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案秦腔

教案秦腔

發布時間:2020-12-17 13:07:24

①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台的 教案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全國許多地方都擁有自己的劇種,可謂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每個地方的戲曲,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如京劇的雍榮華美,崑曲的典雅精緻,梆子戲的高亢悲涼,越劇的輕柔婉轉,可以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戲曲。這次活動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民族文化的瑰寶——戲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開場白)
活動目標:
二、1、通過了解中國戲曲這種傳統藝術,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感
情,提高藝術修養。
2、了解中國戲曲的基本知識,鑒賞中國優秀戲曲。
3、引導學生對舞台藝術產生興趣,培養學生高雅的藝術情趣。 4、以了解中國戲曲為中心,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三、活動准備:
1、制定活動計劃; 2、師生收集相關資料; 3、教師製作教學課件; 4、指導排演戲曲唱段。 四、活動安排:設計四課時,(一)指導搜集材料;(二)戲曲知識漫談(三)
戲曲知識競賽;(四)戲曲演唱比賽。
第一課時 指導搜集材料
一、布置活動安排:讓學生明確整個活動的目的、要求。
二、指導學生通過圖書館、網路、社會調查等手段搜集有關中國戲曲 的相關材料。
三、學生分組,選定負責人,制定活動計劃,安排課外活動時間。 四、教師要參與指導好活動計劃的制訂,協調人員安排、落實責任, 指導搜集材料的具體方法。
第二課時 戲曲知識漫談
本課時擬採用師生以佳賓訪談的形式進行。 一、介紹下列戲曲知識: 1、戲曲的起源和形成;
2、幾種較常見的戲曲種類(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等); 3、京劇(行當、臉譜、唱腔); 4、戲曲名劇、名家等。 二、戲曲名段賞析 1、京劇《玉堂春》(蘇三起解);《鍘美案》(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2、越劇《紅樓夢》(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3、黃梅戲《女駙馬》(誰料皇榜中狀元); 4、豫劇《花木蘭》(誰說女子不如男)等。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 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課題研究 教育論文 日常工作

第三課時 戲曲知識競賽
在前兩課時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競賽。
競賽分必答題和搶答題兩類,基礎分100分,每答對一題加10分。根據答題成績記活動得分。
附:競賽題目 一、小組必答題
第一組:1、與古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合稱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劇種是—— (中國戲曲)
2、享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的劇種是—— 昆劇(崑曲)
3、我國戲曲的角色分為哪四大行當?—— (生、旦、凈、丑) 4、發源於湖北,發展壯大於安徽慶安一帶的戲曲劇種是——
(黃梅戲)
5、京劇「四大名旦」是指—— (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 第二組:1、享有「東方歌劇」盛譽的中國劇種是—— (京劇)
2、中國戲曲發展中「南戲」的形成是戲曲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請問「南戲」產生於哪個年代?—— (宋代)
3、中國戲曲表現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虛擬——沒有實物的表演) 4、據統計,中國現有戲曲劇種大約是多少?—— (360多種) 5、「沒見過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臉上畫」唱的是戲曲表演中的一個什麼特點? (臉譜)
第三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
功。後來他們兼收其他地方戲的精華,誕生了被稱為「國粹」的劇種是—— (京劇)
2、戲曲表演藝術有哪些技術方法? (手、眼、身、法、步) 3、京劇有哪兩種主要唱腔? (西皮、二黃)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說的是戲曲表演中成隊的隨從或兵卒在台上表現大場景的演出特點,這些演員被稱為—— (龍套)
5、到了十三世紀的金代,表明說唱藝術在文學上和音樂上都發展成熟的作品是—— (董解元的諸宮調《西廂記》)
第四組:1、中國戲曲起源於哪幾種藝術形式?
(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
2、中國戲曲主要採用哪些藝術手段表現人物的? (唱、念、做、打) 3、起源於浙江嵊州一帶的劇種是—— (越劇)
4、戲劇臉譜中的紅色代表的是—— (代表忠勇,含褒義) 5、古代的滑稽戲是從「優」發展而來的,在古代「優」是指——
(古代帝王貴族的弄臣,專以諷刺調笑為職務)

選答題:
1、說唱對戲曲發展的影響主要有哪兩個方面?
(說唱文學對劇本創作的影響,說唱音樂對戲曲唱腔的影響) 2、「參軍」是曹操創建的一種官職的名稱。魏晉南北朝多設置「參軍」一職,是一種相當縣一級的重要幕僚。著名詩人陶淵明和鮑照都做過「參軍」。參軍戲是唐代一種重要的戲劇形式。它是繼承古代的「優」的滑稽戲謔、巧言善辯的傳統發展而來的。表演發展到由兩個角色,一個叫「參軍」,一個叫「蒼鶻」,請問:表演中被戲弄的角色是—— (參軍)
3、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發展的黃金時代,產生了大量的優秀劇目(今存一百多種)和優秀劇作家,你能說出作家中最傑出的是誰嗎?
(關漢卿,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一生寫有60多個劇本,現存18種,有很高的國際影響。)
4、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稱贊「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的中國古代戲曲作品是?
A《西廂記》 B《竇娥怨》 C《漢宮秋》 B
5、唐玄宗時大力鼓勵戲劇,在宮中設立了「優伶」習藝班,自己有時也參與演出,舊時代的戲曲界把他視為戲劇的祖師爺,至今中國和日本都把戲劇界稱為「梨園」。請問:把戲劇界稱為「梨園」是因為——
A習藝班當時設置在梨園殿;B習藝班周圍種植著許多梨樹;C唐玄宗給習藝班定的名稱。
6、大文學家歐陽修在編撰《新五代史》時,專為「伶官」立傳,並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寫下這樣一段著名的話:「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請問「伶官」是指—— A 聰明伶俐的官員;B 宮中的戲劇演員 7、中國戲曲表演人物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把角色歸為若干行當。「旦」角是女性角色,請說出 「旦」角可分為哪幾類?(三種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馬旦)、老旦、閨門旦、彩旦等。 8、「生」和「凈」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請問在包公戲中,包公這個角色屬於「生」角還是「凈」角? (凈角)
9、臉譜是我國戲曲一項富有特色的誇張性的化妝藝術,它設色鮮明,勾繪精巧,富有圖案美,是把繪畫和表演統一在演員一張臉上的獨特藝術。不同顏色的面部化妝,有著不同的象徵意義。請問含有貶義,代表凶詐的是—— A 黃臉和白臉 B 藍臉和綠臉 C 金臉和銀臉
10、下列對京劇唱腔的描述正確的是—— B A 西皮是一種較舒緩、深沉的曲調; B 西皮是一種比較明快、活潑的曲調; C 西皮唱腔適合表現憂郁、哀傷的情緒。 11、《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寫賈寶玉向林黛玉稱贊「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

連飯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戲曲作品是—— (C) A 《竇娥怨》 B 《牡丹亭》 C 《西廂記》 12、元雜劇一般分為四個大段落,稱為四折。「折」基本上相當於現代話劇的「場」或「幕」。描寫發生在西湖邊上,充滿浪漫色彩的傳奇故事的戲曲劇目《白蛇傳》,也是由四折戲構成。請問下面哪一折戲不屬於《白蛇傳》? A 《游湖借傘》 B 《盜仙草》C 《斷橋》D 《劈山救母》 (D) 13、連線題:將下列劇種和著名演員用直線連接起來 越劇 嚴鳳英 京劇 袁雪芬 豫劇 梅蘭芳 黃梅戲 常香玉
14、連線題:將下列京劇流派與表演風格用直線連接起來
梅派 天真、活潑、熱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嬌婉的風格 程派 以氣與力取勝,有陽剛之美,具有剛健婀娜的風格 荀派 善良、溫柔、華貴、典雅而具有正義感的古代婦女形象 尚派 遭遇悲慘,具有外柔內剛性格的中下層女性形象 15、京劇曲目有幾出戲連演的,如「失」「空」「斬」,就是表現的三國故事。你能說出它們是指哪三個劇目嗎?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 16、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表現的是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剿匪的故事。揚子榮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戶曉,請問這部戲改編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長篇小說?
《林海雪原》
17、臉譜辨識題。說出畫面上四個臉譜是哪四個戲曲人物。 18、視聽題:看一段表演,說出是哪種戲曲劇種和曲目名稱。 19、視聽題:看一段表演,說出是哪種戲曲劇種、劇中人物名稱。 20、視聽題:看一段表演,說出是哪種戲曲劇種和人物扮演者的名字。
第四課時 戲曲演唱比賽
學生自備伴奏帶(光碟),有條件的可自己准備服裝、道具。在班內演唱自己喜愛的戲曲唱段。最後評出最佳演員,表揚加活動分。

