹲和起力的過程中,使軀干挺直,背部保持平直,頭部
稍微抬起(始終看在一點上)。當大腿起立超過水平位置時,即慢慢伸直至回原位置。兩腳
始終平踏在地上。D:訓練要點:如果使腳踝放鬆或腳跟離地,你會感到深蹲過程中很難掌握
身體重心的平衡。你可以使兩腳跟站在2×4英寸的墊木上來練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14.gif

斜卧負重腿舉
A.重點鍛煉部位:股四頭肌和臀大肌群,美化臀腿曲線。B.開始位置:身體斜躺在「腿舉架
」的靠背板上,兩腿斜上舉 起,屈膝,兩腳掌朝斜上蹬在阻力板上。 C.動作過程:吸氣,
兩腿用力向 斜上蹬阻力板,直至兩腿完全伸直,同時盡力收縮股四頭肌 群,稍定3~4秒鍾
。然後呼氣,慢慢屈膝讓阻力板下降到預先 卡定的高度。重復練習。D.訓練要點:「腿舉架
」上阻力板的下降高度要領先卡定應合 適。蹬板時要讓整個腳底平貼住阻力扳。屈膝時應控
制阻力 板的下降速度。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17.gif

腿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它是單獨鍛煉股二頭肌最好的方法。B.開始位置:俯卧在伸腿架的卧凳
上,使膝蓋正好抵住凳端,兩腿伸直使腳跟緊貼 在上托墊棍的下緣。兩手握住凳前端兩側。
C.動作過程:集中以股二頭肌的收縮力使小腿向上彎起至股二頭肌徹底收緊,保持靜上默數
l,2。然後,循原路慢慢回到起點。重復做。D.訓練要點:你可以坐在伸腿機上,用一條腿
單獨練,也可以使兩腳背綳直來練, 還可以把腳跟轉向內或轉向外來練。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19.gif

斜架負重蹲起
A.重點鍛煉部位:大腿股四頭肌群。B.開始位置:背靠在斜架蹲起訓練機上,兩腿並攏,屈
膝下蹲 (盡可能蹲得深些),上體收腹、緊腰、挺胸,緊貼靠背板,肩負重力架。 C.動作
過程:吸氣,兩腿用力伸膝蹲起,向上扛起重力架,直至兩腿完全伸直,同時盡力收縮股四
頭肌群,稍定3~4秒鍾。然 後呼氣,緩慢還原,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在完成動作過程
中,上體必須保持挺胸、收腹、緊 腰的姿勢,不準松腰弓背;下蹲時要緩慢,使股四頭肌在
緊張 的狀態中逐漸伸長,直至兩腿呈全屈膝蹲狀態;蹲起時,腰臀 部要有向前頂的意識,
不準利用屈膝反彈力量做伸膝蹲起動作;伸腿起立至兩腿伸直時,必須使大腿股四頭肌群徹
底收 緊。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21.gif

腿伸展
A.重點鍛煉部位:它是單獨訓練大腿股四頭肌最好的方法。B.開始位置:坐在裝有伸腿架的
卧凳上,兩腳背面分別緊托在伸腿架的下托墊棍的下緣。兩手握住凳的兩邊,使上體正坐在
凳上。C.動作過程:以股四頭肌的收縮力,慢慢的使兩腿伸直,保持這個靜止收縮狀態,口中
默數慢的1,2數。而後,放下原位。重復做。 D:訓練要點:你可以坐在伸腿機上,用一條腿單獨練,也可以使兩腳背綳直來練,還可以把腳跟轉向內或向外來練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24.gif

剪跨
A.重點鍛煉部位:臀大肌、腿筋和股四頭肌。B.開始位置:兩腳並立,把杠鈴置於頸後肩
上(或雙手恥啞鈴)。先使右腳向前跨出一大步。然後,慢慢蹲下,右膝前屈,左腿稍稍挺
直下沉。C.動作過程:當下蹲至最低位置時,再使兩腿同時向上伸直,左腳向前收回,並向
右腳靠攏並立。然後,再使左腳向前跨出一大步下蹲。重復做。D.訓練要點;如果你在下蹲
起立至四分之三或還有一段短距離到即將伸直時,主要是以股四頭肌用力收縮的。這個動作
也可以作原地剪蹲,左、右腳交替練。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25.gif

硬拉
A.重點鍛煉部位:這個動作是鍛煉下背、臀部、中背、大腿和斜方肌,也能增強手握力。
B.開始位置:兩腳開立同臀寬,兩手一正一反握住橫杠(增強手握力),間距同肩寬。 屈
膝蹲了握住橫杠,使橫杠貼近身體處於腳背上方,挺胸收腹,腰背挺直,目前視。C.動作過
程:集中用腿和腰背肌群力量,使杠鈴離地提起至全身直立。橫杠要盡量貼近身體上升。然
後,慢慢放下還原。重復做。D.訓練要點:當你能熟練地做上述動作後,可以改做開始位置
時兩腿伸直的預備姿---直腿硬拉。這種方法下背的負擔較大,一般是高級運動員訓練的
動作,不要舉得太重。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26.gif

蹲舉器深蹲
A、重點鍛煉部位:股二頭肌。 B、開始位置:身體站在蹲舉器器的下方,把杠鈴置於頸後肩
上,兩手握住橫杠的兩端,使杠鈴重心兩邊平衡。兩腳分開間距15-20英寸左右,腳尖稍向外
分開,兩腿可稍向前移。C、動作過程:兩眼始終向前方看。然後使兩膝慢慢彎屈,直至下蹲
到全蹲的位置。在整個下蹲和起力的過程中,使軀干挺直,背部保持平直,頭部稍微抬起(
始終看在一點上)。當大腿起立超過水平位置時,即慢慢伸直至回原位置。兩腳始終平踏在
地上。 D、訓練要點:因兩腿稍向前移,可集中刺激股二頭肌。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27.gif

