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編寫教案應包括哪幾個主要環節
編寫教案應包括: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後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獲、改進方法)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
《倪煥之》十七:「她做這些事絕不隨便,都運用無可加勝的心思寫成精密的教案,先送與級任教師看過,得到了完全的贊許,還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後拿來實施。」
⑵ 怎樣編寫教案,備課編寫教案情況,如何編寫教案,備課
寫教案來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源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⑶ 寫一份教案,內容應該包括什麼
教案內容應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
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要明確地制訂教學目的,具體規定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發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合理地組織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便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
(3)教案編寫情況擴展閱讀:
寫教案的原則:
1、科學性
要認真貫徹課標精神,按教材內在規律,結合學生實際來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
2、創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隨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在自己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廣泛地涉獵多種教學參考資料,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但切忌照搬照抄,要汲取精華,去其糟粕,獨立思考,然後結合個人的教學體會,巧妙構思,精心安排,從而寫出自己的教案。
3、藝術性
就是構思巧妙,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得到藝術的欣賞和快樂的體驗。教案要成為一篇獨具特色「課堂教學散文」或者是課本劇。開頭、經過、結尾要層層遞進,扣人心弦,達到立體教學效果。
4、可實施性
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從實際出發,要充分考慮從實際需要出發,要考慮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該簡就簡,該繁就繁,要簡繁得當。
5、靈活性
教師不能死扣教案,把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壓下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滿腔熱忱地啟發學生的思維,針對疑點積極引導。在備課時,應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提出的問題,確定好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
學生能在什麼地方出現問題,大都會出現什麼問題,怎樣引導,要考慮幾種教學方案。出現打亂教案現象,要因勢利導, 耐心細致地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一旦出現偏離教學目標或教學計劃的現象也不要緊張,可以在整個教學進度中去調整。
⑷ 教案編寫包括哪些內容
三亞市第二中學體育組 符琦 教案也稱課時計劃,即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有的教案還列有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 如電影、投影、錄像、錄音等 ) 的使用、作業題、板書設計和課後自我分析等項目。 ②教案編寫包括如下內容:現在的教案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小結、作業和板書設計、課後反思等內容。 ( 1 )教案封面 教案封面的內容主要包括課次、授課時間、授課班級、課題、教學目的與要求、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具、教學進程等。編寫要求如下: 第一是課次。一般說來,每兩學時為 1 次課,按教學順序編排,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二是課題。即本次課教學內容的標題,按以下要求填寫:一次課講一章時,寫章名;一次課講一節時,寫節名;一次課講幾節內容,將每節的節名按順序列出;一節需講 2 次或 3 次課時,課題仍寫節名,但要在節名後面註上序號。 第三為教學目的與要求。確定教學目的總要求是目的明確,層次分明。 第四是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和難點是相對而言的。每次課的教學內容都有相對比較重要和較難之處,因此,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重要程度及教學的難易程度確定重點和難點。 第五是課的類型。由於教學任務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也就決定了課的類型的多樣性。歸納起來,可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兩類。單一課是在一次課內完成同一性質教學任務的課。綜合課是在一次課內完成兩個以上不同性質教學任務的課,且各單一課應佔一定比例,否則,仍作為單一課。 第六為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依據具體的教學目的和任務,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的情況等綜合因素來選擇。 第七是教具。指實際所用教學用具的名稱,如具體的掛圖或表格、儀器、模型、標本、實物的名稱。 第八是教學進程。教學進程項可詳細列出節下的一級標題及時間分配,也可只簡單地寫見×頁 - ×頁,教學內容和時間分配在正文中反映。 ( 2 )教案正文 教案正文由導言、教學內容安排和課堂小結組成。正文一般以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程序為線索,輔以課堂活動的安排,教法、教具的運用,板書、版圖的布置,新舊知識和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等說明,並按教學步驟作出時間安排。要求做到層次分明,過渡巧妙自然,重點突出,難點化簡,方法靈活多樣,時間安排合理,教具運用得當,板書設計恰當,教學環節齊全,語言精練。 正文的第一個教學環節就是引入新課 ( 導言 ) ,導言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認真思考,做到精、巧、准。 正文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留出一定時間進行課堂小結,將本次課所講授的內容,尤其是教學的重點概括地加以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系統化,並抓住重點。有時小結後緊跟著布置作業。 課後分析是教師對教案實施後的課堂教學成敗的分析。主要是對教學程序的設計情況和時間掌握情況的分析、教法及重難點解決的分析、各項教學內容之間的過渡情況及板書、版圖的布置情況等。
