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白鯨教案

白鯨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8 02:06:32

❶ 如何進行小學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

其實閱讀與寫作是相互聯系的,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乃至成長於課外。在寫作教學中,必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從低年級開始,就應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訓練和發展。
葉聖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寫東西就靠平時積累,接觸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語句也就多了,寫起來便得心應手;讀到一定程度時,更加熟悉各種表達方式,就可以作到錦上添花,把意思表達得更加圓滿,即「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然,以讀促寫是需要時間的,因為閱讀是一個採集零瓊碎玉,日積月累的漫長過程。但磨刀不誤砍柴功,厚積而後薄發正是我們語文學習的特點。因此,《語文課程標准》不僅強調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語言和習作素材的積累,而且提倡對積累的運用。而我們教師的一大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積累並使運用積累經常化、日常化,使學生掌握有效地積累和運用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積累和運用的習慣,讓學生從有意識地到自如地驅遣積累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讓學生的積累真正成為他們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他們精神家園的有機組成部分。
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穿插閱讀教學 ?
我們又應如何利用語文課文,尋找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點,很好地將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閱讀教學方面
1、讓學生充分預習,初步感知教材,預習中查找資料,弄懂字詞意思,理清文章寫作順序、主要內容,畫出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並在初讀中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課上交流、匯報。
2、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讀講,側重感受揣摩訓練。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讀、想想、演演,運用多種感觀體會語言含義,與課文情感產生共鳴,探究語言規律,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那些語句。文章這樣寫好在哪裡?你知道為什麼這樣寫?這些都讓學生自己體會出來。
3、概括文章的寫作特點。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於其他文章的個性,通過概括是對文章的整體回顧,又是為今後的寫作做好充分的鋪墊。
4、積累內化訓練。課文講完以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讀或背誦,在讀中明意,讀中感悟,讀中吸收,並把好詞、句、段,積累下來,日積月累,詞彙豐富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充實了。
5、閱讀教學後進行仿寫。說說自己在寫同類文章時,可以借鑒的地方,這是閱讀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下一步讀寫知識遷移的一個起點。 閱讀教學是教給學生方法,作文教學則是讓學生如何應用。
就拿《海燕》這篇經典的散文詩來說吧,文章里有很多生動形象的句子可以讓我們學生積累並仿寫,還有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如象徵,對比等,都可以讓學生去認真體會,慢慢消化,通過對一些字詞以及語句的理解,從而理解整篇課文的中心思想。
二、寫作教學方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指導是寫作的鑰匙,在學生寫作前,首先指導學生觀察方法。如寫人要抓住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的特點進行觀察,用人物自己的動作、語言展示人物性格;寫動物要從外形特點、生活習性、活動特點等方面進行觀察等等。通過觀察,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只有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寫出來的文章才真實、感人。
1、組織材料。
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後,要求學生圍繞中心去選材,思考選擇什麼材料才新穎而又有說服力,哪些材料需詳寫,那些需略寫,都讓學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然後說出來,讓大家評說選材有沒有說服力,幫助不切題的那些同學重新選材。這樣長期訓練,學生就知道寫文章時,要圍繞中心認真選材,避免離題。
2、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有的學生會選材,但詞彙貧乏,寫出來的文章也沒有吸引力,於是要從說話訓練做起。上課時,給學生足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運用形式多樣的方式進行說話訓練。如讓學生復述課文,在復述中得到感受,得到新知,還可以讓學生對社會現象進行評說。天天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知識,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還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注重作文的講評。
魯迅先生有一句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讓學生先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然後在講評作文時同學互評互改,最後拿出一篇典型文章同學生一同修改,使學生的文章在字、詞、句、段乃至標點上更趨完善,提高習作質量。
再拿《海燕》這篇課文來說吧,作為學生就應該把它當作一篇範文來學習,去分析體會並思考作者高爾基當時是怎樣來構思這文章的,要不斷去揣摩,這樣寫作水平才能提高。
三、在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方面:
1、在閱讀中激活寫作的靈感
一篇意境優美、語言優秀的經典文本,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讀好了這篇經典範例,感悟了文本生動的語句、詳實的內容、豐富的情感、領悟了作者匠心獨運的素材整合和表達方法、感悟了詞句的表達效果,對學生是一種成功的美的熏陶與享受,能瞬間激活學生的學習情感,並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同時萌生了學生創作的慾望,有了自己也想寫上幾段的動機。學生一但有了這樣的閱讀興趣和寫作靈感,定能寫出內容充實、具體、生動的作文。
2、仿寫練習。
鼓勵學生仿寫是幫助學生強化閱讀教學中習得的表達手法的有效手段。比如學習完說明文,學生感受了打比方、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的好處,這時,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在習作中介紹自己感興趣的不同種類的鯨,如白鯨、藍鯨等。在介紹中鼓勵學生也能運用習得的說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引人入勝。這樣的訓練,使習作訓練真正達到效果。
3、加強復述文本的訓練
在閱讀感悟中,學生把對文本感悟的內容,清楚、明白、連貫地復述下來,能使學生積累詞彙、積累語言、激發創作靈感。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情節感人、情感濃郁、語言優美、故事性強的文本,抓住這些文本,訓練學生創造性的復述、補敘復述、概括復述,從量變到質變,逐漸掌握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掌握運用詞句表達效果的方法,以指導自己作文。
4、加強讀寫訓練
教師充分發揮文本的示範作用,根據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悟作者使用語言的表達效果。現在的學生模仿能力強,教師可抓住機會讓學生模仿範例的某些特點進行寫作訓練,使學生在作文中得到啟發和借鑒。
5、抓住文中空白點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充分引領學生發現空白,填補空白,能縮短學生與文本的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從而排除閱讀障礙,使學生深入文章的內核,正確透徹地理解文章的內涵,為學生營造自由想像的氛圍,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之閃現智慧的火花。可以說,「補白」是文本解讀的一個獨特的視野,是文本解讀的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補白」式文本解讀能給學生打開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6、加強做讀書筆記
尤其是課外閱讀,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無論是提綱、摘錄,還是讀後感,都積累了作文語言、作文素材和作文素材整合的方法。教師應有意識引導學生把讀書筆記積累在一起。再與記日記相結合。建立開放式的作文素材庫,促使學生閱讀和作文雙豐收。
還是拿《海燕》來說吧,既然它的語言,語句很豐富多彩,生動形象,寫作手法又是那麼靈活,那麼它就是我們學習的一篇佳作,我們應把閱讀這文章與我們平時的寫作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我們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應該把這篇文章中一些好的修辭、語言、寫作方法及技巧用到我們平時的寫作訓練中去,這樣我們的閱讀能力慢慢增強了,而我們的寫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這樣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閱讀與寫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同鳥之雙翼、車之雙輪,要同等視之,不可偏指,方能使學生讀寫能力穩步提高。閱讀與寫作教學對於一位年輕的語文教師,可謂任重道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認真學習、用心思考,虛心地向各位老師學習,爭取能在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從而使學生在語文成績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❷ 陳國華的研究項目