坐姿提踵
A.重點鍛煉部位:小腿肌群。B.開始位置:正坐在凳上,兩前腳掌站在墊木上,在兩膝蓋 上
負重物或杠鈴,以兩手托住不使其滑動。 C.動作過程:吸氣,以小腿 三頭肌的收縮力量,
使腳踉跟起到最高位置,小腿肌肉群完全 收緊,稍停2~3秒鍾。再呼氣,慢慢放下腳跟還原
。重復練習。D.訓練要點:兩腳站在墊木上,兩腳跟要露在墊木外。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35.gif

2. 幾種實用的舞蹈教學法

(一)單一動作教學1、完整教學法 把整個動作或成套動作從頭至尾不分部分或段落完整的教授,叫完整教學法。它廣泛運用於那些相對簡單、易學的動作。實際上並不是只有簡單的動作才使用完整法教學,只要在動作技術與學生的水平相適應的時候,都可採用完整法進行教學。因此,事先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這些基礎包括已學過的單個動作或聯合動作,掌握新動作所應具備的身體素質條件等。例如學習藏族舞蹈 玄子里的長靠動作 ,學生首先要掌握下肢的屈伸韻律和手臂的動作,這些都是實施完整教學法的基礎。2、分解教學法 按動作各時期的界限,把個完整的動作沿橫向拆開,分解為在時間上、部位上和方向上互相銜接的若幹部分,然後結合起來掌握完整動作,這就是分解教學法。分解法主要用於較復雜的動作,其中包括聯合動作。這些動作一般協調性要求較高,參與動作的部位較多,動作方向較為復雜。舞蹈中大部分動作是可以分拆開來控制的,這就為使用分解法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1)、按照動作部位運用分解法,一般先學下肢動作,然後學習上肢動作,最後上下肢配合成完整動作。如維族舞蹈中的三步一抬 ,教師就應該先教受腳下的動作,等學生完全學會了腳下的步伐,再學習手臂的動作。當腳底下動作掌握牢固的時候,配上手臂動作就比較容易了。(2)、按照動作時間進行分解教學就是進行動作速度的分解,一拍完成的動作用兩拍來完成,而且在動作的每一個過程,都可停住,並進行講解或糾正。如藏族舞蹈中的第一基本步 ,正常的速度是一拍完成一面,在分解教學時,為了使學生更加仔細的了解動作運行的線路,教師就可以一拍一步,用四拍來完成。等基本掌握後,再校正確的速度。(3)、按動作方向進行分解教學,適用於那些協調性較高動作的教學。這些動作主要表現在動作方向的不對稱性,分解教學時.先學一個方向的動作,再學習另一個方向自動作,然後將兩個方向動作同步完成。如膠州秧歌中的八字繞扇 ,先學習一個手由前向後的環繞動作,再學另一個手由後向前的環繞動作,最後兩手同時完成不同方向的環繞形成最終的完整動作。 (二)組合動作教學 學習組合動作或成套動作時,不可能把所有的動作一口氣教完,因此,必須運用分段教學的教學法。一般具有一下幾種方法:1、逐漸分散法,就是每學習一段後及時附加到前面一部分內容

3. 長跑時腳掌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長跑的跑步姿勢非常重要。這里總結了美國俄勒岡大學跑步教練Bill Bowerman在教學中總結的跑步姿勢。實際上,你應該站直了身子跑,不要往前傾或往後倒,也不要扭向一側,下面一起聽聽Bill Bowerman是怎麼說的。
1、腳的著地方式

有些人認為跑步時用前掌著地,也有人認為應該足跟著地。我們建議先以用中間部分接觸地面。研究表明一名好的長距離跑者通常是以足中著地的。慢跑者以足中和腳跟著地,快跑者的著地點比慢跑者靠前。我們認為只有短跑選手和中短跑選手適合以前腳掌著地。可能有些人會例外,但是以足中著地對初中級跑步者是個好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震動,緩解對小腿肌肉和足腱的壓力,同時為下一個邁步做好准備。
2、臀部和頭部的姿勢
這點比較難以想像:當你的腳著地時,你的臀部的位置在哪裡?有些人建議,著地時你的腳應該在你的重心線的末端,也就是頭臀腳三點成一線。頭部保持正和直,目光看向正前方。轉頭的時候需要特別小心,通常是從脖子以上部分轉動,避免身體的扭轉,避免在行進時產生不穩定。
3、手臂的姿勢
這個姿勢是在你沒有使用慢跑嬰兒推車,而是可以擺動雙臂。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僵直手臂,緊握拳頭,完全彎曲肘部。保持放鬆。將手臂自然彎曲在腰線以上,不要太高或太低。兩個手臂前後交替擺動,使腿部相應反方向運動。短跑選手在跑道上奔跑時手臂是完全前後擺動的,很多長距離跑步者略帶弧度地擺動,但優秀的跑者不會把力氣用在擺動胳膊上。換句話說,不要激烈地擺動手臂。
4、膝蓋
長距離跑步時膝蓋不要抬得太高。只有短跑選手或我們在上坡時才需要太高膝蓋。

4. 簡述跆拳道腿法前踢腿的動作要領

1、膝關節上提時大小腿折疊,關節夾緊,小腿和踝關節放鬆。

2、踢擊內時順勢往前送容髖;高踢時往上送髖。

當起腳攻擊時,最好是膝蓋彎曲,小腿夾緊,此種踢法,在速度上,比伸直膝蓋踢的快,也比較省力。使用踢技時,並不是都在用力,而是在過程中充分放鬆,最後瞬間發力。另外,前踢抬腿時,要借蹬地之力,這樣速度和力量比起僅靠身體完成要完美。

(4)腳底教學擴展閱讀

跆拳道起源於朝鮮半島,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跆拳道是一種利用拳和腳的藝術方法。它是以腳法為主的功夫,其腳法佔70%。

「跆拳道」一詞,是1955年由韓國的崔泓熙將軍所創,他退伍以後,在跆拳道中融合民間元素,最後成型。

前踢腿易犯錯誤:

1、直腿上撩,大小腿沒有折疊,膝關節不夾緊。

2、上體後仰過大,失去平衡。

3、踢擊目標時向前用力,與推踢動作混淆。

糾正方法:初學者可扶支撐物,反復體會提膝與踢腿連個動作的要點,待動作正確熟練後再進行完整練習,也可以面對鏡子或者在同伴的幫助下糾正錯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跆拳道基本動作-前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跆拳道

5. 踢踏舞的教學原則與方法

踢踏舞的教學原則和方法首先要了解這些所謂的基本舞步,也可以嘗試自己練習。通常跳踢踏舞得先注意腳尖和腳跟的動作,在腳跟的部分,腳跟抬高,然後由上往下敲擊地板,舞步結束時,腳掌必須停留在空中,這是腳跟基本舞步。而腳尖的基本舞步則是腳尖抬高敲擊地板,同樣在結束時,讓腳掌留在空中。 此外,還有腳掌翹起,從上往下敲擊地板;利用腳底鐵片敲擊地板後,再向前輕刷,並擺大腿;還有難度比較高的技法,就是利用腳跟和腳掌的鐵片與地面形成四十五度斜角,舞步結束時,讓腳跟或腳掌停留在地板上等舞步。舞者運用數種腳步技法重整組合,就可以即興發展出一套跳踢踏舞的個人風格。 雖然踢踏舞也可以算是一種健康舞蹈,不過,如果稍不注意,也會造成舞蹈傷害。鞋子的選擇是跳踢踏舞的第一要務,高跟的鞋子通常會把壓力集中在腳趾上,讓人極端不適。其次,要隨時注意腳大小的變化,有時候會隨著天氣冷熱而有變化,鞋子的形狀也會隨著腳而變形。除了鞋子和腳之外,身體的姿態,像是站立姿勢錯誤也會讓腳承受不當壓力而產生疼痛。
跳踢踏舞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狂扭身體,而是技巧的將力都用到腳上,由腦部協調,才能跳出優美的舞步,跳得好的話,既增加了手腳腦的協調性,更是一種陶冶情操的好方法。
踢踏舞舞步形式比較開放自由,沒有很多的形式化限制。舞者不注重身體的舞姿,而是著重趾尖與腳跟的打擊節奏的復雜技巧。表演者穿著特別的踢踏舞鞋,用腳的各個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擊,發出各種踢踏聲,加上舞者的各種優美舞姿,形成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詼諧和表現力非常豐富的一種魅力。

6. 悠踢腿的要點及教案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回備自己,有教學答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7. 如何練慣用腳內側傳球 足球教學

擺腿,在支撐抄腳著地後,觸球腿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動,需要注意的是大腿在擺動過程中外展(為觸球發力時留有空間)。 第三步:觸球也就是踢球,觸球腿在由後向前擺動到接近球時,小腿迅速向前擊球,觸球時腳底與地面平行腳尖微微翹起,擊球的中部,腳弓方向正對出球方向。注意踝關節要緊張固定腳型(在實戰時很多對腳中受傷的人,受傷的根本原因多是踝關節鬆弛)。

8. 舞蹈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口傳身授教學:

口傳身授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話傳身教顧名思義就是用「講」和「形''對舞蹈進行講說與指導的一種方式方法。「講」就是用說的方式對舞蹈形式給學生們進行講解,鑒定舞蹈形式的一個基礎,「形」就是舞蹈老師用身體做出舞蹈動作直接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方式。

舞蹈老師不僅要教授正確的舞蹈動作和技巧,更是傳授各種舞蹈種類的知識,以及與其他舞蹈種類的比較,還有關於對於音樂的理解與感覺等。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舞蹈的內涵,更快更好地建立舞蹈的審美觀。

單一動作教學:

1、完整教學法

把整個動作或成套動作從頭至尾不分部分或段落完整的教授,叫完整教學法。它廣泛運用於那些相對簡單、易學的動作。實際上並不是只有簡單的動作才使用完整法教學,只要在動作技術與學生的水平相適應的時候,都可採用完整法進行教學。

因此,事先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這些基礎包括已學過的單個動作或聯合動作,掌握新動作所應具備的身體素質條件等。例如學習藏族舞蹈玄子里的長靠動作,學生首先要掌握下肢的屈伸韻律和手臂的動作,這些都是實施完整教學法的基礎。

2、分解教學法

按動作各時期的界限,把—個完整的動作沿橫向拆開,分解為在時間上、部位上和方向上互相銜接的若幹部分,然後結合起來掌握完整動作,這就是分解教學法。分解法主要用於較復雜的動作,其中包括聯合動作。

這些動作一般協調性要求較高,參與動作的部位較多,動作方向較為復雜。舞蹈中大部分動作是可以分拆開來控制的,這就為使用分解法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

組合動作教學:

1、逐漸分散法,就是每學習一段後及時附加到前面一部分內容中,把已經掌握的各部分動作及時合並起來,最後達到完全聯合成組合的目的。這種方法在分段教學的基礎上保持了局部完整的概念和動作連接的完整性。

2、反復分解法,就是用「滾雪球」的方法,逐漸增加動作內容,並且每一次都要從第一個動作進行重復,直到成套動作學完為止。這種方式的缺點是教受的過程和時間會延長,但卻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動作記憶,並會對組合有一個整體性把握。

3、匯總分解法,把組合練習中的所有動作拆分成單一動作。分開來一個一個教給學生,最後再進行匯總,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舞蹈組合。這種方法適用於較簡短的組合練習,如果組合太長,學生很難立刻從整體對其有一個整體性把握。

(8)腳底教學擴展閱讀:

在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學理論的理性化思維就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學工作的理論依據。用教學方法指導教學實踐,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幾十年來,舞蹈教學方法在其傳承的過程中,教學理論應當成為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而不應該成為其在探索過程中的羈絆。

教師欲求教學方法設計和控制的科學化,必須對其教學內容的本質具有科學的認識,一旦認識有了偏差勢必得不出科學的方法論,更談不上科學的指導和控制舞蹈教學,相反,會導致教學的盲目性。