⑸ 教案編寫的基本步驟和內容是什麼
教案,又稱課時計劃,通常以一節課為單位編寫,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具體方案。編寫教案,可以使教師在備課中所考慮的多種教學活動設想,經過進一步的推敲,使之條理化、科學化,明確地體現於教案文字之中。它既是備課成果的提煉和升華,又是備課的繼續和深入。編寫教案是使教師的備課更加系統、准確和深刻的重要一步。寫成教案,又為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備忘材料。
(一)教案的基本內容
編寫教案雖有一定的格式,但不能強求一律,應多從實際出發,以方便教學為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准。教案的主要內容有:課題、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課時安排、教法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課後回憶等。課題
課題是本課時所講的題目,一般要醒目地寫在一頁的首行中間。教學目的
教學目的是一篇(節)教材教學的行動綱領,是教學大綱的具體落實,也是一節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必須寫得具體、明確、恰當、適中,有指導作用,要防止籠統或瑣碎、偏高或偏低的現象。確定教學目的的依據,一是大綱,二是教材,三是學生。教學大綱中規定了各年級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具體要求,因此不能脫離大綱的指導;每篇或每節教材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必須從具體的教材內容出發;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差異,因此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總之,擬定教學目的必須有利於學生增強知識,強化智能。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應從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出發,有利於實現教學目的。在編寫教案時,要在系統地講述過程中,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教師的作用貴在從重點和難點上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能。課時安排
課時安排要根據教材的分量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各課時教學內容的分配要講究科學性,要注意重點難點和合理分布。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各課時教學內容的量要基本相近,不能過輕或過重。教法和教學媒體
6.教學過程(步驟)
這是在教案上編寫好落實教學目的、完成教學內容的實施程序。哪些地方由學生自學試講,哪些地方由教師講解;哪些地方使用教具,哪些地方進行板書等,都要有一個周密細致的安排。教學過程的安排既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要符合教材的邏輯規律,循序漸進,做到既完整又系統。教學的內容,要充分體現教學目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選擇性、邏輯性,力求寫得正確、具體,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7.板書設計和課後回憶
教案中要設計好上課的板書,板書設計要盡量體現編者的用意,的思路,符合學生學習理解的心理,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把傳播與吸收的意念聯在一起, 形成有機的統一體。教師還要注意寫課後回憶,及時總結每節課的成敗優劣,為以後的教學總結經驗,積累資料,這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
目前各個學校根據教學的基本原理,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設計印製出不同格式的教案「表冊」。一般在第一頁規定一些共同的項目,如班級、授課時間、課題、教學目的、重點難點、課程、教具及作業等,要求教師逐項填寫。這可幫助教師思考,並達到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的規范化,是很有必要的。教案的第二頁通常為空白,供教師填寫教學進程,包括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詳細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和教學時間的分配等。
教學進程部分是教案的最重要的部分,編寫這一部分必須做到步驟、綱要和教法相結合,使教案不僅能指導教師自己的課堂教學,就是別人(甚至外行)亦能通過閱讀教案而了解到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活動情況,亦能大體上了解本堂課講授的內容要點、教學進程的安排,甚至對本堂課每個問題的講述。一般應包括以下三部分:1引言
用以導入問題,如政治和語文課,可通過時代背景的介紹,物理化學可通過日常生活現象,工藝課可通過實習見聞等,並盡可能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或運用形象化教具的啟示,以導入新課。闡述、分析和推導問題
這是關鍵的、核心的部分,既要寫出教材內容的要點,又要寫明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既有教師的邏輯推理過程、生動的敘述情況、細致而必要的演算步驟,又要有可以意想到的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和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的處理措施,以及應當特別強調的問題等等。
現在的教材一般均為敘述性的,且篇幅較大,學生閱讀時不易把握住中心。這就需要教師精心鑽研,進行分析、歸納,加以科學的組織,在教學上寫出綱要,並配以講解的步驟和方法。總結
主要是本堂課的要點歸納,可復述要點或強調某些問題,有的應寫出結論性的文字,如在一章結尾,還應進行綜合性的總結,這些都應在教案上有所反映。
⑹ 備課編寫教案情況
支持哪幾種網路制式?