《基於英漢平行語料庫的英語學習詞典的研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資助項目(2002-2005)。
《中國學生中級英語學習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資助。
《中文詳注第一對開本莎士比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資助。
《漢譯第一對開本莎士比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資助。
著 作(1997-)
2002, 「《老子》的版本與英譯」《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4卷第6期。
2002,「導讀」 ,載於Jean Aitchison, The Seeds of Speech: Language origin and evolution(言語的萌發:語言起源與進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漢語量詞的語法化」(與金福芬合寫),《清華大學學報》,第17卷增1期。
2001,「人稱指示視點的選擇及其語用原則」 (與陳輝合寫),《當代語言學》第3卷第3期。
2000,「《紅樓夢》和《石頭記》:版本和英譯名」,《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2卷第6期。
2000,「導讀」,載於D. Biber,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朗文英語口語和筆語語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英語史:從古代英語到標准英語》導讀」,《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2卷第5期。
2000,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concessive marker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in Pathways of Change: Grammaticalization in English (Studies in Language Companion Series), ed. by Olga Fischer, Anette Rosenbach and Dieter Stei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The degrammaticalization of addressee-satisfaction conditional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in Advances in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d. by Jacek Fisiak and Marcin Krygier.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8,「The Stage as a Mirror」, 載於顧曰國主編 English Through Literature: Help Yourself to a BA Course Series( 《文學閱讀與欣賞:「專升本」高級英語自學系列教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8,「王佐良先生的彭斯翻譯」,《外國文學》第2期。
1997, 「普遍唯理語法與《馬氏文通》」,《國外語言學》第3期。
1997,「論莎劇重譯(上)」,《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
1997,「論莎劇重譯(下)」,《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期。
翻 譯(1997-)
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申辦委員會,2001,《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申辦報告》(中英對照版),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陳國華主譯,無個人署名)。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
Laurence MacPhee,《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白鯨》(Herman Melville』s Moby Dick), 王克非、白濟民、陳國華譯。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審 校(1997-)
霍慶文、董明、Ann Atkinson、徐萍萍(主編),《中國高中英語學習詞典》,陳國華審訂。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霍慶文、董明、Ann Atkinson(主編),《中國小學英語學習詞典》,陳國華審訂。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霍慶文、董明、Ann Atkinson(主編),《中國初中英語學習詞典》,陳國華審訂。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Aderson, R.G.W., 《大英博物館》,Atlas Translators 譯,陳國華審校。倫敦:大英博物館出版社,1998

❸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藍鯨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藍鯨亦稱「剃刀鯨」,是地球上最大與最重的動物,屬於哺乳綱、鯨目、鯉鯨科。分布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目前已知藍鯨至少有三個亞種: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B. m. musculus;棲息在南冰洋的B. m. intermedia與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B. m. brevicauda(也稱侏儒藍鯨)。在印度洋發現的B. m. indica則可能是另一個亞種。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

中文學名: 藍鯨
拉丁學名: Blue whale
別稱: 剃刀鯨
二名法: Balaenoptera muscul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哺乳綱(Mammalia)
亞綱: 真獸亞綱(Eutheria)
目: 鯨目(Cetacea)
亞目: 須鯨亞目
科: 鰮鯨科(Balaenopteridae)
屬: 鰮鯨屬(Balaenoptera)
種: 藍鯨
亞種: 南藍鯨、北藍鯨、小藍鯨
分布區域: 北極到南極的海洋