參考資料:網路-舞蹈教學

9. 求捆綁教程,越多越好

第一步:把繩子按五花走繩,繞到大臂時不要繼續繞小臂,而是把一側(比如右臂)的繩子從背後拉向另一側(左臂),從左臂後面繞到身前,另一側也一 樣,在身前打結。這樣由於繩子是從胳膊外側繞過綁在身前的,現在兩臂只能前後動動了。
把胳膊背在身後,這時身後是有橫向的兩根繩子的,把雙手努 力的貼著背從這兩根繩子和背之間擠(挪、鑽)到繩子上方去。這樣你的雙手就被繩子托住在身後了。
現在你就可以簡單體會一下後高手的姿勢了, 但是這樣還沒有後高手的真實感覺。把自己解放吧,你想把手抽出來嗎,費點事,因為胳膊不能往外移動,只能上下動動,上下動會受到繩子、背和另一隻手的牽 制,如果你事先綁的緊,胳膊基本上抽不出來了。那也沒關系,直接把手往外翻掙,弄脫胳膊上的繩圈就行了(最後綁到身前的那股繩)。_
第二步: 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在脖子後頭加個收緊環,然後穿進去個緊縛套,這個緊縛套有兩點改動,1、繩子要兩股,也就是一根繩子並起來並打結,用這個雙股繩來做緊縛 套。2、做緊縛套最後要把繩頭穿過去的時候把繩子折一下穿過去個扣,繩頭還留在外面,這樣一拉繩頭緊縛套就開了(解縛就靠它)。
在第一步基礎 上,把這個緊縛套從背後兩股繩子和背之間垂下來,把手一左一右伸進去(不要加繩環了,直接伸進去),用一隻手找到緊縛套的活扣繩頭,因為繩子是雙股的,所 以也可以叫繩圈,把它套在大拇指或拿在手上(這關繫到你能否解縛,綁好後你可能找不到它)。
還像第一步那樣把雙手擠(挪、鑽)到繩子上方去,收緊 緊縛套就可以了。不要用手,我相信你的手沒有大腿有力氣。緊縛套用雙股來做,一是為了脫縛(手麻了或是沒有力氣的話可以把繩環掛在某個地方一拉就行了,一 般是套在大拇指上大拇指一掙就ok),二是為了緊縛,手是沒有多大力氣的,把緊縛套收緊繩的繩端掛在某個地方,往外掙繩子,配合著把手往下掙(收緊緊縛 套)往上掙(收緊收緊繩)反弓身子(效果更好)。
好了,放鬆一下試試,放鬆不了了,雙手已經被緊緊的高高吊在背後,雙手就像被緊緊焊死在背後 一樣,一動不能動,還會不由自主的握拳,只有兩臂還能微微動動。
要想兩臂也不能動,請繼續看。
第三步:第一步把繩子在身前的打結改成緊縛 套的形式,做收緊繩的那根繩頭做個死環,第二步進行完以後把死環掛在某個地方拉緊就行了,也可以另外做個大緊縛套套在身上,最後收緊它。
這三步 全完成後,你會發現,只有手指還能動彈,它的作用就是拉開緊縛套的活扣繩環頭。
說起來復雜,總結一下是很簡單的,無論是材料,還是准備工 作,還是綁縛過程。

配合其它玩就隨意啦,口塞或是綁腿等等都隨意,事先捆好腿要注意,在捆綁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因為你的移動全靠蹦(跳)了,大家知道手腳都被綁著摔倒 是站不起來的,再是容易摔傷(除非你家地上全是墊子)。
喜歡玩時間鎖的把緊縛套改成死扣把刀子弄個鎖就行了。
千變萬化多了依個人愛 好,前提是安全。
第二種
先用絲襪把嘴巴塞住。然後綁腳腕
先用絲襪(褲襪)的一邊在一隻腳上饒一圈,拉緊,再打個活結,然後拉到另一隻腳上繞個圈,再打上個活結,並把腳並籠,絲襪有多緊拉多緊,反正不會疼。
然後用剩下的絲襪圍著兩只腳饒,再次強調,要拉緊。一邊用完了用另一邊饒,最後剩下絲襪的臀部,用那裡和之前打的活結打死結。
綁完腳腕,在小腿最上方、大腿中部用同樣方法綁一次(說到這樣也應該懂了吧)
然後是綁手
把5米長的繩子(如果你怕疼,用棉繩子比較好)中心對折,然後把繩子的頭和尾用小結綁一起。繩子成圈形。然後量下你兩只手腕的腕圍(是兩手合一起量,不是一手+另一手)然後中端打個活扣(口徑和剛剛量的一樣)。把繩子掛在脖子上,然後兩半交叉放開。右手繞繩子。另一隻手也一樣。繞好後把雙手都伸入繩扣里,就行了。
說這么詳細應該懂了吧