② 安塞腰鼓 ,竹影的教案

《竹影》教案

安徽省廣德縣獨山中學 吳昊
教學目標: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2、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教學難點:體會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
教學方法:
採用「感知一品讀一遷移—小結」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板書:

童真童趣

畫竹影

藝術體驗

讀——品——想——結

一、 導語

有些同學看到我,可能會在心裡說,這個老師怎麼長得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為我還保留了一顆童心,一顆熱愛自然熱愛藝術熱愛孩子的童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自然有關孩子有關藝術的課文《竹影》。

二、 、初讀課文

a) 有多少同學閱讀過這篇文章?請這位沒有讀過的同學猜想一下,這篇文章到底是寫什麼的,是寫景的嗎?是寫人的嗎?還是寫事的?為什麼要以竹影為題呢?

b) 由於這是篇自讀課文,需要同學們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這一課文學習。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閱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掃讀等,只要是自己喜歡,怎樣的閱讀方式都可以。

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詞可以做下標記,並把自己認為寫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產生了共鳴的地方,作下標記,可以劃線,可以作批註,簡要地記錄下你讀書時的情感體驗。讀完了,我還想請同學們對這篇文章進行簡單的概括。

c) 同學們讀得很仔細,現在請你們中說話最精練最簡短的同學來概括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來評價一下吧,你認為怎麼概括才又簡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簡練的詞語來概括呢?

(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游戲,,及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三、 品味文章

一個蘋果兩個人分,一個蘋果只剩下半個。而一種思想兩個人分,一種思想會變成兩種。現在請同學們將你讀到的記下的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學生們讀一讀自己劃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註。他們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 文章對孩子們的活動寫得很有童趣很真實:

如:弟弟發現一個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問題:………成年人也許不會注意這樣的事情,誰又有這樣的細心這樣的時間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頭上冒出煙氣?這樣的問題成年人聽了,也許不以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們卻會追根究底的。大家爭論了一會兒,沒有解決。

如果成年人爭論一個問題,一定會水落石出的。華明的注意略去了轉向了別處,水門汀上熱心地描寫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評,做事三分鍾熱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們對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們像成年人那樣專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們的事多著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寫得真實恰當。

作者並沒有一味地寫孩子新一輪的熱情,他們用木炭描這些天然的國畫,並聯想到平時見到的畫圖。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藝術的殿堂門口。於是領路人——爸爸出現了,他給孩子們講了一番中國畫的藝術特徵,因勢利導地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藝術入門課。

2、 一些句子很生動,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景物。

略見教參.

3、 爸爸很會引導。經過爸爸的引導,你了解了哪些繪畫的知識?

(1)爸爸沒有批評他們在水門汀上畫畫,而是引導他們走進藝術的殿堂。爸爸和他們一起畫畫。

(2)爸爸在講中國畫和西洋畫的時候,打了個比方,「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講授二者的區別:西洋畫注重寫實,畫人則要按解剖學來畫,畫景要畫出立體感,而中國畫則不講究這些,畫人,則張揚人物的特點,畫景則山水重重疊疊,象是飛機中所見的,而且又不是一時所見,卻是飛來飛去,飛上飛下,幾次所看見的。想到哪畫到哪。而且很多中國畫只有寥寥數筆,卻傳達出畫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畫更講究形式,畫出的畫和照片一模一樣,而中國畫講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樣,只突出主題)

(1) 爸爸在講中國畫時,沒有用專業的術語,也沒有長篇大論,只是用了幾句話就概括了竹畫也是中國畫的要點:講究畫意(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等)表現著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2) 請繪畫最好的同學上黑板畫一幅竹影,大家按課文中的標准評價。

4、你還在文中讀到了什麼?為什麼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筆,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藝術和美就蘊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動中。

四、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五、學習語文,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善於小結。現在我們請同學們將自己在這節課中所學的所想的小結在作業中。

作業一:用一句話概括這節課的收獲。再分項寫出從內容上、思想上、寫法上的體會。

作業二:課後自己進行一次藝術上的創造,將自己的創造的過程、體驗用語言表達出來。字數300左右。

六.結全文。這節課,我們運用了:讀——品——想——結的方法,自己學習了這篇散文。以後,同學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本上的自讀課文、課外書上的美文。至於文中的一些細小的知識點如作家作品介紹,詞語解釋等,請同學們課後自己查資料,互相交流。最後,引用一下豐子愷在《藝術三昧》中的話來結束這節課:宇宙是一大藝術。人何以只知鑒賞書畫的小藝術,而不知鑒賞宇宙的大藝術呢?人何以不拿看書畫的眼來看宇宙呢?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游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准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游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准」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游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藉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借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語文學習要基於教材,但又不能僅局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戲引發的體驗,應避免圍繞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說教,而應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對學生自身修養的培養。)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獲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游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在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去進行語文學習,拓寬了語文課堂的寬度。)
一、《安塞腰鼓》賞析

這是一首生命的贊歌,力量的贊歌。

在文章里,安塞腰鼓,並非只是單純地在作為人類生命力量的一個載體、一種象徵;其自身,就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最充分、最徹底的表現。這樣,作者自然要傾注下全部的熱情與筆力歌之、頌之,一歌二頌難以盡致,則有三歌之、三頌之。

在作者筆下,幾乎分不出哪是形式與內容,哪又是客體與主體,兩者真正地獲得了無間的統一。

不取拖沓累贅、沉悶疲軟的長型句式,而多簡潔有力、脆生響亮的短句;也沒有冗長繁復的段落,一言兩語即自成起迄。

大量地運用排比,排比的形式又力求多樣:既有句內的排比,更多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排比,又能連段而下,交錯互出。

不獨直接地描寫這腰鼓釋放的磅礴能量,也從人的感覺、人的聯想和群山、大地等周圍環境的回響上,多方位地渲染著它的奇特效應。

自始至終採用行進的、動態的描寫,不作靜止的形容,並使那人體的動作與腰鼓的聲響,在共時態中互激互溶,合二而一,從藝術上組成一個表現著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泉的整體。

——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熾熱灼人的氛圍,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恰與作者所要歌之頌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輔相契。

安塞腰鼓,是屬於黃土高原的。惟有生存於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創造出此等奇觀,也才能憑借它而釋放其內蓄的偉力。作者是陝西人,從其描寫中,可以看到他對黃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無限神往與傾心愛戀。惟其如此,他也才能寫得酣暢淋漓,曲盡其妙。

這一篇,與喬良的《高原,我的中國色》,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說,喬良的作品,是對中華民族性格特徵的總體性的把握,那麼劉成章的《安塞腰鼓》,則是把它對象化和具體化。讀者能把兩篇作品一並閱讀,相互比照,必將更深切地體察到我們民族性格的本色及其生命力量之表現。

(金梅,選自《中國散文鑒賞文庫?當代卷》,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二、《安塞腰鼓》賞析

樂器往往是用來製造氣勢、渲染氣氛、表達感情的,它因地域和民族等的不同而有「西洋」和「民族」之分類,更因構造和「玩」的方式的不同而有管樂、弦樂、打擊樂等不同叫法,演奏出來的效果當然也是大不相同的。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正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另外一點也頗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結合必須達到這樣的高度。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這一特點,把對人和鼓的描寫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和盤托出。

一開始,人是靜的,靜得像一株株朴實的高粱。風吹葉動正襯托出他們的靜。鼓也一樣,「獃獃地」,「似乎從來也不曾響過」。這黃土高原上百十個以高粱為背景的鼓者是註定了要有一場不同凡響的表演的!