目錄

基本資料
分類
生物分布
體態特徵
生活習性
繁殖情況
捕食特徵
藍鯨發聲
種群和捕鯨
趣味閱讀
罕見的交通事故
其他威脅基本資料
分類
生物分布
體態特徵
生活習性
繁殖情況
捕食特徵
藍鯨發聲
種群和捕鯨趣味閱讀罕見的交通事故其他威脅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藍鯨被認為是地球上曾經生存過體型最大的動物,體長可達33米,重達160噸。 20世紀初,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海域中,藍鯨的數量是相當多的。在超過40年後,捕鯨者的獵殺使它們幾乎滅絕。直到國際社會在1966年開始保護藍鯨後,藍鯨的數量才逐漸上升。一份2002年報告估計目前世界上藍鯨的數量在5,000至12,000隻之間,並分布在至少5個族群中。最近對於侏儒藍鯨的研究顯示這個數字可能是低估了實際的數量。在捕鯨活動開始前,藍鯨最大的族群是在南極海域,估計大約有239,000隻(范圍介於202,000與311,000之間)。目前在東北太平洋、南極海與印度洋的數量已經比以前要減少非常多(大約各只有2,000隻)。在北大西洋則有2個更大的集團,在南半球至少也有2個集團。 棲息地: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南極附近海域較多。
藍鯨圖片集萃(18張)食性:主要以磷蝦為食,也吞食一些橈足類等甲殼類浮游動物 特徵習性:成群的習性不很顯著 懷孕期:12個月
編輯本段分類
藍鯨是須鯨科目的其中一個物種,這個科的成員還包括大翅鯨、座頭鯨、塞鯨、布氏鯨與小須鯨。須鯨科被認為早在漸新世中期就和須鯨亞目的其他科分離。但是對於須鯨科的成員何時彼此分離演化還是未知的。藍鯨通常被歸類在須鯨屬的其中之一,雖然有學者將它歸類在另一個單型屬-藍鯨屬(Sibbals)中,但是這種分類方法並沒有被其他學者接受。DNA序列分析顯示,藍鯨比其屬中的其他物種在種繫上更接近座頭鯨和灰鯨。如果進一步的測試可以證實這種關系的話,將有把須鯨重分類的必要。 藍鯨是鰮鯨屬七個物種中的一種。但是DNA測序分析表明,藍鯨比其屬中的其它物種在種繫上更接近駝背鯨和灰鯨。關於藍鯨/鰭鯨雜交的成年後代至少有11項文獻記載。目前也已知有藍鯨與大翅鯨之間的雜交種。阿倫遜和格爾伯格(1983年)認為藍鯨和鰭鯨的差別類似於人類和大猩猩的差別。普遍認為鰮鯨科早在漸新世中期就和須鯨亞目的其他科分離。但是不知何時這些科的成員彼此分離。 與藍鯨相關的動物種系樹一些權威把該物種分為三個亞種:B. m. musculus,包括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種群;B. m. intermedia,包括南大洋的種群;B. m. brevica
藍鯨圖片欣賞(20張)uda (也稱侏儒藍鯨),包括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種群。更早的權威把把印度洋種群單獨列為一個亞種稱B. m. indica。但和其他三個亞種不同的是,最後一個亞類的名稱並未出現在瀕危物種紅色列表上。目前兩種分類方法仍舊受到一些科學家的置疑;遺傳分析卻表明只有兩種亞種。 藍鯨的物種名稱musculus來自於拉丁語,有「強健」的意思, 但也可以翻譯為「小老鼠」。林奈在1758年的開創性著作《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中完成了該種類的命名,他可能知道這一點,然後幽默地使用了這個帶有諷刺意味的雙關語。藍鯨在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中被稱為硫磺底(Sulphur-bottom),因為矽藻附著在藍鯨的皮膚上,使得它們的下側呈現橘棕色或淡黃色,因此其也稱為磺底鯨。其他常見的名稱還有西巴德鯨、塞巴氏須鯨(Sibbald's Rorqual,由羅伯特·西巴德所命名),大藍鯨(Great Blue Whale)與大北須鯨、巨北須鯨(Great Northern Rorqual),不過近幾十年來這些名稱漸漸被人們所遺忘。 目前權威專家將藍鯨分類成3或4個亞種:北藍鯨包括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的族群、生活在南極海的南藍鯨、在印度洋與南太平洋被發現的侏儒藍鯨與一個仍有疑問的亞種:大印度藍鯨,它們也是在印度洋被發現的,盡管之前這個亞種被懷疑可能就是侏儒藍鯨。
編輯本段生物分布
世界性分布,以南極海域數量為最多,主要是水溫5~20℃的溫帶和寒帶冷水域,有少數鯨曾來游於黃海和台灣海域。藍鯨是最重要經濟種之一,脂肪量多。國際上規定用藍鯨產油量作換算單位,即1藍鯨=2長須鯨=2.5座頭鯨=6大須鯨。從現代捕鯨開始的年代起,就對藍鯨競相濫捕,在高峰期的1930~31年度,全世界一年就捕殺藍鯨近3萬頭。196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宣布藍鯨為禁捕的保護對象。未開發前藍鯨至少有20多萬頭,現在估計最多有13000頭。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1989年發表的統計報告說,藍鯨現在只有200~453頭倖存者。這是根據在南半球經過8年的調查得出的,已經瀕臨滅絕。 禁止捕鯨以來,全球藍鯨的數量基本保持不變,大概3000-4000頭。從受脅物種紅色列表創立開始,藍鯨就已經被列為紅色列表上的瀕危物種。位於太平洋東北部的藍鯨種群是最大的,由大約2000個體組成,集中在阿拉斯加到哥斯大黎加之間,但在夏季常見於加利福尼亞。這個種群是長期以後藍鯨數量回升的希望。有些時候他們會漂泊到太平洋西北部;曾有記載出現在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端之間。 南大洋藍鯨種群的數量在750-1200頭之間,該種群遷移的方式還沒良好理解。它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區別於斯里蘭卡東北沿海時常出現不確定數目的種群。南大洋種群的一部分藍鯨接近南太平洋的東海岸。在智利,人們發現了藍鯨聚集於智魯島沿岸覓食,因此智利鯨類保護中心,在智利海軍的支持下,對其進行廣泛的研究和保護。 在北大西洋生活著兩個藍鯨種群。第一個位於格陵蘭,紐芬蘭,新斯科舍和聖勞倫斯灣。估計有500頭左右。第二個更靠東,春季出現在亞述爾群島,而七八月份則出現在冰島;據推測鯨群沿大西洋中脊在這兩個火山島之間活動。除了冰島,雖然及其少見,藍鯨還出現在更遠的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科學家不清楚這些藍鯨在哪裡過冬。整個北大西洋的種群數量在600-1500之間。 人類對藍鯨種群的恢復造成威脅,多氯聯二苯化學品會在藍鯨血液內聚集,導致藍鯨中毒和夭折,同時日益增加的海洋運輸造成的噪音(the noise pollution),掩蓋了藍鯨的聲音,導致藍鯨很難找到配偶。
編輯本段體態特徵
一頭成年藍鯨能長到非洲象體重的30倍左右。藍鯨平均長度約26米,最高紀錄為33.5米左右。雌鯨大於雄鯨,南藍鯨大於北藍鯨。上面觀,吻寬而平。藍鯨背鰭小,高約0.4m,位體後1/4處。鰭肢較小,其長占體長的15%。尾鰭寬為體長的1/3至1/4,後緣直線形。蜇溝55~88條,最長者達於臍。每側須板270~395枚。體背深蒼灰藍,腹面稍淡,口部和須黑色。 藍鯨和其他種類的鯨不同,其他種類顯得矮壯,而藍鯨則身體長椎狀,看起來像被拉長。頭平呈U型,從上嘴唇到背部氣孔有明顯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鯨須板密集,大約300個鯨須板(大概1米長)懸於上顎,深入口中約半米。60-90個凹槽(稱為腹褶)沿喉部平行於身體。這些皺褶用於大量吞食後排出海水(參見「捕食」一節)。 藍鯨背鰭小,只有在下潛過程中短暫可見。背鰭的形狀因個體而不同;有些僅有一個剛好可見的隆起,而其他的鰭則非常醒目,為鐮型。背鰭大概位於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三處。當要浮出水面呼吸時,藍鯨將肩部和氣孔區域升出水面,升出水面的程度比其他的大型鯨類(如鰭鯨和鯧鯨)要大得多。這經常可作為識別海洋物種的有用線索。 當呼吸時,如果風平浪靜,藍鯨噴出的一道壯觀的垂直水柱(可達12米,一般為9米)在幾千米外都可以看到。藍鯨的肺容量為5,000升。 藍鯨的鰭肢長3-4米。上方為灰色,窄邊白色。下方全白。頭部和尾鰭一般為灰色。但是背部,有時還有鰭肢通常是雜色的。雜色的程度因個體而有明顯不同。有些可能全身都是灰色,而其他的則是深藍,灰色和深藍色相當程度的混合在一起(grey-blue)。 藍鯨和其他鯨交互時沖刺速度可達50km/h(30mph),但通常的游速為20km/h(12mph)。當進食時,速度降到5km/h(3 mph)。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藍鯨當下潛時會抬起他們的尾鰭,其他的大部分藍鯨則不會。 藍鯨是地球上目前的最大的動物,一頭成年藍鯨能長到曾生活在地面上的最大恐龍—長臂龍體重的2倍多。藍鯨也是曾在地面上生活過的最大動物,來自恐龍時代所知的最大的生物是中生代的阿根廷龍,阿根廷龍估計有90噸(100短噸)。最大的藍鯨有多重還不確定。大部分的數據取自20世紀上半葉南極海域捕殺的藍鯨,數據由並不精通標准動物測量方法的捕鯨人測得。有記載的最長的鯨為兩頭雌性,分別為33.6米(110英尺3英寸)和33.3米(109英尺3英寸)。但是這些測量的可靠性存在爭議。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NMML)的科學家測量到的最長的鯨長度為29.9米(98英尺),大概和波音737或三輛雙層公共汽車一樣長。 藍鯨的頭非常大,舌頭上能站50個人。它的心臟和小汽車一樣大。嬰兒可以爬過它的動脈,剛生下的藍鯨幼崽比一頭成年象還要重。在其生命的頭七個月,幼鯨每天要喝400升(100升美國加侖)母乳。幼鯨的生長速度很快,體重每24小時增加90公斤(200磅)。 由於藍鯨巨大的體積,我們不能直接稱它的體重。大部分被捕殺的藍鯨都不是整頭上稱的,捕鯨人在稱重之前將其切成合適的大小。因為血液和其它體液喪失,這種方式低估了藍鯨的體重。即使這樣,有記載27米(88英尺6英寸)長的鯨重達150-170噸(160-190短噸)。NMML的科學家相信30米(98英尺)長的鯨估計會超過180噸(200短噸)。目前NMML科學家精確測量過的最大的藍鯨重達177噸(197短噸)。 雌大於雄,南藍鯨大於北藍鯨。上面觀,吻寬而平。背鰭小,高約0.4m,位體後1/4處。鰭肢較小,其長占體長的15%。尾鰭寬為體長的1/3至1/4,後緣直線形。蜇溝55~88條,最長者達於臍。每側須板270~395枚。體背深蒼灰藍,腹面稍淡,口部和須黑色。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藍鯨以浮游生物為食,主食磷蝦(krill)。一頭藍鯨每天消耗2~4t食物。 藍鯨
攝食時游速2~6km/h,洄遊中5~33km,被迫逐時最大20~48km。一般進行10~20次小潛水後接一次深潛水,淺潛水間隔12~20秒,深潛水可持續10~30分鍾。噴出霧柱狹而直,高6~12m。藍鯨大約10歲性成熟,北藍鯨於秋末冬初產仔和交配,南半球是在南方的冬季交尾,7月是高峰期。繁殖期南北半球相差半年。孕期10~11個月,仔鯨長6~7m,重約6噸。哺乳期半年,斷奶時長可達16m。對最高年齡的估計從30年到80~90年不等。鯨會通過叫來求偶。
編輯本段繁殖情況
藍鯨大都在冬季繁殖。母鯨懷胎一年後才生小鯨。剛產下的幼鯨體長就有7.5米左右,重約6噸,經過24小時的餵奶,它的體重就能增加100公斤左右,平均每分鍾增加約75克。幼鯨經過7個月的哺乳後,體重可達到23噸左右,體長約16米,並開始學著張嘴吞食各種浮游生物。小藍鯨要5歲才算成年。
編輯本段捕食特徵
磷蝦是藍鯨的主要食物,藍鯨所吃的這類浮游生物因海洋區域不同而屬不同的物種。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蝦,Thysanoessa raschii, Thysanoessa inermis和Thysanoessa longicaudata是藍鯨的主要食物。在北太平洋Euphausia pacficia, Thysanoessa inermis, Thysanoessa longipes, Thysanoessa spinifera和Nyctiphanes symplex是主要食物;而在南極,南極磷蝦,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 和Euphausia vallentni是藍鯨的主要食物。 藍鯨
藍鯨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蝦群,這意味著藍鯨白天需要在深水(超過100米)覓食,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覓食過程中藍鯨的潛水時間為一般為10分鍾。潛水20分鍾並不稀奇,最長的潛水時間記錄是36分鍾(西爾斯,1998年)。藍鯨捕食的過程中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蝦,同時吞入大量的海水。然後擠壓腹腔和舌頭,將海水經鯨須板擠出。當口中海水排出干凈後,藍鯨吞下剩下的不能穿過鯨須板的磷蝦。 藍鯨在秋後開始交配,一直持續到冬末。我們對交配行為和繁殖地還一無所知。雌性2-3年產一次崽,經過10-12個月妊娠期後一般在冬初產崽。幼鯨重約2噸半,長約7米。約6個月後幼鯨斷奶,此時幼鯨的長度已經翻了一倍。藍鯨一般8-10歲性成熟,此時雄鯨長度至少20米(南半球更長)。雌性相對體型更大,約5歲性成熟,此時長約21米。 科學家估計藍鯨的壽命一般可以活幾十年到一百年;但是由於個體記錄無法回溯到捕鯨時代,所以要確定鯨的確切壽命還要經過很多年。單一個體最長記錄的研究是34年,在東北太平洋(西爾斯1998年報告)。藍鯨的天敵是逆戟鯨。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調查發現25%的成年藍鯨都有逆戟鯨攻擊留下的傷痕。但是攻擊造成的死亡率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 藍鯨擱淺並不多見,由於其特殊的群體結構,因此從來沒聽過藍鯨群體擱淺。但是當擱淺確實發生時,會倍受關注。1920年一頭藍鯨在蘇格蘭外赫布里底群島路易斯島海灘擱淺,它的頭部被捕鯨人射中,但魚叉沒有爆炸。和其他動物一樣,藍鯨本能地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呼吸,擱淺可以讓它不至於溺死,路易斯島上兩根立在大道邊的鯨。