但塑造自我卻不僅僅限於規劃目標。要真正塑造自我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⑺ 教案怎麼寫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八.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教案書寫過程的關鍵包括以下幾個步驟:(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2.怎樣進行,復習那些內容?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怎樣提出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 3.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樣進行,誰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時間?(四)歸納小結 1.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 2.需用多少時間?(五)作業安排 1.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
⑻ 教案編寫包括哪些內容
一、授課班級(專業)二、授課人三、授課題目四、計劃課時(50分鍾)五專、課的類型六、教學內容屬七、教學目的八、重點、難點九、各部分內容時間分配十、教學方法十一、小結十二、作業或思考題教學過程:這一部分是授課的重點,因課程和不同的教師教法各異。應包括教學內容的詳細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等環節。這一部分的編寫要做到步驟、綱要和教法相結合,使老師不僅能指導教師自己的課堂教學,也可使別人(甚至外行)亦能通過閱讀教案而了解到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活動情況和本堂課講授的內容要點。建議包括三部分內容:1、引言導入新課2、闡述、分析、推導等突出教學內容要點,採用的教學方法等,要求簡明扼要,若有與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題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註明教材頁碼。3、總結主要是本堂課的要點歸納,應寫出結論性的文字
⑼ 教案編寫的基本步驟和內容是什麼
一、編寫教案的意義 1.教案是實現向課堂教學過渡的必需環節 教學活動的邏輯起點是理解教材,第二步是研究學生對象。按照教學活動這一事物的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的發展,事物必然會運動到編寫教案這一環節。從教師的教授活動看,編寫教案的目的是實施教師培養學生的實踐思想,它要體現教學活動的整體功能,增長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形成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學生的學習活動來看,它是通過教師預先設計好的措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動機,使學生主動地進行思維,從而很好地領會知識。 2.教案是教師上好課的根本保證 不管一位教師教學經驗多麼豐富,上課前一定要寫好教案。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案是教師在鑽研課程目標、教材、教學參考書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經過充分准備,精心設計出來的成果。教案設計的質量如何,往往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特別是年輕教師,在上課之前,不可能將設計的教案熟記於心,教案放在講台之上,偶爾翻閱一下,可以提示教師循序教學,防止上課時手忙腳亂。 3.教案是提高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徑 二、編寫教案的基本要求 在一些新課程改革實驗縣(區)發現,一些教師依然採用老辦法講解新教材,課堂幾乎與學生的真實成長關系不大,教學改革被簡單地看成是教學方法與教學基本功的轉向,這與傳統教案的影響有關。 傳統教案,注重知識層面,熱衷於知識數量和知識體系,甚至就是大綱的壓縮或翻版。課堂實施只見知識不見學生,只管「講」了多少,不管「學」得好壞,教案成為課堂的「劇本」,老師機械地按照「劇本」化的「程序」轟炸學生,演繹出灌輸知識的課堂「陷阱」。 這種傳統的教案設計是以教師的教和書本的知識為本位的,從教師的主觀判斷或教學經驗出發,側重的是教學過程的程序化、細節化。盡管備課中也提出研究學生的任務,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在教師備課過程中,只是作為處於一個年級階段的抽象群體來認識,研究的重點只放在學生能否掌握教材,難點怎麼講上,依然是以教材為中心來思考學生的。 要改變這種情況,設計教案時,必須從人文意識、實踐意識和課程意識出發,從學生成長的層面來思索,著眼於學生學習方法的養成,立足於學生興趣的開發,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過程,進行有生命意識的教學。