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經有過與你一樣的困惑。所以感同身受,欣賞你的好學和上進精神!一點經驗供你參考,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老師的!支持你……
如何教好一年級孩子學好語文
一年級是學生學習的起步,可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孩子許多行為習慣的養成都在此時。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有待於我們教師去引導,去發現,才能勾畫出宏偉的藍圖。由剛剛入學時a、o、e都不認識的孩子,到一學期後,既能讀書又能寫字甚至都能寫小文章的小學生,一年級老師的功勞可謂大。那麼如何讓每一個孩子學好語文,通過這半年對冀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的教學,我感觸教深。
一、打實拼音基礎
拼音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它同傳統教學一樣但又區別與傳統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做到正確拼讀音節,並不要求會默寫,不等於拼音教學可以放鬆,因為拼音是學生今後識字的一種重要手段。如果拼音學不好,那麼學生今後學語文就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如何學好拼音呢?除了要學好聲母韻母外,還要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組織這樣的小游戲:讓學生准備聲母韻母卡片,小組做拼讀練習。久而久之,拼讀就會成為一種能力,可以說這是學好語文的第一步。
二、識字教學結合語境、抓反復
冀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冊識字量加大,要求學生會認的字356個,識字量加大,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有些字含義不太具體,有些太抽象,學生不易理解,記起來更是難。因此在教學中,把識字教學放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學習,除了讓學生採用自己的好方法如抓字形、編兒歌、猜字謎等方法記字形外我還把字組成詞語或句子,讓學生反復讀,以達到加深印象,記憶字音的目的。另外,根據學生的愛遺忘的特點,我勤復習、抓反復,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三、用好《寫字》書,讓學生寫好字
寫字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一環。一年級可以說是影響學生寫字好壞的關鍵時期。每次寫字之前,我都先讓學生觀察、分析字形再書寫,我們的教材每課之後都有寫一寫,並且配有《寫字》書,這樣每課教學之後,及時完成《寫字》書,教師認真批閱、指導,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很容易養成。
四、把課文還給學生
剛剛拿到語文課本一翻,我大吃一驚,怎麼全是新課文?細細一看,我發現它全是從兒童的角度來編排的。不用說是學生,就連我還沒有上學的女兒都十分喜歡翻看。既然學生這樣喜歡,我們何不把它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學呢?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讓學生自己去讀
本冊教材課文選編的內容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適合兒童的語言特點。因此,我總是讓學生自己去說,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個性。如42頁《跳繩歌》有些學生自己就能夠邊跳邊讀,以跳繩的節奏讀出此兒歌,真可謂恰倒好處。又如93頁《小動物怎樣叫》一文,我還沒說許多學生就能惟妙惟肖地讀出各種小動物的叫聲。難道這還用我們去教嗎?
2.讓學生大膽去問
在以往幾年的語文教學中,我經常這樣抱怨,學生不會提問題,因為不會提問題,所以他也就不想著去解決問題。因此每次有領導聽課,效果總是另我不太滿意。可是通過一年級近半個學期的教學,我發現學生不僅會提問,而且還很有深度。如我在教學《樹和喜鵲》這一課時,在學生充分自瀆的基礎上,我設置了這樣的環節,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提問:「我不明白鄰居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樹很孤單?」「為什麼喜鵲很孤單?」……還有一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第一隻喜鵲是從那裡來的?」難道此時我還能說學生不會提問嗎?還會說他們沒有認真思考嗎?在以後的教學中,學生還向我提出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問題,為學生學習語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讓學生大膽去說
「說」是語文的一項重要基本功。一年級的「說」也是為今後的寫打基礎。我注意在每課的教學中都給學生創創設這樣的環節,以培養他們說的能力。如在教學《心裡的世界》一課中,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一棵小草、一朵鮮花,你會想到什麼?在《太陽的香氣》一課,我安排了這樣的活動:你聞到過太陽的香氣嗎?同學之間相互說一說。在教學《自己去吧》一課時,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活動:你能編一個這樣的故事嗎?……在這樣的活動中,既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教他們學習語文,要注意方方面面,不僅要教會知識,還要培養能力,而且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只是我個人的點滴體會,還有更多的好辦法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探討。