編輯本段藍鯨發聲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聲的動物。卡明斯和湯普森(1971年)及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表示,通過距離藍鯨1米參考壓力一毫帕的測量,估算藍鯨的聲音在源頭處可以達到155-188分貝。即使考慮到水和空氣的不同的阻抗,不同的標准參考壓力,空氣中的等價聲音范圍仍有89-122分貝。作為比較,風鑽的聲音大約100分貝。但人類可能無法體會到藍鯨是聲音最大的動物。所有的藍鯨種群發聲的基頻在10-40赫茲,而人類能夠察覺的最低頻率是20赫茲。藍鯨的聲音持續時間為10-30秒鍾。有記錄斯里蘭卡海岸外藍鯨的聲音重復唱4個音符的「歌」,每次持續兩分鍾,使人想起駝背鯨之歌。研究者認為,因為這種現象沒在其它種群中看到,它可能為B. m. brevicauda(侏儒)亞種獨有。 藍鯨
科學家並不知道藍鯨為什麼要發聲,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提出了下面幾個原因: 1.保持個體間的距離 2.同類和個體識別 3.環境信息傳遞(例如覓食,警告,求偶) 4.保持群體聯系(例如雌性和雄性間的交流) 5.地貌特徵定位 6.食物定位 (從2002年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生物意見書論文改編) 藍鯨歌聲為何越發深沉 上世紀60年代,一些科學家認為將大量擴音器放入世界上的海洋記錄藍鯨的歌聲將是一個非常酷的做法。40年之後,一些已對藍鯨歌唱研究了40年之久的人得出了一個奇怪的發現,世界上每一頭藍鯨的歌聲每一年均變得越發深沉。但對於其中的原因,他們並不清楚。 盡管語言或者所在地存在差異,每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每一年的說話速度均變得越發緩慢,越來越像詹姆斯·厄爾·瓊斯。這種變緩幅度很小,每年只減少不到一個赫茲,但整個趨勢卻較為穩定並且具有持續性。 從全球氣候變暖到噪音污染不斷加劇,人們認為很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現象。但全球變暖對海洋造成的影響並不能解釋通,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海水酸性和密度的變化上,藍鯨發出的聲音並不會因此發生較大變化。 相比之下,噪音污染可能是一個更有說服力的解釋。讀者不妨想像一下,在人頭攢動的酒吧,我們只能提高聲調才能引起服務生的注意。假設藍鯨無法接受高音調的叫聲,這也並不意味著生活在這顆被詛咒的星球上每一個海洋的每一頭藍鯨同時以同樣的方式改變它們的行為,並且是在長達40年內。
編輯本段種群和捕鯨
藍鯨不容易捕殺和保存。藍鯨的速度和力量意味著它們通常不是早期捕鯨人的目標,他們選擇捕殺抹香鯨和露脊鯨。當這兩種鯨數量減少後,捕鯨人選擇捕殺須鯨的數量增加,包括藍鯨。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用專門設計捕捉大型鯨魚的魚叉裝配了他的輪船。雖然最初很麻煩,但這種方法很快流行起來,19世紀末,北大西洋的藍鯨數量開始減少。 由於藍鯨的皮下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可以做肥皂,鞋油等。因此藍鯨遭到了捕鯨人的大量捕殺。 藍鯨的捕殺量在世界范圍內快速增長,到1925年,美國,英國和日本跟隨挪威,加入了捕殺藍鯨的行列,他們用「捕鯨船」捕殺後將藍鯨升到巨大的「工廠船」進行處理。1930年,41艘船共宰殺了28325頭藍鯨。二戰末期,藍鯨種群已接近滅亡,1946年首次引入了國際鯨魚交易配額限制。這些配額是無效的,因為約定並沒有考慮到不同物種的區別。數量稀有的物種可以和數量較多的品種進行相等程度的捕殺。由於人類的捕殺和海洋環境的污染,1960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開始禁止捕殺藍鯨,此時已有350000頭藍鯨被殺,全世界的種群數量已經減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目前,世界只生存著不到50頭的藍鯨。
編輯本段趣味閱讀
藍鯨不但是目前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一般體長為2400-3400厘米,體重為150,000-200,1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布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厘米,寬50-60厘米。在耳膜內每年都積存有很多蠟,根據蠟的厚度,可以判斷它的年齡。在它的上頜部還有一塊白色的胼胝,曾經是生長毛發的地方,後來,毛發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塊疣狀的贅生物,成了寄生蟲的滋生地。由於這塊胼胝在每個個體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著不同形狀的「帽子」,所以可以據此區分不同的個體。背鰭特別短小,其長度不及體長的1.5%,鰭肢也不算太長,約為4米左右,具4趾,其後緣沒有波浪狀的缺刻,尾巴寬闊而平扁。整個身體呈流線形,看起來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稱為「剃刀鯨」。 藍鯨的身軀是如此的巨大,以致於一條舌頭就有2000千克,頭骨有3000千克,肝臟有1000千克,心臟有500千克,血液循環量達8000千克,雄獸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腸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裝下一個小孩,臟壁厚達60多厘米,雄獸的陰莖長達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驚人,所發出的功率約為1500-1700馬力,堪稱是動物世界中當之無愧的大力士。 藍鯨分布於從南極到北極之間的南北兩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極附近的海洋中數量較多,但熱帶水域較為少見。在我國見於黃海、東海、南海,包括台灣南部及西南部水域。盡管體型巨大,平時行動緩慢,常常靜止不動,卻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靈活地擺動,既是前進的動力,也起著舵的作用,前進的時速高達28公里。 藍鯨棲息的海灣大多由陸地的河水中沖入了極為豐富的有機質,使水質十分肥沃,促進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來了身體閃耀著鑽藍色光芒的大群磷蝦。不可思議的是,藍鯨這種超大型的動物竟然就是以鱗蝦這種微小的動物為主要食料的。它的胃分成四個,第一胃為食道部分膨大而變成的,所以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約200萬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飢餓的感覺。磷蝦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動物,廣泛分布於南北極海區,正是由於如此豐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裡沒有支持體重的限制,所以藍鯨才能發育得這樣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時間張開大口游弋於稠密的浮游生物叢中,嘴巴上的兩排板狀的須像篩子一樣,肚子里還有很多像手風琴的風箱一樣的褶皺,能擴大又能縮小,這樣它就可以將海水和磷蝦一齊吞下,然後嘴巴一閉,使海水從須縫里排出,濾下小蝦小魚,吞而食之。藍鯨的食物還有其他蝦類、小魚、水母、硅藻,以及各種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藍鯨,體型比生活於南極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認為這與其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著密切的關系。 藍鯨雖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用肺進行呼吸,肺的重量達1000多千克,能容納1000多公升的空氣。這樣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數大大減少,大約每隔10-15分鍾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時先將肺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從鼻孔逐出體外,然後再吸進新鮮氧氣。每當它的頭部露出水面呼吸時,先將體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逐出體外,這股強有力的灼熱氣流沖出鼻孔時,噴射的高度可達10米左右,並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藍色的海面上出現了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遠遠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噴泉,同時還發出猶如火車的氣笛一般響亮的聲音,人們稱之為「噴潮」。人們可以根據藍鯨噴氣時發出的聲音、噴潮的高度和形狀,來確定它的位置。藍鯨生活在各大洋中。我國海域極為少看到,黃海和南海曾有出現過藍鯨的記錄。它潛水一般不超過100米,但有的個體可潛至500米深,潛水時間可持續10~20分鍾,隨後是連續8~15次噴氣。 一般鯨類在潛水之前是不會升起尾巴的,但藍鯨在潛水之前總是將尾巴露出水面,有時竟高高地躍出水面,然後迅速潛入30-40米的水中去尋覓食物。平時它也喜歡用尾鰭打水,這是一種有著多種用途和多種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戲,也可能是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許是為了擺脫皮膚上的寄生蟲的騷擾。 雖然有人曾見到50-60隻藍鯨成群活動,但一般很少結成群體,大多數是孤獨的,或僅有2-3隻在一起活動。雙棲的藍鯨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潛水、覓食和呼吸,宛如鴛鴦,形影不離,身後常常留下一條寬寬的水道。3隻在一起的藍鯨,大多為雌獸和一隻幼仔鯨緊靠在一起,雄獸尾隨其後,相距大約3米左右。 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只產1仔。幼鯨重約2噸半,長約7米。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獸的一對乳頭長在生殖孔的兩側,哺乳的時候游在海水的上層,幼仔則緊跟在雌獸後方的下面,因為幼仔沒有能動的嘴唇,不能自己銜著乳頭吮乳汁,雌獸就憑借肌肉的收縮,將乳汁直接噴射到幼仔的嘴裡,這也是它對水中生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藍鯨乳汁中的營養十分豐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發育得很快,8個月以後,可增加到15米,體重增長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張嘴吃各種浮游生物了。到了2歲半至3歲時,體長即可超過20米。性成熟的年齡約為8一10歲,壽命一般都在50歲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歲。 在所有動物中,藍鯨發出的聲音最大,藍鯨在與夥伴聯絡時使用一種低頻率,震耳欲聾的聲音。這種聲音有時能超過180分貝,比你站在跑道上所聽到的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發出的聲音還要大,靈敏的儀器曾在80千米外探測到藍鯨的聲音。
編輯本段罕見的交通事故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2009年6月,美國俄勒岡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聖巴巴拉海峽發現了一隻浮在海面上的巨型藍鯨,並確信該藍鯨是與航道上的某艘船隻相撞後身亡。 藍鯨
據報道,該大學的海洋哺乳動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乘坐小型研究船「太平洋風暴」號出海考察時,發現了這驚人的一幕。藍鯨的肚子朝天漂浮在水面上,這是有史以來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被路過的船隻撞死事件。 研究人員認為,鯨可能受到從洛杉磯開出的貨船猛烈撞擊後死亡,當時聖巴巴拉海峽航道非常繁忙,船來船往。該大學的工作人員尚未就此發表評論,這些拍攝圖片首次出現在《國家地理雜志》網站上。 「太平洋風暴」號長達84英尺(約25米)。研究人員通過現場對比目測,該鯨的長度大約是22米。畫面驚人,看起來令人難以置信。
編輯本段其他威脅