忽然之間就爆發了,爆炸了。作者用比喻的排比句來營造這「壯闊」「豪放」「火烈」的陣勢:「驟雨」「旋風」「亂蛙」「火花」「斗虎」。腰鼓改變了人們的感覺,引發了人們的聯想,而這一切的最高境界就是「掙脫了」——「束縛」,「沖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

真正的詩歌是需要反復詠唱的,這是《詩經》以來的傳統。反復和排比是製造節律、渲染氣氛、抒發感情的必要手段。需要提醒的是,「反復」不是「重復」,不是相同詞、句、段的兩次以上的簡單出現。在《安塞腰鼓》里,每一句「好一個安塞腰鼓」的出現都有新的感覺、新的內涵、新的情景。

「好一個安塞腰鼓」為全篇確定了基本的音高、色澤、氛圍和主要的精神走向,無論上、下文怎樣搖曳、生發、詞采飛揚,都不會走得太遠,這是作文常規之一,也是文章之所以「這樣」而不是「那樣」的根本。本文的「精神內涵」也在這里:「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這兩個緊密相連的段落是流動於所有動作、情景、章句里的不變的靈魂,以後的每一次感嘆和議論都不曾離開它。

請注意以下幾個地方:「隆隆隆隆的豪壯的激情……」一段里,「陣痛的發生和排解……」一句表達的是對改革開放以後,祖國走進新時代的振奮和自豪之情;「除了黃土高原,哪裡有這么厚這么厚的土層啊!」可以理解為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輝煌的歷史的比喻,是民族立足本土、再創輝煌的堅實前提和基礎;四個「愈捶愈烈」領起的短段和短段里短句的出現起到了深化主題、熱化感情、增強力度的作用。

開頭是靜悄悄的,結尾也靜成了「另一個星球」,這種猛然爆發和戛然而止的安排顯然別是一番匠心。它的直接效果是,主體部分因為首尾的安靜變得更加火紅、熱鬧、氣勢沖天了。

「安塞腰鼓」所表達的內涵是無比豐富的,但「詩無盡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僅僅感受一下也行,這節奏、氣勢、色彩,這生命力旺盛的後生,這純粹的閱讀的快感。

③ 關於<安塞腰鼓>的備課參考

●關 於 練 習

一、反復朗讀全文。

本題目的是讓學生體會文章的韻律和節奏。

二、說說你對「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這段話的理解。

本題目的是讓學生體會生命和力量的表現。

參見「課文說明」。

三、本文大量運用排比,包括句子內部、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舉例加以說明,並說說排比對表現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本題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參見「課文說明」。

四、品味並說明下列語句的意義。

本題目的是讓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

1.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也許很多人認為,黃土地的農民已經被歲月的風霜、土地的貧瘠折磨得喪失了生氣。

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江南的流水已經消散了生命的「元氣」,已經沒有承載這樣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

3.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地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

人們已經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動所沸騰,當腰鼓「戛然而止」時,人們已經不習慣這樣寂靜、冷清的世界了。

4.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當鼓聲停止後,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後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也可認為這是實寫)。

●教 學 建 議

一、指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要抓住生命和力量的宣洩這一中心點,讓學生深入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二、要圍繞生命的勃發來理解作者對黃土高原和江南的議論,不要作無謂的爭執。

三、可以結合第一單元的《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的內容,作對比閱讀。

●有 關 資 料

一、作者簡介

劉成章,1937年生,陝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現任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已出版六種散文集,其中《羊想雲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二、《我讀劉成章》

和成章從未謀面,只有不多的書信往來。作品倒是讀過一些。他是很「大器」的。其筆下的「散文」本身確有大氣象、大境界——像是蒼蒼茫茫的黃土高原;像是旋風、驟雨般的安塞腰鼓!這里,我來略「讀」其人其文。

劉成章「出道」很早:還在上高一時,他的一束新詩(共九首)就被選入了省青年作者的「詩選」之中——就這樣,他戴著「詩人」的桂冠而初涉文壇。以後他又由「詩人」變為「詞人」,迷上了歌詞寫作;再後來他成了專業劇作者。他轉向寫「散文」乃是「新時期」以後的事,都到了1982年(此時他已滿45歲),正所謂「人到中年」了,他卻開始「中年變法」:從此「專寫散文」了!他這種自「詩」起步,而「歌詞」,而「戲劇」,最後落腳於「散文」的創作軌跡,鑄就和成全了他。他後來曾說:一個人的「突出才華」到底在哪兒?常常連自己都認識不清。沒法子,只好多「嘗試」幾種藝術形式(嘗試的過程就是認識和發現的過程),才能最後摸清自己藝術「細胞」之所在。他在「嘗試」了上述多種藝術形式之後說:「看來,我更適宜於搞散文創作」;「不過,我從前寫詩、寫歌詞、寫劇本的功夫,也沒有白費,它們在散文中全都派上了用場。」這話是真的。他後寫的「散文」的確是從他原先的詩、詞、戲的精神沃野上茂騰騰地「再生」起來的——不是外在表象的「照搬」,而是內在神髓的「化用」。它給他所寫的「散文」帶來了一股生機和新意!

他寫得最多、最好的一類散文是所謂「風情——神韻散文」。最早發表的《轉九曲》,雖鼓舞、激勵過他,使其跨出了「中年變法」的關鍵一步;但回頭去看它不無遺憾:這不僅指其中一些「人物」(如葉葉、大背頭、巧媳婦等)有「編織」痕跡,似有意為之;而且篇末點睛處還讓人讀出了「楊朔味兒」,落入窠臼,說明它在藝術上還未能全然自立。照我自忖:他在1985年(被文藝界稱為「觀念年」)大開悟性,藝術感覺陡然開竅,《老黃風記》《高跟鞋,響過綏德街頭》等已頗見精彩。你瞧《老黃風記》,寫得多棒!它還在山那邊呢(少說也有十來里吧),還沒刮過來,可它的「威勢」卻已讓人感到了。它一來,你再瞅吧:「大片大片的莊稼,倒伏於地。飛鳥撞死在山岩上。雞飛狗跳牆。」天呢?成噸成噸的土和沙,揚得四處都是。天空登時晦暗起來,太陽「變得就像泡在渾黃河水裡的一隻破盆兒」。人呢?「像被一隻巨手搡著,站不住,走不穩,身不由己,五臟六腑都被搖亂,像雞蛋亂了黃兒。」陝北刮的這「老黃風」——又叫「黑小子風」「兒馬風」「叫驢風」——這特有的「雄性之風」,真讓「章娃」這支筆給寫「絕」了!寫「風」當然也是為了寫「人」,寫人的「精神」。當老黃風肆虐橫行、狂奔亂跑、不可一世時,你再看那些漢子、婆姨們,他們卻是那麼鎮定自若、處變不驚、談笑風生!這才是內外相符、表裡相映的真正的「陝北魂魄」!看罷此文當知:陝北這方寶地,其「自然環境」是雄渾剛健、野性大氣的;其「人文精神」更是樂觀幽默、豪氣勃發的。此文的結尾:「它不像漚爛了的紅袖章么?」真可謂「神來之筆」矣!《高跟鞋,響過綏德街頭》,寫最古老的陝北小城,在而今卻現出最現代的一道靚麗風景。寫「地域風情」而能點染出「時代特色」,此文可謂著例。這之後,1986年的《安塞腰鼓》使他此類散文又躍上一個新高度。《安塞腰鼓》的氣魄是震撼人的。如果說賈平凹的《秦腔》是他從「秦腔」里發現並寫出了秦人的精神「表徵」的話,那麼劉成章的《安塞腰鼓》即是他從「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聲中發現並攫出了陝北人的元氣和神魂!《安塞腰鼓》是一曲陝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頌歌,是一首黃土高原沉實、厚重內蘊的詩性禮贊。這之後,他在1988年所寫的《山峁》一文把這種詩性筆墨又推進一步——它簡直就是一首意韻優美的散文詩。《山峁》在頌贊陝北地貌、風情的同時,把山川和人物,傳說和現實有機地統一並結合了起來。讀罷《山峁》掩卷而思,恍然有悟:原來山峁的高大奇偉,恰在於它是一顆質朴而高貴的靈魂所幻化!1994年他又寫出了堪稱此類散文壓卷之作的《扛椽樹》,使這種「風情——神韻散文」在當代散文史上領異標新、大放光芒。這篇作品的氣魄之大、境界之高,依我的陋見確系前無古人!「扛椽樹」,實為一種陝北柳。但柳而不媚,蓬勃向上,每根枝條皆可做椽,每棵樹可砍六七十根,「生了砍,砍了生,往復無窮。」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獻累加起來,每棵樹都是一片森林!顯然,這是瘠薄土地上的悲壯的奉獻!劉成章發現了「扛椽樹」,同時也就發現了自己。他寫這柳孤寂地等待了千萬年,「太平洋水深萬丈,不及此柳等我情!」及至相見,作者以大潑墨、大寫意的筆法,自由揮灑,淋漓酣暢,盡情盡興。《扛椽樹》的精神解放度、心靈自由度、文筆灑脫度都是一流的。

「陝北生來陝北長,因為你魂牽這地方」——就「寫陝北」來說,怕誰也寫不過劉成章了。他寫陝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詩意的土,有靈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攏。這就攫住了陝北的「魂」,也顯出了他散文的「精氣神兒」!不僅《老黃風記》《安塞腰鼓》《山峁》和《扛椽樹》等是真正的「藝術散文」,令人讀之難忘;即或像《米脂賦》《陝北剪紙》《望秦俑》和《黃土寫意》等隨心走筆的短章散作,在藝術上亦可權備一格。我想,只此陝北「風情——神韻散文」的大獲成功,「章娃」即可無悔無怨矣!