自縛解縛例案

**** 例案1 ****

四馬倒躦蹄懸吊縛

環境布置:
2m高人字梯放在距窗檯1.5m處;長2m、Φ≥60mm木棍或竹棍1根,一頭搭在鋼窗的上透氣窗上,一頭固定在人字梯上;取1塊寬約600mm、長約900mm、厚些的木板,木板寬頭的一側兩邊各擰進一個羊眼圈穿過麻繩,並將麻繩固定在鋼窗的下掛鉤上(此時要能使木板側掛在窗檯下);將電熱松脫器設定好(開關和上既通電,通電5分鍾停電)固定掛在木棍某適當處(千萬不能脫落),拉線開關接通電源,此時開關在斷電位置;將一指粗麻繩系在木棍上,在一股麻繩近木棍處挽個活結,把電熱松脫器烙鐵頭穿過活結綳緊後,雙股垂下(麻繩垂直落下後其水平距離距窗檯沿700 mm);把木板水平放在窗檯上(搭接100 mm)另一頭用垂下的雙股麻繩吊穩(麻繩呈△狀),保持木板大致水平(麻繩吊起頭略高100 mm);將備好的鯉魚鉗松脫器掛在木板中心上方的木棍上,鉗口下掛單繩收緊環,在人字梯適當處掛一鐵環,鯉魚鉗松脫器塑料瓶口細繩(長繩)穿過鐵環,在穿過鐵環的細繩上栓一啞鈴(近距鐵環、遠離地面);拉好窗簾,吊好的木板下鋪一席夢斯單人床墊。窗檯高要在900 mm以上。
自縛:
跪在木板上,將做好的2個手腕腳踝套首先套在腳踝上,把電熱松脫器拉線開關的拉線和收緊環的收緊繩分別夾在左右腳趾上,拉下收緊環的牽拉繩套並挽成繩圈,一並圈住2個手腕腳踝套,然後雙手背在背後,左手伸進左腳踝上的手腕腳踝套里、右手伸進右腳踝上的手腕腳踝套里(反向進,即手在腳踝方向伸向腿肚方向),雙手拉拽收緊環的收緊繩使牽拉繩被拉拽到拽不動為止(牽拉繩就是吊繩,此時收緊環牽拉繩的繩圈已將2個手腕腳踝套在兩手腕腳踝中間部位圈在一起),拉下電熱松脫器拉線開關的拉線(通電),吊木板的麻繩被燒斷,木板一頭脫落到窗檯側,人隨木板脫落而墜落,吊繩徹底收緊,雙繩圈的作用下使兩個已套住手腕腳踝的手腕腳踝套在8字中間部位被攏合在一起,形成雙手雙腳被反綁在一起倒吊起來的姿勢,即四馬倒躦蹄。如嫌簡單,可提前將上身龜甲縛或提前自縛跨四(雙)繩丁字褲及8字捆乳乳罩(跨繩丁字褲和8字捆乳乳罩配套使用時,可在跨繩丁字褲前繩結處留有餘繩,余繩穿過8字捆乳乳罩勒緊乳房再交叉分開到腰兩側的麻繩,勒緊後在臍上部位連接打結)。
解縛:
待設定的時間到,塑料瓶內冰融化,啞鈴下墜拉動細繩,鉗口鐵環脫落,人也跌落在席夢斯床墊上,既可解縛。

**** 例案2 ****

屈膝直體半懸吊縛

環境布置:
在床頭中間豎立一高2m、Φ≥60mm木棍或竹棍(下頭抵地面)固定住,將鯉魚鉗松脫器裝備好懸掛在棍的上端;同樣在床頭的一側再立一略細些的等高木棍或竹棍固定住,上端系一鐵環,鯉魚鉗松脫器塑料瓶口細繩(長繩)沿水平方向穿過鐵環,然後在穿過鐵環的細繩上栓一啞鈴(近距鐵環、遠離地面);取3米長小指粗麻繩一根穿過鯉魚鉗松脫器鉗口的鐵環,麻繩兩頭系在一起(繩結近距鐵環、遠離床頭)。
自縛:
先縛好跨繩丁字褲(最好選跨四繩丁字褲,丁字褲前面打結後的兩繩頭要各留1m餘量),乳房縛8字捆乳乳罩(以上也可採用龜甲縛);雙腿採用屈膝並縛或屈膝分縛,然後挪到床頭中間木棍下背部能貼到豎棍位置;拿床頭邊提前放好的小指粗麻繩(長約10m),取中搭在背後,經左右腋下繞上臂上部返到背後,交叉後再過左右腋下順肩窩上抹到脖頸後,麻繩還順肩窩返回抹下,過腋下繞上臂兩周到背後,麻繩再度在背後交叉,自上臂下部外側返到前面系緊打死結;丁字褲前面打結後的兩繩頭分別穿過前面8字捆乳乳罩腰側繩,左右交叉後穿過上臂下部內側所有綁繩,再自上臂下部內側返到前面打結系死;將鯉魚鉗松脫器鉗口鐵環垂下的繩套貼背後自上而下穿過背後的繩索(不包括脖頸後的繩索,此動作很困難),雙手轉到背後,將穿過來的繩套纏繞在右肘腕上(松曠些),左手搭在右肘腕上,左手以右肘腕為中心、反右肘腕靠左的繩繞方向環繞,每環繞一周左手別過右肘靠右的繩一次,一直到靠右的繩別完,此時雙腕被纏繞的繩套綁在一起;身體全力前傾,被捆綁的雙腿努力的挪向床頭(較困難);因重力鯉魚鉗松脫器鉗口鐵環垂下的繩套收緊,致使雙肘腕被綁緊,同時背後的繩索收緊致使雙臂向後收攏,也使丁字褲跨下繩和8字捆乳乳罩收緊。此姿勢形成半吊綁,松脫器鉗口不開解縛無望。
解縛:
待設定的時間到,塑料瓶內冰融化,啞鈴下墜拉動細繩,鉗口鐵環脫落可解縛。