❹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有效融合作文教學

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閱讀與寫作的脫節。語文閱讀教學就是閱讀,作文教學就是作文,好象閱讀和作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結果導致學生閱讀怕煩,作文怕難的尷尬處境。而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觀下,如何將閱讀和寫作較好的結合起來,讓閱讀更好地服務於寫作,同時讓寫作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成了我們語文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葉聖陶先生曾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由此可見,作文離不開閱讀,作文得益於閱讀,因為閱讀為作文提供了「怎樣寫」的範例,作文運用了閱讀中詞句積累和關於素材整合的知識。其實閱讀與寫作是相互聯系的,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乃至成長於課外。在寫作教學中,必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從低年級開始,就應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訓練和發展。葉聖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寫東西就靠平時積累,接觸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語句也就多了,寫起來便得心應手;讀到一定程度時,更加熟悉各種表達方式,就可以作到錦上添花,把意思表達得更加圓滿,即「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然,以讀促寫是需要時間的,因為閱讀是一個採集零瓊碎玉,日積月累的漫長過程。但磨刀不誤砍柴功,厚積而後薄發正是我們語文學習的特點。因此,《語文課程標准》不僅強調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語言和習作素材的積累,而且提倡對積累的運用。而我們教師的一大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積累並使運用積累經常化、日常化,使學生掌握有效地積累和運用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積累和運用的習慣,讓學生從有意識地到自如地驅遣積累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讓學生的積累真正成為他們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他們精神家園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穿插閱讀教學?我們又應如何利用語文課文,尋找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點,很好地將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一、閱讀教學方面1、讓學生充分預習,初步感知教材,預習中查找資料,弄懂字詞意思,理清文章寫作順序、主要內容,畫出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並在初讀中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課上交流、匯報。2、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讀講,側重感受揣摩訓練。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讀、想想、演演,運用多種感觀體會語言含義,與課文情感產生共鳴,探究語言規律,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那些語句。文章這樣寫好在哪裡?你知道為什麼這樣寫?這些都讓學生自己體會出來。3、概括文章的寫作特點。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於其他文章的個性,通過概括是對文章的整體回顧,又是為今後的寫作做好充分的鋪墊。4、積累內化訓練。課文講完以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讀或背誦,在讀中明意,讀中感悟,讀中吸收,並把好詞、句、段,積累下來,日積月累,詞彙豐富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充實了。5、閱讀教學後進行仿寫。說說自己在寫同類文章時,可以借鑒的地方,這是閱讀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下一步讀寫知識遷移的一個起點。閱讀教學是教給學生方法,作文教學則是讓學生如何應用。就拿《海燕》這篇經典的散文詩來說吧,文章里有很多生動形象的句子可以讓我們學生積累並仿寫,還有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如象徵,對比等,都可以讓學生去認真體會,慢慢消化,通過對一些字詞以及語句的理解,從而理解整篇課文的中心思想。二、寫作教學方面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指導是寫作的鑰匙,在學生寫作前,首先指導學生觀察方法。如寫人要抓住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的特點進行觀察,用人物自己的動作、語言展示人物性格;寫動物要從外形特點、生活習性、活動特點等方面進行觀察等等。通過觀察,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只有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寫出來的文章才真實、感人。1、組織材料。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後,要求學生圍繞中心去選材,思考選擇什麼材料才新穎而又有說服力,哪些材料需詳寫,那些需略寫,都讓學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然後說出來,讓大家評說選材有沒有說服力,幫助不切題的那些同學重新選材。這樣長期訓練,學生就知道寫文章時,要圍繞中心認真選材,避免離題。2、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的學生會選材,但詞彙貧乏,寫出來的文章也沒有吸引力,於是要從說話訓練做起。上課時,給學生足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運用形式多樣的方式進行說話訓練。如讓學生復述課文,在復述中得到感受,得到新知,還可以讓學生對社會現象進行評說。天天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知識,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還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3、注重作文的講評。魯迅先生有一句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讓學生先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然後在講評作文時同學互評互改,最後拿出一篇典型文章同學生一同修改,使學生的文章在字、詞、句、段乃至標點上更趨完善,提高習作質量。再拿《海燕》這篇課文來說吧,作為學生就應該把它當作一篇範文來學習,去分析體會並思考作者高爾基當時是怎樣來構思這文章的,要不斷去揣摩,這樣寫作水平才能提高。三、在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方面:1、在閱讀中激活寫作的靈感一篇意境優美、語言優秀的經典文本,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讀好了這篇經典範例,感悟了文本生動的語句、詳實的內容、豐富的情感、領悟了作者匠心獨運的素材整合和表達方法、感悟了詞句的表達效果,對學生是一種成功的美的熏陶與享受,能瞬間激活學生的學習情感,並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同時萌生了學生創作的慾望,有了自己也想寫上幾段的動機。學生一但有了這樣的閱讀興趣和寫作靈感,定能寫出內容充實、具體、生動的作文。2、仿寫練習。鼓勵學生仿寫是幫助學生強化閱讀教學中習得的表達手法的有效手段。比如學習完說明文,學生感受了打比方、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的好處,這時,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在習作中介紹自己感興趣的不同種類的鯨,如白鯨、藍鯨等。在介紹中鼓勵學生也能運用習得的說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引人入勝。這樣的訓練,使習作訓練真正達到效果。3、加強復述文本的訓練在閱讀感悟中,學生把對文本感悟的內容,清楚、明白、連貫地復述下來,能使學生積累詞彙、積累語言、激發創作靈感。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情節感人、情感濃郁、語言優美、故事性強的文本,抓住這些文本,訓練學生創造性的復述、補敘復述、概括復述,從量變到質變,逐漸掌握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掌握運用詞句表達效果的方法,以指導自己作文。4、加強讀寫訓練教師充分發揮文本的示範作用,根據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悟作者使用語言的表達效果。現在的學生模仿能力強,教師可抓住機會讓學生模仿範例的某些特點進行寫作訓練,使學生在作文中得到啟發和借鑒。5、抓住文中空白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充分引領學生發現空白,填補空白,能縮短學生與文本的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從而排除閱讀障礙,使學生深入文章的內核,正確透徹地理解文章的內涵,為學生營造自由想像的氛圍,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之閃現智慧的火花。可以說,「補白」是文本解讀的一個獨特的視野,是文本解讀的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補白」式文本解讀能給學生打開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6、加強做讀書筆記尤其是課外閱讀,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無論是提綱、摘錄,還是讀後感,都積累了作文語言、作文素材和作文素材整合的方法。教師應有意識引導學生把讀書筆記積累在一起。再與記日記相結合。建立開放式的作文素材庫,促使學生閱讀和作文雙豐收。還是拿《海燕》來說吧,既然它的語言,語句很豐富多彩,生動形象,寫作手法又是那麼靈活,那麼它就是我們學習的一篇佳作,我們應把閱讀這文章與我們平時的寫作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我們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應該把這篇文章中一些好的修辭、語言、寫作方法及技巧用到我們平時的寫作訓練中去,這樣我們的閱讀能力慢慢增強了,而我們的寫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這樣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總之,閱讀與寫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同鳥之雙翼、車之雙輪,要同等視之,不可偏指,方能使學生讀寫能力穩步提高。閱讀與寫作教學對於一位年輕的語文教師,可謂任重道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認真學習、用心思考,虛心地向各位老師學習,爭取能在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從而使學生在語文成績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三年級語文《蝸牛》一課課件