更何況他還寫有一些袒露自我的抒情散文。不過,這類作品數量並不算多,影響也不如上述那類作品大。其中《老虎鞋》寫得最早,是寫自己剛剛出生在過「滿月」時第一次穿上「老虎鞋」的故事。敘述「主體」當時是那樣地小,故事純系後來「聽說」且在「轉述」時費盡心力,但讀起來仍感到虛而不實;「同媽媽」(劉志丹的夫人同桂榮)的特意突出,對「我」的主體地位也是一種削弱。比較起來繼後的《壓轎》就好得多了:它寫的是「我」六七歲時的一段舊事——因跟著改嫁的母親到了新家而失去了作為男孩「壓轎」的權利。在情緒遭壓抑、心靈受傷害的痛苦關口,一個比「我」大十歲名叫秦娟的姑娘許下願來:她結婚時保證請「我」去壓轎。其後果然如約,救治了「我」的一樁心病。《壓轎》在「文體」上無可挑剔——還可以包括《老虎鞋》《我們像珠珠蛋蛋的時候》等,它們都帶有某種「自傳性」和「兒童性」(適宜兒童、少年閱讀),我看這些記寫「童年舊事」的篇什不妨以「自傳散文」視之。再拓寬一點說,我覺得《三隻雛鳥》似亦可算在裡面:它寫他的三個孩子,是「俯視」,骨肉親情,盡在其中。再拓寬點說,《在古老的土地上》似亦可包容在內。它是寫「我」和「母親」生死相依、密不可分的關系的,用「仰視」,實乃一篇動情的「母親頌」!上述這些散文,再算上《草色吶喊連綿的鮮碧》《我似雲霧山峰》《火葫蘆》《洗衣的感覺》《域外親情》等,在表現深層而真實的「自我」方面——從藝術上看,實在是並不那麼「到位」的。他倒是有一些很深刻的認識,如他曾說:(寫散文應)「勿忘我」;「哪章得『我』哪章新」!從寫出獨屬於「我」的東西(比如那些陝北「風情——神韻散文」)這一點說,他是做到了;從強化「自我」意識、表現「主體」深層人性這一點說,他卻又做得並不很夠。這有些奇怪。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怕有兩點:一是其思想深處恐存有「大我」和「小我」的矛盾(像他這樣受「十七年」教育出來的人大多如此),其往往對「小我」取迴避、淡化態度;二是他自己的身世、經歷及其心理都較復雜,有一些還頗為「難說」。其實,這都不是問題。如能以「說真話」「寫真象」的勇氣捅開那層窗戶紙的話,他那獨特的「自我」心靈反而更能深刻地映照這時代的現實生活,它反倒可能是卓爾不群的。天賜良機,莫失莫棄!

他當然也還有一些別的散文,有的還很精彩,如《記小貓》《野物啟示》《壺口瀑布》《去看好婆姨》等,這里就無須多說了。

(劉錫慶,摘自1999年10月5日《文藝報》第116期)

三、《安塞腰鼓》賞析

這是一首生命的贊歌,力量的贊歌。

在文章里,安塞腰鼓,並非只是單純地在作為人類生命力量的一個載體、一種象徵;其自身,就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最充分、最徹底的表現。這樣,作者自然要傾注下全部的熱情與筆力歌之、頌之,一歌二頌難以盡致,則有三歌之、三頌之。

在作者筆下,幾乎分不出哪是形式與內容,哪又是客體與主體,兩者真正地獲得了無間的統一。

不取拖沓累贅、沉悶疲軟的長型句式,而多簡潔有力、脆生響亮的短句;也沒有冗長繁復的段落,一言兩語即自成起迄。

大量地運用排比,排比的形式又力求多樣:既有句內的排比,更多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排比,又能連段而下,交錯互出。

不獨直接地描寫這腰鼓釋放的磅礴能量,也從人的感覺、人的聯想和群山、大地等周圍環境的回響上,多方位地渲染著它的奇特效應。

自始至終採用行進的、動態的描寫,不作靜止的形容,並使那人體的動作與腰鼓的聲響,在共時態中互激互溶,合二而一,從藝術上組成一個表現著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泉的整體。

——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熾熱灼人的氛圍,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恰與作者所要歌之頌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輔相契。

安塞腰鼓,是屬於黃土高原的。惟有生存於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創造出此等奇觀,也才能憑借它而釋放其內蓄的偉力。作者是陝西人,從其描寫中,可以看到他對黃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無限神往與傾心愛戀。惟其如此,他也才能寫得酣暢淋漓,曲盡其妙。

這一篇,與喬良的《高原,我的中國色》,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說,喬良的作品,是對中華民族性格特徵的總體性的把握,那麼劉成章的《安塞腰鼓》,則是把它對象化和具體化。讀者能把兩篇作品一並閱讀,相互比照,必將更深切地體察到我們民族性格的本色及其生命力量之表現。

(金梅,選自《中國散文鑒賞文庫?當代卷》,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四、《安塞腰鼓》賞析

樂器往往是用來製造氣勢、渲染氣氛、表達感情的,它因地域和民族等的不同而有「西洋」和「民族」之分類,更因構造和「玩」的方式的不同而有管樂、弦樂、打擊樂等不同叫法,演奏出來的效果當然也是大不相同的。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正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另外一點也頗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結合必須達到這樣的高度。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這一特點,把對人和鼓的描寫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和盤托出。

一開始,人是靜的,靜得像一株株朴實的高粱。風吹葉動正襯托出他們的靜。鼓也一樣,「獃獃地」,「似乎從來也不曾響過」。這黃土高原上百十個以高粱為背景的鼓者是註定了要有一場不同凡響的表演的!

忽然之間就爆發了,爆炸了。作者用比喻的排比句來營造這「壯闊」「豪放」「火烈」的陣勢:「驟雨」「旋風」「亂蛙」「火花」「斗虎」。腰鼓改變了人們的感覺,引發了人們的聯想,而這一切的最高境界就是「掙脫了」——「束縛」,「沖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

真正的詩歌是需要反復詠唱的,這是《詩經》以來的傳統。反復和排比是製造節律、渲染氣氛、抒發感情的必要手段。需要提醒的是,「反復」不是「重復」,不是相同詞、句、段的兩次以上的簡單出現。在《安塞腰鼓》里,每一句「好一個安塞腰鼓」的出現都有新的感覺、新的內涵、新的情景。

「好一個安塞腰鼓」為全篇確定了基本的音高、色澤、氛圍和主要的精神走向,無論上、下文怎樣搖曳、生發、詞采飛揚,都不會走得太遠,這是作文常規之一,也是文章之所以「這樣」而不是「那樣」的根本。本文的「精神內涵」也在這里:「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這兩個緊密相連的段落是流動於所有動作、情景、章句里的不變的靈魂,以後的每一次感嘆和議論都不曾離開它。

請注意以下幾個地方:「隆隆隆隆的豪壯的激情……」一段里,「陣痛的發生和排解……」一句表達的是對改革開放以後,祖國走進新時代的振奮和自豪之情;「除了黃土高原,哪裡有這么厚這么厚的土層啊!」可以理解為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輝煌的歷史的比喻,是民族立足本土、再創輝煌的堅實前提和基礎;四個「愈捶愈烈」領起的短段和短段里短句的出現起到了深化主題、熱化感情、增強力度的作用。