**** 例案3 ****

屈膝直體反懸吊縛

環境布置:
同例案1的環境布置,所不同的是單繩收緊環改為分繩收緊環,收緊環的牽拉繩端系一100mm繩套,並使其落到臨近木板高度。另准備一個塞口球和一個圓鑰匙環及一段醫用輸氧膠管。
自縛:
先縛好跨繩丁字褲(最好選跨四繩丁字褲,丁字褲前面打結後的兩繩頭要各留1m餘量),乳房縛8字捆乳乳罩(以上也可採用龜甲縛);跪在木板上;雙腿採用屈膝並縛或屈膝分並縛;取木板上提前放好的兩根小指粗麻繩中短的一根(長約2m),麻繩合雙股,雙繩頭端系在被屈膝捆綁著的雙腿前兩臨膝蓋處第二道麻繩圈的兩小腿中間,再將繩套(此時已為繩套,下稱吊縛繩套)穿過第一道麻繩圈,並將吊縛繩套別在臀側繩上待用;再拿床頭邊提前放好的小指粗麻繩(長約
10m),取中搭在背後,經左右腋下繞上臂上部返到背後,交叉後再過左右腋下順肩窩上抹到脖頸後,麻繩還順肩窩返回抹下,過腋下繞上臂兩周到背後,麻繩再度在背後交叉,自上臂下部外側返到前面系緊打死結;丁字褲前面打結後的兩繩頭分別穿過前面8字捆乳乳罩腰側繩,左右交叉後穿過上臂下部內側所有綁繩,再自上臂下部內側返到前面打結系死;用塞口球把嘴堵上並把塞口球固定帶系在腦後,將醫用輸氧膠管穿在圓鑰匙環上(雙股),醫用輸氧膠管另一端穿過系在腦後塞口球固定帶(圓鑰匙環到塞口球固定帶的距離為300mm左右),收緊繩穿過圓鑰匙環;俯卧在木板上;將電熱松脫器拉線開關的拉線和收緊環的收緊繩分別別在背後的綁繩上;將臀側別著的吊縛繩套拿下先穿過牽拉繩繩套,再貼背後自上而下穿過背後的繩索(不包括脖頸後的繩索,此動作很困難),雙手轉到背後,將穿過來的吊縛繩套松曠的纏繞在右肘腕上,左手搭在右肘腕上,左手以右肘腕為中心、反靠左的繩繞方向環繞,每環繞一周左手別過靠右的繩一次,一直到靠右的繩別完,雙腕被纏繞的吊縛繩套綁在一起;拉拽收緊環的收緊繩使牽拉繩被拉拽到拽不動為止(牽拉繩就是吊繩);拉下電熱松脫器拉線開關的拉線(通電),吊木板的麻繩被燒斷,木板一頭脫落到窗檯側,人隨木板脫落而墜落,吊繩拉動吊縛繩套收緊,致使雙肘腕被綁緊,同時背後的繩索收緊致使雙臂向後收攏,也使丁字褲跨下繩和8字捆乳乳罩收緊,尤其是吊繩拉動吊縛繩套收緊使懸吊人呈「〉」狀、吊縛繩套呈「^」狀,堵嘴的塞口球在醫用輸氧膠管的作用下使頭部向後揚起,狀態十分慘烈。
解縛:
待設定的時間到,塑料瓶內冰融化,啞鈴下墜拉動細繩,鉗口鐵環脫落,人也跌落在席夢斯床墊上,既可解縛。

自縛、脫縛及其器具(續:直體卧縛)
**** 例案4 ****

直體卧縛1

環境布置:
備高2m、Φ≥60mm木棍或竹棍一根,30-40公分高木凳1把
自縛:
先縛好跨繩丁字褲(最好選跨四繩丁字褲,丁字褲前面打結後的兩繩頭要各留1m餘量),乳房縛8字捆乳乳罩;雙腿直式並縛〖略有變化:①「在繩一頭1.5米處打折,在打折10公分處用一細繩環繞數匝系緊(使粗麻繩打折處形成一繩套)」,變為:在繩一頭1.6米處打折,在打折15公分處用一細繩環繞數匝系緊(使粗麻繩打折處形成第一個繩套),再在該繩套上邊10公分處再次用細繩環繞數匝系緊,形成第二個繩套;②「雙腿並攏把繩套套進雙腳腳姆趾」變為:雙腿並攏把第二個繩套套進雙腳腳姆趾,第一個繩套在腳底面〗;在腳踝略上處另系一指粗繩索;將木棍一頭穿過腳底面雙腳腳姆趾下的第一個繩套約20-30公分,木棍別往腿後,人坐在木棍上,此時雙腳以盡量伸直貼近木棍;取在腳踝略上處另系的繩索把雙腿至腰臀(腳踝略上、膝蓋上下、大腿中部、腹股溝部位及小腹部五個部位)緊緊捆在木棍上,繩索在臍部打結;另取一指粗繩索,繩短頭穿過打結的繩索、跨繩丁字褲的臍部丁字繩結,再穿過8字捆乳乳罩腰側繩後,返到臍部打結的繩索處系牢;俯卧,繩長頭經左腰側到後背在經右頸側返胸前,再過胸前斜抹到腰左側經後背到腰右側,經前繞一圈再到腰右側,繩索再在胸前斜抹經左頸側到後背,繩索再從後背到右腰側前返到短繩頭處打結(經頸後、背後的繩索都要走木棍外,);此時整個軀干已全部牢牢地捆在木棍上,人翻身都很困難,堅持著用雙臂支撐起被捆綁的軀干,把木凳墊在頭頂的木棍下;用塞口球把嘴堵上並把塞口球固定帶系在腦後,同時和木棍緊緊系在一起;取一根小手指粗的麻繩做一手腕套,其長度要求是:手腕套套在右肘腕後,右手貼背後腰部與木棍之間穿過,手腕套再在木棍外部過木棍套在右手腕上,左手在背後穿右手腕部手腕套,亦貼背後腰部與木棍之間穿過,再穿過右肘處的手腕套且有一定餘量為限;取單繩收緊環將系雙環的麻繩系在冰鎖繩套上,再將冰鎖固定在臀部的木棍處;再取一根小手指粗的麻繩,取中搭在背後(木棍外),麻繩經兩腋下到前順兩肩上抹到頸後,取一Ф50mm鋼環,麻繩倆頭交叉穿過鋼環(木棍外操作)後,自頸兩側返到前面交叉,再經兩腋下到後,在左右上臂各纏繞3圈系死;將收緊環牽拉繩套穿過頸後鋼環後松別到背後腰部麻繩上,收緊繩別在腰後側麻繩上(不能脫落);上臂系死後的麻繩在兩上臂有活動餘量前提下在背後穿過牽拉繩套後系在一起(下稱連臂繩);手腕套套在右肘腕,右手貼背後腰部與木棍之間穿過後,手腕套穿過牽拉繩和連臂繩之間,再把手腕套在木棍外部過木棍套在右手腕上,左手在背後穿過右手腕部手腕套,亦貼背後腰部與木棍之間穿過,再穿過右肘處的手腕套;最後是用手拉拽收緊繩,要一直拉拽到收緊繩拉拽不動為止,此時,牽拉繩的收緊使兩臂向後收攏,同時手腕套也收緊;如此,自縛人已經牢牢的捆綁在木棍上,軀干及四肢(包括肩部)每個關節都已經固定,想稍微的扭動一下都是妄想。
解縛:
待設定的時間到,冰鎖內的冰融化後,冰鎖繩套脫出,收緊環失去作用實時解縛。
其它變種:
① 如軀干採取龜甲縛的變種。先進行龜甲縛的前一小部分,即:繩子由前向後從兩腿間穿過,讓胯下繩緊緊地嵌入陰唇內,再順臀溝拉胯下繩到背後,暫停;再按直體卧縛1,從雙腿直式並縛起到把雙腿至腰臀(腳踝略上、膝蓋上下、大腿中部、腹股溝部位及小腹部五個部位)緊緊捆在木棍上,繩索在臍部打結止,都與直體卧縛1同。接著進行龜甲縛的後一部分,此時木棍與軀干都要縛在龜甲縛內;此時,整個軀干已全部牢牢地捆在木棍上,後面的自縛同直體卧縛1。此變種也可稱直體卧縛2。
② 如自縛環境中的床是高鋼架床的變種。高鋼架床床頭、床尾繫上麻繩,當木棍穿過腳底面繩套後,木棍的腳端系在床尾麻繩上,待軀干捆綁完畢,軀體旋轉,使腳端木棍上的麻繩纏繞於木棍上,同時腳端逐漸離開床面,一直旋轉到你滿意的高度位置為止;而後,堅持著用雙臂支撐起被捆綁的軀干,把木凳墊在頭頂的木棍下,將床頭端的麻繩也纏繞於木棍上(一定要與腳端麻繩纏繞反向),系牢;將木凳撤出,自縛人此時已經水平懸起;其它不變。此變種也可稱直體卧縛3。