三年級上冊《蝸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和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認真、細致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4、掌握本課會認字、會寫字和詞語。

教學重點:弄清作者為什麼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後來又敬佩它,

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自由、投入地讀課文,盡力讀懂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 觀圖導入,揭題:

你們見過蝸牛嗎?它長什麼樣兒?(生描述)就這樣兒——「展示課件第一屏」 (播放有關蝸牛的短片或圖片供學生觀看)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動物朋友——蝸牛。(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具體的動物形象最能打動孩子們,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學習體驗,進而激起探究的慾望。

二、 情感朗讀,感悟:

(一)、請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讀這篇課文,通過文字和作者對話,和小蝸牛對話。

1、師:讀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障礙?(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疑答惑)

2、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特別吸引你?(三、四自然段)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讀這些描寫吧,去享受美好的文字帶給你的精神盛宴。(生自主讀文)

(二)、師:此時此刻,你一定想說些什麼吧,把你心裡的話寫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寫完讀給我們聽聽。

【設計意圖】:教師作為組織者、引領者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讀中生疑,讀中自悟,只有當該「出手時」再「出手」。

三、 回顧學法,識字:

1、師:在學習《山雀》一課的生字時我們一起來回顧、總結了學習生字的好方法——

「展示課件第二屏」 出示生字的學法

2、好的學習方法就像是勇士手中得力的武器,可以所向披靡。那麼,小勇士們還等什麼呢?開始學生字。

(1)、同桌合作試講。

(2)、學生依座位順序講生字,每人一個,其他同學可補充。

(3)、師重點講解、范寫「袋、繼、熟」三字。

(4)、從這些生字和詞語中自選三個以上即興說幾句話或編一個小故事——例如:口袋、繼續、成熟

【設計意圖】:新增此環節將生字新詞故事化,既有助於學生記憶、理解、運用字詞,又是對構思和表達能力的鍛煉。

四、 學生練寫生字,師巡視,及時指導。

五、作業設計:

(一)、在作業本上寫本課生字。

(二)、有感情地練讀課文,預習課後題。

六、板書設計:

6 蝸牛

袋 繼 熟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和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認真、細致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用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弄清作者為什麼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後來又敬佩它,

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 揭題,走進回憶:

師:一段美好的生活,總會留下一個難忘的回憶。而在美好的童年裡,在潮濕的牆根兒下和蝸牛親密接觸的幸福和幸運可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如今,當蝸牛更多地被作為美味端上餐桌時,關於牆根兒下的抓蝸牛、看蝸牛的回憶就顯得更加珍貴了。

一起走進鄭曉東的回憶。(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回憶總是綿遠悠長的,就像一聲聲輕輕的嘆息。這篇文章中處處彌漫著作者的情感,既有對蝸牛的敬佩贊嘆,又有對逝去歲月的惆悵感慨,在開課之初以接近於作者風格的語言創設一種回憶的情感空間,可以引領學生自然置身文境。

二、 讀文,品詞析句:

(一)、師:文章中到處彌漫著作者的真情實感,請你輕輕地朗讀課文的一、二、五自然段,讀好後想想:你發現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1、我覺得作者有點兒難過,惆悵。

2、我發現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寫到了小青青唱兒歌。

(師結合現實幫助學生理解「惆悵」的含義,同時引導他們感受作者自然的文筆,滲透「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二)、1、回憶是美好的。在回憶中,作者對蝸牛的感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請大家用心地默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尋找答案。

(起初認為蝸牛是膽小鬼,後來開始敬佩它了。)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這兩個自然段,思考:為什麼「我」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後來又敬佩它了呢?標出相關的詞、句、段,好好體會。

〖預設〗:(1)、「蝸牛總是藏在圓圓的螺旋形的硬殼里不肯出來。」

A、生朗讀,談體會。

B、藏在硬殼里的蝸牛當時會怎麼想呢?(生想像、交流,體會蝸牛的膽小。)

C、師指導朗讀:是夠膽小的。誰來讀讀這句,讀出小傢伙兒的膽怯。

D、學生讀句子。

(2)、「不一會兒,從硬殼里探出一對長著小黑眼睛的觸角,……它便立即把頭縮回去。」 「展示課件第三屏」

A、生匯報。

B、師緊扣「探出」、「東張西望」、「巡視」、「慢慢」、「伸出」、「立即」、「縮」等詞語,引導學生藉助動作、想像的方式理解詞語含義,從而體會到蝸牛的膽小。

C、指導朗讀、背誦。

(3)、師:如此膽小的蝸牛後來卻得到了作者的佩服,原因何在呢?