㈡ 求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方法
今天的一年級,語文學些什麼內容啊?老師以前又是怎麼學習的呢?二十年前,我上學讀書的時候,自己就是通過形象思維法,讓字母、漢字在腦中形成一個個固定的形象,從而學得輕松,又記得牢固。
如果我記得沒錯,小學一年級,語文從漢語拼音學起,一個個字母,以前的課本上都配有圖像。b 是一個收音機,p 是潑水的盆子和潑過來的水,m 是捉迷藏的玻璃門,f 就好像只有一個佛像……
小學一年級,關鍵還是把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教給大家。生活中我們腦子里保存的都是形象、圖像。把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讓大家輕松入門,學得牢固,也就是老師的責任。
問路指路,也就是形象的例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別人給我們指明一條路線,光說第幾個路口左轉右轉,我們很難得到形象記得清晰。所以還要說清楚,到那個路口能夠看到什麼特徵的建築或標記,我們記住轉彎的路口就得到形象,記得方便了。
如果說我自己的方法,就是我還喜歡自己看地圖,指路就要把路名、甚至地址、門牌號碼也告訴我,我也把所有路口都串聯起來,就像火車得到軌道一樣,幾乎完全不會偏離軌道。
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知識點一定要自己理解消化以後,用自己的話語復述出來,小時候自己的描述能力不強,一年級就只能用形象了。一個個獨立的形象,我還要想辦法串聯起來,把知識點重新編組,得到思路就能夠順藤摸瓜。
如果舉例,也是初中語文老師教我們的,記住初中課文裡面的魯迅作品,老師就教給我們三句話:藤野在百草園朝花夕拾散落一地,友邦驚訝塔倒掉成二墳雜亂無章,孔乙己在故鄉看社戲和小說時不停吶喊。
利用這樣三句話,我們也正好記住,《藤野先生》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是出自《朝花夕拾》的散文;《「友邦驚訝」論》和《論雷峰塔的倒掉》都是雜文,分別出自《二心集》和《墳》;《孔乙己》和《故鄉》、《社戲》也都是出自《吶喊》的小說。
形象思緒法記英語單詞的拼寫,也是相當有名的,business生意的記法,非常形象的方式就是,公共汽車(bus)裡面(in)一隻鵝(e)與兩條蛇(ss)在談生意,這樣也是一個形象,把單詞拼寫與中文意思全部串聯起來。
舉例還是回來講講一年級正需要的,如今電腦輸入都改用字母v了,可是念「於」的韻母,在「綠」「女」裡面還是應該在「u」上面打上兩點。小學老師教給我們一些口訣,「小於見了j p x,去掉兩點還念於。」或者說「j p x,真淘氣,見了魚眼就挖去。」這都是通過生動的形象,幫助我們記住,ju(居)、qu(屈)、xu(虛)不要把 v(於)念成了u(烏)。
回答你的問題,我使用大量例子,也是為了具體化、形象化,如果還不明白,就歡迎你和我一同交流吧。QQ號我仍然是凈壇使者。盡管我不是老師,可是我自己的學習方法相當優越,幾乎哪裡學習我都能夠當助教,幫助你們教書成功,提高中國的教育水平,也是我自己認準的責任了。
㈢ 現在的小學一年級是什麼教學方式
良好學習習慣包括的內容很多,針對一年級學生而言,家長應著重幫助孩子培養以下幾個方面:
一、聽的習慣。當前我國課堂教學方式,普遍以教師講授為主。尤其是小學教育,教師講得多,而且非常具體、細致。這就要求一年級新生首先要過「聽力關」。可以說,學生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就是聽課。如果上課走神,不專心聽講,後果可想而知。因此,家長一定要對孩子進行「聽課」教育,使其充分認識「聽課」的重要性,培養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二、講的習慣。由於部分家長和老師不重視幼兒「講話」能力的開發,很多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低下,不能完整、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心理封閉。我國教育學家段力佩早在50年代就提倡學生「讀讀、議議、練練」,最後落實到「講講」上的「八字教學法」。家長應該注重孩子「講話」能力的培養。在家時應該為孩子多創造一些說話的機會,不僅鼓勵孩子多說話,多表達,最好制定出專門和孩子交流的固定而具體的時間。千萬不能拒絕孩子,尤其是孩子想和你說話的時候,不管大人多忙,都要停下手頭的工作,認真聽孩子說。這也是鼓勵孩子「講」的積極、有效的措施之一。
三、看的習慣。這里我所強調的「看」,主要是指「看書」。現在的孩子看電視時間過多,必須加以限制;同時,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書本上來。家長要引導孩子自己看書,除了對課本進行正常的預習、復習外,還要擴大孩子的閱讀面。這些我們開學一直在做,家長也能給孩子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心理特點的圖文並茂的讀物,比如童話故事、科學畫報等。在學校里我看到了,這樣能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時,間接地培養學習興趣。
四、做的習慣。盡管現在各學校都在努力減輕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但適度的作業是必須的。通過作業,可以及時了解、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嚴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不能養成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聽音樂或者吃東西的壞毛病。作業要干凈整潔,字跡要清晰工整。孩子作業出現錯誤是正常的,家長切忌不要替孩子檢查,而是引導孩子自查,及時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