開頭是靜悄悄的,結尾也靜成了「另一個星球」,這種猛然爆發和戛然而止的安排顯然別是一番匠心。它的直接效果是,主體部分因為首尾的安靜變得更加火紅、熱鬧、氣勢沖天了。

「安塞腰鼓」所表達的內涵是無比豐富的,但「詩無盡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僅僅感受一下也行,這節奏、氣勢、色彩,這生命力旺盛的後生,這純粹的閱讀的快感。

④ 安塞腰鼓的教案

主旨來:1、表現安塞人軀體里自涌動著強勁的生命力量,表現他們骨子裡充滿著對新生活強烈渴望和追求。
2、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
3、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4、歌頌揚剛之美。
5、表現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的痛快表現。
結構:場面美——聲音美——後生美——舞姿美
第20段中「多水....玻璃」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整段運用對比手法,表現出江南的柔媚風格,通過對比,襯托出安塞腰鼓承載著粗壙的生命力量。
第30段中「雞啼」,突出鼓聲停止後的寂靜。

⑤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音樂教案

【教學內容】

1、陝北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2、了解「信天游」

3、中國民歌的體裁類別:山歌與號子

4、中國民歌《茉莉花》

5、中國民歌的體裁類別:小調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欣賞《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茉莉花》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民歌,感知和體味我國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和豐富多彩的民歌作品,擴大藝術視野。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演唱,對比分析等音樂實踐活動,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風情與音樂特點;感受到優秀的音樂文化源頭是紮根在人民大眾之中的。

3、知識與技能:

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號子、小調三種體裁類型及特點。

【教學重點】

感知和體味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號子、小調三種體裁類型及特點,感受到優秀的民歌來源於生活,是在人民大眾之中產生的。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積極投入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播放小提琴演奏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學生進入教室。

感知與體驗

一、導入

出示三幅圖片,欣賞教師鋼琴彈奏一段民歌主題片段,音樂表現了哪張圖片上的內容?

說明:「聽是學習音樂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演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強化審美體驗。熟悉主題旋律,為後面欣賞原生態的歌曲作鋪墊,能讓學生立刻進入到當地的音樂風格中。

二、賞析《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1、欣賞阿寶演唱的這首歌曲的第一樂段,感受這段歌曲的風格特點。

2、知道「信天游」,通過選擇准確的詞語概括「信天游」的風格特點。

3、了解「山歌」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4、師生跟著鋼琴哼唱歌曲的第一樂段。

5、欣賞視頻

思考:這段歌曲分為幾個樂段?

感受這段歌曲第二部分 「一領眾和」 的風格特點。

6、了解「號子」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7、熟悉主題(第二樂段片段):請看著譜例,演唱主題旋律。

說明:整首民歌由兩類音樂體裁創編而成,在了解基本概念與特點之後,通過領唱與合唱的形式,表現和體驗「號子」「一領眾和」的特點,幫助學生記憶與掌握不同民歌體裁類別的風格特點。

8、學生即興創編「號子」

模仿勞動號子的形式,創編情景,並用「一領眾和」的方法演繹出來。

三、賞析《茉莉花》:

1、跟著鋼琴,演唱P31《茉莉花》。

2、欣賞江蘇民歌《茉莉花》,思考:和剛才演唱的《茉莉花》有什麼地方不同?

3、聽音樂,用蘇北方言學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說明:通過「聆聽——思考——模仿」的方法,感受用蘇北方言演唱的茉莉花,通過模唱,了解蘇北方言中部分字、詞的讀音和音調,並運用到歌唱中,在復習、鞏固江蘇民歌《茉莉花》旋律的同時,還體驗了當地民歌的地方風味。

4、欣賞與比較:

(1)欣賞河南《茉莉花》,與江蘇《茉莉花》進行比較:

歌詞:A.完全相同 B.大多相同 C.略有相同 D.完全不同

旋律:A.完全相同 B.大多相同 C.略有相同 D.完全不同

(2)欣賞山西《茉莉花》,與江蘇《茉莉花》進行比較:

歌詞:A.完全相同 B.大多相同 C.略有相同 D.完全不同

旋律:A.完全相同 B.大多相同 C.略有相同 D.完全不同

5、了解「小調」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6、歸納:

(1)民歌的流傳方式:口頭傳唱。

(2)在流傳過程中人們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語言和地方音調融入這些民歌中,在改編與再創作中體現了民歌傳唱中的變異性。

說明:通過「賞析——比較——思考」的方法,對比聽賞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感受民歌在口口相傳中的變異性;知道民歌來源於生活,紮根於生活,民歌在傳唱中的變異與再創作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藝術智慧和熱愛家鄉的文化熱情。

拓展欣賞:——尋找《茉莉花》

1、選擇喜愛的視頻、觀看

女子十二樂坊,歌劇《圖蘭朵》,申博宣傳片,雅典奧運會

2、小結:

那麼多版本向我們展示了風格各異的《茉莉花》,民歌《茉莉花》在不斷發展和變異中甚至走出了國門,成了東方文化的使者,登上了世界的大舞台,充分展示了中國民歌的藝術魅力。如今,在一些重大的場合與重要的活動中,中國的世界亮相經常伴隨著這首《茉莉花》的音調,《茉莉花》幾乎成為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符號與標志,帶著中國走向全世界!

課堂小結:

民歌是人民群眾口頭創作的歌曲,它在廣泛流傳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成為藝術寶庫中的珍品。民歌反應的內容與人民生活及地方風俗有著密切的關系。其形式簡明朴實,曲調短小生動,易唱易記。

人們在民歌的口頭傳唱中加入了當地的方言、語音語調,這些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內容,讓民歌傳唱得更廣,更多姿多彩!多聽民歌、多唱民歌,去探索、發現和保護色彩斑斕的世界民族音樂瑰寶,通過民歌來繼承傳統文化,表達出我們的愛國熱情!

⑥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教案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 復習提綱第五單元 走進社會
1,人類來自於自然界,又具有一些不同於自然界中動物的特質.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在社會中成長.42,每個人從出生之日起,就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43,狼孩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一旦脫離社會,就會像勞拉小時候那樣,雖然長著人的身體,但是無法成為真正的人.54,人類勝過動物的主要優點,就在與我們生活在人類社會之中.55,每個人從生到死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群體之中.56,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我們可以藉助社會鏡子,不斷彌補不足,看到自己的進步,選擇自己的未來.67,家庭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88,學校,不僅是我們的第二個家,還是我們第一個接觸的小社會.學校生活不僅提高了我們的知識水平和社會生活能力,還培養我們形成良好的個人品德,教育我們樹立高尚的愛國情操和遠大志向.99,社區是我們的第三個家,每個社區都是一個小社會.1010,網路社區是高科技的產物,也是一種新的生活空間,人們把它叫做"虛擬社區".與真實的社區一樣,虛擬社區同樣需要健康的生活.10
第二課 社會舞台中的角色有一部分社會角色是與生俱來的,比如我們的性別,人種,民族,兒女的身份等,這些角色都來自遺傳或者無法選擇的先天因素,也有一些社會角色是社會規定.122,人們的角色總是在不斷變化著,我們可以通過體會同一個角色的成長過程,感受角色的變化;也可以通過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感受角色的轉換.133,當角色發生變化時,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也會有所改變,不管自己是否認識到這一點.134,不同社會角色的價值觀往往存在差異,這表現在對待同一個事物,不同身份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145,不同社會角色之間常常會因為觀念的不同而引起爭執或隔膜.如果每個人對不同於自己的觀念懷有尊重,包容乃至悅納的心態,就可能避免生活中的這些問題.146,社會中每個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有相應的分工.所有角色相互配合,才能組成和諧的整體.157,在現實社會中,不同角色之間也需要相互溝通,協調,這樣才會促進社會的和諧.158,合格的社會角色也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訓練.正因為這樣,我們才需要讀書上學,從學生角色做起.169,為了實現夢想,扮演自己心中期望的角色,就要從小立下志向,並不懈的朝著這個目標努力.1710,為了將來做一個合格的人才,成為國家的主人,我們必須從小學習怎樣更好地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17
第三課 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1,規則作為生活的准則,它存在於生活的時時處處,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202,在現代社會,許多規則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除了成文的規則外,
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一類規則,它們往往以約定俗成的方式流傳下來.203,規則對於我們的生活,就如同空氣對於小草,水對於魚兒一樣,是須臾不可分離的.214,生活是條五彩路,規則就像交通標志一樣,通過圖形,符號,顏色和文字,向行人傳遞特定信息,標明生活的規則,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效率.225,競技規則保證了公平的比賽,公正又是實行公平的競技規則的前提.226,法律就是國家制定的,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規則.尊崇法律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237,社會的經緯,由各種各樣的規則共同編制而成,這些規則成為社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248,人類社會的歷程,也是各種規則,制度不斷完善和更新的歷程.在這一歷程中,無數舊的規則和制度被廢除,無數新的規則和制度在產生.249,人行橫道線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此後在英國倫敦的街道上,出現了如今這種人行橫道線.2510,可見,規則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許許多多的規則,都來自於生活,並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變化.2511,有時候,我們不僅是規則的遵守者,也是規則的制定者.2612,在我國,重要的法律都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27
綜合探究五 我是社會小主人
我們有權利對問題的解決提出自己的建議,行駛批評,建議的權利,即行駛監督權.28行駛監督權可以這樣來做,
第一步,通過實地調查,發現問題;
第二步,根據問題提出建議;
第三步,可以通過向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打電話或寫信,找人民代表面談和通過給新聞媒體寫信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283,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都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書面報告.
書面報告,可包括第一手資料的採集,第二手資料的分析,對問題由來的說明,對問題影響的論證.29
第六單元 走向富足文明的社會
第一課 永遠面對的選擇1,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消費者.332,消費者是我們進入經濟生活的最初身份,但沒有生產則無從消費.333,消費是一種為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而享用物品和服務的過程.334,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消費行為是在市場上購物.335,通過網路進行商品的買賣,叫電子商務.346,同一種商品的價格會隨著條件的變化而有很大差異.如季節變化,投放市場時間,地點不同,生活熱點變化,品牌變化等347,影響人們購物的因素是不同的,包括:商品的質量,價格,產地,品牌和售後服務,購物者的需求和喜好,廣告影響和購物環境等.358,合理購物的基本原則:首先,要量入為出;其次,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節儉;最後要從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369,在家庭消費中,人們首先要滿足自身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其次滿足發展與享受需要.3710,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平均支出中購買食品的比重越大.這一規律稱為恩格爾定律.3811,注重環境保護的消費,已經日益成為人們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成為現代文明生活的標志.38