(生談) (板書:不畏懼 不退縮 不放棄)

A、師生合作讀第四自然段,體會蝸牛的精神。

B、生從文中尋找相應內容填表格——

爬行的角度

背上的負重

爬行的方式

摔下來的表現

所用時間

垂直平面
「殼像一塊大石頭」
挪動
「沒關系,我沒摔壞。」

幾十分鍾

C、師引導學生根據表格內容,再聯系自身負重爬山的體驗體會蝸牛的勇敢、頑強。

D、師生舉例子(聯系身邊的、報刊雜志、電視節目中出現的具有頑強精神的人的事例),理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含義。

【設計意圖】: 立足文本解讀,超越文本感悟。

三、 總結,欣賞勵志:

師:兒時的觀察、思考讓作者寫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贊美蝸牛的回憶性文章,這段回憶又讓我們認識並了解了可愛而頑強的蝸牛,作為錦上添花的禮物,下面我要把一首名叫《蝸牛》的歌送給大家。

「展示課件第四屏」 播放周傑倫的歌曲《蝸牛》並出示歌詞

「展示課件第五屏」 「路在腳下,只要走,就有希望!」

【設計意圖】:學習即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四、 作業設計:

(一)、採集課文中用得巧妙的詞語補充在「詞語花籃」里。

(二)、日記《我___蝸牛》。

(三)、閱讀《語文同步讀本》中《松鼠》和《喜愛音樂的白鯨》兩篇文章,感受自然界動物的可愛。

五、 板書設計:

6 蝸牛

鄭曉東

不畏懼 不退縮 不放棄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攀登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1、藉助具體文章進一步學習「仔細觀察」。

2、欣賞學生的精彩日記和他們推薦的動物故事佳作。

教學過程:

一、羅列佳句,歸納觀察方法:

從學習《山雀》到認識《蝸牛》,我們跟隨著風格不同的作者去領略動物世界的獨特魅力。而作者們之所以能把山雀、蝸牛的形態寫得如此逼真,其中的奧秘就是仔細觀察,用心思考。(板書:仔細觀察 用心思考)

《語文同步讀本》也為我們提供了四篇好文章,下面咱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精彩片段。

「展示課件第六屏」 出示羅列出的佳句

(一)、同桌合作朗讀、體會、交流。

(二)、師以其中幾句為例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是怎樣對動物的行為進行細致觀察的。

(三)、歸納觀察方法:看靜態、動態

(外形側重於靜態,活動側重於動態。)

看整體、部分

強調觀察順序:由遠及近(或反之)

從頭到尾

從上到下

先整體後局部。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文章精彩描寫的印象,領會觀察方法、觀察順序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為本單元的習作做好鋪墊。

二、 欣賞作品,加大材料儲備:

(一)、欣賞學生寫的半命題日記《我___蝸牛》。

(師生傾聽、點評。)

(二)、欣賞學生推薦的有關動物的作品。

1、學生依次讀,大家傾聽,記錄好詞。

2、每聽過一篇都請同學們自由談感受。

【設計意圖】:鄭重地請學生上台把他們自己寫的或者努力搜集的作品讀給大家聽,既是對他們本人的肯定和贊賞,更是對別人的激勵,欣賞課能夠成為推動孩子們積極閱讀、寫作的動力源泉。

三、 作業設計:

(一)、根據5、6兩課的內容設計三道自測題並認真答題。

(二)、預習第7課。

四、 板書設計:

仔細觀察 用心思考

觀察方法:看靜態、動態 觀察順序:由遠及近(或反之)

看整體、部分 從頭到尾

從上到下

先整體後局部。

❻ 怎樣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

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閱讀與寫作的脫節。語文閱讀教學就是閱讀,作文教學就是作文,好象閱讀和作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結果導致學生閱讀怕煩,作文怕難的尷尬處境。而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觀下,如何將閱讀和寫作較好的結合起來,讓閱讀更好地服務於寫作,同時讓寫作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成了我們語文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葉聖陶先生曾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由此可見,作文離不開閱讀,作文得益於閱讀,因為閱讀為作文提供了「怎樣寫」的範例,作文運用了閱讀中詞句積累和關於素材整合的知識。
其實閱讀與寫作是相互聯系的,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乃至成長於課外。在寫作教學中,必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從低年級開始,就應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訓練和發展。
葉聖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寫東西就靠平時積累,接觸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語句也就多了,寫起來便得心應手;讀到一定程度時,更加熟悉各種表達方式,就可以作到錦上添花,把意思表達得更加圓滿,即「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然,以讀促寫是需要時間的,因為閱讀是一個採集零瓊碎玉,日積月累的漫長過程。但磨刀不誤砍柴功,厚積而後薄發正是我們語文學習的特點。因此,《語文課程標准》不僅強調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語言和習作素材的積累,而且提倡對積累的運用。而我們教師的一大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積累並使運用積累經常化、日常化,使學生掌握有效地積累和運用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積累和運用的習慣,讓學生從有意識地到自如地驅遣積累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讓學生的積累真正成為他們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他們精神家園的有機組成部分。
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穿插閱讀教學 ?
我們又應如何利用語文課文,尋找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點,很好地將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閱讀教學方面
1、讓學生充分預習,初步感知教材,預習中查找資料,弄懂字詞意思,理清文章寫作順序、主要內容,畫出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並在初讀中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課上交流、匯報。
2、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讀講,側重感受揣摩訓練。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讀、想想、演演,運用多種感觀體會語言含義,與課文情感產生共鳴,探究語言規律,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那些語句。文章這樣寫好在哪裡?你知道為什麼這樣寫?這些都讓學生自己體會出來。
3、概括文章的寫作特點。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於其他文章的個性,通過概括是對文章的整體回顧,又是為今後的寫作做好充分的鋪墊。
4、積累內化訓練。課文講完以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讀或背誦,在讀中明意,讀中感悟,讀中吸收,並把好詞、句、段,積累下來,日積月累,詞彙豐富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充實了。
5、閱讀教學後進行仿寫。說說自己在寫同類文章時,可以借鑒的地方,這是閱讀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下一步讀寫知識遷移的一個起點。 閱讀教學是教給學生方法,作文教學則是讓學生如何應用。
就拿《海燕》這篇經典的散文詩來說吧,文章里有很多生動形象的句子可以讓我們學生積累並仿寫,還有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如象徵,對比等,都可以讓學生去認真體會,慢慢消化,通過對一些字詞以及語句的理解,從而理解整篇課文的中心思想。
二、寫作教學方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指導是寫作的鑰匙,在學生寫作前,首先指導學生觀察方法。如寫人要抓住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的特點進行觀察,用人物自己的動作、語言展示人物性格;寫動物要從外形特點、生活習性、活動特點等方面進行觀察等等。通過觀察,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只有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寫出來的文章才真實、感人。
1、組織材料。
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後,要求學生圍繞中心去選材,思考選擇什麼材料才新穎而又有說服力,哪些材料需詳寫,那些需略寫,都讓學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然後說出來,讓大家評說選材有沒有說服力,幫助不切題的那些同學重新選材。這樣長期訓練,學生就知道寫文章時,要圍繞中心認真選材,避免離題。
2、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有的學生會選材,但詞彙貧乏,寫出來的文章也沒有吸引力,於是要從說話訓練做起。上課時,給學生足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運用形式多樣的方式進行說話訓練。如讓學生復述課文,在復述中得到感受,得到新知,還可以讓學生對社會現象進行評說。天天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知識,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還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注重作文的講評。
魯迅先生有一句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讓學生先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然後在講評作文時同學互評互改,最後拿出一篇典型文章同學生一同修改,使學生的文章在字、詞、句、段乃至標點上更趨完善,提高習作質量。
再拿《海燕》這篇課文來說吧,作為學生就應該把它當作一篇範文來學習,去分析體會並思考作者高爾基當時是怎樣來構思這文章的,要不斷去揣摩,這樣寫作水平才能提高。
三、在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方面:
1、在閱讀中激活寫作的靈感
一篇意境優美、語言優秀的經典文本,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讀好了這篇經典範例,感悟了文本生動的語句、詳實的內容、豐富的情感、領悟了作者匠心獨運的素材整合和表達方法、感悟了詞句的表達效果,對學生是一種成功的美的熏陶與享受,能瞬間激活學生的學習情感,並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同時萌生了學生創作的慾望,有了自己也想寫上幾段的動機。學生一但有了這樣的閱讀興趣和寫作靈感,定能寫出內容充實、具體、生動的作文。
2、仿寫練習。
鼓勵學生仿寫是幫助學生強化閱讀教學中習得的表達手法的有效手段。比如學習完說明文,學生感受了打比方、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的好處,這時,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在習作中介紹自己感興趣的不同種類的鯨,如白鯨、藍鯨等。在介紹中鼓勵學生也能運用習得的說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引人入勝。這樣的訓練,使習作訓練真正達到效果。
3、加強復述文本的訓練
在閱讀感悟中,學生把對文本感悟的內容,清楚、明白、連貫地復述下來,能使學生積累詞彙、積累語言、激發創作靈感。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情節感人、情感濃郁、語言優美、故事性強的文本,抓住這些文本,訓練學生創造性的復述、補敘復述、概括復述,從量變到質變,逐漸掌握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掌握運用詞句表達效果的方法,以指導自己作文。
4、加強讀寫訓練
教師充分發揮文本的示範作用,根據文本素材整合的方法,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悟作者使用語言的表達效果。現在的學生模仿能力強,教師可抓住機會讓學生模仿範例的某些特點進行寫作訓練,使學生在作文中得到啟發和借鑒。
5、抓住文中空白點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充分引領學生發現空白,填補空白,能縮短學生與文本的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從而排除閱讀障礙,使學生深入文章的內核,正確透徹地理解文章的內涵,為學生營造自由想像的氛圍,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之閃現智慧的火花。可以說,「補白」是文本解讀的一個獨特的視野,是文本解讀的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補白」式文本解讀能給學生打開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6、加強做讀書筆記
尤其是課外閱讀,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無論是提綱、摘錄,還是讀後感,都積累了作文語言、作文素材和作文素材整合的方法。教師應有意識引導學生把讀書筆記積累在一起。再與記日記相結合。建立開放式的作文素材庫,促使學生閱讀和作文雙豐收。
還是拿《海燕》來說吧,既然它的語言,語句很豐富多彩,生動形象,寫作手法又是那麼靈活,那麼它就是我們學習的一篇佳作,我們應把閱讀這文章與我們平時的寫作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我們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應該把這篇文章中一些好的修辭、語言、寫作方法及技巧用到我們平時的寫作訓練中去,這樣我們的閱讀能力慢慢增強了,而我們的寫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這樣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閱讀與寫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同鳥之雙翼、車之雙輪,要同等視之,不可偏指,方能使學生讀寫能力穩步提高。閱讀與寫作教學對於一位年輕的語文教師,可謂任重道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認真學習、用心思考,虛心地向各位老師學習,爭取能在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從而使學生在語文成績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❼ 求五個小學中開展創新活動的事例