當然,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孩子長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家長耐心的配合、有意識的訓練和強化。一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就會發現,孩子學習是件很輕松的事情。
㈣ 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數學教育措施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引導和訓練學生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受益。在課前課後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聽講和認真作業的好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如果能長期堅持,養成習慣,這就形成了良好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
2.學生學習的常規的培養和訓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從擺放學慣用品起,怎樣聽講、怎樣書寫、怎樣記作業,以及的簡單的檢驗作業的方法等都是學習習慣的內容。課堂上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後的學習中仍應充分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是要注意根據一年級孩子年齡特徵,設計一些孩子感興趣的環節,如游戲,故事,比賽等,注意從生活中找素材,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教學中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發展學生的數感和初步的空間觀念。通過提供具體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教師培養學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興趣,也就是學生求知慾,只有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才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計算能力是由教師的反復訓練和學生自身的刻苦練習,長期積累而成的。
各種各類練習也為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加上我們這里的學生的特殊情況,基礎比較差,平時必須加強口算訓練,為提高學生基本的計算能力打好基礎。我將堅持每天課前三分鍾口算練習,並且對學生的口算練習進行認真地批改,有錯及時讓學生訂正。這樣堅持練習,日積月累,我想是一定能成功的。另外,結合教材補充一些必要的計算練習。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每天補充一些必要的計算練習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或者是各類基本計算練習和一些基本的有一定思維性的計算
<一>做練習、寫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
環節。
(1)、發現困難生要及時幫助,利用各種形式激發興趣。 (2)、積極開發學生對學習興趣,利用情境培養學習數學的願望。 (3)、鼓勵學生多提問,多發言,對優秀的表現要及時表揚,利用獎章制度樹立班級學習榜樣,結合班級的評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注重作業設計。
精心設計每一課時的作業,才能盡可能地發揮作業的最佳作用,達到教學的目的。作業不隨意,應該結合當天的內容,對內容進行選擇,不布置課堂上做過的作業,對布置的作業一定要精批細改,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這樣才能達到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如果我們有強烈的責任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愛好,優化課堂教育教學方法,我相信數學教學質量一定會逐步提高的。
㈤ 一年級統計有哪些教學方法
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教師使用最廣泛、最基本的信息載體。課專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屬性語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培養良好的情感。教師採用各種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變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是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一項根本任務。
㈥ 一年級語文教學多採用什麼教學方法
你好,一年級語文可以採用動靜結合的教學方法。
因為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專,集中屬精力的時間比較少。
你可以把知識點用動畫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通過這種動靜結合的方式就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㈦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年級我沒有教過,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以下是一些我了解的方法,僅供參考:
圖畫法
圈點勾畫法
朗讀法、領讀法
放飛想像法
場景演示法
帶領體驗法
......
還有其他種類的分法
1.小組討論法
2.分組競賽法
3.場景參與法
4.......
好吧!打了這么多字,望採納!