第二課 創業的學問1,把積蓄起來的錢用來創辦企業,生產經營,從中獲取更多的錢.這種錢生錢的方式,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投資.402,鄭平爸爸創業的十六字秘訣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403,一般來說,投資的獲利越大,風險越大,創業者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如何規避風險呢,鄭平爸爸有一句格言:"別把所有的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裡面"414,創業之道,重在把握機會,而把握機會的要領是: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445,無論選擇什麼投資方式,投資從來就不等於投機.在經營活動中,如果說有什麼風險不能冒,那就是失去信用的風險絕對不能冒.446,創業者因為不守信用,不講道德,就會失去所有的合作夥伴,就會失去所用的未來機會.45如果失去信用,人們就沒有安全感,社會中就會充滿爾虞我詐;如果每個人都以講信用來要求自己,社會就會成為一個誠信的社會.46
第三課 做好當家人1,家庭收入與家庭支出相比較,收入大於支出叫"盈餘";支出大於收入叫"赤字".472,儲蓄,是家庭賬本上最常見的項目之一.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儲蓄的目的是增加收入.483,購買債券,也是一種投資方式.我們最常見的債券是政府發行的,叫做國債.是風險最小的債券.48-494,有計劃的安排家庭收入和支出,叫家庭預算.家庭預算是家庭理財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現在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開源,就是增加收入;節流,就是計劃支出.495,政府投資於,保衛國家安全的軍隊,為人民辦事的國家機關,提供各種社會保障的機構,以及學校,科研單位.506,國家收入的取得,發行國債是一種辦法,但最重要,最穩定的收入來自稅收.517,個人所得稅是許多個人收入達到一定數額的人都要繳納的稅,"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是個人所得稅的顯著特點.518,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享受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享受服務就必須承擔義務.依法納稅是我們公民的基本義務.529,我們納的稅,都會包括在最終商品的價格里,由我們消費者"總支付".52
第七單元 精神生活的追求
第一課 知識就是力量1,我們已經從歷史中獲得一個道理:知識改變生活,學習改變命運.582,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唐代,中國就有了印刷術,並在宋代得到發展,成為農耕時代的科技發明典範.583,15世紀中期,德國人古登堡發明了印刷機,書籍的出版更加快捷,知識的傳播更加容易.4,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問世,使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595,袁隆平發明的水稻雜交技術,不僅使中國以僅佔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而且還將成為解決全人類吃飯問題的法寶.606,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人類對現實生活的切身感受.617,學習不僅是每個人開啟富裕之門的鑰匙,還關繫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人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飛速前進的步伐.628,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新世紀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學習新知識的行列.639,在信息時代人們的學習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人們的學習地點不再局限於課堂,家庭,社區,企業等,任何地點都可以成為人們受教育和學習的場所.63
第二課 大眾傳媒1,大眾傳媒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它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652,大眾傳媒是傳遞信息的大眾傳播媒體,包括,書籍,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等.信息時代的到來,使信息的獲取和傳遞這一大眾傳媒的基本功能,不論在數量上還是速度上,都得到了全所未有的提升.大眾傳媒已經成為了連接社會的重要紐帶.663,大眾傳媒不僅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664,大眾傳媒多種多樣,每種媒體都有其優點,同時也存在不足.人們在利用大眾傳媒時,往往要根據媒體的特點以及自己的需求做出具體的選擇.;675,在眾多媒體中,互聯網這種新興媒體給我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沖擊,它可以兼收並蓄各種已有的大眾傳媒.同時互聯網又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這就是虛擬的人際交往平台和信息傳播平台.67-686,每天面對大量的新聞報道,我們要善於思考,保持清醒的頭腦.例如,通過對同類新聞的對比,分析,鍛煉去偽存真的本領.69
第三課 追尋真善美科學探索的道路是艱辛的,漫長的,需要克服各種困難,付出艱苦的努力,甚至以生命為代價.742,雖然,追求真理的道路崎嶇不平,但是,在科學精神的鼓舞下,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過,社會因此而進步,文明因此而發展.743,古往今來,為了探求生命的意義,有的人執著地追求,思考,更有很多人把對人生價值的思考付諸實踐.764,時代在發展,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也在變,但人們對於自身和生命的價值的認識和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人類必將在不斷的探索中充實,完善自我.775,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表現了人與命運不屈不撓的斗爭,令人震撼;"黃河大合唱"那雄壯的音調象徵著中華民族勝利的吶喊,氣勢磅礴,激動人心;"擲鐵餅者"這一作品把人體的和諧,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現的淋漓盡致.786,優秀藝術作品所蘊含的情感之美,不僅表現為對美好事物的描繪和頌揚,也表現為對丑惡現象的揭露和抨擊.797,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之所以能夠產生如此強烈的感染力,就在於它放映了人類最真實的情感世界.798,藝術美,來自藝術作品的豐富內涵,也來自藝術形式的多種多樣,這些都源於我們的生活,所以,常有人說,不是生活中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靈.809,京劇是一種以徽調和漢調為主,兼收崑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戲的成熟藝術,被譽為國粹.80
第八單元 社會生活的變遷
第一課 身邊的故事1,服飾的變化是反映社會變革的一個窗口.872,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沒有文字的時代,那是人們往往用各種物件或圖畫來傳遞信息,幫助記憶,如在繩子上打結,在木,石或陶器上刻畫符號,用實物表達意識等.883,距今約六千年,文字開始出現.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是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894,竹木簡編連成冊就是中國最古老的"書".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各種各樣的早期書籍,像古埃及的紙草書卷,蘇美爾人的泥版文書,中亞和歐洲等地的羊皮書和牛皮書等.90
第二課 我的成長歷程1,記錄自己的 "歷史",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力求准確記述每個事件,力求學出你的真實感受,力求記錄下當時國內外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922,歷史是關於生活的學問,講的是日常生活里最為樸素的瑣事;歷史告訴我們怎樣選擇,如何做事,如何為人;歷史的教訓值得珍視,它凝聚著先驅者付出的辛勤勞動和犧牲;歷史是愛國主義的基石,是我們勵精圖治的力量之源和報效祖國的動力.933,學習歷史能擴大我們的生活經驗,使我們變得更聰明,思考更深刻.學習歷史,還能加深我們對過去的認識與理解,使我們明白一些道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力能夠得到提升934,歷史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溝通了過去和未來.追尋悠久漫長的文明歷程,洞察人類進化的內在奧秘,審視千百年的坎坷與輝煌,感受近百年的苦難與歡歌,了解各時代,各民族對真善美,假丑惡的不同理解,由此我們能更清楚的知道我們正在做什麼,以及我們應該做什麼.945,我們成長的過程離不開對歷史的感悟和探究.我們從一些看似枯燥艱澀的東西開始,去掌握求真的技能,去積累貫通古今的智慧,去養成對民族,國家乃至人類命運的關懷.96
第三課 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1,現在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採用公元紀年,就是把基督教傳說中耶穌誕生的那一年,定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982,中國在西漢武帝以前,歷代帝王都是以自己在位的時間計算年代.至漢武帝,首創以年號紀年.983,按形式劃分,可將歷史資料分為文獻資料,實物資料,口述資料;按價值劃分,可分為第一手資料,第二手資料.4,史書成為人們了解歷史的最重要文獻.1005,文物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文字產生以前的歷史,還能幫助我們破譯古老的文字,再現歷史.1016,傳說雖然不等於歷史,卻能告訴我們老百姓是怎樣看待歷史的.而且它們還是對歷史文獻資料的一種補充,有了它們,人們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歷史.7,公元前500年左右,我國已經有了郵驛制度,步行傳遞叫郵,騎馬傳送叫驛.1068,1840年5月,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郵票,也稱為"黑便士".中國在清光緒四年六月(1878年7月)開始發行第一套郵票,被稱為"大龍郵票".它們分別標志著世界和中國近代郵政事業的起源.107