http://..com/question/60074021.html



一、創建民主教學的氛圍
學生的創造潛能的開發是需要一個平和、開放、民主的氛圍作為情感支持的。在課堂上運用親切的口吻和生動形象的兒童語言,在課堂中營造一種溫暖和諧的課堂氣氛,創設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給學生一個情感體驗和想像空間,讓他們在體驗情感的基礎上去想像去創造。這樣學生情緒放鬆,願意和教師接近,思維處於一種積極活躍的狀態,能感受快樂。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和創造,學生就會感到一種自由,有利於開發發散思維和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條件,給後進生以更多成功的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增強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學生的身心才會得到解放,思想才會變得十分活躍,也才有可能產生創新意識,具有創新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才有可能有所創新。在課堂教學中,打破舊式僵化的課堂結構模式,在學習新課前,採用各種新穎的方法導入課題。如猜謎激趣法、詩歌誦讀法、、聯系實際法、故事導入法、美文欣賞法、觀點討論法……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抓住了,深深地吸引到了課堂之中。讀書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如比賽讀、分角色讀、師生互動讀、小組合作讀,朗讀時學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讀出自己的感情和獨特的感受。對起始年級的識字教學,化枯燥為有趣。在我的啟發下,班上的同學根據字形特點,自己發現了很多獨到的記字的方法,如順口溜法、編字謎法、會意法、動作表演法,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漢字的興趣,給課堂注入了清新的空氣,還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運用多媒體輔助計算機教學,五彩的畫面、亮麗的色彩、優美的音樂,都激起學生極大極濃的興趣。以《白鯨得救了》為例,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在《藍色多瑙河》的優美旋律中,破冰船在前面緩緩開道,原先懼怕破冰船聚在一起的遇險白鯨被音樂所吸引。終於,一條勇敢的白鯨率先帶頭,其餘的也紛紛跟上,隨著音樂,隨著破冰船游出了冰區,來到了安全地帶。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這個奇跡。情緒振奮、思想開放、思緒隨情境向四方擴散,創新的火花不斷引燃。
三、營造自主探究的空間
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提出一些開發性及無單一標准答案的問題,啟迪學生多角度思維。如在教學「孔雀、八哥和母雞」一文時,突破原文中要做老實人的寓意,設計了一個促使學生多角度、多層面思考的問題:這三種動物送給你,你挑選哪個動物?要說自己的真心話。學生興趣濃厚,暢所欲言。有的說要孔雀,因為它漂亮、迷人,給人美的享受,還會招徠遊客,讓自己賺錢。有的說要八哥,因為它會說好聽的話,可以送給下崗的爸爸,激發他的自信,重新充滿信心地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還可以送給喜歡養鳥的爺爺,陪他說話,為他解悶。這些不同的見解,還使學生初步了解到每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只有物盡其用,世界才會變得越來越絢麗多姿。小學生的特點是思維活躍,想像力豐富,只要教師在課堂上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作深層次的思考和想像,定會激出創新的火花。如在教學「狼和小羊」一文時,我讓學生大膽想像,設計狼和小羊的結局。學生設計出了許多出人意料的結局:小羊一閃,狼撲了個空,摔在石頭上不能動,小羊乘機逃走了;狼剛才氣勢洶洶的叫嚷被動物們聽到了,動物們及時趕來救了小羊,懲治了狼;小羊在關鍵時刻,急中生智,想辦法誘使狼來到主人家,讓主人收拾了這只狡猾、兇狠的狼。這些異想天開的結局似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不但誘發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還在學生的心田播下了懲惡揚善的種子。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還要充分認識一些有特徵的學生,捕捉並充分挖掘這類學生的創新潛力,使他們自然發展自己的個性。如在學《狐假虎威》一文時,有的學生不認同課文里說的這是一隻狡猾的狐狸,認為這是一隻聰明的狐狸,因為弱小的狐狸是靠著自己的計謀騙過比自己強大的老虎而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的。學生提出這個反向見解,而且敢於質疑文本,其中蘊涵的創新意識,實在是難能可貴,我就大力加以表揚鼓勵。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教師要把提出問題的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的機會去發現,去研究、去創造。俗話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思生於疑」,疑問往往是一系列積極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發明的起點。如:在教學《寶鏡》一課時,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生紛紛提問:課文中的神奇寶貝有點金石和寶鏡兩種,為什麼只用寶鏡做課題?我為什麼一會不要寶鏡,一會又要寶鏡,要了以後先是輕輕撫摩,再狠很一摔?多好的問題啊,我鼓勵他們問,鼓勵他們說,讓他們帶著這些問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去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使他們在生機勃勃的精神生活中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也使教師的勞動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生的魅力。
四、運用靈活的教學模式
正所謂「教學有模,而無定模,貴在得模」。教師心中應有一種先進的模式思想指導下的「模糊」的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的確定應以教學內容本身,學生知識儲備的實際,有利於學生的智能發展,身心健康為依據。構建一種學生樂學、樂做、生生互動、和諧統一利於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在教學中常常打破常規,有時由學生提問,再由學生自己回答問題 ;有時從交流資料入手,再回到開放的作業中結束;有時什麼也不講,讓學生交流自己讀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困惑,把自己當作他們中的一員和他們共同探討。還注意語文教學與課外讀寫活動相溝通,與其他學科相溝通,讓學生在廣闊的知識背景上,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在交際運用中學語文。如在班級中、小組中開展的「讀書樂廣交會」、「新聞發布會」、「課本劇匯演」、「童話會」、「小小詩會」等系列活動都是一個個靈活教學模式的創意。
總之,創新教育落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去,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

閱讀全文

與白鯨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