自縛、脫縛及其器具(續2:直體立縛)

**** 例案5 ****

直體立縛

環境布置:
備高度≥身高+300mm、Φ≥60mm木棍或竹棍一根,辦公桌一個;門框上框水平鑽一Φ11mm透孔並穿過一根Φ10mm鋼棍,麻繩繞鋼棍兩端,在門框上框形成一個麻繩套;約3米長的指粗麻繩穿過繩套,在一端挽個活套;辦公桌移到距門約半米處,將麻繩兩端及木棍放於辦公桌上備用。
自縛:
直體立縛與直體卧縛相象,應為直體卧縛的變種,因體態的變化而單列。全部自縛方法都與直體卧縛同,只是自縛是在辦公桌上進行,自縛時腳向門方。當自縛到把雙腿至腰臀緊緊捆在木棍上後,取穿過門框的麻繩的繩兩端,將有活套的繩端牢牢套在木棍頂部下約70公分處,拉拽麻繩另一端,使木棍逐漸豎起到與地面垂直,將麻繩系牢固,此時自縛人身體自腰部以下隨著木棍豎起成直立狀,上身仍伏在桌面上;努力將上身抬起,另取一指粗繩索繼續按直體卧縛方法自縛。
解縛:
同直體卧縛。
自縛、脫縛及其器具(續3:直體立吊屈膝縛)

**** 例案6 ****

直體立吊屈膝縛

環境布置:
10個小鑰匙環分別栓上一根長約15公分的細麻繩,長約40-50公分半指粗麻繩一根,兩繩頭分別栓牢一個鑰匙環;高度略高於門框、Φ≥60mm木棍或竹棍一根,辦公桌一張;想辦法將木棍牢固的垂直固定在門框中央(下稱:木柱),木柱頂端掛指甲刀松脫器(刀口向上)兩個,下分別連輕型單繩收緊環,辦公桌移到距門約半米處,一應自縛用具、麻繩等都放於辦公桌上。
自縛:
先縛好跨繩丁字褲(最好選跨四繩丁字褲,丁字褲前面打結後的兩繩頭要各留1m餘量),乳房縛8字捆乳乳罩;取兩根約1.5米長的指粗麻繩,在兩腳踝各系一根(腳踝要多纏繞幾圈),另一頭分別別掛在跨繩丁字褲腰間的麻繩上;把10個栓上小鑰匙環的細麻繩緊緊縛在10個腳趾上(小鑰匙環在腳底面);取兩頭栓鑰匙環的短繩,用一細麻繩穿過短繩的鑰匙環再穿過大腳趾底小鑰匙環後,再穿回短繩的鑰匙環,然後再穿過二腳趾底小鑰匙環,並再穿回短繩的鑰匙環,依此漸進,五個腳趾的小鑰匙環經細麻繩的穿繞分別和短繩的鑰匙環連在一起(將細麻繩的兩繩頭也系在一起);背貼木柱跪好,木柱在兩小腿之間,先將一輕型單繩收緊環(下稱B收緊環、另一個稱A收緊環,連接B收緊環的指甲刀松脫器不帶拉拽鐵絲環的細繩)的牽拉繩套拽下,將兩頭栓鑰匙環的短繩穿過該套;再按上述方法將短繩另一端鑰匙環與另一腳的五個腳趾的小鑰匙環系好,站起(背靠木柱);再取指粗麻繩一根,取中,在木柱外側、臀部腿根分叉高度由兩側貼大腿上部纏繞兩周到木柱外,左繩經木柱右側、右繩經木柱左側自腿叉到腿前;兩麻繩合並順腿根穿過腿根處纏繞的麻繩圈後,再順原路返回木柱後,勒緊;麻繩再分木柱兩側穿過臀部腿根處纏繞的麻繩圈後,再次自腿叉到腿前,穿過腿根處纏繞的麻繩圈勒緊系死;再按此辦法將膝蓋上部捆綁好;在捆綁固定大腿時要注意,不要把貼腿兩側別在跨繩丁字褲腰間的麻繩捆綁上;上身俯卧在桌面上,拉拽B收緊環的收緊繩,雙腳腳趾受到B收緊環牽拉繩套向上的牽拉,使小腿、腳掌向後彎回大腿後,到拉拽不動為止;取別在跨繩丁字褲腰間的麻繩在腳踝外側交叉,左繩經右腳踝外側、右繩經左腳踝外側返到大腿前,再分別環繞臀腰部一圈(同時把B收緊環牽拉繩套圈在繩圈內)勒緊系死;把上身按直體卧縛方法捆綁固定在木柱上(此步很困難,暫不捆綁上臂);將冰鎖固定在肩後與木柱之間,把連著A收緊環指甲刀松脫器的拉繩系在冰鎖繩套上(冰鎖到指甲刀松脫器之間的拉繩稍松曠即可),另一端別在腰側捆綁後手能夠到處;還是按直體卧縛方法捆綁上臂及塞口球(頭發如長應把頭發綁上細繩後捆綁在木柱上),以完成最後捆綁。如此,人整個懸掛捆綁在木柱上,一動不能動。
解縛:
待設定的時間到,冰鎖內的冰融化後,手拉拽別在腰側的指甲刀松脫器的拉繩,拉繩連同冰鎖繩套脫出冰鎖,指甲刀松脫器刀口張開,A收緊環脫落,實時解縛。
其它:
軀干也可採取龜甲縛,其自縛方法參考直體卧縛2。
自縛中如何把自己的雙手綁在背後(自縛、脫縛及其器具 續4)