⑦ <<安塞腰鼓>>的教案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這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一群茂騰騰的後生」,「朴實得就像那片高粱」,在「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後生」,年輕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輝耀眼,「茂騰騰」地沸騰著生命的熱烈;年輕的生命「朴實」、不做作、不招搖、不浮耀,像「高粱」一樣無華而茁壯,自然健康;這樣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樣的生命奔騰踴躍於「黃土高原上」,古老的溝壑縱橫的土地,承載著這樣年輕熱烈完美的生命,「安塞腰鼓」給予他們宣洩的方式。

充溢著生命力量的「後生」們,「神情沉穩而安靜」,生命在積蓄激情,等待爆發。果然,他們「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生命的熱情一旦被釋放出來,就沒有什麼東西能阻擋得住力量的噴涌。來了:「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人已經不是概念上的「人」,而成了單純的生命的載體、力量的載體,只有宣洩宣洩再宣洩,噴射噴射再噴射,人與生命合一與力量合一。「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這些旋轉的生命噴湧出的火熱的力量灼熱了周圍的一切。生命如雷霆萬鈞,如山崩地裂壓頂而來,使一切都變得渺小,天地間只有生命的能量呼嘯不已,「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這樣的生命,這樣的力量,又有誰想束縛,又有誰能羈絆呢?生命化成「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偉大、雄渾、激昂、粗獷,也許有點狂野甚至具有一定的破壞力,但它是真正的、原始的、自然的生命的流露,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力量更可貴、更激動人心、更讓人嘆為觀止呢?——「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他們的動作不會像舞台上的舞蹈那麼精緻整齊富有韻律,但是他們的力量卻撲面而來,「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使人不能相信人「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面對這樣的生命、這樣的力量,人們會怎樣呢?——或許有人覺得這樣的生命太赤裸裸、太霸道、太蠻橫,但是它會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讓生命宣洩在天地間,而不必計較功名利祿,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蒼白憔悴,讓人「遺落了一切冗雜」,「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生命之所以為生命。

作者把這樣生命的宣洩、力量的噴發賦予了「黃土高原」「安塞腰鼓」,是有其深刻含義的。「黃土高原啊,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相比作者對黃土高原的贊美,對水鄉江南,卻覺得「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然後再次感慨「除了黃土高原,哪裡再有這么厚這么厚的土層啊!」作者為什麼對黃土高原情有獨鍾?在作者看來,黃土高原的人「朴實」「沉穩」「安靜」,他們還保存著生命的「元氣」,相比商品經濟發達的江南,少了些浮躁,缺了些世故。厚土蘊藏著原始的生命,積蓄著騷動的力量,而多水的江南,已經流逝了許多許多,改變了許多許多。

這篇文章,內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如「一群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無不鏗鏘激昂。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偶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的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

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節奏。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半分喘息的機會。快節奏使得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二、問題研究

1.這篇文章想要表達什麼?

關於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種見解:

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這股力量,由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

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睏倦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安塞腰鼓,表現了掙脫、沖破、撞開這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

歌頌陽剛之美。「一群」「朴實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騰騰的後生」,他們「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表現了一種獨特的美;

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遺落了一切冗雜」,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而不必計較功名利祿,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蒼白憔悴。

2.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後的代名詞,作者為什麼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有過秦、漢、唐的強盛,擁有雄睨世界的輝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貧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為什麼這樣深情地歌頌這片土地?歌頌什麼?——「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並沒有因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復生的生命能量就在這沉重的軀殼內奔突,終有一天會噴發的。這里的人們是有希望的,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後是暫時的,只要生命還在期盼「搏擊」,重生之日並不遙遠。圍繞這一話題,可以作相應的問題探討。

練習說明

一、這篇文章運用大量短句,來營造激越的氣氛。反復朗讀全文,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讀出文章的氣勢。

此題意在讓學生體會文章內容和形式統一的特點。朗讀時要注意文章中排比(句與句、段與段),要感情激昂。

二、聯繫上下文,品味語句,回答括弧中的問題。

1.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那麼一股勁」要「掙脫」「沖破」「撞開」什麼?是什麼「束縛」「羈絆」「閉塞」了「那麼一股勁」?)

2.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過著貧困生活的農民,哪裡來的那麼強大的力量?)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為什麼「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4.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為什麼聽到這樣的「雞啼」?)

此題意在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力和洞察力。

1.「那麼一股勁」要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讓生命宣洩在天地間,讓人「遺落了一切冗雜」,「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生命之所以為生命。

2.他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

3.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這樣原始、粗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4.當鼓聲停止後,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後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也可認為這是實寫)。

三、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方法,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的一組句子或詞語排列起來,以增強語勢,加深感情。例如「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反復,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與排比結合起來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試從課文中找出一段單用排比的和一段綜合運用排比和反復的文字,仔細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一些語言知識,並能運用。可以先給學生講一講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方法,再讓學生自己在課文中找例句。

教學建議

一、課文有關生命和力量的主旨,學生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在這方面不要過分要求學生,主要指導他們讀出這篇文章的氣勢即可。

二、作者說「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這樣的腰鼓」,並不是對江南和西北作一個評判。江南有江南的風格,西北有西北的特點。在這里不要作無謂的爭論。

三、有條件的話,運用有關安塞腰鼓的視覺材料進行輔助教學,以使學生加深認識。

四、有興趣的話,可以從歷史和現實兩個角度進行擴展學習。歷史可以從周朝開始西北地區的歷史進程和發展來引申到現實;現實可以和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做各方面的比較。從這兩方面指導學生探討一下黃土高原的希望與復生。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劉成章,1937年生,陝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現任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已出版六種散文集,其中《羊想雲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二、《我讀劉成章》(劉錫慶)

和成章從未謀面,只有不多的書信往來。作品倒是讀過一些。他是很「大器」的。其筆下的「散文」本身確有大氣象、大境界——像是蒼蒼茫茫的黃土高原;像是旋風、驟雨般的安塞腰鼓!這里,我來略「讀」其人其文。

劉成章「出道」很早:還在上高一時,他的一束新詩(共九首)就被選入了省青年作者的「詩選」之中——就這樣,他戴著「詩人」的桂冠而初涉文壇。以後他又由「詩人」變為「詞人」,迷上了歌詞寫作;再後來他成了專業劇作者。他轉向寫「散文」乃是「新時期」以後的事,都到了1982年(此時他已滿45歲),正所謂「人到中年」了,他卻開始「中年變法」:從此「專寫散文」了!他這種自「詩」起步,而「歌詞」,而「戲劇」,最後落腳於「散文」的創作軌跡,鑄就和成全了他。他後來曾說:一個人的「突出才華」到底在哪兒?常常連自己都認識不清。沒法子,只好多「嘗試」幾種藝術形式(嘗試的過程就是認識和發現的過程),才能最後摸清自己藝術「細胞」之所在。他在「嘗試」了上述多種藝術形式之後說:「看來,我更適宜於搞散文創作。」「不過,我從前寫詩、寫歌詞、寫劇本的功夫,也沒有白費,它們在散文中全都派上了用場。」這話是真的。他後寫的「散文」的確是從他原先的詩、詞、戲的精神沃野上茂騰騰地「再生」起來的——不是外在表象的「照搬」,而是內在神髓的「化用」。它給他所寫的「散文」帶來了一股生機和新意!