㈧ 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正常的有以下幾種
1,順向引導思維
2,利用實物指引
3,數字象形
我就經常用這幾種方法,現在的孩子都聰明的很,這幾個就行了。
最主要的就是要耐心
㈨ 淺談如何進行一年級的組織教學
如何組織好一年級課堂教學
張任妹
【引 言】又是一年開學時,對於一年級老師來說,第一周是最艱苦、最困難的一個時期。面對一個班三四十個剛從幼兒園出來的孩子,「怎樣才能有效地進行課堂組織,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就成了擺在很多一年級老師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摘 要】組織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運用適當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建立良好課堂秩序,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一系列工作。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任何一堂課都要以組織教學開始,並貫穿於一節課的始終,特別是小學一年級教學,由於這些學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還較弱,組織教學就越發顯的重要,那麼如何組織好一年級課堂教學呢?其實,只要摸清了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再對症下葯,那麼上起課來也就輕松多了。
【關鍵詞】課堂組織教學;有效的方法和建議
一年級學生課堂表現可謂是千姿百態:同樣是聽課,認真的學生坐得端端正正的,還不時舉起小手說說自己的見解;而頑皮一點的學生,有的跪在椅子上聽課,有的趴在桌子上聽課,有的在地下亂跑,還有的乾脆不理睬你,你上你的課,我講我的話,我行我素??對於剛踏進小學校門的一年級新生,沒有上課的概念,不知道上課該做什麼或者根本管不住自己。一個橡皮擦可以入迷地玩上十幾分鍾;自己再熟悉不過的一根手指頭也能看上半天;一張小嘴小鳥似的說個不停;不時有人告狀,一雙企盼的小眼睛望著老師,巴不得老師趕快批評那個同學?? 如何去教育這些孩子們呢?我覺得組織課堂教學尤為重要。那麼什麼是組織教學呢?我認為組織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運用適當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建立良好課堂秩序,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一系列工作。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任何一堂課都要以組織教學開始,並貫穿於一節課的始終,特別是小學一年級教學,由於這些學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還較弱,組織教學就越發顯的重要,那麼如何組織好一年級課堂教學呢?其實,只要摸清了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再對症下葯,那麼上起課來也就輕松多了。我從事一年級教學工作也有半年了,現在我就把這半年來對一年級有序、有效地組織教學的幾點粗淺的經驗和大家一起探討。
一、把愛獻給學生
小朋友進入學校就等於步入了人生求學的第一站,他們好比一株株嬌嫩的花枝,需要用愛心精心地培育。一個教師要帶好這些孩子,首先就要當個好媽媽,要像他們的媽媽一樣愛他們。近年來,學生隊伍中又多了一個龐大的群體——-留守兒童,他們的境遇有時比單親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們是那樣的孤獨,那樣的無助,每當想到這樣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總是對他們多用一份心思,讓他們感受到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溫暖。古人雲:「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愛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們同樣對老師充滿愛,就會心甘情願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要讓每個學生充分感受到愛和尊重,對學生賦予期待,讓每個學生體驗滿足和成功的喜悅。
二、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耳朵最靈,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得到獎品多。」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三、制定口號,抓課堂常規(見附頁)
學生剛入學時,沒有一點規矩,大喊大叫,又打又鬧。這時,為了能讓學生盡快地安靜下來,可以制訂一些口號來約束他們的行為,同時也可以在上課時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如:在學生亂說話時,老師說:「小嘴巴」,學生接:「不說話」;在學生坐姿不正確時,老師說:「一、二、三」,學生接:「坐端正」;想讓學生看黑板認真聽講時,老師說:「眼睛」,學生接:「看前方」;當站隊時老師說:「三、二、一」,學生接:「站整齊」。這樣簡短的口號能迅速集中學生注意力。由於一年級學生注意力的持續時間較短,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安排課堂中稍作休息,在休息時可以這樣喊:「哆來咪」,學生接:「我休
息」。這樣的口號喊起來,不但班內課堂紀律大有好轉,就連課堂教學效果都有明顯的提高。
四、樹榜樣,抓典型
一年級學生特別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表揚、稱贊和鼓勵。老師一句「你真棒」比媽媽買的糖還要甜。所以,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就在孩子們表現不好或課上亂說話時,尋找班內做得最好的同學,適時地進行表揚,說:「××同學坐得最端正,聽得最認真了。」話音剛落,只見同學們就齊刷刷地坐好了,如果這時
㈩ 小學一年級的生字教學方法
小學一年級的生字教學方法:
1、運用形聲字的構字原理;
2、引入字謎,增強學生興趣;
3、集體編認字歌謠;
4、讀寫結合;
5、結合詞句認讀;
6、形近字比較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