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古詩蟬教案

古詩蟬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7 14:02:49

『壹』 古詩蟬的最簡詩意

譯文:蟬垂下像帽帶一樣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貳』 古詩《蟬》的分段

(1)原文: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2)譯文:蟬垂下像帽帶似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綿的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住在高樹上,而不是藉助了秋風。

(3)作者:永興縣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漢族,餘姚(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原有詩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國時期,張壽鏞輯成 《虞秘監集》 4卷,收入 《四明叢書》。

(4)賞析: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世人稱道。
「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5)後人的評價:清施補華《峴佣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於比興寄託,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叄』 蟬。 古詩


作者: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肆』 幼兒園大班古詩教案大全蟬

案例不抄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伍』 古詩蟬主要寫了什麼

1. 譯文:
蟬低著頭飲來著清澈的露源水,從高大的梧桐樹上發出叫聲。
它身居高處,聲音自然能夠傳的很遠,並不是藉助秋風的吹送。
2.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是首托物寓意的詩。原文: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3. 注釋: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
②清露:清純的露水。飲清露: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發出。流響:指蟬長鳴不已,聲音傳的很遠。
④疏桐:高大的梧桐。
⑤居高:指棲息在高處,語意雙關。
⑥藉(jiè):憑借、依賴。
寓意君子應象蟬一樣居高而聲遠,而不必憑借、受制於它物。表達出了詩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了一種雍容不迫的氣韻風度。

『陸』 蟬古詩虞世南 帶拼音復習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一、譯文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二、出處

唐·虞世南《蟬》

(6)古詩蟬教案擴展閱讀: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三、四兩句是全詩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一、二兩句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播,一般人往往認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作者卻別有慧心,強調這是出於「居高」而自能致遠。

『柒』 蟬古詩虞世南的古詩



唐代:虞來世南

垂緌飲清露,自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續不斷地鳴叫聲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正是因為在高處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並非是憑借秋風的力量。

『捌』 蟬,的古詩答案

作者是虞世南,字伯施,越州餘姚(今屬浙江)人。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令,故世稱「虞永興」。
第一句用比興手法,暗示人的清廉高潔的品質。第二句寫鳴蟬聲,詩人以蟬自比,贊揚鳴聲不同凡響。第三四句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蟬聲遠傳不是藉助秋風傳送,突出強調詩人的人格美,高潔品質。

A.首句: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含有象徵意義。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詩人將「貴」與「清」統一在「垂綏飲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說蟬聲之遠傳。「流響」狀蟬聲長鳴不已,悅耳動聽,一個「出」字,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C.三四句蘊含深意,表面立身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表達出對高尚品格的熱情贊美。
D.這首詩,事、景、情、議融為一體,顯示出詩人寓情於景的藝術才能。

※(1)這首詩從整體上看運用了什麼表達手法?請說出運用這種手法的好處.
答案:運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借對蟬的生動描寫,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

(2)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蟬的特點?指出相應詩句並簡要分析。
答案:首句寫了蟬的形狀「垂綏」,食性 「飲清露」,寫出了蟬的生性高潔;次句寫蟬聲「流響」寫出了聲音的響度與力度。

(3)通過這首詩作者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答案:蟬聲遠傳,是由於「居高」而致遠,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然能夠聲名遠播。

『玖』 古詩《蟬》(虞世南)的寓意

寓意君子應象蟬一樣居高而聲遠,而不必憑借、受制於它物.表達出了詩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了一種雍容不迫的氣韻風度.

閱讀全文

與古詩蟬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