自縛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緊緊捆綁自己的雙手在背後。捆綁雙手在背後一般是自縛中的最後環節,其基本要求是:即能捆緊自己的雙手又要能自己松綁,松綁要相當困難,松綁即要費時又要費力,但是在吃盡苦頭後千萬要能自我松綁。這里有兩個方法:
1.利用收緊環或重力自縛雙手。其使用前面已有例案,不再累敘;
2.無助自縛雙手。不論怎麼自縛,捆綁雙手是自縛中的最後環節,要利用繩套把雙手縛住。以五花大綁為例:
① 預留繩套法:麻繩折中,在近1米處打結,形成長約1米的繩套,折中打的繩結連繩套搭在脖頸後,麻繩順兩肩窩抹下,經左右腋下繞上臂兩圈返到背後,交叉右繩掛左臂、左繩掛右臂,麻繩再度在背後交叉,自上臂下部外側返到前面系緊打死結;將繩套緊貼脊樑溝穿過後背所有的麻繩,雙手轉到背後,將穿過來的繩套纏繞在右肘腕上(不要太松),左手搭在右肘腕上,左手以右肘腕為中心、反右肘腕靠左的繩繞方向環繞,每環繞一周左手別過右肘靠右的繩一次,一直到靠右的繩別完,此時雙腕被纏繞的繩套綁在一起。在雙腕被纏繞時,最後一、兩圈要求左手相當難別過右肘靠右的繩,此時兩臂要極力後收,同時兩手肘下壓繩套,繩套有餘量後即可使左手別過右肘靠右的繩,兩臂放鬆雙手就被緊緊的捆綁在背後。松綁時很困難,必要時可預備好割麻繩的小刀。
② 後做繩套法:麻繩折中搭在脖頸後,順兩肩窩抹下,經左右腋下繞上臂兩圈返到背後,交叉右繩掛左臂、左繩掛右臂,麻繩再度在背後交叉,自上臂下部內側返到前面,兩繩在胸前交叉(此時兩麻繩頭應各有1米左右的餘量),並將兩麻繩頭系在一起形成繩套,繩套自頸兩側到背後,緊貼脊樑溝穿過後背所有的麻繩,雙手轉到背後,將穿過來的繩套纏繞在右肘腕上(不要太松),左手搭在右肘腕上,左手以右肘腕為中心、反右肘腕靠左的繩繞方向環繞,每環繞一周左手別過右肘靠右的繩一次,一直到靠右的繩別完,此時雙腕被纏繞的繩套綁在一起。在雙腕被纏繞時,最後一、兩圈要求左手相當難別過右肘靠右的繩,此時兩臂要極力後收,同時兩手肘下壓繩套,繩套有餘量後即可使左手別過右肘靠右的繩,兩臂放鬆雙手就被緊緊的捆綁在背後。松綁時很困難,必要時可預備好割麻繩的小刀。

兩個最簡單的自縛小知識:
1.備Φ10-15mm(Φ視要燒斷的繩索而定)長200-300mm長瓷管一根(下稱A管),在一端20mm處對鑽兩孔(能過電線);Φ能套上A管、長略小於A管的瓷管一根(下稱B管);100mm長一段電阻絲(電爐絲)折成U形彎;雙股電源線長度適量;石棉布適量。將雙股電源線的一端剝去絕緣層(長20mm),從A管未有孔端穿入、兩線頭分別從A管另一端兩孔穿出(剝去絕緣層部分都要穿出)分別與U形電阻絲的兩頭連接,U形電阻絲彎頭朝A管外端(露在A管外15-20mm)、電源線朝A管里端理順好,將B管套入A管(A、B兩管要牢固固定);在將石棉布包在B管外(尤其是露出電阻絲一端)以隔熱,電源線另一端接電源插座,一個電脫縛器做好了。使用方法:與電計時器配套使用。電脫縛器電源插座插入電計時器,停電時間自定,通電時間要小於30秒,電計時器設定順序是先停電後通電。麻繩穿過電阻絲,設定時間到,電阻絲燒斷麻繩。此方法要注意安全。
2.取近1米長一段麻繩,兩繩頭分別系在兩手腕上(要系牢,不能在手腕上轉動),系牢後將麻繩纏繞在一手腕(要特松曠),將另一手腕穿過纏繞的麻繩圈(穿過一股麻繩圈,近雙手腕的那一股),兩手相互環繞,雙手就會牢牢捆綁在一起。

閱讀全文

與腳底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