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案要鄉土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三級課程管理使國家、地方和學校同時成為課程的開發、實施和管理主體。而且,新的課程管理體系為地方、學校甚至教師留出了較大的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空間。但課程的建設離不開課程資源的支撐,開發課程資源首先應立足於現有的校內外資源。教案的鄉土化就是要釋放老師的能量,激活學校細胞,用足、用好本地的鄉土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特色教學。這就使得教師要善於捕捉屬於本校、本班學生的「興趣」、「氛圍」、「人際關系」、「生活經歷」、「社會事件」等鄉土信息,並結合鄉土信息創造性地分析教材,設計教案,努力做到「教」的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吻合學生的「學」,使鄉土化教案發揮更大作用。 教案的鄉土化使教案具有地方特色,由於篩選的資源大多來自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學生倍感親切,容易信服,使用起來,也有利於促使教育教學活動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 2.教案要整合化。課程論專家張華博士提出,課程是由老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大因素構成。那麼,整合就是對真實的教學情境的整理與重組,即進行物性與活性的,靜態與動態的,顯性與隱性等教學資源的最優化配置。通過整合,讓教材知識動態化,課堂情境人格化,把教案整合成為一種對話、合作與探究的課程文化,一種互動的文本,從而促使課堂活動的結構優化。 3.教案要學案化。教案「學案化」的基本表現就是容納更多樣的學習方式,營造主體的學習地位,根據「學」的具體性實施「教」的方案,促進學生通過探究去實現獨立,通過合作學習彌補個人的有限,通過學法的習訓想學、會學。 教案「學案化」植根於對學生獨立生命的尊重,對學生具有的多重智慧優勢的充分信任。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重情感體驗,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相關的體驗,從內心感受中體會道理,而不是只記憶一些死的知識點;(2)要重探究,給學生足夠的時空去觀察、猜想、探索、歸納、類比、質疑,引導學生反復嘗試,鼓勵學生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3)重合作,課堂上的合作體現在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和互補上;(4)重方法和運用,書上的許多理論知識,它們只是學習的載體,教學的目的應落實在學生實實在在的收獲上。 4.教案要彈性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當拘泥於預先固定不變的程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設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體驗,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新課程標准指出,教學是不斷生成的,在課程生活化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活的生命體的相互碰撞中不斷生成的新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程序乃至新的教學目標。正如著名教育家布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所以,課堂不能再是教案的演繹舞台,而是根據學生變化的學習需要,精心「預設」與即時「生成」相統一的彈性調控過程。 現代教學設計的「預設」教案應以學生的學習和學生的發展為本位,從學生的實際現狀出發,以粗線條的「靜態教案」為基礎,綜合考慮教學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注重教學策略,特別是多種教學思路的設計,為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創造條件,使其成為具有指導性的「動態方案」——彈性化的教學「預設」方案。只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才有可能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再做出詳細的、適時的動態調整或調適,從而可以彌補在粗線條的「靜態教案」中,原先設定的學習難點可能不全成為學習難點或還有新的學習難點,原先設定的教學程序可能不是實際的教學程序等缺陷。所以,預設的教學方案是「外出旅行時的指南,而不是火車行駛的固定路線和時刻表」。教師必須根據教學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隨時進行調整,使「預設」與「生成」相統一,即在「預設」基礎上「生成」,在「生成」過程中提升「預設」的層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