他寫得最多、最好的一類散文是所謂「風情——神韻散文」。最早發表的《轉九曲》,雖鼓舞、激勵過他,使其跨出了「中年變法」的關鍵一步;但回頭去看它不無遺憾:這不僅指其中一些「人物」(如葉葉、大背頭、巧媳婦等)有「編織」痕跡,似有意為之;而且篇末點睛處還讓人讀出了「楊朔味兒」,落入窠臼,說明它在藝術上還未能全然自立。照我自忖:他在1985年(被文藝界稱為「觀念年」)大開悟性,藝術感覺陡然開竅,《老黃風記》《高跟鞋,響過綏德街頭》等已頗見精彩。你瞧《老黃風記》,寫得多棒!它還在山那邊呢(少說也有十來里吧),還沒刮過來,可它的「威勢」卻已讓人感到了。它一來,你再瞅吧:「大片大片的莊稼,倒伏於地。飛鳥撞死在山岩上。雞飛狗跳牆。」天呢?成噸成噸的土和沙,揚得四處都是。天空登時晦暗起來,太陽「變得就像泡在渾黃河水裡的一隻破盆兒」。人呢?「像被一隻巨手搡著,站不住,走不穩,身不由己,五臟六腑都被搖亂,像雞蛋亂了黃兒。」陝北刮的這「老黃風」——又叫「黑小子風」「兒馬風」「叫驢風」——這特有的「雄性之風」,真讓「章娃」這支筆給寫「絕」了!寫「風」當然也是為了寫「人」,寫人的「精神」。當老黃風肆虐橫行、狂奔亂跑、不可一世時,你再看那些漢子、婆姨們,他們卻是那麼鎮定自若、處變不驚、談笑風生!這才是內外相符、表裡相映的真正的「陝北魂魄」!看罷此文當知:陝北這方寶地,其「自然環境」是雄渾剛健、野性大氣的;其「人文精神」更是樂觀幽默、豪氣勃發的。此文的結尾:「它不像漚爛了的紅袖章嗎?」真可謂「神來之筆」矣!《高跟鞋,響過綏德街頭》,寫最古老的陝北小城,在而今卻現出最現代的一道靚麗風景。寫「地域風情」而能點染出「時代特色」,此文可謂著例。這之後,1986年的《安塞腰鼓》使他此類散文又躍上一個新高度。《安塞腰鼓》的氣魄是震撼人的。如果說賈平凹的《秦腔》是他從「秦腔」里發現並寫出了秦人的精神「表徵」的話,那麼劉成章的《安塞腰鼓》即是他從「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聲中發現並攫出了陝北人的元氣和神魂!《安塞腰鼓》是一曲陝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頌歌,是一首黃土高原沉實、厚重內蘊的詩性禮贊。這之後,他在1988年所寫的《山峁》一文把這種詩性筆墨又推進一步——它簡直就是一首意韻優美的散文詩。《山峁》在頌贊陝北地貌、風情的同時,把山川和人物,傳說和現實有機地統一並結合了起來。讀罷《山峁》掩卷而思,恍然有悟:原來山峁的高大奇偉,恰在於它是一顆質朴而高貴的靈魂所幻化!1994年他又寫出了堪稱此類散文壓卷之作的《扛椽樹》,使這種「風情——神韻散文」在當代散文史上領異標新、大放光芒。這篇作品的氣魄之大、境界之高,依我的陋見確系前無古人!「扛椽樹」,實為一種陝北柳。但柳而不媚,蓬勃向上,每根枝條皆可做椽,每棵樹可砍六七十根,「生了砍,砍了生,往復無窮」。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獻累加起來,每棵樹都是一片森林!顯然,這是瘠薄土地上的悲壯的奉獻!劉成章發現了「扛椽樹」,同時也就發現了自己。他寫這柳孤寂地等待了千萬年,「太平洋水深萬丈,不及此柳等我情!」及至相見,作者以大潑墨、大寫意的筆法,自由揮灑,淋漓酣暢,盡情盡興。《扛椽樹》的精神解放度、心靈自由度、文筆灑脫度都是一流的。

「陝北生來陝北長,因為你魂牽這地方」——就「寫陝北」來說,怕誰也寫不過劉成章了。他寫陝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詩意的土,有靈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攏。這就攫住了陝北的「魂」,也顯出了他散文的「精氣神兒」!不僅《老黃風記》《安塞腰鼓》《山峁》和《扛椽樹》等是真正的「藝術散文」,令人讀之難忘;即或像《米脂賦》《陝北剪紙》《望秦俑》和《黃土寫意》等隨心走筆的短章散作,在藝術上亦可聊備一格。我想,只此陝北「風情——神韻散文」的大獲成功,「章娃」即可無悔無怨矣!

更何況他還寫有一些袒露自我的抒情散文。不過,這類作品數量並不算多,影響也不如上述那類作品大。其中《老虎鞋》寫得最早,是寫自己剛剛出生在過「滿月」時第一次穿上「老虎鞋」的故事。敘述「主體」當時是那樣地小,故事純系後來「聽說」且在「轉述」時費盡心力,但讀起來仍感到虛而不實;「同媽媽」(劉志丹的夫人同桂榮)的特意突出,對「我」的主體地位也是一種削弱。比較起來繼後的《壓轎》就好得多了:它寫的是「我」六七歲時的一段舊事——因跟著改嫁的母親到了新家而失去了作為男孩「壓轎」的權利。在情緒遭壓抑、心靈受傷害的痛苦關口,一個比「我」大十歲名叫秦娟的姑娘許下願來:她結婚時保證請「我」去壓轎。其後果然如約,救治了「我」的一樁心病。《壓轎》在「文體」上無可挑剔——還可以包括《老虎鞋》《我們像珠珠蛋蛋的時候》等,它們都帶有某種「自傳性」和「兒童性」(適宜兒童、少年閱讀),我看這些記寫「童年舊事」的篇什不妨以「自傳散文」視之。再拓寬一點說,我覺得《三隻雛鳥》似亦可算在裡面:它寫他的三個孩子,是「俯視」,骨肉親情,盡在其中。再拓寬點說,《在古老的土地上》似亦可包容在內。它是寫「我」和「母親」生死相依、密不可分的關系的,用「仰視」,實乃一篇動情的「母親頌」!上述這些散文,再算上《草色吶喊連綿的鮮碧》《我似雲霧山峰》《火葫蘆》《洗衣的感覺》《域外親情》等,在表現深層而真實的「自我」方面——從藝術上看,實在是並不那麼「到位」的。他倒是有一些很深刻的認識,如他曾說:(寫散文應)「勿忘我」;「哪章得『我』哪章新」!從寫出獨屬於「我」的東西(比如那些陝北「風情——神韻散文」)這一點說,他是做到了;從強化「自我」意識、表現「主體」深層人性這一點說,他卻又做得並不很夠。這有些奇怪。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怕有兩點:一是其思想深處恐存有「大我」和「小我」的矛盾(像他這樣受「十七年」教育出來的人大多如此),其往往對「小我」取迴避、淡化態度;二是他自己的身世、經歷及其心理都較復雜,有一些還頗為「難說」。其實,這都不是問題。如能以「說真話」「寫真相」的勇氣捅開那層窗戶紙的話,他那獨特的「自我」心靈反而更能深刻地映照這時代的現實生活,它反倒可能是卓爾不群的。天賜良機,莫失莫棄!

他當然也還有一些別的散文,有的還很精彩,如《記小貓》《野物啟示》《壺口瀑布》《去看好婆姨》等,這里就無須多說了。

閱讀全文

與教案秦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